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3年,14岁的刘娥被丈夫龚美卖到韩王府,韩王赵恒自从收了刘娥,整日沉浸在温柔乡中,宋太宗知道后将刘娥赶出王府。赵恒悄悄将她藏在心腹张耆家,时常秘密幽会。
公元997年宋太宗过世,赵恒继承皇位成了宋真宗,才把年近30的刘娥接回宫,将她从美人升为德妃。
公元1007年郭皇后去世,宋真宗想立刘娥为皇后,可是遭到了众大臣的极力反对。
原因是刘娥出生卑微又是二婚,没有为皇帝诞下龙子。
苦闷的刘娥出宫来到一座尼姑庵上香,期盼自己的祈祷能够感动上天,庇佑自己能够为皇帝诞下龙子。
她正胡思乱想着,突然看到侍立在旁奉茶的小尼姑,长得和自己年轻时颇有几分相似。
原来这小尼是个孤儿,其父李仁德在老婆死后,带着5岁的幼女另娶,可不久李仁德病亡。李氏的后娘已有两个孩子,这又多了一个累赘。自己若是带着三个孩子再想要改嫁,可就难了。
思前想后还是不能让李家的幼女跟着自己,但她不忍心将李氐赶出家门流落街头,最后将其送到庵堂讨个活路,自己既摆脱了一个累赘,又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德妃听后,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回想自己的童年,也是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生活受尽了冷眼。
德妃看着眼前这个无依无靠的小尼姑,脑海里猛然间冒出了一个念头。
德妃问道,“跟我去宫里好吗?”年轻的李氏知道皇宫是皇帝生活的地方,那一定比庵里枯燥单调,粗茶淡饭的生活好,于是她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李氏跟随德妃入了宫,成了一个小宫女。直到有一天,她突然被召伺寝遇到了宋真宗。
原来德妃自己不能生育,就与宋真宗合计,让自己带回宫的李氏伺寝。
此后,李氏成了皇上的枕边人,多次被皇上宠幸。但其命运并没因此改变,她依旧每日伺候着德妃。
几个月后她有了身孕,不久后生下了一个男孩儿。初为人母的李氏,看着白白胖胖的儿子,她每天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这是宋真宗唯一的皇子,母以子贵,今后的生活和地位,不言而喻。
但是上天并没有眷顾她。皇上下了一道旨意,上面说得明明白白,孩子是德妃亲生,即刻起抱去德妃的宫殿抚养。
李氏看着宦官从自己怀中抱起孩子转身渐渐走远,心如刀割,想阻拦但又不敢,
李氏因为诞下龙子被封为崇阳县君,皇后用一个虚名就换走了自己的孩子。
李氏渐渐从痛苦中清醒,孩子跟了刘皇后,也许前途无量,若是跟了自己,恐怕母子性命难保。为了孩子,她告诫自己,”我从来没有生过孩子!”
刘德妃诞下皇子的消息,很快传遍宫内外。这下朝臣们再也无话可说了,刘德妃终于被册封为皇后。
而李氏却成为了宫中的禁忌,她生子的消息没人敢提及。
几年过后,李氏又生下了一位公主,这让皇上和皇后心中的愧疚淡化了许多。有了孩子陪伴,她不再感到那么寂寞孤独,心情终于也好了许多。
李氏精心养育呵护着小公主,这是她的希望和全部,然而上天又给了她重重一击。
五年后,小公主病殁了,李氏更是一夜白了头,她感到天都塌了,彻底没了指望,直到有一天她再次看到了赵受益。
宋真宗去世之后,无子女的后宫嫔妃依旨守陵,李氏由美人升为顺容。
临行前,李顺容和众妃嫔们前去帝座前辞行,隔着珠帘,李顺容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但这也是她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孩子。
此后不久李顺容病重,刘太后将其晋升为辰妃,当日李辰妃就去世了。
最初刘太后想对待普通宫女一样办丧事。但宰相吕夷简对她说明利害关系,要想保全刘氏满门,就必须按皇后的礼议厚葬李妃。
刘太后听了惊出一身冷汗,决定按皇后规格为李宸妃发丧。还派人在民间找到李辰妃的弟弟李用和,授予官职。
又过了几年刘太后逝世,24岁的仁宗亲政。一天燕王赵元俨俏俏告诉陛下一个爆炸性的消息,生母是李辰妃,辰妃是被刘太后害死的。
仁宗听后犹如五雷轰顶,伤心欲绝,他要查明真相。决定开棺,亲自验尸。只见辰妃遗体用水银保护,容貌栩栩如生,遗体并没有腐败。全身上下也没有被害的痕迹,身上穿戴的也是皇后服饰。
这证明辰妃确实因病而亡,也确实是按皇后之礼安葬,加上自己唯一的舅舅李用和也得到太后的优待,所以仁宗也没再追究。
生母虽然厚葬,但仁宗心中仍是无限愧疚。他要让自己的母亲享受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最后将郭皇后列入太庙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庙,分别供奉刘氐,李氏牌位,刘氏被追谥为庄献肃皇太后,李氐被追谥为庄懿皇太后。
庆历年间,仁宗改生母李氏谥为“章懿皇后”,与刘太后一同升祔太庙。封舅舅李用和为彰信军节度使、检校侍中。并将福康公主下嫁给李用和之子。
李氏身为帝妃,十月怀胎诞下王子,但母子分离直到去世都未相认。身后的各种荣誉封号,是儿子对母亲的愧疚和追忆,但人已逝,这些虚的东西有什么用呢?
这皇家的离奇案被编成”狸猫换太子”至今还在江湖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