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孙瓒将赵云借给刘备,难道不怕一去不复返吗?有下列三个原因

公孙瓒将赵云借给刘备,难道不怕一去不复返吗?有下列三个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星走丢了 访问量:970 更新时间:2024/2/15 17:40:12

公孙瓒,字伯圭,“白马义从”,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与江东孙坚齐名。赵云不远万里,舍弃袁绍,慕名投奔公孙瓒,多次救其于危难之间。公孙瓒与袁绍的争霸中,赵云屡立战功,斩杀袁绍许多战将。他知晓赵云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却将其“借”给师弟刘备。难道他就不怕“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吗?”依据演义,分析如下,得出三个原因。

首先,公孙瓒和刘备关系密切,大方将己方大将赵云借给他创业。公孙瓒曾和刘备共同拜师卢植,是师兄弟,关系还不错。刘备跟随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后,久未被安置,还是公孙瓒的运作下,他才被任命为平原县令。三国时期,如袁绍和袁术这两兄弟,不但没互相帮助,还互相拆台。公孙瓒和刘备共同拜卢植为师,两人一同学习,关系融洽。此时,刘备需要混得风生水起的公孙瓒的帮助,公孙瓒能拒绝吗?

人与人之间礼尚往来,相处越来越近。这时,刘备有求于公孙瓒,或许以后,他公孙瓒也可能向刘备寻求帮助。这都是人之常情。公孙瓒此时兵强马壮,将赵云借给刘备创业,对自己并无损失,何乐而不为。

其次,公孙瓒为报张飞救命之恩,将赵云借给刘备使用。面对温侯吕布的挑战,公孙瓒挥槊迎战,不到几个回合,他抵挡不住败回。吕布不依不饶,骑着赤兔马追赶而来,赤兔马日行千里,眨眼间就到了公孙瓒背后,高举方天画戟向公孙瓒后背刺来。千钧一发时刻,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口中大喊:“三姓家奴拿命来。”,掌中丈八蛇矛冲向吕布。吕布只能舍弃公孙瓒,转身迎战张飞。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

这一战,如果不是张飞出马挑战吕布,救回公孙瓒,公孙瓒很有可能被吕布或杀或擒,交代在两军阵前。张飞从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戟下救出公孙瓒,对其有救命之恩。“大恩不言谢”,公孙瓒虽然战场上没有说声谢谢之类的话,却记在心里,时刻想着怎么报答。恰巧,张飞大哥刘备出言借兵,公孙瓒借此机会,报答上次救命之恩。

最后,公孙瓒被刘备的仁德所感动,将赵云借给刘备。北海被黄巾余党管亥围攻,太史慈奉北海太守孔融之命向平原刘备求援。刘备并未因自己兵马稀少而拒绝救援,当即同关羽、张飞点三千精兵驰援北海。解了北海之围后,刘备见到向孔融求援的糜竺。原来徐州张闿见财起意杀了曹操之父曹嵩,曹操以此为借口屠戮徐州。此时的徐州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奈曹操兵强马壮,各地军阀与曹操并无仇恨,默认了曹操的暴行。

刘备听糜竺述说曹操的暴行后,义愤填膺,表示自己兵微将寡,不是曹操的对手,准备向师兄公孙瓒借兵,再救徐州百姓于危难之中。刘备到了公孙瓒处,说明来意。起初,公孙瓒认为刘备与曹操无愁无恨,犯不上得罪人,后听刘备纯粹为了伸张正义,解救徐州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果断借给刘备两千骑兵,更将自己的得力大将赵云借给刘备。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瓒曰:“我借与君马步军二千。”玄德曰:“更望借赵子龙一行。”瓒许之。玄德遂与关、张引本部三千人为前部,子龙引二千人随后,往徐州来。

古代,军队就是军阀的命根子,概不外借,亲兄弟也不例外。此时的公孙瓒如此大方,借给刘备两千骑兵及大将赵云,他是被刘备的仁德所感动了。他认为借给刘备兵马,是为了制止曹操的暴行,解救老百姓,值得自己这样做。

总结:于私、于公、于大义,公孙瓒都会将心爱大将赵云借给刘备。他虽然知晓赵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将,或许这次借出,有可能不会再回归。就像“借荆州”一样,一去不复返,但是,对于将大义看得很重的公孙瓒,并不计较,还是很大方地将赵云借给刘备,大力支持他的事业。

你是如何看待公孙瓒借赵云的?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

标签: 公孙瓒赵子龙刘备曹操吕布

更多文章

  • 三国志11大浪淘沙势力测评:公孙瓒一个骑兵势力,你给赵云玩啥?

