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有两个致命缺点!即使庞统在世,也无法一统三国,可惜了

刘备有两个致命缺点!即使庞统在世,也无法一统三国,可惜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凡人侃史 访问量:4066 更新时间:2024/1/19 13:01:27

在赤壁之战前,三国著名的风水大师司司马徽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卧龙指的是诸葛亮,凤雏指的就是庞统。而此时的刘备正是跃马过檀溪,踌躇满志之时。

刘备听闻水镜先生之言,便迅速带着关羽、张飞,包括他本人前前后后三次前往隆中,最后终于请到了诸葛亮。

后来,赤壁之战一触即发,在诸葛亮的帮助之下,凤雏先生也到了刘备的治下,刘备当时并没有当凤雏是一盘菜。因为凤雏先生不像孔明,外貌就像个普通老百姓,甚至颜值还不如普通人。因此,刘备只给了凤雏一个县令之职。

所幸,刘备最终还是发现了凤雏先生大才,当即下令让凤雏担当了自己的军师,与诸葛亮职位不相上下。

那么庞统先生真的有大才吗?其实从庞统给刘备所提战略就可以看出庞统的确是身怀大才的。凤雏先生庞统到底提过什么战略呢?恐怕很多朋友只知道卧龙先生提出过《隆中对》战略,其实庞统先生提出的战略更加有内涵,刘备也正是靠着庞统的战略才顺利拿下益州。

庞统提过什么战略

大多数三国爱好者都听说过诸葛亮所提的《隆中对》,但是对于庞统提过的战略是一无所知,其实庞统所提的战略对于刘备来说意义也是非同寻常。

在史料《九州春秋》中记载: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庞统的战略大概意思其实就是要占据益州为家,而荆州四面皆敌,很难久守。

后来刘备也听取了庞统的意见,亲自率领魏延黄忠等将前往益州,最终占领益州。在进取益州的同时,军师庞统替刘备拟定战略,让刘备逐渐放开自我,见识也提升一个档次。不过可惜的是在落凤坡庞统战死。

诸葛亮提过什么战略

诸葛亮提过什么战略来帮助刘备呢?众所周知正是《隆中对》,诸葛亮的战略非常成熟,首先占据荆州,但是荆州这块地匹可以是向援军借的。至于什么时候还,这得要看天下“有变”之时。

在赤壁之战时,刘备联吴抗曹,自然而然孙吴便成为了刘备的盟军。对待盟军,诸葛亮的战略只有4个字,联吴抗曹,只要是不伤害同盟之谊,任何条件均可答应孙吴。

最后等到天下有变,例如:曹操身死,东吴某个大的领导重病,又或者是西凉大军与中原发生大冲突,又或者是民变、兵变等。这个时候便让刘备率领精英之师出秦川,直入中原,趁势拿下中原,最后与曹魏争雄。

那么至于昔日的孙吴盟友,估计在那个时候也不是川蜀集团的对手了,况且孙吴兵士大多数都是擅长打水战,一旦上了陆地基本上都是水鸭子,如果真的动起手来根本不是刘备军士的对手。

综上从诸葛亮、庞统二人的战略来看,只要以益州为家,并且迅速发展壮大。再结合诸葛亮稳住盟友,联合抗曹的总体战略方针。这样基本上是处于不败之地,只要刘备内部不出现什么大问题,一统天下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但是刘备得到卧龙、凤雏,为何不能一统天下呢?答案非常简单。

因为刘备身上有两大致命缺点!即使庞统在世,也很难帮助刘备一统天下!

刘备的致命缺点是什么呢?其一刘备太过感情用事,太过妇人之仁。此话是什么意思呢?道理非常简单,在徐州之时,刘备明明知道吕布是三姓家奴,但是为了他心中的所谓仁义之心,竟然收留了吕布。

在不久之后,吕布反了刘备,不但趁着刘备与袁术交战之际占领了徐州,而且还把刘备的家小给生擒、活捉。最后还是在麋竺的钱财支持之下,刘备还换回来自己的家小。如果刘备当时没有收留吕布,那么徐州也就不会落到吕布之手。

