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为什么没在关羽被杀后马上复仇?

刘备为什么没在关羽被杀后马上复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394 更新时间:2023/12/30 13:38:21

后世有人评价刘备,说早在关羽被杀之时,他并没什么强烈反应,只是在登基称帝之后才挥师伐吴,这很奇怪。

其实一点也不怪。概因战争这个东西,最是耗费社会资源,必须要把全社会组织起来,男人当牲口推上战场,女人当男人推下田地,各地官员都要做工作忽悠老百姓,但凡哪个老百姓明白事理,还得赶紧抓起来。这就是群臣劝谏,刘备并不追究,但是隐士秦宓劝止,刘备立即将秦宓投入大牢的原因。

总之,要组织一场规模性战役,是非常消耗实力的。刘备虽然是这方面的天才,但必要的过程终究不可少。

淡定,这里是三国:刘备为什么没在关羽被杀后马上复仇?

单只看刘备所带的兵力,就知道这次伐吴,是多么的艰难。《三国志》记载说,刘备伐吴,一共带了四万士兵。才四万多人,可以看出来刘备的心思,他只是想捣烂东吴,多捞几块地皮而已。单凭这四万人,是不足以灭亡东吴的。

这大概是历史上所有的御驾亲征中,所带兵力最少的一次。当然,失势了的流亡皇帝不作数。兵力少也没办法,因为那边还有一个魏国,虎视眈眈,刘备只能委屈自己。

但他这四万人,仍然把孙权吓得快要傻掉。兵力虽然不足,但来的是刘备。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而今操已化尘成骨,就剩下一个刘备逞威风,孙权岂有不害怕之理?

于是孙权做出了英明而果断的决定:投降,立即投降,立即向魏国小曹丕投降。

孙权的降书到达时,魏国现任皇帝正在召集常委会,问:“诸位爱卿,你们琢磨一下,东吴搞死了关羽,刘备会不会出兵替他报仇呢?”

群臣一起摇头:“不可能,西川那边能打的就一个关羽,他死了,刘备那就得黄摊子了,根本没能力替关羽报仇。”

曹丕道:“诸位爱卿,此议甚合孤意。要不咱们去打猎吧,打野鸡,好好快活呀。”

这时候臣子辛毗在一边说道:“陛下快活的时候,恰恰是臣等最痛苦的时候,建议陛下不要再让臣子们痛苦了。”

曹丕:“你这老头,净说人家不爱听的。那咱们继续开会,刚才讲到哪里了?”

侍中刘晔站出来说:“刚才陛下问,刘备会不会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我认为这是必然的,刘备和关羽的私人感情,那是相当的深。如果刘备不出兵,他自己心里也会觉得对不起关羽,所以这个兵是肯定要出的。”

曹丕:“怎么这个刘晔,净跟大家唱反调啊。大家说说,他错在哪里?”

群臣正要讲话,这时候使者在门外求见,递进来了孙权的求降书。当时曹丕就愣了:“咦,我真的有这么威风吗?一登基为帝,就把孙权吓坏了?赶紧投降了?”

刘晔道:“陛下你快别发神经了,这明摆着刘备已经向东吴进军了,所以孙权才赶紧投降。孙权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防止我国揍他,二是可以借我国的强大力量威慑刘备。我建议马上出兵,直捣东吴,与刘备联手,先把东吴灭了。我为什么会这么建议呢?这是因为啊,现今天下三分,我国据有十分之八,刘备占了十分之一,东吴又占了十分之一。如果我们取西川,东吴就会过来添乱。如果我们打东吴,刘备也会扯我们后腿。这是因为他们唇齿相依,打掉一个,另一个也活不长。所以赶紧趁这个机会,先搞死一家,剩下的刘备就势单力孤了。”

曹丕:“老刘,有没有像你这么瞎掰的啊?人家东吴向咱们投降,你反而要打人家。做人要不要这么无耻啊?要不要啊?传旨,接受东吴的投降。”

东吴向魏国投降,释放了俘虏一名:于禁

这也是三国时代赫赫有名的战将。但关羽水淹七军,他沦为战俘。后来关羽又被吕蒙摆平,他又被掳到了东吴。孙权外出的时候,故意带着他显摆,当时他正在孙权的车上,不想东吴名士虞翻突然跳出来,大骂道:“于禁,你个俘虏,有什么资格和我们老板同车?你级别够不够啊?快给老子滚下来……”边骂边用鞭子抽于禁,让于禁受尽屈辱。

