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出生地是在哪里?关于慈禧出生地不得不说的谜团

慈禧出生地是在哪里?关于慈禧出生地不得不说的谜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182 更新时间:2024/2/18 20:39:02

慈禧太后,这位统治中国达四十八年的女人。她的生活经历应该是巨细都有记载,按理说不会引起什么疑案。但事实上并不时如此,由于清宫档案、国朝正史等资料对于慈禧的童年生活都少有记载,由此,也引发了关于慈禧出身和出生地的一番争论。

据《清宫档案》记载:慈禧,名为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生于1835年,死于1908年,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之女。咸丰元年大选秀女的时候,被选入后宫,封为兰贵人。因得宠于咸丰帝,四年后又被封为懿嫔。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叶赫那拉氏生了同治载淳。母因子贵,那拉氏也因此被晋封为懿妃。咸丰七年正月又被加封为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承德行宫,同治帝继位,尊封她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1908年10月22日,慈禧因疾病去世,卒年74岁。《清史稿·后妃传》上的记载说:“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咸丰元年,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四年封懿嫔,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进懿妃。七年,进懿贵妃,十年,从幸热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尚孝贞皇后并尊为皇太后。”从文中的记载我们仅可以看出,慈禧名为叶赫那拉氏,镶黄旗人,父亲为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除此之外,对于慈禧的童年和出生地等等都少有记载。但这已经是档案中关于慈禧早年的最详细的记载。由于没有详细的记录,后世的史家便通过自己的考证,提出了诸多关于慈禧身世的说法。有人说她出生在安徽,也有人说她出生在呼和浩特;有人说慈禧出生在山西的长冶市,是个贫苦的汉人人家出身。还有人说慈禧就是出生在北京。

在这些说法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慈禧生于北京说。这一说法不仅为部分史学家的认同,同时也得到慈禧娘家后人的认可。慈禧的曾祖父名叫吉郎阿,镶蓝旗人,曾在户部做官,后来因为户部钱粮亏空的问题受到牵连被罢了官。慈禧的祖父叫景瑞,曾在刑部做官,因为受到曾祖父钱粮亏空案的牵连,也被革了职。慈禧的父亲惠征开始在吏部做笔帖式,是一个类似于现在的秘书的八品小官。慈禧出生在于1835年阴历十月初十,当时他的父亲惠征正在吏部笔帖式的任上。所以,慈禧应该是生在这一时期惠征所住的北京西单牌楼劈柴胡同。这一说法,在慈禧的娘家后人的回忆中也有所提及,并且他们澄清了史学界的另外一个错误,那就是慈禧的乳名并不是叫玉兰,而是叫作杏儿。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误,主要是因为慈禧曾经被封为兰贵人,慈禧又非常喜欢兰花。所以,后人才会误认为慈禧的小名叫玉兰。实际上慈禧的娘见人都叫她杏儿,学名叫作杏贞。

同时,关于慈禧的娘家在北京的说法,在曾任两代帝师的军机大臣翁同龢的日记中也可以找到佐证。据翁同龢的日记记载同治九年(1870年)八月十七日,慈禧的母亲去世。在京城发丧,其母出殡时,“涂车刍灵之盛,盖自来所未有,倾城出观,几若狂矣!沿途祭棚络绎,每座千金,廷臣往吊者皆有籍,李侍郎未往,颇忤意旨。”由此可见,慈禧的母亲死在北京,而且是在她掌握大权之后,这就排除了慈禧自幼丧母,生于贫苦人家的说法。

为了考清慈禧的身世,史学界对慈禧的父亲,惠征的经历也进行了一番考证。关于慈禧的父亲惠征,历来也有众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他是一位被革职的正黄旗参领,有人说他是一位“挂印归林”的大将军,还有人说他是一位带印脱逃的太广道。这些当然都是为了付托慈禧的身世而出现的各种传言。根据大内的清宫档案记载:慈禧的父亲惠征,镶蓝旗人,道光十一年(1831年)任吏部笔帖式,道光十四年(1834年)考察被定为吏部二等笔帖式。道光十九年(1839年)时升为八品笔帖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再次考察定为吏部一等笔帖式。二十六年(1846年)调任吏部文选司主事。二十八年(1848年)、二十九年(1849年被调任为山西归绥道道员。咸丰二年(1852年),调任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员。这同《清朝的皇帝》一书中的记述:“慈禧的父亲惠征,父官至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时当道光末年,洪杨起事,惠征守土无方,革职留任,旋即病殁,遗妻一、子女各二,慈禧居长。”的记载大体是一致的,因此,慈禧的父亲是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应该没有什么疑问。而且从惠征的履历表可以看出,慈禧出生之时,他还在京城任职,所以慈禧也应该是生在北京城。至于,她得父亲惠征,据说后来死在太广道任上,慈禧当权之后,又追封其父为承恩公,并将母家旗籍依照祖制有下五旗的镶蓝旗提升到上三旗的镶黄旗。承恩公这一职位后来被慈禧的弟弟桂祥承袭。

