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的官比哥哥李瀚章的要大,两人和幕僚喝酒,谁坐上位犯难了,李鸿章一句话化解尴尬!

李鸿章的官比哥哥李瀚章的要大,两人和幕僚喝酒,谁坐上位犯难了,李鸿章一句话化解尴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560 更新时间:2024/1/21 23:00:08

1870年,李鸿章调为直隶总督,他大哥李瀚章接任。哥俩刚一碰面,幕僚们便赶过来,要请两人喝酒。众人来到黄鹤楼,却犯了难。

一个是大哥,一个官更大,谁坐上位都不对。李鸿章微微一笑,一句话就把这件事解决了。

只见李鸿章不慌不忙地坐到了上位的位置上。看到大家震惊又疑惑的表情,他可太高兴了。尤其是哥哥李瀚章,李鸿章看着他那副想呵斥又不得不忍耐的表情,嘴角都忍不住微笑。

不过,戏耍哥哥是一回事,当着大家的面下他面子是另一回事。毕竟兄弟二人的感情还是很不错的,他也不想真的惹恼了哥哥,所以他赶忙打了圆场。询问在座的各位幕僚:“今日这次宴席是公事还是私事?”

都是在官场混的,聪明如他们,怎会不知道李鸿章此问何意,为了不自掏腰包,幕僚们只能老老实实回答道:“是公事!”

李鸿章听后微微一笑,心安理得地坐在了上位上,李瀚章也无可奈何,只能暗叹:又被这小子摆了一道!

其实,李鸿章共有五位兄弟,只是岁月催人老,除了作为大哥的李瀚章和作为二哥的李鸿章尚在世间外,其余兄弟都早早入土为安了。

当初,为谋求出路,他与哥哥李瀚章一同拜入了孔老夫子的门下。虽然接受的教育都一样,但弟弟李鸿章比哥哥的才能要更胜一筹,所以他在官场混得也最好。

初入官场时,李鸿章也是个名不经传的小官,和哥哥李瀚章一同拜入曾国藩门下。当时,曾国藩想要起草一份文件,要得还特别急。

公文是李鸿章的强项,所以一般都是由他来起草的,但巧的是,那天李鸿章刚好不在,曾国藩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李瀚章。

李瀚章虽然不想接,但也不敢忤逆曾国藩的命令,只能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但心中是又急又气。

他不擅于起草公文,所以不知从何处下笔,而且若是和李鸿章此前写的风格出入太大,只怕会等来曾国藩的责罚。

所以他一边思索如何写,一边急得不得了,想要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好公文,真是太难为他了。

正在他绞尽脑汁思索下一句该如何写的时候,李鸿章回来了。他见哥哥如此认真地在写着什么,便没有惊动他,而是悄悄来到了他的身后。

仔细一看,原来在写公文,但是这公文的内容让他忍不住大笑出声,询问哥哥还会写这个?

被反问的李瀚章顿时又羞又气,自觉才能不如弟弟,只能用眼睛瞪着他,表示自己的不满。

就这样,李鸿章一直跟随着曾国藩,为其出谋划策,逐渐得到曾国藩的信任和重视。没过多久,李鸿章就跟随曾国藩一起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的运动与捻军起义。

之后,又为组建淮军呕心沥血,因此,李鸿章受到朝廷嘉奖,成为了直隶总督。

后来,甲午战争以失败而告终,李鸿章因此被革职,但不久后他就重新被用,还被任命为特命全权大臣。

原因是朝廷在与日本和谈时屡次受挫,日本方面表示也不是没有和谈的可能,但需要让李鸿章或恭亲王奕出面来谈。

慈禧太后一想,恭亲王是何等人物,他身份尊贵、地位显赫,万一谈不拢出了意外怎么办,那皇室的脸可就丢尽了。

但李鸿章不一样,他是朝廷大臣,但也被革过职,若是真出了什么意外也不怕,本着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最终慈禧太后决定让李鸿章去和日本和谈。

顺利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停止了对中国的进攻,慈禧太后大喜,之后更加重用李鸿章。

反观,李瀚章则逊色一些,不管哪一次升职都比弟弟慢。不过他的脾气可不小,是出了名的骄横傲慢。

按照当时的礼仪制度,身为上级要对下级的参拜回以基本的礼仪,但李瀚章偏不。

曾经的御史谭钟麟被外放到浙江后,特地前来拜见身为浙江巡抚的李瀚章,却没想到李瀚章纹丝不动,既不寒嘘一番,也不回礼。这可把谭钟麟气得不轻,对方转身就走。

因此,当幕僚宴请李瀚章兄弟二人的时候,就为谁坐上位犯了难。毕竟当时李鸿章的官职比李瀚章的大,按理说应当由他坐上位。

但李瀚章是李鸿章的哥哥,比他年长,因此按传统礼仪来说,是哥哥坐首席,弟弟坐次席。幕僚们不知该遵循哪一条规则,所以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还好李鸿章头脑聪明、口齿伶俐,一下子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哥哥最重面子,就算心中知道弟弟不过是同他开个玩笑,但恐怕也会有些怨气。

