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懂了袁绍灭公孙瓒之战,也就明白了为何俄乌冲突,无人能调停

看懂了袁绍灭公孙瓒之战,也就明白了为何俄乌冲突,无人能调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3470 更新时间:2024/2/15 17:40:48

一、二袁争锋的时代

三国初期,其实是一个双雄并立的格局。再说透些就是,袁绍和袁术,这对同父异母兄弟之间的争斗。

袁术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妥妥压制庶子出身的袁绍。不过袁绍命好,后来被过继给了伯父家。因此袁绍,也就由此拥有了嫡子身份。但可惜袁术却对袁绍,依旧是各种看不起。

这点其实很像欧洲看俄罗斯。总认为俄罗斯,被金帐汗国统治了两百多年,已经不是自家人了。哪怕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东罗马末代公主索菲亚也不行。

因此三国初期,围绕着“二袁”,便组成了两个联盟。曹操毫无疑问是袁绍的小弟,刘备由于跟公孙瓒是同学,所以义无反顾站在公孙瓒这边,而公孙瓒则跟袁术是联盟。

必须还要提一下的是陶谦,他也是袁术、公孙瓒这一方的。这就是为啥曹操要借杀父之仇,非要灭了陶谦的原因。同时也是陶谦,最终选中了刘备为徐州牧的一个因素。

在这一时期,袁绍很不喜欢当时的天下共主汉献帝,认为他是董卓拥立的,让汉室变味了。所以便总想踹倒汉献帝,拥立幽州刺史刘虞。为此许攸都曾经策划过,趁汉献帝北巡时直接刺杀。

自然袁绍支持啥,袁术就反对啥,哪怕他也不喜欢汉献帝。此刻不得不提一下曹操,实在太精明,一眼就看出了汉献帝的价值。故而反对许攸刺杀,认为汉献帝必须要拥立——至于拥立的作用,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是谓:挟天子以令诸侯。

至于“二袁”的实力。袁术显然占据压倒性优势。袁绍一度被挤兑得叫苦不迭,连身边的公孙瓒,都敢捏他脸蛋。

公元191年,袁术和袁绍为争夺豫州起了纷争。于是公孙瓒派他从弟公孙越,带着一千骑兵去支援袁术,结果公孙越却被流箭射杀了。这一下公孙瓒算找到借口了,迁怒于袁绍。

袁绍只得给好处,最终割让渤海郡,给了公孙瓒。也正是这件事,算是拉开了袁绍灭公孙瓒的大幕。

毕竟对于袁绍来言,袁术他还惹不起,况且此刻双方势力还未交界。但你公孙瓒却就在我袁绍身边呢。

这就是三国初期时的大体模样,放置于如今之天下,是不是有股子眼熟感,同时却又似是而非?其实历史总是给人以这种感觉——咱接着谈袁绍和公孙瓒。

二、袁绍灭公孙瓒之战

拥有了渤海郡的公孙瓒,虽一下子拥有了进入中原的通道。但问题是当时的中原,是各种势力交汇,尤其是黄巾军余党,在青州地界很是强大。

因此公孙瓒就必须要不断跟黄巾军交战了。同时更悲催之处还在于,他还要必须继续挤压袁绍。结果双方的界桥之战爆发!公孙瓒败给了袁绍,著名的白马义从,几乎全军覆没!由此公孙瓒失去了继续挤压袁绍的时机。

同时,缓过气来的袁绍,则趁势发起了对青州的进攻,直指田楷、刘备。《后汉书》载:绍复遣兵数万与楷连战二年,粮食并尽,士卒疲困,互掠百姓,野无青草……

这一事件,也间接导致这哥俩救援徐州,最终刘备拿走了徐州。而袁绍势力也在这一期间,北排田楷,东击孔融,最终曜兵海隅——终于算是控制住了青州。

而袁绍阵营内的曹操,便是在此刻,得到了他的起家资本之一的青州兵。

看到这,估计人们都会奇怪,公孙瓒干啥去了?很不幸,公孙瓒由于杀掉了被袁绍支持,且深受幽州胡汉人心的刘虞,导致后院起火。在潞河之北遭到了失败。同时,袁绍手下大将麴义,又大败公孙瓒于鲍丘,斩首两万。

这一下子,公孙瓒的地盘,呈现出崩塌态势,代郡、广阳、上谷等纷纷反水,杀掉公孙瓒委派的官员,全面倒向袁绍, “瓒军数败,乃走还易京固守”。由此,公孙瓒就只有挨打的份了,直至最终灭亡。

也就是说,其实袁绍灭公孙瓒之战,自公元191年的界桥之战为开始,至公元199年公孙瓒自焚而死结束,足有八、九年之久。

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为何三国各路诸侯,既无人驰骋救援公孙瓒,哪怕是盟友袁术,更无人去进行调停呢?这就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

三、为何无人能调停?

