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顿战役的经过

陶顿战役的经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48 更新时间:2024/1/1 12:24:52

陶顿战役是英国玫瑰战争中的一次战役,发生在1461年3月29日,约克派在大风雪中获胜。为玫瑰战争伤亡最惨重的战役。

1461年3月29日,决定英格兰命运的时刻,终于到来。双方几乎是同时出动,朝着对手的营地前进。

兰开斯特朝一边的总指挥,是年轻的萨默塞特公爵亨利·博福特。他的部队经过了沿途的搜罗四处的征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号称多达20万人。

实际上,兰开斯特军的数量不会超过3万5千,但已经多于约克军。

同样,虽然约克军也号称有20万军队,但实际兵力在30000人左右。

全英格兰五分之三的贵族,在当天出现于陶顿的战场上。

上午9点,英国本土诡异多变的天气开始发作,漫天大雪伴随着强风肆虐整个战场。飞扬的雪花,很快形成厚厚的积雪,使得双方的视线都变得模糊不堪。

萨默塞特率领兰开斯特主力部队,位于全军的中央阵线。右翼部队由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指挥,他同样和约克家族有着杀父之仇。在左翼,指挥官是艾克塞斯公爵亨利·霍兰德,他的家族一直是兰开斯特阵营的死忠。

整个兰开斯特大军背靠着身后的山坡,同时利用两侧隆起的山地作为侧翼屏障。每个分队身后都部署有一支预备队,全军的最后面还有一支总预备队。萨默塞特还派出了一支骑兵部队,埋伏在了右翼远方的山地林间。指挥这支骑兵部队的是鲁斯领主,他曾经在杀死老约克公爵的战斗中指挥骑兵突袭。

对面的约克军则处于缺兵少将的状态。不仅因为他们可以动员的力量少于兰开斯特家族,还因为在东部征兵的诺福克公爵,仍在赶来参战的路上。他手里的5000军队,爱德华当下是用不上了。

25000名约克士兵,只能背靠南面的山地,拉长阵线,与对面的敌军保持一致。尽管在部队的纵深上不如兰开斯特军队,还是在第一线的身后都部署了预备队。爱德华亲自指挥着中路的主力。足智多谋的沃里克伯爵指挥着左翼。身经百战的富康伯格,负责指挥约克军的右翼,进攻将首先由他指挥的分队进行。

两支军队在大雪中逐渐靠近,形式对于约克一方来说却是稍稍有利。因为强风主要从南面吹北方,他们正好处于顺风位置。富康伯格首先展开了试探性攻击,下令弓箭手部队前出。在通作战的射程外,先释放一轮弓箭。

结果弓箭借着劲风,直接落入了兰开斯特人的队列。被大风暴雪吹的睁不开眼的兰开斯特军,在一片杂乱无序中射出了自己手里的箭。接着,恐惧感从左翼蔓延到了全军,其他分队也跟着不明就里的开始射击。

然而和约克人的重型箭矢相比,财力不足却又要短期内大力扩军的兰开斯特人,给弓箭手装备的都是轻型箭矢。在逆风情况下,由于自身重量不足,射程大受影响,这些箭都落在了50码之内的地上。富康伯格已经让自己的弓箭手退回原先的位置。

约克全军都没有继续射击,静静地目睹对手的箭矢,白白浪费在雪地上。随着时间的持续,大雪有所缓和,兰开斯特弓箭手的箭矢却也消耗殆尽。

富康伯格看准时机,下令约克右翼部队再次展开攻击。全队稳步上前,弓箭手在进入射程后弓射击。从他的分队开始,约克军队整条战线从右到左依次前进。他们对面的兰开斯特部队,无论是哪个部分,都因为没有箭矢而成为了站在的活靶子。

在约克人的长弓射杀下,伤亡惨重。当约克人的箭矢逐渐耗尽,他们已经前进到了距离兰开斯特战线50码的位置。弓箭手们纷纷捡起前面落在地上的箭矢,再次返还给对手。不甘心继续坐以待毙的兰开斯特军,忍不住开始了绝命冲锋。

埃塞克斯指挥的兰开斯特左翼,首先冲上去和富康伯格的约克右翼扭打成一片。两伙人用剑、双柄斧和戟对砍,不少人被直接掀翻在地。萨默塞特指挥的中路接着杀到,他们在近距离内又遭遇了对面长弓火力的一次近距离射击,不少人缺少优质护甲的弓箭手和平民步兵损失很大。

其他人却顾不得帮助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了过去,和爱德华分队的士兵混成一团。兰开斯特一方虽然损失已经远远大于约克军,但因为人数上的优势,还是给约克的阵线造成了巨大冲击。要不是约克军在之前的弓箭射击中占到太多便宜,他们的战线可能已经被猛攻的兰开斯特人扯裂。

但最为糟糕的还是沃里克的左翼部队。由于之前的持续前进,他的分队已经离开了原先的位置。当珀西的兰开斯特右翼部队冲上来与他们肉搏时,埋伏了很久的鲁斯率领兰开斯特骑兵,顺利的从侧后方杀了过来。

