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孙瓒手下有三位猛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剩下那个才是最厉害的

公孙瓒手下有三位猛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剩下那个才是最厉害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去闻历史 访问量:4715 更新时间:2024/1/29 3:01:42

童话故事里有白马王子,中国史书中也有白马将军。

公孙瓒这个人,喜欢白马,长相也与白马很搭配。并且他有着一副与白马很搭配的好皮囊,又声音洪亮、能言善辩,便得到了涿郡太守的赏识,然后就有幸成为了上门女婿。之前因为母亲出身低微的缘故,他在自己家族中不被重视。但他从不放弃能展现自己的机会。抓住了这次机遇,一路做到了中郎将的位置。

当时的公孙瓒作为一个坐镇北方的大军阀,麾下有着实力强大的骑兵团的同时,也有一众骁勇善战的猛将,只不过随着世事变迁,实力逐渐被削弱,最后也不得已退出争霸的舞台。而他手下的大将也各奔东西。

其中一位得到曹操赏识,一位跟随了刘备,而另一位竟无人能降服。

白马将军

公孙瓒当了上门女婿之后,又在岳父的帮助下进了卢植门下。当时刘备也在卢植门下,也就是说这公孙瓒跟刘备是同门师兄弟。彼时的公孙瓒还不知道自己手底下会有一员大将投入自己这个同门的怀抱。

动荡年代,到处都有叛乱。边章、韩遂叛乱的时候,朝廷从幽州征发三千精锐骑兵,并交给公孙瓒统帅。公孙瓒率军队到蓟中时,来自渔阳的张纯又开始搞事,他引诱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叛乱,攻占右北平郡、辽西郡属国的城市。

我们勤奋又努力的上门女婿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公孙瓒率兵追讨张纯这一众叛贼,立下战功。

公孙瓒喜欢白马,更喜欢骑乘白马,经常跟几十个善于骑射的人一起骑着白马,相互之间为左右翼一起作战,自己起了个名字叫“白马义从”。

他的这支骑兵部队拥有很强的机动性,并且凭借着这个优点以及强劲的射击能力,总是能帮助公孙瓒在战斗中取得很大的优势,这支骑兵部队在当时也是享有盛誉,更是被北方的游牧民族避而远之。

正所谓世事难料,公孙瓒的人生并没有一直平步青云,反而在后续的一系列战事中逐渐败下阵来,以至于最后在楼中绝望的引火自焚。

在这里不得不为其结局而叹息。诸侯割据的时代,各方枭雄征战,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之下,有胜必有衰。失败者退出舞台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

振威将军——田豫

当时公孙瓒手底下有一个非常猛的人物,那就是后来威震鲜卑的田豫。

其实田豫最开始是跟随刘备的。那时候的田豫年龄小,可以说是完全地将自己和未来全完托付给了四处漂泊的刘备。

田豫除了能带兵打仗,还能够治国,可谓是一个全才。刘备也是一个非常懂人才的伯乐,当时的刘备对于田豫很是器重,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田豫的高风亮节。

按理说当时刘备上边顶着公孙瓒的名号,田豫也是公孙瓒的人,且不说情义上如何,至少名义上是公孙瓒的人。也是这一层关系,为后来田豫跟刘备的缘分的终结埋下了伏笔。

后来刘备收到陶谦的橄榄枝,抛弃公孙瓒成为刘豫州,有人认为此举是背叛公孙瓒。其实刘备做出这样的事情也并非不可理解,毕竟刘备虽然积极援助徐州,但是自己手底下也没有什么兵力,而公孙瓒跟刘备的关系也不是主仆关系,两人只不过是盟友,或者说刘备是给同门师兄打工而已。

年轻人总是热血的,田豫在刘备加入陶谦之后,向刘备提出了请辞。用的理由是“家有老母”。刘备也看出留不住田豫了,发出“恨不能与君共成大事也”的叹息之后便让其顺利离开,在这里倒还看不出田豫的高风亮节。真正地展现田豫的品行。

田豫离开刘备之后,当然没有从此隐退,在老家当个老实人。他又回到了公孙瓒手底下。公孙瓒并没有刘备对田豫那么好,没有给予田豫重用,但是田豫还是对公孙瓒忠心耿耿。

田豫担任东州县令的时候,公孙瓒手下的王门叛变,领着一万兵马反攻,官员们正打算投降,田豫登上城门对着王门破口大骂,骂得王门羞愧不已,最终带着军队退走。在这次事件中,田豫的人品、才智和胆识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他对公孙瓒的忠心展露无余,公孙瓒知道这件事情,不过仍然没有重用田豫。