其二,在关羽襄樊之战失败之后。刘备执意要起全国之兵攻打孙吴,发誓要替关羽复仇。刘备此举,往大了说是为了兄弟义气,重情重义!但实际上呢?作为一国之君,如果为了兄弟情义发动举国战事,于军民来说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刘备把全国的民义大计全部用来征讨孙吴,如果战事打赢还好,一旦打输将会直接影响到蜀国的整体国力。而当年刘备伐吴,因为太过急于求胜,最终被陆逊一把大火打得大败而回。作为三军主帅的刘备,也只得退还白帝城,最后刘备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身死于白帝城。

刘备在夷陵大败,致使蜀国国力衰退,同时也导致诸葛亮、刘备等蜀汉集团将近10年的努力毁于一旦。综上全都是因为刘备太过感情用事,倘若换成曹操,当年根本不会收留吕布。同时即使是好兄弟战死恐怕曹操也不会为了他,甘愿搭上全国兵士的性命。

就犹如汉中之战时,夏侯渊战死,曹操当时已经兵至汉中,但是曹操知道夏侯渊已经快支撑不住。曹老板当时想的就是如何让夏侯渊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曹操的想法站在个人的角度来看,或许太过无情。

但是如果是站在一个国家的主帅角度来看,那就是非常正确的战略、措施。

刘备的第二个致命缺点又是什么呢?很简单,搞不清楚主、次矛盾!此话何意呢?正如诸葛亮在《隆中对》所讲,孙吴已历三世,只可为援,不可图也!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借荆州之后,面对孙吴的索要,诸葛亮的战略是一直拖,拿话语搪塞,实在不行就归还1、2个郡。

而刘备呢?作为蜀汉大老板,他是没有完全搞清楚利害干系的。只要曹魏尚在,刘备就必须联吴抗曹。然而刘备因为关羽一死便乱了方寸,不顾诸葛亮、赵云等文武大臣的劝阻,执意挥兵伐吴,最终导致惨败。

如果刘备能够搞清楚主、次矛盾。那么他便不会轻易伐吴,伐吴只会给曹魏机会。最终有可能是曹魏获得最大利益,而孙、刘两家是两败俱伤。甚至是鱼死网破,如此一来,刘备虽然在当时是出了气,但是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刘备他却是输得彻底。

当年率军进入益州之时,虽然有庞统在旁辅佐,帮助刘备提升认知,但是刘备始终无法搞清楚主、次矛盾。对于孙吴,只要曹魏还存在,那就一定不要和他们闹翻。

不过话又说回来,只要曹魏不存在,或者是实力可以忽略不计,那时候再和孙吴动真格的。便不费吹灰之力,为何呢?孙吴一向是水军为主,即使有陆兵,也绝非蜀汉军马敌手。

如果刘备坚定“联吴抗曹”的战略,在关羽死后仍然跟孙权合作,相信历史上也不会有夷陵之战。如此一来,恐怕紧张的就是曹魏了。

不过历史没有假设,刘备虽然善于用人,能够团结各方面人才,但是最终却分不清楚主、次矛盾,太过感情用事,面对重大军事决策产生错误战略,最终是葬送了自己的军士、国土。像刘备这样的主帅,即便庞统在世,恐怕也很难辅佐他一统天下。

更多文章

  • 善意提醒庞统:为公事不掺私心

    历史解密编辑:热度一生标签:庞统,诸葛亮,刘备,鲁肃

    诸葛亮曾经向刘备推荐过庞统,但当时刘备没有重用,后来鲁肃又出面推荐,刘备终于重用了庞统。有人说是诸葛亮害死了庞统。庞统跟刘备入川,就让他去好了,诸葛亮偏要通风报信说这一天对庞统不利。庞统自己也会算,用得着你操心吗?可见诸葛亮根本是不怀好意,想整死庞统。其实不是这样的。诸葛亮的确是夜观天象,知道庞统有

  • 如果刘备采用庞统的上计闪击成都下计退守白帝他能一统三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刘备,庞统,白帝,刘璋,孙权,三国,汉朝,诸葛亮,成都市,曹操手下

    在三国时期蜀汉阵营中,刘备最为倚重的军事参谋,前期是庞统庞士元,中期是法正法孝直,到了后期就没有参谋可用了,刘备伐吴的时候,身边连个可以商量的的人都没有,这才导致百密一疏夷陵惨败。如果凤雏尚在,那么诸葛亮可以安心坐镇成都足兵足食,法正和庞统一人随刘备进取汉中,另一人前往荆州辅佐关羽,那么三国格局肯定

