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宫女侍寝后怀上皇子,皇帝却不肯纳她为妃子

宫女侍寝后怀上皇子,皇帝却不肯纳她为妃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75 更新时间:2023/12/27 3:46:34

明光宗的生母孝靖皇后王氏,出身于中下级武官家庭,13岁时通过选秀的方式入宫,被分配到慈宁宫去服侍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孝定皇后)。在慈宁宫中,王氏虽然能经常见到皇帝,但由于她出身寒微,所以从未被皇帝拿正眼瞧过一次,更别提得到临幸。时间一晃过去3年时间,先前姿色并不出众的王氏,开始出落得标致可人,而就在此时,她的命运迎来大转折。

原来在万历九年(1581年)的某天,当明神宗向李太后问安时,无意间看了一眼宫女王氏,忽然间觉得她清秀可爱,不禁春心萌动,便在当晚临幸了她。其实,明神宗并非真的喜欢王氏,他之所以命其侍寝,不过是一时兴起。所以事后,皇帝并没有按照惯例赏赐王氏,也禁止侍从提及此事,就当从未发生过一样。

说来也真是够巧,虽然只是一夕欢好,但王氏却就此怀上龙种,眼见着肚皮一天天大了起来。李太后看在眼里甚是疑惑,便将她叫到密室追问原委,王氏不敢欺瞒太后,便将实情全部说出。李太后听后将信将疑,于是利用和皇帝一起用餐的机会,向儿子求证此事。

明神宗做了亏心事,非常害怕会遭到母亲的责罚(李太后教子甚严,即使皇帝犯下小错,也会对他进行重罚),所以起初百般抵赖,坚决不肯承认自己临幸王氏的事情。李太后见儿子不肯承认,便命人拿来起居注,对照当时日期及相关的记载,一一指给明神宗看,并问他还有什么话说。面对着确凿的证据,明神宗哑口无言,只好勉强承认。

不过这一次李太后并没有惩罚明神宗,而是温言劝慰道:“哀家老了,一直想抱孙子,如果这丫头能生下男孩,也算是祖宗社稷之福啊。既然她已经怀了你的骨血,那么按照宫中的惯例,就封她为皇妃吧!”没想到明神宗听后很不情愿,嘟囔着说道:“她不过是个宫女,哪里有资格当皇妃呢?”

没想到李太后听后脸色大变,气咻咻地说道:“宫女怎么了?难道你不是宫女生的?(李太后本是宫女)王氏虽然身份低贱,但既然怀上你的骨肉,那就不能再计较她的出身。”明神宗被母亲一通斥责,吓得再不敢表示异议,很快便进封王氏为恭妃。不久,王恭妃果然诞育皇子,此即明神宗的庶长子朱常洛,时在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

孝靖王太后,光宗生母也,初为慈宁宫宫人。年长矣,帝过慈宁,私幸之,有身...时帝讳之,故左右无言者。一日,侍慈圣宴,语及之。帝不应。慈圣命取内起居注示帝,且好语曰:“吾老矣,犹未有孙。果男者,宗社福也。母以子贵,宁分差等耶?”十年四月封恭妃。八月,光宗生。见《明史·卷一百一十四》。

由于皇后王喜姐(孝端显皇后)一直没有生育,为江山社稷考虑,作为皇长子的朱常洛理应被立为储君,然而明神宗因为嫌弃王恭妃的出身,便以等待皇后生子为由,迟迟不肯这样做。等到郑贵妃得宠后,明神宗又打算立她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储,为此不惜和大臣们争执、扯皮长达15年时间,史称“国本之争”(1586-1601年)。

“国本之争”造成皇帝与官僚集团间的尖锐对立,致使明朝政局动荡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李太后果断站出来,命令儿子必须立朱常洛为太子。在母亲的逼迫和群臣无休止地劝谏下,心力交瘁的明神宗最终妥协,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正式册立朱常洛为太子,并进封王恭妃为皇贵妃。

然而王恭妃虽然被进封为皇贵妃,儿子被立为太子,但是她的处境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变得更加糟糕。原来,因为“国本之争”的失败,明神宗对王贵妃母子变得更加嫌弃,而郑贵妃更是将他们视为“眼中钉”,用尽各种手段来诬陷、排挤他们。王贵妃饱受屈辱却又不敢向他人倾诉,每日里只能默默啜泣,并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含恨而死,终年46岁。

王贵妃死后,明神宗丝毫没有表现出难过的情绪,不仅在葬礼事宜上极尽刻薄,并且在王贵妃下葬后,又不派人为她守坟,实在是令人寒心。等到王氏的孙子明熹宗即位后,才正式追谥她为孝靖皇后,并按照皇后应有的标准改葬(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1个月便驾崩,来不及办理这些事情)。至此,王氏在死后多年,才算是赢回应有的尊严。