在肯定慈禧的父亲是惠征的情况下,关于慈禧的出生地,除了北京说之外,还有甘肃兰州说。浙江乍浦说,内蒙古呼和浩特说等多种说。甘肃兰州说的依据主要是史学家发现在甘肃布政使衙门也有一个叫惠征的笔帖式,但从,档案记载对惠征的记载来看,他确实是做过笔帖式,但是做得是吏部笔帖式,没有在甘肃布政使衙门做笔帖式。所以这一说法值得怀疑。慈禧出生在浙江乍浦的说法主要依据的是,当地出现的一些传说。说慈禧的父亲惠征在此做骁骑校,慈禧就是出生在此地。并且说慈禧之所以喜欢这个官就在浙江的乍浦,因为浙江乍浦是八旗的一个驻防地,出生在此地,并说慈禧之所以喜欢唱南方的小曲,就是因为从小在南方生活的结果。但是,这一说法同样与档案对惠征的记载相抵触。至于说慈禧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说法,主要依据是此地有一条街道叫做“落凤街”。并说慈禧和她的父亲曾在此居住。但经史学家考证,慈禧的父亲惠征确实在此作过归绥道的道员,但那时慈禧已经15岁了,不可能是出生在这儿。惠征由安徽的后补道台升任归绥兵备道台后,曾带着15岁的女儿在此居住过到还说得过去。

除了这几种说法以外,还有一种说法,说慈禧出生于今山西潞安府,也就是今天的长治市。这个说法是山西一位叫刘奇的学者提出来的。这一说法不仅认为慈禧是出生在长治,而且对慈禧的身世,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说法。据这位学者考证,慈禧根本不是满人,而是一位身世曲折离奇的汉家姑娘。1835年,慈禧出生在山西长治县西坡村一个叫王增昌的贫穷农民家庭,并取名为“王小谦”。由于家境贫寒。小慈禧在4岁时,被卖给本县上秦村宋四元为作女儿,并改名“宋龄娥”。但等慈禧长到12岁的时候,又被卖给了正在潞安府做知府的惠征为婢,改名为“玉兰”。有一次,玉兰在服侍惠征夫人富察氏洗脚的时候,看见她的脚底有一颗痣,便说自己的两只脚底都有痣。富察氏一听大惊,两脚底都有痣,那可是做皇后的命。于是,不敢再让她做婢女,而收她作干女儿,并在后衙中精心培养。到了咸丰二年( 1852年),宫中秀女大选得时候,玉兰便以惠征之女叶赫那拉氏的身份,被选入宫。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后藏于定东陵,她的神牌上写着:孝钦慈禧太后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共25字,为清历代太后之最。1928年,以军阀孙殿英为首的盗墓者盗掘了金碧辉煌,极尽奢华的慈禧太后定东陵。定东陵她的神牌上的生前死后得到的称号:孝钦慈禧太后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共25字,为清历代太后之最。

这一说法在史学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位学者在他的论著《解开慈禧童年之谜》一书中,列举了三十八条证据来证明慈禧本来是汉人的说法。一是在西坡村王英培家的王家的家谱上:“王小谦后来成为慈禧太后”的记载。二是在西坡村外羊头上的山脚下有慈禧母亲的坟。同时在慈禧的第二故乡上秦材也发现了证据,就是在宋家后人宋六则和宋德文家里发现了祖传的光绪、宣统年间清廷制作的皮夹式清代帝后宗祀谱。在宋六则家中还发现了一封慈禧寄给其堂兄宋禧馀的感谢宋家养育之恩信件残片和慈禧本人的单身照片。同时在这个村子里还保留着一座叫做“娘娘院”老房子,据说是慈禧童年的时候住过的,慈禧做了皇太后之后,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就把这所老房子改名为娘娘院保留下来。此外,作者还列举了慈禧的一些与长治有关的生活习惯,如慈禧爱吃长治人常吃的萝卜团子、壶关醋、玉米掺粥、沁州黄小米;爱看上党梆子等。这一说法在慈禧的御前女官裕德龄所写的《清宫二年记》也可以得到印证,它里面曾经记载道慈禧太后说她,“喜欢乡村生活,觉得那比起宫里的生活来自然得多了’。目前慈禧生于山西长治的说法在史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史家的反驳。慈禧太后的身世到底如何,也许还有待于史学界的近一步考证。

标签: 慈禧慈禧出生地

更多文章

  • 石榴裙的起源是什么?石榴裙和杨贵妃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贵妃,石榴裙,石榴裙起源

