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善意提醒庞统:为公事不掺私心

善意提醒庞统:为公事不掺私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热度一生 访问量:3809 更新时间:2024/2/8 19:43:32

诸葛亮曾经向刘备推荐过庞统,但当时刘备没有重用,后来鲁肃又出面推荐,刘备终于重用了庞统。

有人说是诸葛亮害死了庞统。庞统跟刘备入川,就让他去好了,诸葛亮偏要通风报信说这一天对庞统不利。庞统自己也会算,用得着你操心吗?可见诸葛亮根本是不怀好意,想整死庞统。其实不是这样的。诸葛亮的确是夜观天象,知道庞统有难,既然知道了,就不能不说。该说的都说了他也算尽到了责任,听不听是庞统的事。很多人老是觉得自己知道某件事,一定要告诉别人,而且要别人一定听他的意见。其实,你的责任只是把知道的事讲出来,如果不讲,可能将来会内疚。至于对方听不听,要看对方的想法了。诸葛亮派人告诉庞统有难。如果庞统问刘备该怎么办,刘备肯定会说先休息几天吧,这样就没事了。偏偏庞统以为诸葛亮怕他抢了首功而故意这么说,不相信诸葛亮的话,结果就死在落凤坡了。

有句话叫“无巧不成书”,如果诸葛亮不来送信,庞统自己也会算,那他可能就会跟刘备说,这几天诸事不顺,这不涉及面子问题。但是诸葛亮送信来了,如果庞统接受了诸葛亮的意见,就等于承认他的才能在诸葛亮之下,诸葛亮算得比他准。其实,他完全没必要这样想,很多事情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都是看别人的事情很清楚,自己的事情反而看不清。

我祖父是个中医,大家都知道他医术很高明。有一次我妈妈生病了,我告诉他:“爷爷,我妈妈生病了。”他说:“你去请王医生过来看。”我问:“为什么你不看呢?”他说:“自己人不方便。”中医一般不太喜欢给自己人看病。我长大以后就问他:“为什么妈妈生病你不看,邻居生病你都看?”他说:“邻居来看病,我会专心看病,没有那么多顾虑。但是给自己人可能会不客观。”

有时候会好心做坏事,我们也不需要太过热心,要彼此尊重。相信诸葛亮绝对没有恶意,没想到庞统不听他的,结果那么年轻就死了。

诸葛亮再三强调,一个人要大公无私,我心如秤。心像天平一样不能有轻有重。同样的秤,西方人用的是天平,从四方八面来看,平衡就是平衡,不平衡就是不平衡;中国人用秤砣,秤砣高一点是够了,低一点也是够了,只要秤砣不掉就都是够了。中国人比较圆滑,做事的弹性也很大。西方人认为你有、我有、他有是很公平的。而中国人拿到奖金的时候,一看有2000块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就问别人有没有。如果你说你也有2000块,他就会觉得,怎么你也有2000块,连你都有2000块,那我也太委屈了吧。

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去吃饭,想坐在某个位置。服务员说那个位置已经预定出去了,我们说:“他们还没来,你把桌号牌换一下就好了。”服务员说:“人家已经定了,怎么可以换给你?”我一个朋友还是老顾客,但是服务员说:“我们对待所有的顾客都是公平的。”服务员说得很对,顾客本来就应该是公平的,但我们亲疏有别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于是就不在那里吃了。

标签: 庞统诸葛亮刘备鲁肃

更多文章

  • 如果刘备采用庞统的上计闪击成都下计退守白帝他能一统三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刘备,庞统,白帝,刘璋,孙权,三国,汉朝,诸葛亮,成都市,曹操手下

    在三国时期蜀汉阵营中,刘备最为倚重的军事参谋,前期是庞统庞士元,中期是法正法孝直,到了后期就没有参谋可用了,刘备伐吴的时候,身边连个可以商量的的人都没有,这才导致百密一疏夷陵惨败。如果凤雏尚在,那么诸葛亮可以安心坐镇成都足兵足食,法正和庞统一人随刘备进取汉中,另一人前往荆州辅佐关羽,那么三国格局肯定

  • 如果庞统没死,和诸葛亮两人联手,能打败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庞统,诸葛亮,司马懿,刘备,徐庶

    回看历史的时候,基于一种上帝视角和对某一人物或团队的喜爱,我们总喜欢感叹,如果没有发生什么就好了,如果谁能怎样就好了。这样的情绪,在遇到大众讨论度极高的内容时,更是容易达到顶点。比如《三国演义》这种国民级故事,多少人对蜀汉最后的覆灭感到哀伤。于是,有人开始猜想,如果刘禅稍微能够争气一点,蜀汉会不会延

