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的一位猛将,俘获关羽,跟随陆逊大败刘备!

东吴的一位猛将,俘获关羽,跟随陆逊大败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1794 更新时间:2024/1/18 23:10:35

提到汉末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组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对于蜀汉五虎上将来说,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这五人,而曹魏五子良将则聚焦了张辽、张郃、乐进、于禁、徐晃这五位名将。实际上,对于东吴来说,也有自己的名将组合。按照介绍,江表之虎臣,是三国时孙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这十二人以英勇善战而为人称道。

根据陈寿的《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他们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卷五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故名。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潘璋,就是“江表之虎臣”中的一位。虽然在江表之虎臣中,潘璋的名气不是太高。但是,对于勇猛善战的潘璋,先是在偷袭荆州的战役中俘获关羽父子,更在夷陵之战中跟随陆逊大败刘备,从而立下了赫赫战功,奠定了自己名将的地位。

具体来说,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权十五岁时任阳羡县(今江苏宜兴)的县令,潘璋开始跟随孙权。对此,在笔者看来,就出生于今山东省一带潘璋,很可能因为躲避中原之地的战乱,这才南下迁移,从而和孙权结识,类似的情况还有诸葛瑾等人。对于潘璋来说,性格豪放,喜欢饮酒,这获得了孙权的喜欢,也即潘璋没有什么心机,并且对孙权忠心耿耿。在此基础上,孙权让他招募士兵,得到一百多人。于是,孙权用他为将领。因为潘璋讨伐山贼战功赫赫,故而,孙权提升潘璋为别部司马。后来勇猛的潘璋又消灭了吴郡一带的盗贼,因此为人所知。

之后,潘璋转任建昌县令,加授武猛校尉,讨伐盗贼,一个月内就把盗贼全部平定,又召集本地的散兵游勇,得到八百多人,带领他们返回建业。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初,孙权攻打荆南,潘璋与吕蒙、孙皎、鲁肃各自率兵分道并进,到益阳与关羽对峙。最后刘备将荆州与孙权平分才平息事件,这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湘水划界。而就参与了湘水划界的潘璋,和吕蒙一样对荆州虎视眈眈。而这,无疑成为潘璋在偷袭荆州战役中立下重要战功的原因之一。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在东吴大军包围合肥期间,张辽率800人出城来到东吴军营,东吴诸将没有防备,陈武战死,宋谦、徐盛皆披靡败走。潘璋见状,便驰马前进,亲手杀掉宋谦、徐盛军中逃跑的两名士兵,于是吴兵返还与张辽接战。在孙权逃过一劫后,自然十分赞赏潘璋。第二次合肥之战后,潘璋被拜为偏将军,领有百校,屯于半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虽然关羽一度水淹七军,取得了威震华夏的战绩。不过,在关羽主力出动的背景下,孙权选择派遣吕蒙、潘璋等人袭击关羽。在曹操和孙权两大势力的夹击之下,关羽退守麦城。为了避免放虎归山的结果,孙权立即派遣潘璋与朱然截断守将关羽后路,潘璋率军到达临沮后,住在夹石间,遇上关羽军队。十二月,潘璋部下司马马忠擒获关羽、关平及都督赵累等。关羽、关平在临沮地区被斩杀。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潘璋率领部下俘获了关羽父子,自然立下了大功。对此,孙权不仅重赏了吕蒙,也没有忘记潘璋。在攻占荆州后,孙权便分宜都、秭归二县为固陵郡,拜潘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黄初二年(公元221年),为了替关羽报仇,并收回荆州,刘备正式发动而来夷陵之战。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在夷陵之战中,潘璋的部下斩杀刘备护军冯习等人。蜀汉军队损失惨重。所以,在陆逊大破刘备的战役中,潘璋这位猛将继续建功立业。此战之后,孙权任命潘璋为平北将军、襄阳太守。刘备退守白帝城。潘璋、徐盛等人上书孙权,要求再次进攻刘备。陆逊、朱然、骆统等人表示反对。

孙权在经过分析后,决定撤军请和。对此,在笔者看来,夷陵之战后,孙权之所以放弃继续追击刘备的计划,主要还是因为来自曹丕的威胁。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丕发现孙权并非真心归服,大举攻吴。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等人进攻江陵的朱然。潘璋、诸葛瑾、杨粲等人奉命解围,但没有成功。对于曹丕来说,虽然三路大军攻打东吴一度占据优势,不过因为东吴将士的全力抵挡,这场战役还是以曹魏撤军而收尾。

最后,黄武六年(公元227年),孙权亲自率军在石阳迎击魏军,吴军大胜,准备回师,以潘璋为断后。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任命潘璋为右将军。在汉末三国时期,右将军已经是一个相对较高的武将官职了。比如三国时期的乐进、徐晃、张飞、步骘等名将,就曾担任右将军这一官职。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潘璋去世,孙权下令其部队交由吕岱接管。潘璋儿子潘平行为不端而被流放会稽。潘璋之妻居住在建业。孙权赐于田地房屋和免除赋役的佃户五十家。

标签: 关羽陆逊刘备潘璋孙权东吴军事制度汉朝

更多文章

  • 刘备和陆逊是情敌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刘备,陆逊,孙权,赵子龙,孙尚香,关羽