    我们常将男子钟情于某女子,称之为拜倒在石榴裙下。可是,如果我问你石榴裙是在什么时候问世,又是个什么款式,恐怕你支支吾吾半天也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其实,石榴裙与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说杨贵妃素来喜爱石榴花,于是唐明皇为了讨得美人欢心,命人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

  • 乾隆尸骨的脑袋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乾隆尸骨

    乾隆帝这个如意之君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比如,备受关注的裕陵盗案,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1928年7月,流氓军阀孙殿英悍然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采用的办法一是砸。他们的工兵使用了利器,如镐、锤子等,奋力砸石门,我们在实地看到了两扇石门之间有这样的被利器砍击的痕迹,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也就是没有砸开。二是撞

  • 曹操活到高龄的养生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养生之道

    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二三十岁,曹操享年六十六岁,已经算高龄。他长期过艰苦的军旅生活,时刻处于政治斗争的旋涡,始终在与武装的和非武装的、公开的和隐蔽的敌人进行较量,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可能承受那么沉重的负荷。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曹操身体日渐衰老。他感到死亡的威胁愈来

  • 朱元璋不愧是“摧花高手”:揭密朱元璋陪葬妃子的死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明朝,明朝历史,元朝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里,最残忍的就是殉葬。秦汉时期,殉葬制度还比较盛行,但到汉朝以后,统治者发觉这一制度太不人道,便逐渐将其废止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古学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宫女的白骨,很明显,朱元璋死时实行过秦汉时期的殉人制度。那么,这些陪葬的妃子时怎么死的呢?明朝时一个比较特殊的王

  • 岳飞不仅作战无敌,赚钱也是一把好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岳飞,赚钱

    兴起于白山黑水的金国,用十一年灭亡辽国,接着又在两年间打垮北宋政府,制造了“靖康之变”。当年的岳飞已在20岁时投戎从征,在抵抗金兵和收复失地的战争中,从普通士卒快速成长为一支重要方面军的统帅。 北伐中原:铸山岳不移之军魂 以岳飞姓氏命名的这支军队最初于1130年独立成军,并在黄淮

  • 明朝末年毛文龙创建东江抗金基地的始末与兴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毛文龙,抗金

    清朝官修的《明史》虽然没有为毛文龙列传,但他抗击后金的事迹,却浓重地记在了《明实录》中。他在辽东联合朝鲜建立东江抗金基地,在天启皇帝口中被称作“毛帅”。明军自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遭萨尔浒惨败后,在对阵后金时已经丧失取胜的本领。到1621年天启皇帝即位时,沈阳、辽阳这样的核心重镇也相继被后金攻陷

  • 大禹治水背后的历史:气候变化,文明迁移,部族战争,国家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禹治水

    地球在距今4000多年的史前时期发生气候变化,引发了全球性的严重洪水灾害。在这个漫长的大洪水时期,我国黄河下游的山东龙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江浙良渚文化,都因为遭受洪水灾害而逐渐衰微。华夏文明的重心被迫向黄河中上游的中原地区迁移,我国最初的夏王朝便是出现在这一地区。当时我国正处于尧舜禹时代,许多古籍对大

  • 老皇帝闭门不出,宰相带头出逃,太子不愿接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老皇帝,宰相,太子

    一提到宋朝,很多人马上一脸嫌弃。尤其是南宋,不仅许多读者嫌弃它,他们皇家子弟都时不时地要嫌弃一番。就连宋高宗赵构坐龙椅到最后都厌烦了,他把位子传给养子赵昚,自己走下龙椅又活了25年才死去。继位的宋孝宗赵昚也是一样,觉得这把椅子真是越坐越没劲,索性把位子传给太子赵惇,自己做太上皇在5年后病逝。而这位接

  • 孔融死前与曹操的交锋:虽输给了屠刀,但说对了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孔融,曹操

    东汉末年的大军阀中,最先对孔融动杀心的是袁绍。《三国志》中说袁绍与“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过诛之”,这句话中“公”指的是曹操,袁绍看孔融不爽,想让曹操找个借口把他干掉。而当时曹操觉得天下不在自己手中,没必要杀此大名士败人品,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此后曹操与袁氏兄弟分道扬镳,他没有马上走另立或自立为帝的

  • 雍正是怎样对待三个儿子的?整死一个,传位一个,废弃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雍正,雍正儿子

    雍正跟康熙相比子嗣稀少了很多,在他生前长大成年的儿子只有弘时、弘历、弘昼三人。这三兄弟从雍正那里所获得的父爱,可谓是天壤之别。除了留下弘历作为接班人外,弘时、弘昼哥俩都被雍正整的很惨。尤其是成年更早,而又性情直率的弘时,竟直接被整死了!雍正四年(1726年),25岁的弘时被父亲雍正抛弃。雍正在这年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