其一:袁术需要公孙瓒不停消耗袁绍。

袁术在三国时期啥时候最拉风?就是在公孙瓒跟袁绍,打得一地鸡毛的那几年。比如,他称帝就是在公元197年。

所以,对于袁术来言,他绝不希望公孙瓒干掉袁绍,更不希望袁绍灭掉公孙瓒。最好的状态,就是双方持久消耗,自己则趁机得利。为此袁术都不惜跟刘备翻脸,想夺走徐州。

这勾当,是不是相当于,袁术一面拿着公孙瓒当枪使,却一面又在“狠吸公孙瓒的血”?必然是啊!但公孙瓒又能怎样?已经被捆绑上了贼船,只能无可奈何!

因此“袁术”非但不调停,反而还必然要给予各种声援,但亲自下场这事就别想了,除非摘桃子之时。

其二:本质上属于二袁矛盾,别人不具备调停的实力和底气!

从上文介绍中很清楚地能看出,袁绍跟公孙瓒之战,属于二袁矛盾的爆发,只不过一个躲在后面,一个不得不出面硬扛罢了。

当时就袁术和袁绍的实力最强大,武力最猛,谁敢去调停?一个调停不好,就是自取灭亡,不信看刘备!

刘备敢写信给曹操,调停曹操跟陶谦的徐州矛盾,是因那时曹操、陶谦还有刘备,都是小角色。否则都认为然刘备这么能耐,为啥他就不写信给袁绍表示:别打了,大家一起吃着火锅,唱着歌不香吗?道理就在这,没那实力,不够资格!

其三:第三方的危机感导致。

曹操是怎么崛起在三国的?就是趁袁绍跟公孙瓒打得一地鸡毛时,他一面挟天子令诸侯,一面疯狂扩充实力。曹操比谁都明白,一旦双方分出胜负,那么他的兖州就是下一个战场,自己就是下一个目标!

故而对曹操来言,袁术、袁绍还有公孙瓒,争得越狠,越激烈,时间越久,就越对他有利,所谓夹缝里成长!至于最后的结果,也是如此。

干掉公孙瓒没两年,袁绍就立马开了官渡之战(公元200年)。即便此刻的曹操,手握汉献帝,并趁袁术称帝,众叛亲离时灭掉了袁术,不也是赢得惊险万分吗?几乎绝大部分时间,都被袁绍碾压。

对于第三方来言,不调停,不趟那浑水,都如此结果——所谓事关生死,谁敢去调停啊!没趁机加把柴,都属于难能可贵了!因此俄乌冲突进行了这么久,为何没人能调停?看懂了袁绍灭公孙瓒,自然也就明白了……

更多文章

  • 公孙瓒手下有三位猛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剩下那个才是最厉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去闻历史标签:刘备,袁绍,汉朝,三国,公孙瓒,赵子龙,曹操手下

    童话故事里有白马王子,中国史书中也有白马将军。公孙瓒这个人,喜欢白马,长相也与白马很搭配。并且他有着一副与白马很搭配的好皮囊,又声音洪亮、能言善辩,便得到了涿郡太守的赏识,然后就有幸成为了上门女婿。之前因为母亲出身低微的缘故,他在自己家族中不被重视。但他从不放弃能展现自己的机会。抓住了这次机遇,一路

  • 三国最坚固的两大堡垒——董卓的郿坞、公孙瓒的易京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董卓,袁绍,郿坞,易京,汉朝,公孙瓒,皇甫嵩,汉献帝,古装片,三国(电视剧)

    董卓、公孙瓒都是汉末群雄之一,他们都曾是叱咤风云的一方诸侯,然而最终却难逃覆灭下场。今天聊聊这两个“基建狂人”建造的超级堡垒:郿坞、易京。董卓——郿坞郿坞是董卓在迁都至长安后,在长安以西二百五十里处建的院邸。公元189年董卓趁十常侍之乱进入洛阳,把持朝政废立皇帝,结果引起关东联军起兵讨伐。董卓为了避