所以李鸿章又对幕僚们说,今天这顿算“公事”,按照职位高低来算,他坐上位。但明天还要再请一顿,这次可就要算“私事”了,按辈分来算,由哥哥李瀚章坐上位。

听完弟弟的这番话,脸色刚还铁青的李瀚章终于展露了笑颜。幕僚们见此,也松了一口气,心想:终于可以安心享受完这顿美食了。

标签: 李鸿章李瀚章幕僚上位

更多文章

  • “入洞房”为啥又叫作“周公之礼”?周公为啥管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入洞房,”,为啥,又,叫作,周公之礼,周公,管

    在我国,大家会用周公之礼来代指同房之事。在追溯周公之礼的来源时,大家会发现它与一个人有关,此人便是周公。那么,在古代时期,为何大家会将夫妻同房之事称作为周公之礼呢?一、周公之礼的来源据传,周公之礼与周公姬旦有关。姬旦是姬昌的四子,他也是姬发的亲兄弟。商朝走向覆灭后,周成王姬诵登基为帝,可他却过于年幼

  • 1943年由于德国谍报部门在“海王星计划”中情报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急需休养生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1943年,由于,德国,谍报,部门,在,“,海王星计划

    1943年由于德国谍报部门在“海王星计划”中情报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急需休养生息。因此,在初到里斯本的一个多月中,“花花公子双重谍” 波波夫轻松得简直没事可干,于是便到当地的赌场里散心。一天,波波夫正在赌场赌一种赌注不限的“百花乐&rdquo

  • 古代最遗憾的四人,只差一步就一统天下,可惜没能走好最后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最,遗憾,的,四人,只差,一步,就,一统天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也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时代,而秦始皇在位期间也设立了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就是希望自己的皇位能够被子子孙孙继承,同时也可保江山稳固。可惜这样的愿望终究是没能实现,因为种种因素,我国古代经常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很少有再次统一的

  • 1478年,32岁的蒙古大汗遗孀满都海宣布嫁给7岁的男孩巴图蒙克,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满都海,蒙古大汗遗孀,巴图蒙克

    1478年,32岁的蒙古大汗遗孀满都海,宣布嫁给7岁的男孩巴图蒙克,整个草原都惊掉了下巴。吃惊的原因不是大汗遗孀要嫁人,而是为何选择一个7岁的孩子? 满都海,出生在北元蒙古汪古部的丞相家,他们世代联姻,女孩将来都要嫁给成吉思汗。17岁的时候,父亲便告诉她婚事已经定了,她将嫁给成吉思汗的第十二师

  • “毛主席22岁时数学成绩成绩竟然不及格!”原来国家人领导人也有偏科的毛病啊。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毛主席,数学成绩,偏科,王立庵

    在我们大家的印象中,毛主席一直都是刻苦学习、勤奋读书的好榜样,殊不知毛主席和我们很多人一样,在数学方面摔了大跟头,可以说也被数学按在了地上狠狠摩擦。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肯定会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在某一科上成绩很好,肯定是老师面前的“红人”,老师肯定对你和颜悦色,简直是

  • 诸葛亮认为荆州必占,庞统却认为荆州要弃,二人军事水平高下立判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荆州,庞统

    “水镜先生”司马徽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提起三国时期的谋士,你一定会想起诸葛和庞统,两人正是司马徽口中所说的卧龙和凤雏。亲待亚於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刘备何其有幸得到两人的辅佐,只可惜,在冷兵器时代,没有一定的军事实力,还是很难立足的。不过也正是由于卧龙

  • 古代秀才有哪些特权和待遇?古代的“穷秀才”真的穷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秀才,穷秀才,科举制度,学田

    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尤其困难。有些人年复一年的读书,可他们最终还是未能高中。在大家眼中,秀才总是被人戏称为穷酸秀才,这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情况并不好。那么,古代的秀才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在了解了古代的历史后,大家会发现一个现象大部分秀才都很贫寒。为了让秀才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地方官府甚至还成立了

  • 李世民处死单雄信,引发一场战乱,数万人战死,猛将罗士信、李道玄等阵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罗士信,李道玄

    李世民是个惜才之人,不管是自己麾下的优秀人才,还是被俘的敌对阵营中的优秀人才,只要足够优秀,他都愿意考虑将其纳入自己的阵营,为自己所用。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为何李世民在王世充投降后,却将其手下的一名大将单雄信给残忍的杀害了呢? 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单雄信过于优秀,以致于让李世民都为之忌

  • 中越战争前夕,中国对越南无偿援助了哪些物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越战争,中国对越南无偿援助,共产主义精神,越

    截止中越战争前夕,新中国已向越南无偿赠与了3亿多米布匹、3万多辆汽车,数百公里铁路以及全套机车和车厢,500多万吨粮食、200多万吨汽油、3000公里长的输油管道和数亿美元的现汇,成套建设项目共450个。光是专家和技术人员新中国都向越南派遣出了两万多人次。 有人核算,整个援越抗美期间,新中国对

  • 花蕊夫人想刺杀赵光义为夫报仇,却被反杀死,死前写了一首诗,赵匡胤通过这首诗知道了谁是杀花蕊夫人的凶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花蕊夫人,赵光义,赵匡胤

    赵光义趁着赵匡胤征讨在外,来到花蕊夫人的住所。花蕊夫人张口便说:“晋王可知臣妾等你许久?”谁知,两人接下来的一番话却引起激烈争斗,花蕊夫人不幸被杀,却为赵匡胤留下一首指明凶手的诗。 花蕊夫人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代指长得漂亮的朝廷官员的夫人,在这其中当属最有名的就是孟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