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徐庶母亲自杀是虚构的,徐庶走马荐诸葛也是虚构的,徐庶到曹营一言不发也是虚构的,徐庶识破庞统连环计也是虚构的……
要这么说,就忒没意思了。
明摆着,提出“徐庶母亲自杀而死,为什么徐庶不再次投奔刘备”问题的网友,是就《三国演义》论事,那么,大家就不要转移话题、偷换概念,又拿正史混杂进来解释,那样就很乱了。
可不是?有人说,我查了正史了,徐庶跟随刘备的时候不算短了,有七年之长,但这长年时间里,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他对刘备失望了,不可能回归刘备阵营了呗。
又有人说,徐庶的母亲根本就没死,徐庶是在曹魏那边侍奉母亲,不能再投奔刘备了呗。
还有人说,徐庶到了曹营,并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而是积极为曹魏集团出谋划策,仕途亨通,官一直当大,怎么可能离开曹营?
诸如此类的回答,都是文不对题的。
现在,让我们回到《三国演义》,仅仅局限在《三国演义》的范围内讨论这个问题。
那么,该问题的背景是:刘备和曹操都非常欣赏和器重徐庶,但刘备以国士的标准来礼遇徐庶的;曹操却玩阴的,接受了谋士程昱的建议,使出卑鄙下流、厚颜无耻的小人伎俩,劫持了徐庶的母亲,让人模仿徐母的笔迹写家书一封,把徐庶诱骗至许昌。徐母见到徐庶,知道自己母子中了曹操计谋,为了让徐庶可以了无牵挂的辅佐刘备,便上吊而亡。
诺,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庶后来为什么不找机会再次投奔刘备呢?
按照书中设定:
一、曹操对徐庶监控非常严密,这样的机会不好找。
二、徐庶是个文士,不能效仿关二爷那样,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三、刘备已有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相助,徐庶认为自己可有可无,没有必要再投刘备。徐庶在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就跟刘备说过,自己与诸葛亮相比,那是驽马比麒麟、寒鸦比鸾凤。
四、徐庶在曹营终生不献一计一策,对曹操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可以充当卧底的角色,为刘备阵营刺探一些有用的情报。
五、徐庶是个大孝子,他将母亲葬在了许昌城南,要时时祭祀,不忍心离开。
六、徐庶自己认为,之前离开了刘备,虽是被迫,但终究也是一种背叛行为;如果再背叛曹魏,就会被天下人耻笑为朝三暮四之人。
《三国演义》书中,曹操曾让徐庶充当说客前往劝降刘备。刘备苦留徐庶不舍放归。徐庶就认认真真地说了:“某若不还,恐惹人笑。”
由此可见,有这六种原因,徐庶是不会再次投奔刘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