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50年1月5日:约翰·拉贝逝世

1950年1月5日:约翰·拉贝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8 更新时间:2024/2/11 18:36:01

1950年1月5日中午,拉贝在柏林的公司突然中风,晚上去世。约翰·拉贝(John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是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以其在1937年、1938年的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人道主义行为、以及作为南京大屠杀翔实证据的《拉贝日记》而著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是纳粹党员而先后被苏联英国逮捕。鉴于在南京时的功绩,得到国民政府每月金钱和粮食接济。由其本人所著的《拉贝日记》于1997年出版,并被译为中、英、日、德四种语言,被公认为是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

拉贝日记

《拉贝日记》共有20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录为其中的10本。是他在1937年(丁丑年)9月19日至1938年2月26日撰写的日记,2460页,名为《敌机飞临南京》(Feindliche FliegerÜber Nanking)“战时日记”,记录了他亲身经历的这一段历史。

成就贡献

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约翰·拉贝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不顾危险、奋不顾身地抗议和尽其所能地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施暴。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

约翰·拉贝所著“南京卷”《拉贝日记》是二战时期日本的同盟国——德国的公民所做的第三方视角记述,是证明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证据之一。

保护难民

1937年,日军南京进攻前夕,约翰·拉贝从北河赶回南京,被一些外国人推为南京安全区主席。安全区内设有25个难民收容所,聚集了近30万难民。其中“西门子”难民收容所为拉贝租住的院子。“西门子”难民收容所收留了600多个附近的居民,丁永庆、宗有琴、世珍,当年都在这里得到过拉贝的保护。

12月13日,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贝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国难民,在他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与日军斗智斗勇,与日本领事馆反复交涉、抗议,阻止日军的恣意侵犯和屠杀。

约翰·拉贝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捍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记录了日军暴行的500多个惨案;他带领他的委员们寻求国际援助,募集资金,购买粮食和药品,特别是历尽艰辛,从上海搞来了能预防脚气漫延的蚕豆。难民们对他顶礼膜拜,称他为活菩萨。

为表达对拉贝的敬意,麦卡勒姆牧师专门谱写了一首《南京难民合唱曲》,歌词幽默中隐匿着辛酸:我们要蚕豆做早饭,我们要蚕豆做午饭……开始,难民们都不知道他是拉贝,都称他爱得培先生,他尽自己的所有能力保护了25万难民,供他们吃喝住。他对妇女儿童非关爱,对敌人却相反。

一次,难民区围墙翻进一个身配刺刀的日本兵,难民们大惊,急忙呼喊拉贝,拉贝急忙赶来,对日本兵大加斥责,日本兵连连认错,准备从大门出去,拉贝命令他重新翻围墙出去。难民们得到他的关怀,还经常得到食物;孩子们常常得到礼品。

揭露暴行

1938年1月16日,约翰·拉贝在日本大使馆便宴上的发言中说:“由于我们委员会的绝大多数委员以前一直在这儿从事传教工作,他们一开始就把战争期间不离开自己的中国朋友视为自己基督徒的责任……这就是促使我们这些外国人坚持留在这里,试图帮助遭受苦难的中国人的原因。”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588年1月5日:戚继光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万历十三年(1585年)1月5日,戚继光在家乡病死。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

  • 1970年1月5日:马克斯·玻恩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1970年1月5日,玻恩在哥廷根逝世。马克斯·玻恩(Max Born,1882年12月11日—1970年1月5日),男,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因对量子力学的基础性研究尤其是对波函数的统计学诠释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马克斯·玻恩1901年起在布雷斯劳、海德堡、苏黎世和

  • 隆万革新:明朝中期的强心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明朝中可谓已经病入膏肓,但在这时,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臣张居正为明朝开出了一剂强心剂,从而延续了大明王朝的生命。这强心剂,便是历史上具有极大影响的隆万大改革。隆万大改革起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终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历时十八年。隆庆时期高拱和张居正联手进行的改革与万历时期张居正

  • 隆庆和议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世宗死,穆宗继位,改元隆庆。此时奸臣严嵩已被弹劾下台,高拱、张居正先后入阁担任首辅,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清除嘉靖时的腐败政治和积弊,也开始反思前朝拒绝与对北方蒙古俺答部通好的政策。在高拱、张居正的力促下,明朝与蒙古达成了对俺答汗的封王、通贡和互市的协议,史称“隆

  • 张居正改革的措施和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1567年(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幼,一切

  • 明朝阉党专权误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阉党,一般指明代依附于宦官权势的官僚所结成的政治派别。明太祖朱元璋平定江南之后,鉴于之前历代的错误,使用宦官不到百人。直到洪武末年颁布《皇明祖训》,才设置内官共十二监和各司局。但是定制宦官不能兼任外廷大臣的文武官衔,不能穿外廷大臣的冠带朝服,任职的品级不能超过四品,每月俸禄一石大米,衣食都在内庭解决

  • 崇祯治乱算不算无用之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1627年明熹宗不慎落水病重,不久因霍维华之药而驾崩,信王朱由检继位,即崇祯帝,年号崇祯。崇祯即位后,锐意铲除阉党改革朝政。面对着危机四伏的政治局面,崇祯帝殷切地寻求治国良方,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与前两朝相比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朱由检一生操劳,旰食宵衣,每天夜以继日的批阅奏章,节俭自律,不近女色,

  • 清兵入关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清军入关(又称清兵入关、满清入关、清朝入关、入关战争),发生于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是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的战役。明朝自从嘉靖时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万历、天启以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满洲看到明朝内部的危机日

  • 清朝统一战争的过程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清朝统一战争是指来自满洲(今中国东北)的清朝政权进入山海关之后,为获得整个中国的统治权及取得更多疆域而发动的一系列战争。顺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明朝首都北京,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向清朝投降。清朝势力正式入主中原,随后先后攻破各路农民军和南明政权的势力。削平三潘1662年,年仅八岁的康熙帝即位,

  • 南明抗清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南明政权的抗清斗争是发生在清初(1644-1662年)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清军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政权抵抗清兵。这年5月,他们拥立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在南京建立政权。福王政权一建立,就想联合清朝,镇压农民起义。但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