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九位改写中华史的“小人物”

盘点九位改写中华史的“小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33 更新时间:2024/1/11 5:46:39

在我们的印象中,大人物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气吞山河,建功立业,似乎历史是由他们决定和书写的。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翻开史书却发现,历史在无意中,被很多小人物不经意的举动或想法,逆转了本来的走向,成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存在。

小人物不同于小人,他们不像小人那样奸同鬼蜮、行若狐鼠,只是看起来人微言轻,无足轻重,但是手握乾坤的大人物们一旦忽视了他们的利益或作用,那后果就可能难以预料、不堪设想了。

现在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笼罩在大人物光环之下,改变历史走向的9位小人物。

No.1

战国-夏无且

大家都听说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但你知道是谁救了秦王吗?

公元前227年,强秦先后灭亡韩国和赵国,燕国成了秦军下一个目标,太子丹知道燕兵不可能抵御秦师,于是孤注一掷,想刺杀秦王。

刺客荆轲提着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地图来到了秦都,经严格检查后,荆轲见到了秦王嬴政,他展开督亢地图,图穷匕首见,毫无防备的秦国君臣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呆了,秦国规定不得带兵器见君王,大臣们只能看着干着急。

嬴政急忙绕着柱子跑,腰中宝剑因太长,一时拔不出,就在荆轲快要追上时,秦王侍医夏无且将药囊当做武器丢向荆轲,得到这片刻时间,秦王把长剑背负拔出,击杀了荆轲。

一个小小的侍医,一个下意识的投掷动作,却救了自己的大王,而他的大王在此后的数年间平灭了六国,结束了中国500多年诸侯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开辟了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时代!

No.2

汉代-武州尉史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想要一雪汉初以来对匈奴屈辱求和之耻,起兵三十万埋伏在边境马邑,让人诱骗匈奴单于亲率大军前来。

单于来到了马邑,但过于平静的边境形势,让他起了疑心,于是就进攻要塞抓住武州尉史。

谁知尉史贪生怕死,一被抓就将汉军的计划和盘托出。

单于大惊,急忙撤回大漠。武帝知道消息后,再追已经来不及了。

马邑之谋本是一个非常完善的计划,汉军完全有机会以逸待劳一举歼灭匈奴的主力,甚至可以毕其功于一役,消灭掉匈奴的领导层,进而击败整个匈奴,但一切的盘算都因为那个怕死的尉史而化为泡影。

从此汉匈几十年的相对和平局面结束,几乎整个东亚地区都陷入到战争的泥潭中,后来经过了40余年的战争,匈奴才被击溃,汉朝也因此元气大伤,不但将“文景之治”几十年积累的财富消耗殆尽,还出现了“海内凋弊,户口减半”的惨境。

No.3

三国-许贡

公元200年,英武非凡的孙策平定江东,下一步便是图谋中原。

四月的一天,孙策像往常一样去打猎。

他的马快如闪电,随从跟不上。突然草丛中跃出三人,弯弓搭箭,向他射来。孙策不及躲避,面颊中箭。

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已经赶到,将三人乱箭射杀。

原来,孙策曾杀死了告密的太守许贡。

许贡门客潜藏在民间,寻机为他报仇,这次终于得手。

孙策因重伤而过世,年仅二十六岁。

历史学家低估了这次刺杀事件,事实上,正是由于孙策之死,整个江东由战略进攻变为战略防御,曹操政权从两面受敌变成单独对付袁绍势力。

如孙策不死,曹操就不可能统一北方。

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或许永远都不会出现。

No.4

东晋-祝公道

公元202年(东汉时期),郭援(袁尚部下,钟繇(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之甥)攻打河东,贾逵(曹魏名臣、将领)抵挡不住投降。

郭援将贾逵囚于壶关土窖中,派人看守,准备适当时候再杀。

贾逵从窖中对看守者说:“这里难道没有一个有骨气的敢来动手,难道要让义士死在这土窖里面吗?”

当时有一个看守,与贾逵非亲非故,而听到这些话后,敬佩其处于危厄之中仍能坚守节操,于是偷偷把贾逵放走。

直到郭援被打败后,贾逵才知道救他的人叫祝公道。

东晋乱世,就源于三国这段经历,而原因谁也想不到:因为祝公道放走的贾逵,后来生了个儿子叫贾充,贾充后来生了个著名的女儿,便是白痴皇帝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并毒杀了天才太子司马遹,可以说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彻底了覆灭了东晋王朝,迎来了残酷的南北朝血时代。

No.5

唐初-王晊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改国号为唐,进封李世民为秦王。

李世民认为是自己奠下唐朝开国的基业,遂与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猜忌日深,两派大臣之间互相倾轧。

公元626年,突厥侵犯唐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

在太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主管计时的官员)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眼线,他告诉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秦王。”

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这才有了玄武门兵变。

如果当时王晊并没有及时的告知或是打探到这个消息,那么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盛世或许就要化为乌有。

