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官员远方赴任,不怕有人伪造委任状冒充吗?

古代官员远方赴任,不怕有人伪造委任状冒充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75 更新时间:2024/2/13 0:06:21

历史上官员委任造假的事情并不多见。清朝《初新志·雷州盗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崇祯初年的时候,有个金陵人以部曹的身份去雷州做太守。部曹大人带着老婆闺女一路顺江而下,哪成想一家三口上的是一条贼船,行至江中部曹大人被杀,强盗们纷纷伪装成部曹和仆人们带着部曹的老婆闺女去雷州上任。

强盗们到达雷州,交上公后公然做起太守,而且还十分清廉尽职,全然忘了自己最初的身份。

哪成想一个月后,部曹的儿子在老家要成亲,赶赴雷州父母禀报,一看这哪里是自己的父亲,赶紧向雷州监司使报告,最后在当地官吏的帮助下,将这伙强盗一网打尽。

当然这只是个怪异小说,其中不足以为信,那么在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的社会,虽然极其容易造假,但相对来说造假的成本也是非高的,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朝廷为了防止可能事件的发生,在人事委任的问题上也是煞费苦心。

首要办法是个人履历和基本信息

古代的皇帝任命官员去赴任,会将官员的档案交给本人一份,这份档案详细记载着官员的基本信息,特别是在身体容貌等方面,比如身高、体态、五官等部位的描述。这些描述都非常详细,比如有没有留胡子,身高是多少,是鹰钩鼻还是象鼻等等。

赴任地负责接待的官员,见到本人以后会办理档案移交手续,打开卷宗通过上面的描述与其本人进行基本的比对,这是第一步的简单确认。

其次是委任谕旨或者吏部委任状

对于级别较大的官员,一般都是由皇帝亲自点派,皇帝亲派的大臣必然是要有皇帝的谕旨,古代的谕旨都是最为上乘的丝绸,由翰林学士提笔起草后,皇帝加盖玉玺。

这种圣旨是绝对不可能有人敢伪造,主要是材料成本和违法的成本太高,圣旨做工精良,字迹优美不说,主要是伪造圣旨是诛九族的大罪,没有人敢以身试法。

再一种是吏部的委任状,这种委任状一般都是普通的,会加盖吏部的印章。大家要知道古代的印章是有防伪的,一方印雕刻完成以后,刻工会在印章的里面用凿子敲两下,这种撞击会产生一些自然形成的纹路,绝对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

最终以鱼符核对

我们都知道古代武将率军打仗,一般都有皇帝赐的虎符象征着军队的指挥权,虎符一分为二,中央保管一份,两者对起来就可以发号施令。

文臣的委任也有相应的符节,即是鱼符。上任之前,朝廷会先派人将一半鱼符送至赴任得,等到官员拿着凭据和另一半鱼符达到后,两者合在一起就可以验明真身。

另外,通常情况下每个官员赴任之前,都会有相应的仆人或者朝廷使者提前达到目的地进行通告,通告人必然是认得官员本人,等到官员到场后,真假便可以知晓,这是最为实用可靠的方式。

标签: 古代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宫女侍寝后怀上皇子,皇帝却不肯纳她为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孝靖皇后,明朝,历史解密

    明光宗的生母孝靖皇后王氏,出身于中下级武官家庭,13岁时通过选秀的方式入宫,被分配到慈宁宫去服侍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孝定皇后)。在慈宁宫中,王氏虽然能经常见到皇帝,但由于她出身寒微,所以从未被皇帝拿正眼瞧过一次,更别提得到临幸。时间一晃过去3年时间,先前姿色并不出众的王氏,开始出落得标致可人,而就在

  • 清朝王爷既然每个人都有权力 为什么没有人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王爷,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一共经历276年,不过却有个独特的现象,期间没有任何皇室宗亲造反,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有权力,为什么不造反呢?清朝之前的朝代,几乎每个都有皇室成员造反的现象,比如明朝朱棣,而清朝在藩王的制度上,其实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现今。顺治六年,清朝就把分封登基定位十二等,有和硕亲王、多

  • 清朝舰长为什么会被称为管带?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舰长,历史解密

    论及清代军事职官,有很多称谓听起来都很怪异,因为除了沿用前代职官外,还有不少是满语的汉译名。比如把总、千总等是前代即有,牛禄则为满语的汉语音译,又称佐领。也正因如此,当大家遇到一些清代职官名称时,会显得比较陌生。由于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的英雄故事广为流传,相信大家对这一职官都比较熟悉。正如有答主所讲的,

  • 揭秘:清朝皇室的阿哥、贝勒、贝子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皇族成员,阿哥、贝勒、贝子3中封号,他们的地位有何区别?我们都很清楚当年明末时期,吴三桂帮扶着清军入京将明朝残余势力一举击破,这才有了后来的大清,同样也是清王朝能够得以统一的一大因素!虽然说明朝确实可以说也是个很厉害的朝代,当初大明的将士们在与清兵对抗的时候,基本上也都是用尽了身家性命在作战,但

  • 隋炀帝被处死后,极为受宠的萧皇后为什么反而活了81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萧皇后,隋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萧皇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隋炀帝杨广来到江都之后,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是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件:第一件是北方起义如火如荼;第二件则则是隋炀帝杨广面对如此汹涌的起义,竟然不思如何镇压,反而想干脆就不回北方,任由那些反贼闹去,而

  • 为什么说是管仲造成齐桓公悲惨结局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管仲,春秋,历史解密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地处山东海滨的齐桓公,首先成为春秋首任霸主,主要因为他不计前嫌任用管仲,要知道,管仲本来是跟他有一箭之仇的,但是齐桓公放下一切恩怨后,全面信任管仲,而管仲也全心全意为齐桓公服务,就这样,一干就是40年,在管仲的打理下,齐国40年雄霸天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齐桓公归根结底,就像

  • 三国时期的才女辛宪英:活了79岁,还预言了曹魏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辛宪英,三国,历史解密

    诸葛亮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可是并非只有男子才有这样的才智,女子也同样有。只不过在古代,女子的地位并不高,即便是有这样的才智,很可能因为性别原因被埋没。在三国期间,有一个女子,她被称之为女版的诸葛亮,曾预测过曹魏的亡国。这样的奇女子,却很少有人了解她的故事。曹操病逝,曹丕掌权,他立即强迫刘协禅位于他,就

  • 杨露禅到底有多厉害?获得清朝皇室的一致追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露禅,清朝,历史解密

    据史书上记载,杨露禅之所以名声大噪,是因为他多与人打擂,且“出手必见红,一响必成功”,因此备受推崇,并得美名“杨无敌”。那么,他究竟有多厉害呢?杨露禅生于嘉庆四年,直隶广平府人,由于家境贫困,年少时便在广平府的“太和堂”中药铺做僮仆。“太和堂”的老板叫陈德瑚,是河南温县人。他见杨露禅勤快善良,便让他

  • 戈尔巴乔夫改革简介 改革的背景和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联,戈尔巴乔夫,历史解密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从根本上放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该改革以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名义,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苏联共产党的法定执政党地位和公有制经济对国家经济的有效控制,造成苏联党和国家思想上、政治上的混乱和国家经济的继续恶化,为

  • 包拯死后,陪伴左右的展昭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包拯,宋朝,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清官,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包拯,因为他实在是太过深入人心,几乎都成"青天大老爷"的代名词了。关于他的事迹,不仅在正史中有所记载,历朝历代的戏剧、评书、小说、演义中都大量充斥着他的身影,甚至在三侠五义这样的小说中都能见到。当然在这本书中,大家还对他身边的那个贴身保镖展昭,留下了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