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与主要表现

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与主要表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63 更新时间:2024/1/17 8:55:32

近视是屈不正的一种。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眼(myopia)。此时检查验光则会提示近视度数,例如通称近视50度,记录为“-0.50D”。

在眼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外界的平行光进入眼内,其焦点正落在视网膜上,则形成清晰像,此称为正视;若焦点无法落在视网膜上,则称为非正视,也就是屈光不正。

形成

近视眼的形成bai要与眼轴的伸屈光力过du强两个方面有关。眼轴伸长进入眼内的平zhi行光线所dao结成的焦点,位于视网膜之前,是形成近视眼的最常见原因,通常称为轴性近视。眼轴伸长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发育因素。儿童期眼球呈远视状态,之后逐渐发育成正视眼,若眼球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眼。

其次是环境因素。青少年时眼球发育期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养成了不良的卫生习惯。如照明不当,阅读距离过近,用眼过度及姿势不良等可促使近视眼的发生。

再次是遗传因素。一般认为,高度近视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中、低度近视属多基因遗传。

眼的屈光力过强,眼轴长短正常,而膜、晶体面的曲度增加,还有房水、晶体的屈光指数增高等,使进入眼内的平行光线结成焦点于视网膜之前,而形成屈光性近视。

主要

1、视力: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

2、视疲劳:低度近视者常见,较高度近视者轻。自觉双眼酸胀,眼干,眯眼动作,偶有头痛。

3、眼位偏斜:多见于高度近视者,由于集合功能应减弱,所以易引起外隐斜或外斜视,斜视眼多为近视度数较高的一眼。

4、眼球改变:由于眼球前后径变长,所以眼球较为突出,高度近视者较为明显。

5、眼底改变:低、中度近视一般无眼底变,高度近视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退行性改变。如:近视

弧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部改变(有出血或形成新生血管膜,可发生形状不规则的白色萎缩斑,或有色

素沉呈圆形黑色斑,称Fuchs斑);巩膜后葡萄肿;周边部视网膜格样变性、囊样变性、视网膜裂孔,

可发生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液化、混浊和后脱离,出现"蚊症";其它如白内障、青光眼、弱视等并发症。

预防近视眼

多数的近视眼与遗传有关,但很大程度上也与后天生活,阅读环境及不良的用眼习惯有关,所以应注意改善上述情况,以减少其发生与发展。

1、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读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眼与读物要保持在25cm~30cm之间,不在乘车、走路或卧床的情况下看书,用眼1小时后应休息10分钟左右,远看看蓝天,松弛一下经。

2、教室光线充足,照明无闪烁,黑板无反光,桌椅高度合适,不在强光或暗光下读书、写字。

3、定期检查视力,早发现早矫治,对假性近视可试用药物或物理治疗,解除视疲劳现象。

4、注意营养,加强锻,增强体质,多吃富含维生素A、钙、铬的食物。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陶顿战役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陶顿战役,英国玫瑰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发生于1461年3月29日,约克派大获全胜,是蔷薇战争中伤亡最惨重的会战,使得兰开斯特家族几乎遭受灭顶之灾。简介英国玫瑰战争中的一次战役,发生在1461年3月29日,约克派在大风雪中获胜。为玫瑰战争伤亡最惨重的战役。战争背景兰开斯特家族的进击约克公爵三世理查·金

  • 陶顿战役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陶顿战役是英国玫瑰战争中的一次战役,发生在1461年3月29日,约克派在大风雪中获胜。为玫瑰战争伤亡最惨重的战役。1461年3月29日,决定英格兰命运的时刻,终于到来。双方几乎是同时出动,朝着对手的营地前进。兰开斯特王朝一边的总指挥,是年轻的萨默塞特公爵亨利·博福特。他的部队经过了沿途的搜罗和四处的

  • 巴内特战役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巴内特战役是玫瑰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爱德华四世的约克王朝最终胜利。1461年的陶顿战役后,爱德华四世的约克王朝成为了英格兰的实际主宰。残存的兰开斯特家族成员,已经失去了与之掰手腕的能力和资本。然而在形式一片大好之时,爱德华却因为意气用事,险些将自己和家族都送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最终,在陶顿大战过去整

  • 广宁之战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广宁之战,发生于天启二年(1622年),后金与明朝的一次大交锋,此役明军大败,王化贞与熊廷弼退保山海关,辽西土地尽失。广宁之战的背景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市)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是辽西的咽喉,是镇守山海关的门户,是保卫京城的屏障。明朝自建朝以来,辽东总兵必驻守重兵于此,它是明朝在东北最高的军事机关驻地

  • 巴内特战役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巴内特战役是玫瑰战争中陶顿战役后,爱德华与他的对手们又一次的对抗,在这场战役中,爱德华最终夺回了自己的王位。事件经过再夺江山1471年的3月,爱德华和理查德从尼德兰出发。勃艮第公爵出钱为他组建了一支1500人的小规模雇佣军,主要由来自弗兰德斯和德意志地区的长枪方阵步兵、长弓射手、火枪手以及炮兵组成。

  • 宁远之战的战争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明廷情况1621年(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后金军继辽沈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今辽宁北镇)等40余城堡,并企图进兵

  • 广宁之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广宁之战中大明朝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战略,也有着不同的结果,是胜是败,是输是赢,皆在选择的一念之间。一切的源头都要追随到大明王朝万历四十四年,也就是公历1616年,努尔哈赤借十三幅兵甲起兵,在赫图阿拉称大汗,建立女真人的帝国大金,在历史上称为后金,第二年努尔哈赤便以七大恨誓天,正式向大明朝宣战。明军准备

  • 广宁之战的战争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广宁之战,袁崇焕组织军民坚壁清野,协力共守,铲除奸细,凭坚城用大炮,配以火攻,杀伤后金军1.7万人,挫败了努尔哈赤夺占辽西和山海关的企图,是明朝对后金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使明朝军民重新树立了战胜后金军的信心。伤亡记载《明熹宗实录》记载:“(宁远)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攻具焚弃,丧失殆尽。”《清太

  • 玫瑰战争结束的标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亨利七世继位为玫瑰战争结束的标志,为了缓和政治矛盾,并加强自己成为英王的合法性,1486年1月18日,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亨利七世同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举行了结婚典礼,他们原本就都是爱德华三世的后裔。亨利七世宣布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平息了对其继位的争论,更以这场敌对家族之间的

  • 温室效应的原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