在兰开斯特右翼的步骑配合打击下,沃里克的左翼节节败退,一些丧气的士兵甚至已经丢掉武器逃跑,整个分队危在旦夕。

关键时刻,爱德华从中路的血腥肉搏战中脱身,迅速带着预备队赶往就要崩溃的左翼。国王和援军的出现,让渐渐不支的左翼士气大。爱德华就这样稳住了局面。这一路的士兵重新向着西面组成了防御队列。

3小时内,大批带着贵族血统的战士与他们的平民同僚一起血洒战场,血水与汗水的味道混在了一起,在这个空间狭小的地方发酵出令人作呕的战争气息。双方的体能都已经过了极限,唯有依靠意志力在咬牙坚持。

最终,姗姗来迟的诺福克公爵和他的5000东部援军,突然出现于战场上。他们沿着伦敦去往北方的罗马大道赶来,进入战场后,直接攻击了兰开斯特左翼部队。这一重击让后者的意志力彻底崩溃。接着,连环效应从左到右影响了全军。兰开斯特军队在一瞬间被击垮了。他们丢盔卸甲地向后方奔逃,结果又被追兵从身后射来的箭矢击倒。

侥幸逃到北面的残兵,还需要涉水渡过库克河。结果是下水的逃兵,再次被约克人从高处射下的箭矢击杀。河面上很快出现了一座可怕的尸体浮桥。

约克人又马不停蹄地一路向北,将留守在营地和约克城里的兰开斯特人也一并杀死。42名在战场上被俘或者投降的兰开斯特贵族军官,也被约克人处以极刑。夺回约克城的爱德华,终于见到了父亲和弟弟的头颅。由于一直悬挂在城头,已经开始腐烂。这些悬挂首级的位置,全部被兰开斯特家族的战死者替代。

10小时后,陶顿战役的全部战斗才宣告结束。萨默塞特公爵和艾克塞斯公爵侥幸从乱军中逃脱,追上了由约克郡向北逃跑的亨利六世与安茹的玛格丽特。一行人直接逃往苏格兰避难。其的残存势力,也都纷纷退回了自己在北部和威尔士地区的老巢,无力再战。

两军共有28000人阵亡。玫瑰战争也由于约克家族的胜利而暂时告一段落......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巴内特战役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巴内特战役是玫瑰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爱德华四世的约克王朝最终胜利。1461年的陶顿战役后,爱德华四世的约克王朝成为了英格兰的实际主宰。残存的兰开斯特家族成员,已经失去了与之掰手腕的能力和资本。然而在形式一片大好之时,爱德华却因为意气用事,险些将自己和家族都送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最终,在陶顿大战过去整

  • 广宁之战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广宁之战,发生于天启二年(1622年),后金与明朝的一次大交锋,此役明军大败,王化贞与熊廷弼退保山海关,辽西土地尽失。广宁之战的背景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市)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是辽西的咽喉,是镇守山海关的门户,是保卫京城的屏障。明朝自建朝以来,辽东总兵必驻守重兵于此,它是明朝在东北最高的军事机关驻地

  • 巴内特战役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巴内特战役是玫瑰战争中陶顿战役后,爱德华与他的对手们又一次的对抗,在这场战役中,爱德华最终夺回了自己的王位。事件经过再夺江山1471年的3月,爱德华和理查德从尼德兰出发。勃艮第公爵出钱为他组建了一支1500人的小规模雇佣军,主要由来自弗兰德斯和德意志地区的长枪方阵步兵、长弓射手、火枪手以及炮兵组成。

  • 宁远之战的战争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明廷情况1621年(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后金军继辽沈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今辽宁北镇)等40余城堡,并企图进兵

  • 广宁之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广宁之战中大明朝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战略,也有着不同的结果,是胜是败,是输是赢,皆在选择的一念之间。一切的源头都要追随到大明王朝万历四十四年,也就是公历1616年,努尔哈赤借十三幅兵甲起兵,在赫图阿拉称大汗,建立女真人的帝国大金,在历史上称为后金,第二年努尔哈赤便以七大恨誓天,正式向大明朝宣战。明军准备

  • 广宁之战的战争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广宁之战,袁崇焕组织军民坚壁清野,协力共守,铲除奸细,凭坚城用大炮,配以火攻,杀伤后金军1.7万人,挫败了努尔哈赤夺占辽西和山海关的企图,是明朝对后金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使明朝军民重新树立了战胜后金军的信心。伤亡记载《明熹宗实录》记载:“(宁远)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攻具焚弃,丧失殆尽。”《清太

  • 玫瑰战争结束的标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亨利七世继位为玫瑰战争结束的标志,为了缓和政治矛盾,并加强自己成为英王的合法性,1486年1月18日,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亨利七世同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举行了结婚典礼,他们原本就都是爱德华三世的后裔。亨利七世宣布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平息了对其继位的争论,更以这场敌对家族之间的

  • 温室效应的原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

  • 温室效应的气候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对流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即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

  • 温室效应的环境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温室效应为地球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气候转变,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等。1、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会减少红外线辐射放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气候因此需要转变来使吸取和释放辐射的份量达至新的平衡。这转变可包括‘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气低层变暖,因为这样可以将过剩的辐射排放出外。虽然如此,地球表面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