    刘备的夫人是孙尚香,这是孙权的妹妹。后来回到了东吴,孙尚香回东吴,兴师动众,三国演义里这样写道:赵云弃槍在小船上,掣所佩青釭剑在手,分开槍搠,望吴船涌身一跳,早登大船。吴兵尽皆惊倒。赵云入舱中,见夫人抱阿斗于怀中,喝赵云曰:“何故无礼!”云插剑声喏曰:“主母欲何往?何 故不令军师知会?”夫人曰:“我

  • 孙桓是东吴宗亲,陆逊为何力排众议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告诉航海家标签:孙桓,陆逊,刘备,东吴,孙权,夷陵之战,军事制度,三国志战略版

    夷陵之战被蜀国大军围困,陆逊为何不发兵救援孙桓?孙桓是东吴的宗亲身处险境,诸将都主张救援,陆逊为何不去救援呢?我们依据正史来分析下孙桓是东吴孙权的宗亲,也是一位擅长领兵的优秀将领孙桓是孙河(与孙坚是同族子弟)的第三子,孙桓长相仪表堂堂,器怀聪朗,读书博学强记,被孙权称赞为"宗室颜渊”,是东吴年轻二代

  • 夷陵之战,刘备兵败,赵子龙一到就吓退了陆逊吗?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刘备,赵子龙,陆逊,夷陵之战,关羽,东吴

    刘备为给关羽报仇,率军伐吴,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东吴陆逊抵挡刘备,战争相持阶段,刘备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移营到山林中,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全军覆没,刘备败逃,陆逊率军追击,紧急时刻,赵云接应刘备,一合刺死了东吴大将朱然,陆逊退兵,是赵云吓退了陆逊吗?刘备兵败,仓惶逃命,吴军追

  • 东吴陆逊的才能和蜀国姜维才能相比,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陆逊,姜维,蜀汉,东吴,蜀国,曹魏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年轻将领的代表人物,更是诸葛亮看重的接班人。陆逊是三国时期的东吴的著名将领,曾一度任东吴的大都督一职,掌管东吴军政。在当时这两人是没有直接交锋的因此很难判断他们两个人的实力,这只能从侧面去推测一下。陆逊和姜维两个人他们属于两个国家的重量级人物,他们的处于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发展方向

  • 孙权为何对大功臣陆逊那么无情?皆因世族大家妨碍皇权至上

    历史解密编辑:旋风故事标签:孙权,陆逊,孙策,周瑜,东吴,鲁肃,皇权至上,三国,军事制度,汉朝

    孙权对陆逊残忍吗?什么叫残忍?古代只要不在肉体上折磨那就不叫残忍。精神上残忍算什么?夫妻冷战、领导没事儿找下属麻烦、被同事(小区、村民)孤立,这些都是精神残忍,陆逊所受的待遇不过如此。后人评价对陆逊残忍、对寇准残忍、对戚继光残忍等等,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在封建社会,臣子的功劳在皇帝、同僚眼中是在谁

  • 陆逊为什么会参与太子之位之争并下场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陆逊,孙权,孙和,关羽,孙鲁班,东吴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迎来了极具魅力的三国时代。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臣,深谋远虑,文武双全,一生之中战功赫赫,深得孙权的信任和喜爱,被称为“社稷之臣”。陆逊参与过多场战役,关羽之所以失荆州也是因为陆逊的功劳,利用关羽的弱点让他放松警惕,给了吕蒙击败关羽的时机。而影响颇深就是三国历史里最有名的战

  • 陆逊论才干完全不输周瑜,为何晚年被孙权冷落?

    历史解密编辑:水中月眼前人标签:陆逊,周瑜,孙权,吴国,东吴

    纵观整个三国圈,喜欢东吴将领的三国迷似乎并不是很多,就拿经常出场的陆逊而言,很少有人关心他年老时境况如何。陆逊算是自东吴大都督周瑜离世后吴国最有能耐的将领之一,和孙权是同时代的人,他只比孙权小一岁。早年在陆逊还是小生的时候十分招孙权待见,后者欣赏陆逊的本事把自己老哥孙策的女儿孙茹嫁给他。对于陆逊,世

  • 夷陵之战根本不是以少胜多,其实陆逊的兵力不比刘备少!

    历史解密编辑:美好的甜瓜标签:刘备,陆逊,夷陵之战,蜀汉,孙权,曹操,官渡之战,汉朝,军事制度,三国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在夷陵之战前,三国三大战役中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在官渡之战中,袁绍一方的兵力在11万

  • 夷陵之战,刘备败在连营七百里?其实只怪陆逊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曲殇别离标签:刘备,陆逊,夷陵之战,曹操,孙权,关羽

    夷陵之战可以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转折点,在此之前蜀汉的国力尽管偏弱,但实质上还是可以和东吴,甚至和曹魏一较高下。但经过夷陵之战的惨败之后蜀汉因此元气大伤,刘备不久后郁郁而终,临终前只能把蜀汉还有未成年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希望他好生辅佐刘禅。最近网上有不少网友热议,认为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犯下了七百里连营这

  • 三个军师,究竟谁最厉害呢?诸葛亮还是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粥又可温标签:诸葛亮,陆逊,司马懿,刘备,军师,孙权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卧龙凤雏正是出自三国,今天就来看看在当时三国鼎立时期,三国的军师待遇和结局究竟如何。蜀汉诸葛亮、东吴陆逊、北魏司马懿,三人中无疑是司马懿活的最久,也是最终一统三国的人物,那么诸葛亮和陆逊谁更胜一筹呢?先来看看司马懿,司马懿在北魏的地位相当尴尬,虽然历经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