  • 公孙瓒手下有3大猛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剩下一人才是最厉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公孙瓒,曹操,刘备,赵子龙,袁绍

    东汉末年的战乱局面,即便是到了现如今提起也是令人唏嘘不已,所谓乱世出英雄指的就是这样的时期,无论是后续的三国鼎立局面,还是各位英雄将领的存在,都已经说明那个时代创造了大量的英雄出现。给后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赵子龙、关羽等人,但是对于赵子龙有所了解的就会知道,赵子龙最初的主公并非是刘备,而是在其前主战败之

  • 公孙瓒集团九大名将:唐山市三人,涿州市一人,石家庄市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袁绍,刘备,曹操,大军,汉朝,公孙瓒,赵子龙,唐山市,涿州市,石家庄市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官僚腐朽、纲纪败坏,塞外游牧民族趁此时机数度越境滋事。在这一段特殊时期当中,一些常年与游牧民族征战的力量就此崛起。幽州地区的公孙瓒集团,就是当时北方地区最大的一股割据势力。公孙瓒集团不仅震慑了常年犯边的鲜卑、匈奴等族,而且,凭着彪悍的骑兵队伍威震整个幽州。本文按照如今的地域划分,

  • 易京之战:袁绍消灭公孙瓒,成为汉末最强大的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袁绍,公孙瓒,曹操,易京,袁术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公孙瓒和袁绍来说,是当时比较强大的两个诸侯。对于公孙瓒来说,地盘主要在幽州地区,而就袁绍来说,所在的冀州正好位于幽州的南部一带。因此,双方可谓唇齿相依,相对应的冲突和较量自然是在所难免了。在界桥之战后,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爆发了易京之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易京之

  • 公孙瓒将赵云借给刘备,难道不怕一去不复返吗?有下列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走丢了标签:公孙瓒,赵子龙,刘备,曹操,吕布

    公孙瓒,字伯圭,“白马义从”,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与江东孙坚齐名。赵云不远万里,舍弃袁绍,慕名投奔公孙瓒,多次救其于危难之间。公孙瓒与袁绍的争霸中,赵云屡立战功,斩杀袁绍许多战将。他知晓赵云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却将其“借”给师弟刘备。难道他就不怕“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吗?”依据演义,分析如下,得

  • 三国志11大浪淘沙势力测评:公孙瓒一个骑兵势力,你给赵云玩啥?

    历史解密编辑:小王游戏论标签:赵云,骑兵,曹操,张飞,公孙瓒,三国志11

    本篇咱们来聊聊三国志11大浪淘沙4.3MOD中“大浪淘沙”剧本的公孙瓒势力。北平公孙瓒公孙瓒还是占据着北平城。从地图上看,北平城的交通依然保持了大浪淘沙的风格,那就是四通八达。不过,实际上只需要面对来自东面和南面两路的进攻即可。甚至你再腹黑点,在东面方向的大路造点阵什么的能制造ZOC的设施的话,可以

  • 公孙瓒麾下三员虎将,刘备曹操各得一人,最厉害的那个却无人能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公孙瓒,刘备,曹操,袁绍,赵子龙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其中虽然是描述的汉末三国那段波澜历史,但是其中穿插了太多鲜活的武将,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配合其宏大的战争场面和云谲波诡的计谋策略,让人欲罢不能。甚至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一次看到之后,都称之为神书,还把他它当做清军的战略教科书使用。《三国演义》讲述了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

  • 公孙瓒麾下有3位大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能力最强却无人能降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公孙瓒,曹操,刘备,袁绍,赵子龙

    前言公孙瓒是东汉末年的群雄之一,戎马一生,威震四方,手下良将如云。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落得一个引火自焚、尸骨无存的下场。图一在公孙瓒死后,他手下的两名大将各奔东西,名将严纲无人能降却惨被斩首。究竟是什么样的曲折让这员猛将最终身首异处?又是什么样的境遇让原本实力超强的部队分崩离析?这里面的故事还需要

  • 公孙瓒对刘备不错,可刘备为何离开他?为何在其兵败时不去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刘备,陶谦,袁绍,三国,蜀汉,汉朝,公孙瓒,曹操手下

    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未来的蜀汉昭烈皇帝刘备正式出山参与剿灭黄巾起义,以博取功名。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大战”中击败不可一世的曹操,从此,刘备开始崛起并正式成为三国一级。这期间足足有24年时间,刘备除了短暂地占据徐州之外,基本都是过得寄人篱下的生活。在这24年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