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夷陵之战,刘备兵败,赵子龙一到就吓退了陆逊吗?

夷陵之战,刘备兵败,赵子龙一到就吓退了陆逊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三煎客 访问量:4028 更新时间:2023/12/13 19:45:26

刘备为给关羽报仇,率军伐吴,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东吴陆逊抵挡刘备,战争相持阶段,刘备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移营到山林中,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全军覆没,刘备败逃,陆逊率军追击,紧急时刻,赵云接应刘备,一合刺死了东吴大将朱然,陆逊退兵,是赵云吓退了陆逊吗?

刘备兵败,仓惶逃命,吴军追击,围困刘备,这时候,赵云率军来接应刘备,赵云到了之后,朱然的士卒被赵云杀的纷纷掉落山涧。

《三国演义》八十四回:先主正慌急之间,此时天色已微明,只见前面喊声震天,朱然军纷纷落涧,滚滚投岩:一彪军杀人,前来救驾。先主大喜,视之,乃常山赵子龙也。时赵云在川中江州,闻吴、蜀交兵,遂引军出;忽见东南一带火光冲天,云心惊,远远探视,不想先主被困,云奋勇冲杀而来。陆逊闻是赵云,急令军退。云正杀之间,忽遇朱然,便与交锋;不一合,一枪刺朱然于马下,杀散吴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

当东吴的统帅陆逊听说是赵云来接应刘备,火速命令退军,也就是说,不再紧追刘备了。

赵云在冲杀期间,遇到了朱然,朱然和赵云交手,一个回合都没过去,赵云就把朱然挑于马下,赵云不仅救了刘备,还顺带给关羽报仇了,因为,朱然也是参与生擒关羽的帮凶之一。当然,正史中,朱然是病死的,这里只讨论演义。

赵云赶到之后,陆逊立即下令退兵,这时,赵云还没杀死朱然,因此,在赵云没杀死朱然之前,陆逊就已经决定退兵了。

陆逊为什么会退兵?是害怕赵云?还是另有原因?

从赵云赶到的情况来看,陆逊追击刘备,虽然胜券在握,但是,决定退兵有两个原因。

其一,赵云来到,证明援军赶到,想活捉刘备,已经不可能了。如果陆逊不退军,硬碰硬,可能会造成吴军的损失,陆续想保存实力。

其二,陆逊看到赵云赶到,觉得一时半会拿不下刘备,会相持耗时,一旦进入相持阶段,魏国必然会偷袭东吴后方,因此,陆逊见好就收。

当然,赵云一合刺死朱然,也令败逃的蜀汉士兵精神一振,打了一针强心剂,有了希望,势必奋力一战,杀条血路。

也正因如此,赵云才杀散吴兵,将刘备安全救到白帝城,这才有了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如果没有赵云,刘备也许就被陆逊活捉了。

标签: 刘备赵子龙陆逊夷陵之战关羽东吴

更多文章

  • 东吴陆逊的才能和蜀国姜维才能相比,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陆逊,姜维,蜀汉,东吴,蜀国,曹魏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年轻将领的代表人物,更是诸葛亮看重的接班人。陆逊是三国时期的东吴的著名将领,曾一度任东吴的大都督一职,掌管东吴军政。在当时这两人是没有直接交锋的因此很难判断他们两个人的实力,这只能从侧面去推测一下。陆逊和姜维两个人他们属于两个国家的重量级人物,他们的处于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发展方向

  • 孙权为何对大功臣陆逊那么无情?皆因世族大家妨碍皇权至上

    历史解密编辑:旋风故事标签:孙权,陆逊,孙策,周瑜,东吴,鲁肃,皇权至上,三国,军事制度,汉朝

    孙权对陆逊残忍吗?什么叫残忍?古代只要不在肉体上折磨那就不叫残忍。精神上残忍算什么?夫妻冷战、领导没事儿找下属麻烦、被同事(小区、村民)孤立,这些都是精神残忍,陆逊所受的待遇不过如此。后人评价对陆逊残忍、对寇准残忍、对戚继光残忍等等,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在封建社会,臣子的功劳在皇帝、同僚眼中是在谁

  • 陆逊为什么会参与太子之位之争并下场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陆逊,孙权,孙和,关羽,孙鲁班,东吴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迎来了极具魅力的三国时代。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臣,深谋远虑,文武双全,一生之中战功赫赫,深得孙权的信任和喜爱,被称为“社稷之臣”。陆逊参与过多场战役,关羽之所以失荆州也是因为陆逊的功劳,利用关羽的弱点让他放松警惕,给了吕蒙击败关羽的时机。而影响颇深就是三国历史里最有名的战

  • 陆逊论才干完全不输周瑜,为何晚年被孙权冷落?