标签: 孝靖皇后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王爷既然每个人都有权力 为什么没有人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王爷,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一共经历276年,不过却有个独特的现象,期间没有任何皇室宗亲造反,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有权力,为什么不造反呢?清朝之前的朝代,几乎每个都有皇室成员造反的现象,比如明朝朱棣,而清朝在藩王的制度上,其实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现今。顺治六年,清朝就把分封登基定位十二等,有和硕亲王、多

  • 清朝舰长为什么会被称为管带?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舰长,历史解密

    论及清代军事职官,有很多称谓听起来都很怪异,因为除了沿用前代职官外,还有不少是满语的汉译名。比如把总、千总等是前代即有,牛禄则为满语的汉语音译,又称佐领。也正因如此,当大家遇到一些清代职官名称时,会显得比较陌生。由于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的英雄故事广为流传,相信大家对这一职官都比较熟悉。正如有答主所讲的,

  • 揭秘:清朝皇室的阿哥、贝勒、贝子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皇族成员,阿哥、贝勒、贝子3中封号,他们的地位有何区别?我们都很清楚当年明末时期,吴三桂帮扶着清军入京将明朝残余势力一举击破,这才有了后来的大清,同样也是清王朝能够得以统一的一大因素!虽然说明朝确实可以说也是个很厉害的朝代,当初大明的将士们在与清兵对抗的时候,基本上也都是用尽了身家性命在作战,但

  • 隋炀帝被处死后,极为受宠的萧皇后为什么反而活了81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萧皇后,隋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萧皇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隋炀帝杨广来到江都之后,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是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件:第一件是北方起义如火如荼;第二件则则是隋炀帝杨广面对如此汹涌的起义,竟然不思如何镇压,反而想干脆就不回北方,任由那些反贼闹去,而

  • 为什么说是管仲造成齐桓公悲惨结局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管仲,春秋,历史解密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地处山东海滨的齐桓公,首先成为春秋首任霸主,主要因为他不计前嫌任用管仲,要知道,管仲本来是跟他有一箭之仇的,但是齐桓公放下一切恩怨后,全面信任管仲,而管仲也全心全意为齐桓公服务,就这样,一干就是40年,在管仲的打理下,齐国40年雄霸天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齐桓公归根结底,就像

  • 三国时期的才女辛宪英:活了79岁,还预言了曹魏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辛宪英,三国,历史解密

    诸葛亮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可是并非只有男子才有这样的才智,女子也同样有。只不过在古代,女子的地位并不高,即便是有这样的才智,很可能因为性别原因被埋没。在三国期间,有一个女子,她被称之为女版的诸葛亮,曾预测过曹魏的亡国。这样的奇女子,却很少有人了解她的故事。曹操病逝,曹丕掌权,他立即强迫刘协禅位于他,就

  • 杨露禅到底有多厉害?获得清朝皇室的一致追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露禅,清朝,历史解密

    据史书上记载,杨露禅之所以名声大噪,是因为他多与人打擂,且“出手必见红,一响必成功”,因此备受推崇,并得美名“杨无敌”。那么,他究竟有多厉害呢?杨露禅生于嘉庆四年,直隶广平府人,由于家境贫困,年少时便在广平府的“太和堂”中药铺做僮仆。“太和堂”的老板叫陈德瑚,是河南温县人。他见杨露禅勤快善良,便让他

  • 戈尔巴乔夫改革简介 改革的背景和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联,戈尔巴乔夫,历史解密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从根本上放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该改革以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名义,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苏联共产党的法定执政党地位和公有制经济对国家经济的有效控制,造成苏联党和国家思想上、政治上的混乱和国家经济的继续恶化,为

  • 包拯死后,陪伴左右的展昭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包拯,宋朝,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清官,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包拯,因为他实在是太过深入人心,几乎都成"青天大老爷"的代名词了。关于他的事迹,不仅在正史中有所记载,历朝历代的戏剧、评书、小说、演义中都大量充斥着他的身影,甚至在三侠五义这样的小说中都能见到。当然在这本书中,大家还对他身边的那个贴身保镖展昭,留下了很深

  • 济南机场现乘客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的情况,航班在延误2小时,当事旅客被送公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济南机场,飞机,历史解密

    3月11日,有网友爆料称,3月10日晚,祥鹏航空一飞机在济南机场过站上客时,现乘客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的情况。11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祥鹏航空处了解到, 3月10日,祥鹏航空8L9616济南至成都航班在济南过站登机时,乘务员发现有旅客向廊桥外扔硬币,当事旅客随即被移交机场公安。随后,该航班安全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