田豫的品行当然不止于此,他此后便一直追随公孙瓒,一直到公孙瓒被打得节节败退,最终引火自焚之后,他都没有离开公孙瓒的手底下。

等到公孙瓒失败之后,鲜于辅成为渔阳郡的太守,田豫跟鲜于辅素来交好,也跟着当上了渔阳郡的二把手。当时群雄四起,鲜于辅不知道应该跟着谁发展好。

此时的田豫跟他提出跟随曹操的建议。虽然当时袁绍的势力比曹操要大,可田豫料定曹操必定能从诸多人物之中脱颖而出。鲜于辅也是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开始向曹操靠拢。田豫也由此,跟着加入了曹操的麾下。

我们还是能从田豫的作为之中看到他的品行之高的,哪怕不被重用也毅然追随公孙瓒。他在这里的表现也正是他后来“不受怀金”的故事的先兆。

田豫加入曹操麾下之后,正式开始了他的成名之路。他的才智和胆识再也藏不住了。从北征代郡、威震北疆到袭杀周贺,又在新城大破吴军、安抚地方。他在战事中展现出对于局势完美的把握和细致的观察与推理能力,这一系列的事件也让他一步步成为了一代名将。

值得一提的是田豫生活很朴素,每次从朝廷那里得到赏赐都会分发给部下将士。胡人给他个人送来礼品,也全都登记好之后收入官府,从不拿到家里,因此他家中非常贫困。这就是他“不受怀金”的由来,后来唐代的李翰在《蒙求》中也写有“田豫俭素”一语。

常胜将军——赵云

说起赵云,当是没有人不知晓了吧!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赵云跟随了刘备。而后成为了一代名将。而且得到了很多的称号,战神、常胜将军、还有人称其为武神,称赞其为吕布之后第一人,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赵云的勇武是不可否认的,暂且先不谈论他的能力。赵云是常山真定人,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我们的白马将军公孙瓒。在这里很有意思的是,赵云前来投奔,公孙瓒问他:“冀州的人都想投奔袁绍,怎么你却来找我呢?”不过赵云倒也没有顺着他的意思去拍马屁,他说“现在天下不太平,谁是明君尚不清楚。

我们常山人经过商量之后,决定先找一个实行仁政的地方栖息,并不是我们要疏远袁绍。”自此,赵云就留在公孙瓒手下了。虽然不知道赵云是过于直接还是内心看不上公孙瓒,但是可以看得出,他对于仁政的追求是货真价实的。

虽然赵云带着一群义从投奔公孙瓒,可是不要忘了我们的上门女婿被称为白马将军?他的手底下可是有一群自己精心挑选培养的白马义从,公孙瓒对这支骑兵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对其必然是非常地注重,所以赵云在公孙瓒这里也并不怎么得意。

前文说到刘备曾经投奔公孙瓒,而投奔的时间正是赵云前来的第二年。通过一同在公孙瓒手下共事,两人的交集也越来越多,赵云也了解到刘备的仁心,这与他追寻的仁政很契合。后来公孙瓒跟刘虞矛盾加深,公孙瓒关押刘虞,并把提出反对意见的孙谨等人斩杀。这些行为让赵云对公孙瓒失望。

失望之后的赵云向公孙瓒提出了请辞,用的理由也跟田豫向刘备请辞的理由很像,他说家中兄长病重过世,要辞官回家。《云别传》有云: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刘备知道他这一走就不会再回来了,握着他的手跟他告别,这时候赵云说“最终还是做不出违背德操的事”。

可以看得出当时的群雄,大部分都还是注重德行的。如果自己德行不好,在外行事也是不容易被信任和重用的。

赵云第二次与刘备见面,距离上次告别已经有六七年的时间了。此时的刘备正依附于袁绍,赵云前来拜见并决定追随刘备,刘备也没有辜负赵云的追随,对他很是器重。田豫受刘备所重视,赵云也受刘备重视,且不说刘备究竟有没有能分辨人才的本事,也不提他谦恭待人的态度是真心还是做戏,单就他能一直保持谦恭待人的这种态度,就注定他不会久居人下,这种人想要发迹,所缺少的也只是时间的沉淀,等到时机成熟必定会一飞冲天。

