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联在美国之后仅仅4年就造出了原子弹,美国怀疑是自己阵营内有人透露情报给苏联,于是一个叫做艾瑟尔的女人倒霉了!

苏联在美国之后仅仅4年就造出了原子弹,美国怀疑是自己阵营内有人透露情报给苏联,于是一个叫做艾瑟尔的女人倒霉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90 更新时间:2023/12/18 12:17:18

这个女人叫艾瑟尔,1953年,被判死刑。当她被绑在电击椅上时,她仍然大声高喊自己无罪。可是行刑人员完全忽视她的冤屈,开始对她进行电击。

1949年8月29日上午,苏联于现哈萨克斯坦共国境内试验了苏联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

顿时,举世震惊。美国当局非疑惑,为什么苏联在距离1945年美国颜研制原子弹成功的仅仅四年之后就研发出了原子弹。

因此,他们怀疑是自己阵营内有人透露了有关原子弹的情报给苏联。同时对内展开了调查。

1953年3月6日,一个普通家庭主妇的家门被美国CIA打开,这名叫艾瑟儿的主妇惊讶地看门口的CIA探员和她的弟弟维。

接着CIA就要以透露核武器情报给苏联的罪名逮捕艾瑟尔。

正当她竭力否认之时,戴维却指控她,说自己就是把情报交给艾瑟尔,然后艾瑟尔通过她的丈夫转交给苏联。

艾瑟尔震惊之时,CIA不由分说地给她戴上了手铐。

到了监狱,她担心自己的两个孩子没有人照顾,便想让人向丈夫告知自己被监禁的消息,结果却得到了一个更让人哀伤的消息:她的丈夫朱丽叶斯也被抓进了监狱。

她虽震惊,但是对这个结果见怪不怪了,她的丈夫是一名美国共产党,还是一名军工工程师,如果自己被抓,那么丈夫肯定先于自己被抓。

当时的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再加上对苏联的恐惧和憎恨,艾瑟尔夫妇受到了残忍的审讯。

这些审讯手段很多都是违规的,但艾瑟尔夫妇却一一忍受下来了,因为他们两个的孩子还在监狱外面等他们回家。

艾瑟尔本希望丈夫能够照顾孩子,但得知丈夫也入狱之后就只能就此作罢。

但他们经常给孩子们写信,希望能缓解孩子们对自己的思念。

因为没人照顾孩子,他们也写信给亲戚,希望亲戚能够代自己照顾孩子。

和艾瑟尔夫妇还有孩子们之间的温馨不同,外界正因为他们而掀起一场风暴。

当时,美国流行麦卡锡主义,疑罪从有被最大程度地实行,特别是在有关苏联的方面。

对于艾瑟尔夫妇通苏的罪名,美国官方除了艾瑟尔的弟弟戴维的证词和他本人提交的证据来看并没有其他的证据能够证明。

为此,美国上下,无论是总统还是平民都分成了两派。

一派坚定地认为应该疑罪从有,已经有了戴维的证据,就应该赶快对这两夫妇处刑。

一批美国群众和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都是这样的想法。

而以梵蒂冈教皇、科学家爱因斯坦和美国前总统胡佛则认为证据不确凿,不能对他们实施刑罚,即使实施刑罚,也不能处以死刑。

但他们没有最终的决定权,艾瑟尔夫妇最终还是被绑上了电椅。

可是命运就是如此的捉弄人,即使艾瑟尔在被绑上电椅时还一直说自己无罪,可是行刑官却还是推开了电压阀门。

但求生的欲望支撑着艾瑟尔,原本一下就能结束人的生命的电刑,艾瑟尔却挺过了五次。

当时的她被电得全身焦黑,头发都碳化了。最终,在执行了六次电刑后,艾瑟尔终于被宣布死亡。

因为麦卡锡主义的盛行,没有人敢接纳艾瑟尔夫妇的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就被送进了孤儿院。

可是事情出现了转机,著名作曲家亚伯·米若珀尔提供了帮助,他坚信艾瑟尔夫妇无罪,同时十分同情他们夫妇的遭遇。

而在得知美国当局使用私刑审讯他们两人的时候,他气愤地写下了《陌生的水果》这首曲子。

得知两个孩子被送往孤儿院后,他出手接回了两个孩子,并且告诉他们,他们的父母一定是无辜的,他们在长大之后一定要为自己的父母洗刷冤屈。

几十年后,苏联解体,很多绝密件被公之于众,但所有人却惊讶地发现,里面并没有有关艾瑟尔夫妇向苏联提供情报的记载。

与此同时,美国方面的众多情报也佐证了这个说法。

这时,已经是耄耋老人的戴维这时承认了自己作伪证了说法,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顿时点燃了美国。

至此,事情的证据链联系上了:

戴维因为利益出卖美国的核武器情报给苏联,在被美国当局查到后,戴维为了减轻对自己的处罚,诬告艾瑟尔夫妇向苏联传递情报。

最终,戴维被判十年监禁,而艾瑟尔夫妇则被处以死刑。

真相水落石出后,有人问戴维为什么要这么做。

戴维回答说自己不想让自己的几个孩子没有人照顾,所以就诬告了自己的姐姐一家。

多么讽刺啊,为了自己的孩子,却让自己的姐姐为自己受罪,让姐姐的孩子无人照顾。

最终,戴维也被判处死刑。

标签: 苏联原子弹艾瑟尔

更多文章

  • 蒋介石晚年在日记里写下:如果不是他们,我怎么会失去江山败走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蒋介石,蒋介石日记,马歇尔,斯大林,李宗仁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莫名其妙的失败。对比共产党,国民党的优势是得天独厚,却最后一败涂地,丢失了在大陆的统治权,如丧家之犬逃亡台湾,蒋介石本应责无旁贷,晚年却在日记里写下:如果不是他们,我怎么会失去江山败走台湾? 看来,是他们成就了蒋介石莫名其妙的失败。蒋介石在日记里对他们恨得咬牙切齿,他们究竟是