    历史解密编辑:小王游戏论标签:赵云,骑兵,曹操,张飞,公孙瓒,三国志11

    本篇咱们来聊聊三国志11大浪淘沙4.3MOD中“大浪淘沙”剧本的公孙瓒势力。北平公孙瓒公孙瓒还是占据着北平城。从地图上看,北平城的交通依然保持了大浪淘沙的风格,那就是四通八达。不过,实际上只需要面对来自东面和南面两路的进攻即可。甚至你再腹黑点,在东面方向的大路造点阵什么的能制造ZOC的设施的话,可以

  • 公孙瓒麾下三员虎将,刘备曹操各得一人,最厉害的那个却无人能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公孙瓒,刘备,曹操,袁绍,赵子龙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其中虽然是描述的汉末三国那段波澜历史,但是其中穿插了太多鲜活的武将,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配合其宏大的战争场面和云谲波诡的计谋策略,让人欲罢不能。甚至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一次看到之后,都称之为神书,还把他它当做清军的战略教科书使用。《三国演义》讲述了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

  • 公孙瓒麾下有3位大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能力最强却无人能降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公孙瓒,曹操,刘备,袁绍,赵子龙

    前言公孙瓒是东汉末年的群雄之一,戎马一生,威震四方,手下良将如云。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落得一个引火自焚、尸骨无存的下场。图一在公孙瓒死后,他手下的两名大将各奔东西,名将严纲无人能降却惨被斩首。究竟是什么样的曲折让这员猛将最终身首异处?又是什么样的境遇让原本实力超强的部队分崩离析?这里面的故事还需要

  • 公孙瓒对刘备不错,可刘备为何离开他?为何在其兵败时不去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刘备,陶谦,袁绍,三国,蜀汉,汉朝,公孙瓒,曹操手下

    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未来的蜀汉昭烈皇帝刘备正式出山参与剿灭黄巾起义,以博取功名。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大战”中击败不可一世的曹操,从此,刘备开始崛起并正式成为三国一级。这期间足足有24年时间,刘备除了短暂地占据徐州之外,基本都是过得寄人篱下的生活。在这24年时间里

  • 公孙瓒明知赵云很能打,为何愿意让他跟刘备走?换你也会这么干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刘备,袁绍,蜀汉,赵云,汉朝,三国,公孙瓒,赵子龙,曹操麾下

    事实上,公孙瓒会愿意让赵云跟着刘备走,主要是因为公孙瓒的用人策略有问题,而赵云又不是那种会阿谀奉承之人!说白了,赵云在公孙瓒这里不受重用的原因和赵云在刘备处不受重用的原因(网络中流传的)是一样的!赵云赵云的强悍其实不用过多赘述,在大多数人眼中,三国名将的排名就是一吕二赵三典韦,甚至许多人都认为赵云要

  • 白马将军公孙瓒,东汉末年一代枭雄,却死得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暴龙历史记标签:太守,张纯,袁绍,刘虞,汉朝,公孙瓒,东汉末年,白马将军,史说三国

    东汉末年群雄混战,白马将军公孙瓒算是一位特殊的英雄,只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他的结局注定以悲剧而告终。锋芒初露公孙瓒字伯珪,今河北迁安人,出身还算是不错,家里世代都担任过太守这一职位。东汉这个时期如果想要出人头地,顺利步入仕途,那就必须得有知名人士给你做评价,还有一种就是州郡太守每年的推荐名额,“郡察

  • 公孙瓒麾下有三大猛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剩下一人最厉害死最早

    历史解密编辑:清竹雅韵标签:公孙瓒,曹操,刘备,赵子龙,袁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纷纷露头,其中以袁绍、公孙瓒为代表,两人多次交手,前期公孙瓒占据优势,到了后期,却接连战败,最终兵败自焚而亡。彼时刘备、曹操还是无名小卒,天下实力三强还要数董卓、公孙瓒与袁绍。且论实力,公孙瓒又是三股势力中最强悍的一方,但因骄傲自满,公孙瓒却也是最早退出

  • 公孙瓒麾下有3位猛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第三人比前两者都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公孙瓒,曹操,刘备,袁绍,赵子龙

    东汉末年、群雄奋起,各路军阀彼此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为人熟知的人物便是刘备、曹操和孙权,以及这三大阵营的能人异士。不过,在此期间还有一些早早落幕的大才,虽辉煌短暂但也留下了自己的传奇。幽州大将公孙瓒便是一位具有个人主义色彩的人,只不过他最终成为了战败的一方,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

  • 公孙瓒:东汉末年的一朵奇葩,前期猛如虎,后期怂成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公孙瓒,袁绍,张纯,刘虞,幽州,冀州

    198年,袁绍给公孙瓒写了一封求和信,公孙瓒将信撕得粉碎,骄傲地说道:"四方诸侯没一个能打的,袁绍他能奈我何?“公孙瓒出身于辽西名门望族,家世二千石。由于他是庶子,并不受家里待见,因而他成年后,只是在郡里当着一名处理文书的小吏。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公孙瓒外表帅气,声音洪亮,聪明伶俐,深得侯太守赏

  • 刘备同窗好友、幽州公孙瓒是何人?与《演义》完全不同,绝非善茬

    历史解密编辑:历来都很现实标签:刘备,袁绍,袁术,董卓,演义,三国,蜀汉,汉朝,曹操手下,幽州公孙瓒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北平太守公孙瓒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刘备的第一次出场介绍中,就提到过公孙瓒:“(刘备)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后来刘备落魄之际,又是公孙瓒挺身而出,他上表朝廷为刘备请功,最终为刘备争取到了一个平原县令的位置,以至于后来“玄德在平原,颇有钱粮军马,重整旧日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