再说回赵云投奔刘备,两人畅谈之后,赵云便开始了成为蜀汉名将的道路。第一件事就是为刘备瞒着袁绍招兵买马,并谎称这些兵马是刘备的旧部。而后一路追随刘备直至寿终正寝,在这期间大肆发挥着自己的智勇之力,如同一支蜡烛一样发光发热,为蜀汉建立了汗马功劳。刘备曾对其评价“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而他也因为一生没有败绩、对德行的注重等,从而被人认为是三国时的完美武将。其实,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只不过史书的记载上,我们的常胜将军所展现出来的是完美的一面,这世上又怎么可能有完美的人呢?话虽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否定他的功绩和作用的。

严纲

田豫跟了曹操,赵云追随刘备,第三位严纲却没有被任何人所降服。

说起严纲,或许诸人知之甚少。我们的白马将军纵横沙场,最大的仰仗就是他的白马骑兵。而严纲就是帮他掌管骑兵的大将。严纲很早就追随公孙瓒左右了,他凭借着自己一身的过硬功夫,常常能在沙场取胜,鲜有敌手。公孙瓒对他很信任也很重视,把自己的白马骑兵交给他掌管。这不仅是对他的重视,同时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首先,公孙瓒这个人其实是有强迫症的,他不仅要求治下的田地都方方正正,他挑选白马义从的标准,堪比当今国旗仪仗队。要身形一致,长相也有标准。

受到了公孙瓒的信任,严纲对他也更是忠心耿耿,甚至忠心到为他宁死不屈的地步。

当时的田豫和赵云还都默默无名,但是严纲作为掌管赫赫有名的白马骑兵团的存在,已经是有自己的名声了,不过可惜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叫麹义的对手。

界桥之战,严纲带领左右各五千匹的骑兵团作为中坚力量参战,兴致冲冲,只等立功。却没想到被麹义给偷袭一手,麹义让士兵趴在盾下,等骑兵靠近再一齐出来,用强弩射击骑兵,把他们打得七零八落,严纲也被俘虏。

严纲在敌军阵营中,也是宁死不屈不肯归降,最终被斩掉。

这个时候的严纲只不过二十八岁,他的结局实在令人惋惜。一个成名已久,正值壮年的武将,如果不是被克制,或许真的可以帮助公孙瓒阻止落魄的命运,甚至影响当时北方的局势。

总结

历史如同过眼云烟,被时代的风轻轻一吹,就四下飘散。但是现在的人,又有多少能做到严纲这般的忠义呢?人生好友不求多,但有三两知己足矣。

更多文章

  • 三国最坚固的两大堡垒——董卓的郿坞、公孙瓒的易京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董卓,袁绍,郿坞,易京,汉朝,公孙瓒,皇甫嵩,汉献帝,古装片,三国(电视剧)

    董卓、公孙瓒都是汉末群雄之一,他们都曾是叱咤风云的一方诸侯,然而最终却难逃覆灭下场。今天聊聊这两个“基建狂人”建造的超级堡垒:郿坞、易京。董卓——郿坞郿坞是董卓在迁都至长安后,在长安以西二百五十里处建的院邸。公元189年董卓趁十常侍之乱进入洛阳,把持朝政废立皇帝,结果引起关东联军起兵讨伐。董卓为了避

  • 公孙瓒手下有3大猛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剩下一人才是最厉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公孙瓒,曹操,刘备,赵子龙,袁绍

    东汉末年的战乱局面,即便是到了现如今提起也是令人唏嘘不已,所谓乱世出英雄指的就是这样的时期,无论是后续的三国鼎立局面,还是各位英雄将领的存在,都已经说明那个时代创造了大量的英雄出现。给后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赵子龙、关羽等人,但是对于赵子龙有所了解的就会知道,赵子龙最初的主公并非是刘备,而是在其前主战败之