  • 1971年,武汉军区一首长被审查:政委刘丰被开除党籍,司令员曾思玉却安然无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汉军区,刘丰,曾思玉

    在1971年的一天,武汉军区中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军区中的首长忽然被审查,一时间,有关于该事的谈论与猜想遍布于军区的每一个角落,而其中最受人关注的两位,莫过于武汉军区的政委刘丰与司令员曾思玉。 作为军区中的搭档,刘丰与曾思玉对彼此都非常熟悉,平日里的相处也十分愉快,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

  • 青楼的老板娘,为何被冠以“老鸨”之名?看至文末请你默默给“鸨”道个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老鸨,青楼老板娘,青楼

    经常通过影视作品穿梭于红粉巷子和青楼的看官们,老鸨这个形象想必你一定不陌生,甭管是《九品芝麻官》里苑琼丹饰演的三姑还是《青楼十二坊》里翁虹饰演的五姑娘,一说起老鸨,总有那么几个形象能瞬间映入你的脑海。不知你是否想过,这位在影视作品中热度甚至不低于“姑娘”们的青楼董事长兼职

  •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在临终前他为什么要点亮49盏灯,其实并不是为了续命,而是这两个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七星灯阵,诸葛亮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在临终前,他选择点亮49盏灯,表面看来是为了续命,实则是其中暗含了两条毒计,诸葛亮故布疑阵,到底是想要做什么呢? 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军师,刘备可以建立同曹魏和东吴对峙的蜀汉政权,一大半的功劳都要归功于诸葛亮。在刘备死后,诸葛

  • 公元1885年镇南关大捷,清军对战法军,最终获惨胜!靠的还是肉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公元,1885年,镇,南关,大捷,清军,对,战法,军,184

    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华夏儿女就进入了至暗时刻。从那时候开始,各国列强就纷纷欺凌我国,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地赔款,中国就像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我国也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直到清代灭亡,列强从来就没有消停过,都纷纷来我国吃肉喝汤,虽然清朝政府一直退让或者节节败退,在那一时期,还是

  • 红旗渠引水工程总设计师,为解决群众喝水难问题而牺牲!年仅27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红旗,渠,引水,工程,总,设计师,为,解决,群众

    虽然我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地大物博,但是在我国人口聚集居住区,水资源却是十分稀缺的,为了农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水利工程的措施,也是国家发展重要的工程项目。在这些工程当中,林州的红旗渠的修建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谱写了人类发展的一个奇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条件十分困

  • 抗日战争打了14年,为何日本去打印度一次就放弃了!原来野心勃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抗日战争,打了,14年,为何,日本,去打,印度

    日本是一个极其矛盾的民族,他自身羞耻感极强,在羞耻感的教育下,也让日本的国民极其担心因为自己的某种行为而给家族蒙羞,这也导致他们过度的崇拜了军国主义思想,将军国主义思想高度强化至国家意识形态方面,因此才让日本化身成为可怕的侵略者。日本经过了维新改革之后,其军事实力大幅度增长,同时本国境内的军国主义思

  • 游击大队长甄凤山的妻儿被日军抓走了,他将日军队长妻儿抓住,并将日军一网打尽,手刃仇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游击大队长,甄凤山,日寇

    游击大队长甄凤山一听老婆和女儿被日队长抓了,怒火冲天:跟我玩阴的,我也绑他的老婆,这话一出,所有战士们都愣住了。 这里说的就是我们的抗日英雄甄凤山在抗日期间发生的一件真实事件。 甄凤山,1903年出生于河北定县的一个小村庄,有兄弟姐妹七人,家里很穷,五弟,六弟,一个接一个的饿死了。 年轻时

  • 徐阶扳倒了严嵩,百官喜形于色,奔走相告,其子徐墦向父亲庆祝,徐阶大骂:畜生,他是你亲家,怎能落井下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徐阶,严嵩,徐墦,严世蕃

    1562年,严嵩倒台,百官喜形于色,奔走相告,只有徐阶闭门不出。 徐阶的长子徐墦道:“严老贼倒台,父亲居功甚伟,为什么您不庆祝呢?”徐阶大怒:“畜牲,严相是你亲家,怎能落井下石!” 此是发生在明朝期间的事情。当时,捡漏当上皇帝的嘉靖帝喜好道士之

  • 李鸿章的官比哥哥李瀚章的要大,两人和幕僚喝酒,谁坐上位犯难了,李鸿章一句话化解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鸿章,李瀚章,幕僚,上位

    1870年,李鸿章调为直隶总督,他大哥李瀚章接任。哥俩刚一碰面,幕僚们便赶过来,要请两人喝酒。众人来到黄鹤楼,却犯了难。 一个是大哥,一个官更大,谁坐上位都不对。李鸿章微微一笑,一句话就把这件事解决了。 只见李鸿章不慌不忙地坐到了上位的位置上。看到大家震惊又疑惑的表情,他可太高兴了。尤其是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