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仲贤和李好古擅长写种话剧。尚仲贤是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做过江浙行省务官,他写的十个剧本中有两个是神话剧,流传下来的三个作品中又以神话剧《洞庭湖柳毅传书》为最优秀。李好古是东平人,他和尚仲贤各写过一个题材相同、简称名目也相同的神话剧——《张生煮海》。尚仲贤的作品已经散佚,李好古的《沙门岛张生煮海》却保存至今。
《柳毅传书》和《张生煮海》在元代的神话剧中是并称之作,以成就来说,前者胜过后者。这两个作品都描写了人和神的恋爱,而且都是描写书生和龙女的爱情。《柳毅传书》描写龙女三娘对柳毅的爱慕较有特色。她原来的丈夫也是“神”,但是她受到他的折磨和迫害,依靠了柳毅这位“人”的帮助,她才摆脱了迫害由此她爱上了柳毅。这种爱情有比较深厚的思想意义。《张生煮海》的故事情节受西晋竺法护所译的《佛说堕珠著海中经》的影响。但剧本中却又有所谓金童玉女下凡,最后“返本朝元”以及所谓“配金丹铅汞相投,运水火张生煮海”的道化气息。书生张羽和龙女琼莲“一见钟情”,约在中秋节重会,张羽等不及这个日子,就去海边寻找情人,在毛女仙姑帮助之下,把海水煮得滚沸,迫使东海龙王送出女儿,答允亲事。全剧以龙女听琴和张羽煮海两个场面写得最吸引人。
《柳毅传书》和《张生煮海》在某些描写上是铢两悉称,各有千秋。似乎是为了争胜,两位作者都很注意刻画女主角的情态和个性特点。按照惯例,第一折用[仙吕点释唇],接用[混江龙]。三娘唱的一支[混江龙]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娇生惯养的龙宫少女牧羊时的凄成感情:
[混江龙]往常时凌波相助,则我这翠鬟高插水晶梳。到如今衣裳褴褛,容貌焦枯。不学他萧史台边乘凤客,却做了武陵溪畔牧羊奴,思往日,忆当初,成缱绻,效欢娱。
琼莲唱的[混江龙]则表现出一位婀娜的水国姑娘初临人间的闲愁情态:
[混江龙]清宵无梦,引着这小精灵,闲伴我游踪。恰离了澄澄碧海,遥望那耿耿长空。你看那万朵彩云生海上,一轮皓月映波中。觑了那人间风阙,怎比我水国龙宫?
都是龙宫少女,遭遇不同;同是一曲[混江龙],又各异地刻划出由于遭遇不同而来的相异的人物情态。尚仲贤和李好古确是写戏能手,他们都做到了抓住人物性格写戏这个重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