No.6

盛唐-胡人甲

公元702年,大唐盛世继续发展。

远在千里之外的营州柳城,突厥部落的女巫阿使德生下一个婴儿,相传是阿使德到轧荦山去祈祷,回来之后就怀孕了。

于是人们都说是轧荦山的出生,神的旨意,阿使德就给孩子取名为轧荦山。

轧荦山出生的那天晚上,天上忽然亮起道道红光,漫山遍野的鸟兽都一起鸣叫,天下一颗大流星坠落到轧荦山出身的帐篷。

于是,许多人纷纷猜测,轧荦山以后肯定是祸国殃民的大灾星。

当时的营州刺史听到百姓的议论,就派人去打探,如果属实就先杀掉轧荦山。

可营州刺史身边有一个胡人和阿使德同族,于是抢先告诉阿使德,阿使德急忙带上婴儿逃亡。

渐渐人们忘记了那个出生离奇的小孩。

后来,阿使德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于是给小轧荦山取名为安禄山。

安禄山或许根本就忘记了救他性命的胡人,但真正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个胡人的一念之善,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盛世,并因为他使得唐朝由盛转衰,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等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唐朝灭亡后,中原王朝便永久失去了燕云十六州这个天然的产马地和险要之所,从此便赤裸裸的暴露在北方游牧王朝的铁蹄之下。

No.7

中唐-造纸工匠

公元751年,唐朝发生了一件对西方世界影响深远的事件。

大将军高仙芝率军与阿拉伯将军沙利战于中亚。

激战中,唐军中的西域军队叛乱导致唐军战败,唐军中的造纸工匠被阿拉伯俘虏。

沙利让他们传授造纸技术,并建立了阿拉伯第一个生产麻纸的造纸场。

随后历史便顺其自然的发生了,中国的造纸术随着阿拉伯大军由经叙利亚、埃及、摩洛哥西班牙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地,这为印刷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而印刷术的发展则直接导致了文艺复兴,结束了黑暗的中世纪,之后便开了工业革命,步入了现代文明。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那场战争中被俘的几个唐军造纸工匠,试想,如果他们当时要是拒不投降愤而自杀了,那么欧洲会怎样世界又会怎样呢?

No.8

南宋-贪财汉奸

公元1127年,金国灭亡北宋,三年后金军进攻江南,在镇江被名将韩世忠所阻挡,被宋军逼入死水港黄天荡。

金国大将金兀术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每次都被韩世忠击败,就在金军要被困死时,当地一个贪财败类给金兀术指出,沿着老颧河故道开挖,可直接到秦淮河,金兀术连夜让军队将老颧河挖通,逃出了黄天荡,临走前挥刀杀死了这个指路人。

这个败类没有留下名姓,但他这一计不但救下了金兀术,也改变了整个历史的格局。

后来金国主和派掌握了政权,与南宋达成了和解,并有条件的将中原领土归还给了南宋。

可是金兀术最终将主和派镇压了下去,并通过政治手腕,消灭了岳飞、韩世忠等劲敌的威胁,使金国占领了整个中原地区,将女真人的事业推向了第一个历史高峰,与之对应,南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窝囊的王朝。

No.9

南宋末年-王坚

蒙古人兴起,东欧和中亚的广大地区在蒙古人两次西征中先后遭到打击和征服,中西欧和西亚马上要面临蒙古人的威胁。

125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汗即位后,立即进行第三次大规模西征,西征主要由他的弟弟旭烈兀指挥,而他自己则着手准备灭掉南宋,“世界大战”开始了。

1258年,蒙哥发动三路大军进攻,并亲率主力力攻四川,沿嘉陵江而下势如破竹,可打到重庆合州,蒙哥派出南宋降臣到钓鱼城招降,没想到守将王坚砍了招降者的脑袋。

1259年2月,蒙哥派兵与宋军近距离砍杀,但50多天过去,钓鱼城还没有攻下。

蒙哥急派助手单枪匹马去城下劝降,结果被飞石砸死,蒙哥愤怒冲到阵前。但就是他这一怒,也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在钓鱼城外的山岭中他被宋的土炮击中,不治而亡。

正因为钓鱼城的那个宋军士兵,让历史出现了拐点,甚至大大改写了世界历史。

蒙哥之死带来了连锁反应:已打过长江的忽必烈闻讯后立刻回北方去争夺汗位,南宋因此又延续20年。为进攻埃及做好充分准备的旭烈兀,听说蒙哥的死讯,为争夺蒙古大汗位置,也停止向非洲和欧洲进军,率领主力东归,蒙古第三次西征结束了。

如果蒙哥没事,欧洲、非洲不知道还会发生多少次战争,整个后来世界历史,尤其是欧洲的历史肯定都要被大大改变——宗教改革、英法百年战争、大航海时代等等可能完全不会发生,今天的世界文明很可能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755年前,一位驻守在钓鱼城偏僻小山头上的不知名的宋军士兵,他不会知道,他点燃的一发土炮改变了世界……

标签: 中华史小人物

更多文章

  • “汉书曹大家,才女古今殊”,班昭为什么叫曹大家?班昭续汉书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书曹大家,才女古今殊,曹大家,班昭

