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588年1月5日:戚继光逝世

1588年1月5日:戚继光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20 更新时间:2024/1/21 5:47:39

万历十三年(1585年)1月5日,戚继光在家乡病死。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惧内

戚继光的妻子氏,将门虎女,野史上说她“威猛,晓畅军机,分麾佐公成功”,有关戚继光怕老婆的典型事例,最被广为传颂的是这样三件事:

一是戚继光被部下所激,命亲兵接老婆入军营。帐内众将皆盔明甲亮,手执利刃,一派杀气腾腾,想给其妻一个下马威。不一会儿,其妻抵达营帐,见了这等阵势,却无丝毫恐惧之色,反而目光威严,对着戚继光喝道:“唤我事?”戚继光闻言,胆战心惊,扑通一声跪下说道:“特请夫人阅兵。”

二是戚继光架不住部下的怂恿,冲入家里想用利剑吓唬一下老婆,以振夫纲。当时其妻午睡刚醒,立马怒吼:“你拿着宝剑想要干什么?”戚将军吓得浑身哆嗦,宝剑掉地,匆忙应答:“我想给夫人杀只鸡吃。”夫人一听开口说:“以后杀鸡再不要大声嚷嚷。”戚继光连连称是。

三是王夫人所产下的几个孩子都夭折了,于是戚继光背着夫人偷偷的纳了陈姓、沈姓、杨姓三个小妾一共生了5个儿子。本来夫人不知道一直相安无事,那晓得有人不慎漏了口风,被王夫人知道了,大白天的顺手拿了把刀,要找戚继光算账。

听到这个消息的戚继光在衣服里面穿好铠甲后就去到王夫人的卧室里去找她,一见面就嚎嚎大哭说无孝有三,无子为大,没有儿子的压力太大了。王夫人见状也心软了,把刀扔了后也嚎嚎大哭起来,后来从妾生的儿子里过继了一个作为自己的儿子来养,事情才平息下来。

斩子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一直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

据《仙游县志》载,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海门一带抗倭。一次,约三千名倭寇在海门沿海上岸,准备去临海、仙居一带抢劫。戚继光命令戚印领兵在双港与城西交界的花冠岩一带埋伏,自己出兵佯败,把倭寇引到上界岭,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后,再两军夹击,一举全歼。结果戚印年轻气盛,交战心切,没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就下令擂鼓冲锋,结果让一部分倭寇逃脱了。

戚继光回营升帐,因戚印没按照军令行事,下令推出去斩首。陈大成等将领跪在地上要求从宽处罚,留他一条性命将功赎罪。戚继光不答应,说:"我是一军主帅,如果我的儿子犯了军令可以不杀,以后还怎么带兵?军中的命令还有谁去执行?"于是,就在白水洋上街水井口这个地方,戚继光将戚印斩杀。

后来当地的百姓怀念戚公子,便在常风岭上为他建造了一座太尉殿,据说这座大殿的残迹犹存。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该故事被广为流传,民间艺术家们还将此事改编成闽剧、秦腔等戏曲广为传唱。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70年1月5日:马克斯·玻恩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1970年1月5日,玻恩在哥廷根逝世。马克斯·玻恩(Max Born,1882年12月11日—1970年1月5日),男,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因对量子力学的基础性研究尤其是对波函数的统计学诠释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马克斯·玻恩1901年起在布雷斯劳、海德堡、苏黎世和

  • 隆万革新:明朝中期的强心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明朝中可谓已经病入膏肓,但在这时,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臣张居正为明朝开出了一剂强心剂,从而延续了大明王朝的生命。这强心剂,便是历史上具有极大影响的隆万大改革。隆万大改革起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终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历时十八年。隆庆时期高拱和张居正联手进行的改革与万历时期张居正

  • 隆庆和议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世宗死,穆宗继位,改元隆庆。此时奸臣严嵩已被弹劾下台,高拱、张居正先后入阁担任首辅,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清除嘉靖时的腐败政治和积弊,也开始反思前朝拒绝与对北方蒙古俺答部通好的政策。在高拱、张居正的力促下,明朝与蒙古达成了对俺答汗的封王、通贡和互市的协议,史称“隆

  • 张居正改革的措施和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1567年(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幼,一切

  • 明朝阉党专权误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阉党,一般指明代依附于宦官权势的官僚所结成的政治派别。明太祖朱元璋平定江南之后,鉴于之前历代的错误,使用宦官不到百人。直到洪武末年颁布《皇明祖训》,才设置内官共十二监和各司局。但是定制宦官不能兼任外廷大臣的文武官衔,不能穿外廷大臣的冠带朝服,任职的品级不能超过四品,每月俸禄一石大米,衣食都在内庭解决

  • 崇祯治乱算不算无用之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1627年明熹宗不慎落水病重,不久因霍维华之药而驾崩,信王朱由检继位,即崇祯帝,年号崇祯。崇祯即位后,锐意铲除阉党改革朝政。面对着危机四伏的政治局面,崇祯帝殷切地寻求治国良方,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与前两朝相比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朱由检一生操劳,旰食宵衣,每天夜以继日的批阅奏章,节俭自律,不近女色,

  • 清兵入关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清军入关(又称清兵入关、满清入关、清朝入关、入关战争),发生于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是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的战役。明朝自从嘉靖时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万历、天启以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满洲看到明朝内部的危机日

  • 清朝统一战争的过程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清朝统一战争是指来自满洲(今中国东北)的清朝政权进入山海关之后,为获得整个中国的统治权及取得更多疆域而发动的一系列战争。顺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明朝首都北京,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向清朝投降。清朝势力正式入主中原,随后先后攻破各路农民军和南明政权的势力。削平三潘1662年,年仅八岁的康熙帝即位,

  • 南明抗清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南明政权的抗清斗争是发生在清初(1644-1662年)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清军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政权抵抗清兵。这年5月,他们拥立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在南京建立政权。福王政权一建立,就想联合清朝,镇压农民起义。但是,清

  • 南明是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明朝京师顺天府被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成立朝廷,沿用“大明”国号。但由于清朝入关之初宣称“天下取自于贼,而非明”。立足未稳之时便着急诏修《明史》,以此宣告明朝已亡,不再承认南明朝廷的合法性。所以清朝官方即在南明君臣称呼上加“伪”加以区别“前明”;比如:“伪永历”、“伪晋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