    历史解密编辑:水中月眼前人标签:陆逊,周瑜,孙权,吴国,东吴

    纵观整个三国圈,喜欢东吴将领的三国迷似乎并不是很多,就拿经常出场的陆逊而言,很少有人关心他年老时境况如何。陆逊算是自东吴大都督周瑜离世后吴国最有能耐的将领之一,和孙权是同时代的人,他只比孙权小一岁。早年在陆逊还是小生的时候十分招孙权待见,后者欣赏陆逊的本事把自己老哥孙策的女儿孙茹嫁给他。对于陆逊,世

  • 夷陵之战根本不是以少胜多,其实陆逊的兵力不比刘备少!

    历史解密编辑:美好的甜瓜标签:刘备,陆逊,夷陵之战,蜀汉,孙权,曹操,官渡之战,汉朝,军事制度,三国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在夷陵之战前,三国三大战役中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在官渡之战中,袁绍一方的兵力在11万

  • 夷陵之战,刘备败在连营七百里?其实只怪陆逊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曲殇别离标签:刘备,陆逊,夷陵之战,曹操,孙权,关羽

    夷陵之战可以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转折点,在此之前蜀汉的国力尽管偏弱,但实质上还是可以和东吴,甚至和曹魏一较高下。但经过夷陵之战的惨败之后蜀汉因此元气大伤,刘备不久后郁郁而终,临终前只能把蜀汉还有未成年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希望他好生辅佐刘禅。最近网上有不少网友热议,认为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犯下了七百里连营这

  • 三个军师,究竟谁最厉害呢?诸葛亮还是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粥又可温标签:诸葛亮,陆逊,司马懿,刘备,军师,孙权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卧龙凤雏正是出自三国,今天就来看看在当时三国鼎立时期,三国的军师待遇和结局究竟如何。蜀汉诸葛亮、东吴陆逊、北魏司马懿,三人中无疑是司马懿活的最久,也是最终一统三国的人物,那么诸葛亮和陆逊谁更胜一筹呢?先来看看司马懿,司马懿在北魏的地位相当尴尬,虽然历经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但是

  • 曹操逼死了荀彧,孙权逼死了陆逊,那么刘备逼死谁了?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曹操,孙权,陆逊,刘备,荀彧

    一、曹操逼死了荀彧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永汉元年(189年),被举孝廉,任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对此,荀彧弃官归乡。虽然荀彧一度投靠了袁绍,但是,在发现袁绍不能成大事后,荀彧就果断离开了。初

  • 陆逊四次北伐无一败绩,东吴怎么不趁机消灭曹魏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陆逊,曹魏,东吴,蜀汉,孙权,诸葛亮,诸葛瑾,北伐,三国,军事制度

    在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联手击败了强大的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等到汉中之战和襄樊之战后,三国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也即其他诸侯基本上都告别了汉末三国历史的大舞台。在三国之中,虽然蜀汉的国力相对较弱,但是,面对强大的曹魏,蜀汉先后有诸葛亮北伐和姜维北伐,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对此,可能很多人要问了

  • 陆逊家族在东吴灭亡后是什么下场?灭族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陆逊,东吴,蜀汉,贾南风,司马炎,陆机

    晋武帝咸宁六年(公元280年),晋朝灭掉了东吴,自汉末天下三分后,中国再次一统。因为东吴是战败后无条件投降,所以,原本依附于东吴这架大车上的江东豪族们,全部从天上跌倒到地上,原有的政治地位和爵位、特权等,都没有了。这样的转变,显然让曾经的江东大族们难以承受。但他们又无可奈何,谁让他们辅助的东吴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