    写完标题这几个字才想起,这曹大家是谁,可能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说起班昭,知道的人便多起来了,而知道这三个字如何正确读,却好像又是一个大问题,它自古就有争议,因为按古韵来读,应该读作“曹代姑”,但反对之声也是多多,因为这大家一词,暗合博学多才之意,直接按现代音来读似乎更为准确,算了算了,不多说了,一是

  • 曹操花重金赎回的小师妹,蔡文姬和曹操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蔡文姬,蔡文姬和曹操是什么关系

    大漠,孤烟直,茫茫戈壁;琵琶,马头琴,秋草飞黄。叮咚地骆驼铃声,清脆而又单调,落日深处行进着地一队驼队,在隐隐地《阳关三叠》声中,向着关内依然执着地移动着。荒凉的边塞上,那远处依稀可辨的烽火台,在半帘弯月的映照下伫立的身影,显得格外地孤独……文姬归汉,一个凄美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被颂咏了千年。这凄,

  • 晚清悲情外交家许景澄大人,把朝廷的银子还了再赴死不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许景澄,晚清,外交家

    据说,在哈尔滨曾经有一条街叫许公路,在一曼街与景阳街交汇的三角地带,曾经树立过一座俄式四棱尖桩锥型体纪念碑,名叫许公纪念碑。对这些离我们稍远的历史遗迹,包括哈尔滨民众在内,怕是记忆中早已消失殆尽,这许公是何人,无人能记起了。这里纪念的许公叫许景澄,这碑是当时中东铁路公司为纪念他而修建的,他不仅是位同

  • 清朝官员跪拜皇帝之前,为何要拍两下袖子?究竟有何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官员跪拜,拍两下袖子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入关之后,由于是满族建国,因此很多礼仪与汉文化格格不入,所以很多读书人也相当鄙视清朝,后来清朝文化被汉文化所熏陶,渐渐被汉文化所融合,很多礼仪被去除,但是有一项礼仪却始终保留了下来,这项礼仪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的每次大臣们觐见皇帝的时候,都会拍几下马蹄袖

  • 历史上突然消失的四个名人,至今去向成谜!他们究竟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突然消失的,老子,徐福,朱允炆,李自成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圣人,伟人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下面这四位名人却突然消失,至今仍是迷雾重重。老子西去对于老子,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学识卓越,成为孔子的老师。尤其是他创立的道家学说影响华夏几千年,那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名句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而且

  • 清朝末年明码标价买官卖官,腐败不堪,那么最高能买到什么官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买官卖官

    清朝末年官场贪污腐败,清朝晚清的时候出了一位尽人皆知的大贪官,此人还是朝廷的权臣,这人就是和珅。和珅在巅峰时期要比清朝的国库还富有。乾隆帝万万想不到和珅会如此的腐败。让乾隆帝更想不到的是在他之后,清朝会变得更腐败。封建王朝出了很多贪官,这些贪官主要靠买官卖官来发财,这种情况古代其实不少见。靠买官卖官

  • 长孙无忌帮李治谋夺太子之位,李治为何要杀长孙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孙无忌,李治,太子

    话说武媚娘一登上后座,立马成了一架永不停息的行政机器,加上唐高宗李治的“甩手掌柜”性格,武后更是如鱼得水,处处在大唐政界留下她的印记,史载“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不用过多解释就知道武后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主,有呼风唤雨的本事,叫谁生就生叫谁死必死。在她“登基”后的最初五年(也就是李治没有完全“病休”

  • 清朝穷人没钱娶不起老婆,应该怎么传宗接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穷人,娶不起老婆,传宗接代

    满人入关,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他们建立了大清王朝。清朝也是离我们最近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古代,人们的思想都很封建和守旧。女性的地位很低,他们很多时候都得不到重视,尤其是在婚姻方面,没有自由可言,他们就是生育的工具。在古代,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社会上一直遗留着许多陋习,其中有一项最让人不可思议,这个陋习

  • 中国五千年历代首富沉浮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代首富,范蠡,吕不韦,沈万三,白圭

    我们从古代大量的富豪中,遴选出12个朝代的首富。因为整个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从春秋战国至明国时期),所以很难作金钱上的绝对统计。故而我们更关注两点:首先,他们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大富豪,他们的求富之旅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次,他们有着很强的个性和风格,他们的理财得与失都值得今天的人去学习和揣摩。范蠡:精

  • 汉光武帝刘秀,童年时代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光武帝,刘秀,刘秀童年,农民

    相传刘秀出生的时候,突然就有红光迸发,把他们家的房子照耀得金光闪闪,也预示了他那金光闪闪的前程,神迹也。而更加神奇的是,刘秀出生的当年,居然稻禾(嘉禾)就能创纪录地“一茎九穗”,亩产过万斤不是梦也。遍地秀禾飘香,丰收在望,而正是因为有如此难得一见的农田景象,他也因此得名一个秀字(“秀穗”),禾秀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