但更大的屈辱还在后面。于禁回来后,被曹丕发配去监修曹操的墓,却事先在墓室的墙壁上画上了水淹七军的图画。画中关羽威风而立,于禁跪在关羽的脚下。这种羞辱,让于禁心中更是压抑,于是他很快病死了。

一边羞辱于禁,一边派了使者邢贞到东吴去给孙权宣读任命。邢贞到了东吴,孙权在城外的都亭里等候着他。邢贞驱车而入,一边的张昭大怒,斥责道:“小样的邢贞,你懂不懂道理?是不是以为我们东吴就灭不了你是不是?”邢贞心里害怕,急忙从车上下来。这时候中郎将徐奉发现张昭表现得好,获得了孙权的首肯,他也急忙冲上来,大哭曰:“我们不能替老板拼命,让老板舒舒服服,反而让老板跟这个邢贞结盟,我们对不起老板啊……”

邢贞说:“这马屁拍的。东吴都是些马屁精,这种狗屁国家活不长……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说,江东有这样的将相,他们是不会屈居人下的,嘿嘿,嘿嘿嘿。”

然后孙权派了个叫赵咨的,去魏国那边回礼。赵咨伶牙俐齿,狠狠地摆了小曹丕一道。

淡定,这里是三国:刘备为什么没在关羽被杀后马上复仇?

曹丕问他:“孙权这人水平如何?”

赵咨:“他聪明、仁厚、有谋略。”

曹丕:“咱们不带这么瞎掰的,你有什么证据?”

赵咨:“他提拔鲁肃、吕蒙是聪明,不杀于禁是仁厚,夺取荆州是谋略。”

曹丕:“他有什么学问吗?”

赵咨:“他是大智慧,不玩小聪明。”

曹丕:“我想摆平你们东吴。”

赵咨:“大国有兵力,小国有防御。”

曹丕:“你拿什么来防御?”

赵咨:“长江就够你们喝一壶的了。”

曹丕:“像你这样水平的,东吴多不多?”

赵咨:“多,太多了,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伶牙俐齿的赵咨,说得曹丕哑口无语,取得了外交上的伟大胜利。他兴高采烈地回去,孙权大喜,立即举办了盛大的酒会。酒会上,孙权举起酒杯,充满深情地说:“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我的心里很激动,把酒酹滔滔,心情逐浪高。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喝,今天谁不喝高了,谁不是他娘养的!”

孙权迅速地喝高了。那边有个名士虞翻,他酒精过敏,喝不了酒。孙权走过来,他就假装喝高,趴在地上,等孙权过去,他又坐起来。孙权发现这种情况,勃然大怒,当场就拔出剑来,骂道:“虞翻我丢你二舅母,让你喝你敢不喝,老子今天宰了你。”

不由分说,喝高的孙权,当场要杀虞翻。

虞翻吓傻了。其余诸臣多数吓傻,少数讨厌虞翻,也假装吓傻。只有一个叫刘基的,从后面把孙权拦腰抱住“老板不能啊,就算是要杀,你也得等酒醒后杀,要不然这世上的人,说什么的可都有。”

孙权怒道:“滚!人家曹操能杀孔融,我凭什么就不能杀虞翻?”

刘基道:“老板啊,你怎么可以跟曹操这种烂人比啊,要比咱们跟好人比,乖啦,快把刀子放下……”好说歹说,才劝得孙权消火。

晚年的孙权,突然暴露出他的基因缺陷。家族性精神病遗传,不知是从吴才女那里来的,还是潜伏在孙坚的基因中。总之这个小帝国,以后会有大麻烦的。

更多文章

  • 唐僧的头盖骨:揭秘大报恩寺地宫里最值钱的宝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僧,大报恩寺,大报恩寺地宫

    大报恩寺位于江苏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传说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为纪念其生母,在1412年到1431年期间兴建的一组规模庞大,有如宫殿般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其中有一座我国惟一被史料记载的琉璃宝塔,因为美丽和荣耀,被世人称作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这座南京最古老的皇家寺庙,历经沧桑,见证了数

  • 大宋朝是怎么被一次蝗虫之灾改变了政局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蝗灾

    大中祥符八年(1015 年)四月,寇准第四次下课后,宋真宗对朝廷的官员进行了一番升调,重新调整了各方的势力。在这番升调中,宋真宗重新起用王钦若,让他成为了帝国的副相,变成了帝国第三号人物。得此高位后,王钦若势力倍增,理应不可一世了吧。然而,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因为,伴随着三个人的先后出事,王钦若的势力