  • 公孙瓒集团九大名将:唐山市三人,涿州市一人,石家庄市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袁绍,刘备,曹操,大军,汉朝,公孙瓒,赵子龙,唐山市,涿州市,石家庄市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官僚腐朽、纲纪败坏,塞外游牧民族趁此时机数度越境滋事。在这一段特殊时期当中,一些常年与游牧民族征战的力量就此崛起。幽州地区的公孙瓒集团,就是当时北方地区最大的一股割据势力。公孙瓒集团不仅震慑了常年犯边的鲜卑、匈奴等族,而且,凭着彪悍的骑兵队伍威震整个幽州。本文按照如今的地域划分,

  • 易京之战:袁绍消灭公孙瓒,成为汉末最强大的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袁绍,公孙瓒,曹操,易京,袁术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公孙瓒和袁绍来说,是当时比较强大的两个诸侯。对于公孙瓒来说,地盘主要在幽州地区,而就袁绍来说,所在的冀州正好位于幽州的南部一带。因此,双方可谓唇齿相依,相对应的冲突和较量自然是在所难免了。在界桥之战后,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爆发了易京之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易京之

  • 公孙瓒将赵云借给刘备,难道不怕一去不复返吗?有下列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走丢了标签:公孙瓒,赵子龙,刘备,曹操,吕布

    公孙瓒,字伯圭,“白马义从”,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与江东孙坚齐名。赵云不远万里,舍弃袁绍,慕名投奔公孙瓒,多次救其于危难之间。公孙瓒与袁绍的争霸中,赵云屡立战功,斩杀袁绍许多战将。他知晓赵云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却将其“借”给师弟刘备。难道他就不怕“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吗?”依据演义,分析如下,得

  • 三国志11大浪淘沙势力测评:公孙瓒一个骑兵势力,你给赵云玩啥?

    历史解密编辑:小王游戏论标签:赵云,骑兵,曹操,张飞,公孙瓒,三国志11

    本篇咱们来聊聊三国志11大浪淘沙4.3MOD中“大浪淘沙”剧本的公孙瓒势力。北平公孙瓒公孙瓒还是占据着北平城。从地图上看,北平城的交通依然保持了大浪淘沙的风格,那就是四通八达。不过,实际上只需要面对来自东面和南面两路的进攻即可。甚至你再腹黑点,在东面方向的大路造点阵什么的能制造ZOC的设施的话,可以

  • 公孙瓒麾下三员虎将,刘备曹操各得一人,最厉害的那个却无人能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公孙瓒,刘备,曹操,袁绍,赵子龙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其中虽然是描述的汉末三国那段波澜历史,但是其中穿插了太多鲜活的武将,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配合其宏大的战争场面和云谲波诡的计谋策略,让人欲罢不能。甚至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一次看到之后,都称之为神书,还把他它当做清军的战略教科书使用。《三国演义》讲述了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

  • 公孙瓒麾下有3位大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能力最强却无人能降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公孙瓒,曹操,刘备,袁绍,赵子龙

    前言公孙瓒是东汉末年的群雄之一,戎马一生,威震四方,手下良将如云。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落得一个引火自焚、尸骨无存的下场。图一在公孙瓒死后,他手下的两名大将各奔东西,名将严纲无人能降却惨被斩首。究竟是什么样的曲折让这员猛将最终身首异处?又是什么样的境遇让原本实力超强的部队分崩离析?这里面的故事还需要

  • 公孙瓒对刘备不错,可刘备为何离开他?为何在其兵败时不去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刘备,陶谦,袁绍,三国,蜀汉,汉朝,公孙瓒,曹操手下

    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未来的蜀汉昭烈皇帝刘备正式出山参与剿灭黄巾起义,以博取功名。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大战”中击败不可一世的曹操,从此,刘备开始崛起并正式成为三国一级。这期间足足有24年时间,刘备除了短暂地占据徐州之外,基本都是过得寄人篱下的生活。在这24年时间里

  • 公孙瓒明知赵云很能打,为何愿意让他跟刘备走?换你也会这么干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刘备,袁绍,蜀汉,赵云,汉朝,三国,公孙瓒,赵子龙,曹操麾下

    事实上,公孙瓒会愿意让赵云跟着刘备走,主要是因为公孙瓒的用人策略有问题,而赵云又不是那种会阿谀奉承之人!说白了,赵云在公孙瓒这里不受重用的原因和赵云在刘备处不受重用的原因(网络中流传的)是一样的!赵云赵云的强悍其实不用过多赘述,在大多数人眼中,三国名将的排名就是一吕二赵三典韦,甚至许多人都认为赵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