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谋士沮授才能不在郭嘉之下,为何境遇却相差甚远?

谋士沮授才能不在郭嘉之下,为何境遇却相差甚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62 更新时间:2023/12/15 9:17:41

三国前期,袁绍占领冀州后,凭借其四世三公的威望,很快就有许多智谋超群的谋士前来相投,其中包括“鬼才”郭嘉和“汉初陈平”的沮授

两个人均以策略为特长,能力不在汉朝“陈平”之下,但是,为何后来两人的仕途却相差甚远?

择主思想不同

沮授奉行的是忠君爱国的思想,一心想要辅佐明主匡扶汉室。

在看到袁绍敢为了汉庭的尊严,义无反顾的反对董卓的暴行,且出身在四世三公的袁家,所以,沮授选择了袁绍作为主公。

与沮授不同的是,郭嘉奉行的是择明主而成就霸业,因为出身寒门,郭嘉对匡扶汉室没有想法,更多的是找到明主施展平生所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以看出,在择主问题上,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沮授寻找匡扶汉室之主,郭嘉则没有这个限制,更多注重的是主公的秉性。

沮授影视剧图片

对待“跳槽”的不同看法

沮授加入袁绍初期,袁绍因为实力弱小,因此,十分依仗沮授。

沮授的才华得以一展所长,帮助袁绍先后拿下青幽并冀四州,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大诸侯。

可惜好景不长,袁绍因为实力壮大,加入的人才越来越多,难免有人嫉妒沮授的地位,而袁绍性格刚愎自用,做事犹豫不决,所以,在谗言下,袁绍逐渐疏远沮授,最终将其关押。

然而,纵使袁绍如此对待他,沮授始终不改当初誓死效忠的承诺,这也难怪人言:“河北多义士”。

相比较而言,同样曾经效忠于袁绍的郭嘉,在袁绍军营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袁绍为人犹豫不决,做事瞻前顾后,有些小家子气,不是明主。

郭嘉影视剧图片

思虑一番,郭嘉果断放弃“大好局面”的袁绍。

赋闲在家六年之后,经同乡荀彧介绍加入曹操帐下,为其效力。

为何同样曾在袁绍帐下效力,郭嘉和沮授选择相反,难道是沮授看不出来袁绍的性格缺陷吗?

显然不是,毕竟沮授可是和郭嘉齐名的谋士。

曹操曾言:“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看重的东西不同。

沮授更看重的是个人的忠义名声,背主之名他不愿意背负,而毕竟曹操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将其野心暴露无遗,跟着曹操,他怕名声不好。

而郭嘉更注重是施展所学,辅佐明主成就霸业,什么匡扶汉室的虚名他不在乎。

沮授才能不在郭嘉之下,却落得身首异处,不能像郭嘉一样辅佐明主,在三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惜,可叹。

惜的是他没有遇到明主,施展平生所学所学;

叹的是他被名利所累,没有及时脱身,最终落得兵败被杀。

标签: 沮授郭嘉三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何中国历史书中很少提及五胡乱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五胡乱华

    当北方游牧民族五胡乱华时,中原的汉族社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人口锐减、经济萎缩、文化衰败,这一历史时期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而且长久的。那么为什么中国历史书中很少提及五胡乱华呢?需要了解的是,五胡乱华的时间跨度较长,具体时间段也有不同的划分。一般认为,五胡乱华的始末时间是从西晋末年(公元265年)到北魏统

  • 开元盛世简介:开元盛世取得了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个著名时期,其历史为713年至742年。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繁荣发展,文化艺术、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被誉为唐朝的黄金时期之一。 本文将从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科技发展等多个方面来探讨这一时期的发展和影响。 一、历史背景

  • “商鞅变法”究竟变了什么?为何能让弱秦突然变成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战火不断,各国争霸。秦国地处西部,受到诸侯国的压迫。那时的秦国政治腐败,国家弱小。秦孝公意识到,若要让国家强大,必须进行改革。然而,谁有能力带领秦国走向繁荣?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名叫商鞅的人闯入了秦孝公的视线。商鞅出身于魏国,曾在魏国学习法家学说。他有着远大的抱负和过人的智慧,

  • 刘邦、司马炎和朱元璋重新构筑的分封制有什么异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司马炎,朱元璋,分封制

    刘邦是汉朝的创始人,在其统治期间,中国处于分裂和动荡的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和减少地方的反抗,同时也是为了奖励和控制自己的将领,他实行了“分封制度”,也称为“郡国制度”。 按照这个制度,刘邦将全国分成了36个郡和108个国,封给了自己的亲信和功

  • 中世纪罗马教皇的权力有多高?为什么教皇高于皇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世纪,罗马教皇,皇权

    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早已成为现今拥有最多信徒的教派,在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都享有殊荣。 像欧美人相当热衷的圣诞节、复活节等节庆也多与基督教息息相关。 从历史角度看,基督教在几千年前的罗马帝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因其被确立为国教而享有崇高的地位。 不过,当时罗马国王在宣布

  • 方孝孺是愚忠,是迂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方孝孺

    两百多年后,大明的文臣武将用行动告诉了大家。 方孝孺不是迂腐 方孝孺是必死,而不是找死,屈节救不活方孝孺。 朱棣起兵之时,姚广孝跪求朱棣不要杀害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彻底消灭了”,足见,朱棣要杀方孝孺是早已有之,无非就是一个找一个借口而已。 建文帝以帝王

  • 清代官场各省知县、知州,人手一本《福惠全书》,这些书籍的出版,为新入仕的官员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福惠全书,官场

    清代时京城、各省的官员数量近三万人,当时由于信息不发达,官场中人很难了解同僚之间的信息,比如文武百官的品级、出身、籍贯以及字号等等。 康熙年间,京城琉璃厂荣禄斋有一位老板看准了这个良机,便花重金从吏部、兵部书吏手中弄来了全国的官员名单,编撰成了一部名叫《爵秩全书》的手册。 对于《爵秩全书》,

  • 今本、古本《竹书纪年》,谁更可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竹书纪年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烧的都是地面上的书,对那些早已埋到地下的书就鞭长莫及了,因为你不确定哪个坟墓里埋有书,总不能把别人的祖坟一个个挖开来看吧?否则用不着等到陈胜、吴广,当时的全国人民就揭竿起义了。于是,很多古书就在地底下得以保存下来。 以前没有专业的朝廷考古队。文人们虽然都喜欢考古,但掘

  • 人类是怎样从石器时代跃迁到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由猿人进化而来的,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人类是如何从猿人进化到智人的?说到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猿和猿的区别。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猿人生活在距今400万年前至距今约100万年前这个时段内的地球上,这段时间内的生物类型以原核生物为主,包括细菌、古细菌和真核生物等。 在距今约2

  • 商鞅变法中,为何扩大了化户数就能保证国家财政和兵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鞅变法,化户数

    商鞅变法的核心是加强中央集权和实行法治,以达到统一国家、富国强兵的目的。其中,扩大化户数是商鞅变法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它试图通过扩大化户数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从而增强国家的实力和稳定性。 商鞅变法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地方诸侯割据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各个诸侯国之间形成了一种分封制度,国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