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第一酒鬼刘伶,他被妻子踹进酒缸,三天后才爬出来,爬出来后还说出3个字,这3个字流行到现在。

历史上的第一酒鬼刘伶,他被妻子踹进酒缸,三天后才爬出来,爬出来后还说出3个字,这3个字流行到现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93 更新时间:2023/12/9 22:34:53

爱好喝酒的朋友经常会说这么一句话“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其实他们也知道,这杯中之物喝多了对身体其实没什么好处,可是,有的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肚子里的酒虫。

好酒之人自古就有,不论是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还是豪迈潇洒、醉游赤壁的苏东坡,他们都是好酒之人。不过,说起古代最有名的酒鬼,那还要数竹林七贤里的刘伶

中国的酒化已经有几千的历史了,尤其是在魏晋时期,文人墨客们对酒的热爱更是到达了极点,这其中就数竹林七贤最具盛名。

竹林七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比较独特的存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都是以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的,他们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永远都是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

不过竹林七贤里的这几位可就有点离经叛道了,他们整日在竹林之中,饮酒作乐,放浪形骸,世俗的看法他们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除了文学之外,喝酒就是他们最大的爱好,七人之中最好酒的就是刘伶了。

与其他人的高大潇洒不同,刘伶个子矮小,相貌也很一般,所以他在“看脸”的官场上混的并不好。

年轻时的刘伶也想着凭借自己的才学,一改魏晋官场的黑暗混乱,可惜一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几番打击下,刘伶对腐朽的官场已经是心灰意冷了。

后来司马炎也曾专门请他再次出山,刘伶也是假装酒后发疯,躲过了司马炎的招揽。

官场失意后的刘伶结识了嵇康等人,意气相投的他们很快就成为最好的朋友,他们隐居在竹林之中,避开了官场的龌龊,保留了文人最后的风骨。

相传刘伶出门时乘的是鹿车,他对自己的仆人说,你扛着一个铁铲跟在我旁边,我要是醉死在路上,你挖个坑直接把我埋了就行,这就是有名的鹿车荷锸。

在古代,虽说酒的度数比较低,但是也架不住刘伶这样整日整日的喝。

他的妻子就担心刘伶的身体,多次劝他戒酒。一方面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一方面也是希望刘伶能够振奋精神,再谋一个差事。当时刘伶家因为整天喝酒,已经没有多少积蓄了,妻子为了让刘伶戒酒,把家里饮酒的器具都砸了,让他以后再也喝不了酒了。

刘伶为了喝酒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他对妻子说:“我以后再也不喝酒了,不过我怕我控制不住自己,需要在神明面前发誓才可以,你去给我准备祭祀用的酒菜吧。”

他的妻子以为刘伶真的是改过自新了,就去准备酒菜,满怀期待的等着丈夫起誓。结果刘伶跪下之后,嘴里念叨着:“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意思就是,我刘伶天生就是为了喝酒的,女人家说的话千万不能听,说完,刘伶就把祭祀用的酒肉都吃光了,自己也醉倒在地了。

妻子看他实在是改不了了,一气之下把他踹进了酒缸里,自己也收拾东西回了娘家。

3天之后,妻子担心刘伶,回家一看,刘伶还在酒缸里,妻子以为刘伶淹死在里面了。结果凑近一看,刘伶把酒缸里的酒都喝了。

妻子把刘伶拉起来以后,刘伶醉醺醺的来了句:“还有谁?”想来刘伶应该是在梦中和别人比酒呢。

其实,刘伶好酒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无奈和逃避,众人皆醉我独醒,但是当自己真正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时,也许只有大醉一场才能换来片刻的安宁吧。

标签: 第一酒鬼刘伶

更多文章

  • 兰陵王鼎盛国际时期,为何只有兰陵王能做到百战百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兰陵王

    兰陵王时期是怎样的时期?兰陵王时期,即中国东晋时期,是一个充满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兰陵王司马伦作为晋孝武帝的儿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东晋时期,中国经历了南北朝的分裂和长达400多年的战乱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经济衰落,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而东晋时期尤为明显。在政治上,东晋时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有哪些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反法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战争,对世界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和影响。 在这场战争中,纳粹德国成为了一个极端的法西斯政权,其残忍和独裁统治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反感和抵制。 为了打败纳粹德国和维护世界和平,一些国家组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本文将探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过程、组成成员和影响

  • 为什么亚历山大选择东征而不是西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亚历山大,东征,西征

    说起亚历山大帝国可谓无人不知道无人不晓,是对马其顿王国的尊称,这个帝国是由亚历山大建立的,这个帝国跨越欧亚非三个大陆,版图辽阔,得益于亚历山大东征。 那么,在那个时候亚历山大为什么选择东征而不是西征呢? 要说东征,就不得不提马其顿王国东边的波斯帝国,这个帝国建立在西亚的伊朗高原之上,国家主要

  • 古代的男子,为什么都很喜欢娶十三四的女子为妻呢?实情让人听来很感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娶妻,古代婚姻制度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古代婚姻制度中,被称作“大女”的年龄竟然是十五岁。 很多朝代都规定女子到了十三四岁就可以谈婚论嫁,而且,这些女子过了15岁不嫁人就会祸及家人。 汉惠帝时曾这样要求:15-30岁的女性,若不嫁人,就必须缴纳5倍的人头税,约750钱,相当于普通家庭全家

  • 造纸术发展的成熟有什么深远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造纸术

    造纸术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约在公元前105年至公元8年之间,据传说,当时一位名叫蔡伦的大臣在负责制造钱币的工作中发现,纸张的轻薄柔软、易于携带和书写,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于是他开始研究纸张的制造方法,最终成功地制成了第一批纸张。 在此之前,人们通常使用竹简、木牍、龟甲等材料来记录文字和图像,这

  • 隋唐时期河东道北部地区治边机构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唐时期,河东道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变化和发展。 其中,治边机构的演变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方面。 我将从隋唐时期河东道北部地区治边机构的演变出发,分析其历史背景、制度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旨在为研究该时期治边机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隋唐

  • 古代学子对老师有何看法?这种看法背后存在着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学子

    在古代社会,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古代学子视老师为神圣和值得尊重的人物,其地位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不可动摇的。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古代学子对老师的看法,并分析这种看法的背后原因。 古代学子对老师的看法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姬姓诸侯国卫国是什么时候灭亡的?秦始皇不灭卫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姬姓诸侯国,卫国

    秦始皇是中华帝国的开山始祖,他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统一了中国,将华夏九州通过郡县制连为一个整体,其统一文字、度量衡的历史功绩为汉民族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避免了中国走向西欧那样的支离破碎。 实际上,秦始皇虽然建立了秦朝,灭掉六国,但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成统一,仍然有一个姬姓诸侯国被&ldquo

  • 古代监察制度:浅析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监察体制、监察官员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之间在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方面所形成的相互制约与监督的制度。 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机关及其职权、

  • 从《孙子》看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战略得失(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子,汉武帝,汉匈战争

    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他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亦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正是他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政策,开创了一个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一个英雄时代,他一生的功绩最引以为傲也更让后人瞻仰的一点,就是他对匈奴的征战上。 从大多数人观点上认为,汉武帝的对匈作战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