  • 如果庞统没死,和诸葛亮两人联手,能打败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庞统,诸葛亮,司马懿,刘备,徐庶

    回看历史的时候,基于一种上帝视角和对某一人物或团队的喜爱,我们总喜欢感叹,如果没有发生什么就好了,如果谁能怎样就好了。这样的情绪,在遇到大众讨论度极高的内容时,更是容易达到顶点。比如《三国演义》这种国民级故事,多少人对蜀汉最后的覆灭感到哀伤。于是,有人开始猜想,如果刘禅稍微能够争气一点,蜀汉会不会延

  • 庞统为什么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害羞的脸标签:庞统,刘备,徐庶,魏延,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庞统为什么要“自杀”?汪宏华【载于本刊蓝版2008年第三期】诸葛亮和庞统同是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顶尖谋士,并称为一“龙”一“凤”。大隐士司马徽曾夸赞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那么他俩的才志究竟有何差别呢?刘备一度龙凤兼得,为何还是没能安天下呢?谋士才志存在时间、空间和阴阳差《三国

  • 庞统“凤雏”VS诸葛“卧龙”,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庞统,凤雏,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周瑜,诸葛,卧龙,三国,天文学家

    江南名士司马徽一句“得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的话,让此二人身价百倍。刘备自从得到这两位“人中龙凤”后,战略目标清晰,做事顺风顺水,团队实力大增。龙凤易斗,那我们饭后茶余看看这二位顶尖谋士谁更厉害?首先,从忠诚上看。庞统远没有诸葛亮从一而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和精神。前期讲过庞统在短短

  • 庞统说荆州是累赘,诸葛亮说荆州是一统天下的关键,谁高谁低?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庞统,荆州,刘备,曹操,刘表,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事实上,庞统的本意并不是说荆州是累赘,这完全是断章取义了。关于庞统对荆州的评价,主要出现在《九州春秋》。在这段文章的记载中,庞统说荆州地方残破,人口损失严重,北有曹操,东吴孙权,看起来似乎荆州当时的情况确实不乐观,那么庞统的这番话是真的还是假的呢?事实上庞统还真说的是实话!当时的荆州确实是残破不堪,

  • 如果庞统不死,有一人将会更受重用,不是赵云也不是黄忠

    历史解密编辑:阿千千万万标签:庞统,赵子龙,黄忠,刘备,魏延

    庞统之死是刘备乃至日后蜀汉的重大损失,当时刘备已经拿下了荆南四郡,正在和庞统黄忠魏延等人攻取西川,如果能够顺利拿下西川,刘备就能一举拥有半个荆州和西川,有这两个地方作为根基日后问鼎中原也不再只是个梦想!庞统的死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诸葛亮赵云张飞都离开荆州前往西川,荆州只留下关羽一人镇守,日后孙权

  • 诸葛亮事前告诉庞统不要去落凤坡,为何庞统非要去?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诸葛亮,庞统,落凤坡,刘备,刘璋,三国,天文学家

    庞统这个人说他是短命谋士其实一点也不为过,相较于卧龙诸葛孔明来讲,庞统的仕途之路要坎坷许多。加上自己的样貌并不好看,所以在庞统出山之初,并不受到待见。无论是东吴的孙权还是当时求贤若渴的刘备,在第一次见到庞统的时候都没有展现出很大的兴趣。要不是诸葛亮和鲁肃的极力推荐,庞统这样绝世罕见的人才可能就要埋没

  • 若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活着的是庞统,那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意默语晨标签:庞统,三国,诸葛亮,司马懿,落凤坡,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和庞统各有所长。诸葛亮是以全面著称,能治国,可统兵,善于调解各方面关系,且还能跑外交。而庞统无论在《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表现出来的则更偏重于军事才能,当然在《三国志》中,也记录了庞统的口才和对人物的精准点评。所以这位问题,就要从两方面去回答了。其一:按历史走向分析倘若落凤坡死的是诸葛

  •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刘璋,刘备,庞统,孙权,黄忠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24)主笔:闲乐生上一篇我们讲到刘备入蜀后整整一年,都找不到反攻刘璋的借口,急得头发都白了,难道就要耗在这里,与刘璋一起慢慢变老吗?这可一点儿都不浪漫。结果,还是智囊庞统出了个主意,要刘备假意回荆州,以索要一万人马援助,及大量粮草辎重作为回家路费。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