  • 庞统为什么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害羞的脸标签:庞统,刘备,徐庶,魏延,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庞统为什么要“自杀”?汪宏华【载于本刊蓝版2008年第三期】诸葛亮和庞统同是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顶尖谋士,并称为一“龙”一“凤”。大隐士司马徽曾夸赞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那么他俩的才志究竟有何差别呢?刘备一度龙凤兼得,为何还是没能安天下呢?谋士才志存在时间、空间和阴阳差《三国

  • 庞统“凤雏”VS诸葛“卧龙”,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庞统,凤雏,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周瑜,诸葛,卧龙,三国,天文学家

    江南名士司马徽一句“得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的话,让此二人身价百倍。刘备自从得到这两位“人中龙凤”后,战略目标清晰,做事顺风顺水,团队实力大增。龙凤易斗,那我们饭后茶余看看这二位顶尖谋士谁更厉害?首先,从忠诚上看。庞统远没有诸葛亮从一而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和精神。前期讲过庞统在短短

  • 庞统说荆州是累赘,诸葛亮说荆州是一统天下的关键,谁高谁低?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庞统,荆州,刘备,曹操,刘表,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事实上,庞统的本意并不是说荆州是累赘,这完全是断章取义了。关于庞统对荆州的评价,主要出现在《九州春秋》。在这段文章的记载中,庞统说荆州地方残破,人口损失严重,北有曹操,东吴孙权,看起来似乎荆州当时的情况确实不乐观,那么庞统的这番话是真的还是假的呢?事实上庞统还真说的是实话!当时的荆州确实是残破不堪,

  • 如果庞统不死,有一人将会更受重用,不是赵云也不是黄忠

    历史解密编辑:阿千千万万标签:庞统,赵子龙,黄忠,刘备,魏延

    庞统之死是刘备乃至日后蜀汉的重大损失,当时刘备已经拿下了荆南四郡,正在和庞统黄忠魏延等人攻取西川,如果能够顺利拿下西川,刘备就能一举拥有半个荆州和西川,有这两个地方作为根基日后问鼎中原也不再只是个梦想!庞统的死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诸葛亮赵云张飞都离开荆州前往西川,荆州只留下关羽一人镇守,日后孙权

  • 诸葛亮事前告诉庞统不要去落凤坡,为何庞统非要去?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诸葛亮,庞统,落凤坡,刘备,刘璋,三国,天文学家

    庞统这个人说他是短命谋士其实一点也不为过,相较于卧龙诸葛孔明来讲,庞统的仕途之路要坎坷许多。加上自己的样貌并不好看,所以在庞统出山之初,并不受到待见。无论是东吴的孙权还是当时求贤若渴的刘备,在第一次见到庞统的时候都没有展现出很大的兴趣。要不是诸葛亮和鲁肃的极力推荐,庞统这样绝世罕见的人才可能就要埋没

  • 若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活着的是庞统,那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意默语晨标签:庞统,三国,诸葛亮,司马懿,落凤坡,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和庞统各有所长。诸葛亮是以全面著称,能治国,可统兵,善于调解各方面关系,且还能跑外交。而庞统无论在《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表现出来的则更偏重于军事才能,当然在《三国志》中,也记录了庞统的口才和对人物的精准点评。所以这位问题,就要从两方面去回答了。其一:按历史走向分析倘若落凤坡死的是诸葛

  •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刘璋,刘备,庞统,孙权,黄忠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24)主笔:闲乐生上一篇我们讲到刘备入蜀后整整一年,都找不到反攻刘璋的借口,急得头发都白了,难道就要耗在这里,与刘璋一起慢慢变老吗?这可一点儿都不浪漫。结果,还是智囊庞统出了个主意,要刘备假意回荆州,以索要一万人马援助,及大量粮草辎重作为回家路费。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

  • 如果庞统不死,除了关羽之外,诸葛亮魏延张飞赵云谁会留守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庞统,关羽,诸葛亮,魏延,张飞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属刘备实力最弱,其实刘备一度形势一片大好,很有机会扭转这一局面,可是一个人的意外死亡却打乱了他的部署,甚至可以说彻底破坏了刘备的战略布局,刘备的败亡和日后蜀汉的困局都和此人之死有很大关系,此人就是庞统。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先拿下荆州,再拿下益州,刘备荆益两州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