  • 历史上真实的“西游记”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游记

    贞观三年(629年)秋八月,玄奘法师由长安出发了。 在《西游记》中,玄奘出长安可是个无比盛大的场面。比如说,唐太宗封他为“御弟”,给通关文牒,赐千里良驹、盘缠、随从,在文武百官和长安人民的簇拥下,玄奘风风光光出了长安。 但实际上,历史上的玄奘其实是个偷渡客。别的不说,他是护照也没

  • 史上最荒唐的聪明皇帝,嘉靖皇帝差点被宫女勒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嘉靖,明朝,明朝历史,宫女

    宫女在古代社会的地位非常低下,历来都是些逆来顺受的可怜人。但是明朝嘉靖年间,这些柔弱的宫女却引发了历史上罕见的壬寅宫变,嘉靖皇帝差一点就死在了她们手里。嘉靖皇帝晚年迷信道士,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大量征召13,14岁的少女进宫。采补她们的处女经血,炼制所谓的仙丹。每次到了采血的时候,宫女们都要被强制性的

  • 乾隆驾崩之后,嘉庆送给了和珅一个神秘礼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嘉庆,和珅

    正当和珅的亲信吴省门蹲在嘉庆身边挑错的时候,嘉庆突然获知了一个绝对的利好消息:乾隆老头咽气了!是真的咽气了,老头这口气,咽的太是时候了,要是晚咽几天,说不定那吴省门真的会挑出什么毛病来……当下嘉庆欣喜狂奔,飞奔进了皇宫,先照乾隆老头尸体上“哐哐哐”狠踹几脚,然后立即封锁消息,并传和珅进宫。

  • 末代皇帝溥仪到底从故宫中偷出了多少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溥仪,末代皇帝,故宫

    1924 年11 月5 日,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而这一天对已经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来说却极不普通,他完全没有料到这是自己在紫禁城里度过的最后一天。退位13 年来,溥仪从未离开过这里,他依然拥有内廷的一切,包括这里收藏着的所有文物,那是2000 年来封建帝王们历代搜集而来的最终积累,几乎囊括了中

  • 蒙古铁骑横跨欧亚大陆所向披靡,为攻破这座南宋小城却花了36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蒙古,南宋,蒙古铁骑

    13世纪蒙古势力靠着机动性强大的铁骑迅速崛起,灭西夏,破金军,征讨俄罗斯。蒙军所过之处号角震天,历经几十年东征西战逐渐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巨无霸,罗马教皇格利高里九世曾把蒙古铁骑称为"罚罪之鞭"对其敬畏有加。金灭亡不久,曾经的攻守同盟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蒙军毫不犹豫的撕碎了盟约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苟

  • 郑成功39岁猝死,临终前为何要杀妻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郑成功,郑成功杀妻儿

    郑成功能够以民族英雄的身份载入史册,最主要的事迹应该是他在1661年12月20日打跑了侵占台湾的荷兰人。郑成功对民族的贡献毋庸置疑,可在当时他掌握军队力求反清复明,仍然是清朝掌权者的眼中钉肉中刺。康熙刚登基不久,鳌拜采纳郑氏降将黄梧提出的"平贼五策",先迁移走了沿海的居民,毁掉了船只,然后在1661

  • 三国诸侯宠妾,轻信情敌奸计,作死却更受宠,曹丕说她是国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宠妾,曹丕

    乱世三国盛产王侯将相,也造就了许多乱世佳人。汉献帝刚登基那会儿,董卓霸占京师作恶,十八路诸侯联名讨伐。 在这期间,有一个叫冯方女的人为了避难跟家人躲到了扬州,正好被城上的袁术看见。曹丕曾在《典论》中提到:司隶冯方女,国色也。据说冯方女还有一把千金宝镊,插在头发上会显得更加妩媚动人。

  • 刘邦除异姓王比项羽更狠,为什么保留了长沙王吴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异姓王,刘邦,汉朝,长沙王吴芮

    刘邦起兵和项羽争霸,为了壮大自己,最终实现打败项羽、夺取天下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广结善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最为广泛的统一战线。 公元前202年(汉五年),刘邦打败项羽当了皇帝,一些在楚汉之争中站在刘邦一边的人也得到了王的封号。他先是把齐王韩信改封为楚王,后封彭越为梁王,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