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松江人文大辞典》精选|陆逊

《松江人文大辞典》精选|陆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上海松江 访问量:1316 更新时间:2023/12/29 20:11:07

陆逊(183年—245年),字伯言。三国吴吴郡 人。孙策之婿,善谋略,嗜弈。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以袭取荆州关羽之功,拜授抚边将军,领宜都太守,封华亭侯,“华亭”始见于史志。次年,平定房陵、南乡、秭归等地,升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吴黄武元年(222年),刘备率众数十万攻吴。陆为大都督,领兵五万迎战,且战且退,至夷陵坚守不战。两军相持七八个月,蜀军师老疲惫。吴军抓住时机,用火攻,破蜀军40余营,史称“夷陵之战”,为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加拜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嘉禾六年(237年)平定鄱阳、豫章、庐陵三郡叛乱。赤乌七年(244年)任丞相。因废立太子事,与孙权生歧见,愤而死。

编辑:周雨薇

更多文章

  • 东吴使用反间计上瘾?陆逊略施小计除掉一个边境大患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陆逊,曹魏,东吴,孙权,诸葛恪,曹叡

    反间计在战争史上非常的常见,是考验人心的一种手段。历史上的反间计数不胜数,基本上是针对敌方的高层的关系,往往用很小的代价就能达到很高的效果。在三国时期,在正面战争的交锋的背后,也不乏反间计的施展。三个政权中都有反间计的影子,尤其是曹魏和孙吴,简直是你来我往,孙权使用反间计离间曹魏河北都督吴质与曹叡的

  • 陆逊明明可以灭掉曹魏却为何不灭

    历史解密编辑:岛未晴心未眠标签:陆逊,曹魏,东吴,蜀汉,吴国,魏国

    引言:在三国时期北伐是一个十分熟悉的词语,关羽发动过北伐,诸葛亮更是四出祁山展开了五次北伐,而姜维更是对于北伐乐此不疲。貌似北伐是蜀国特有的一项活动,其实除了蜀汉进行过北伐,同处于南方的东吴同样也进行过北伐。东吴的陆逊同样也进行了四次北伐战争,对手同样是北方的曹魏。可以说当时在三国的国力对比中曹魏是

  • 夷陵之战后,陆逊等人劝孙权称帝,为何被孙权拒绝呢?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陆逊,孙权,蜀汉,刘备,曹魏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公元220年,在曹操去世后,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一年后,也即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由此

  • 陆逊具有很高的才华,曾经贡献过不少计谋,是怎样离世的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陆逊,孙权,东吴,刘备,关羽,曹操

    翻看历史的书籍就可以知道,在三国的后期,东吴和蜀国之间已经没有了联盟关系,而孙权在曹操的支持下,开始带着自己的军队去攻打刘备,想要把原来的荆州抢回来。那个时候关羽是这个城池的守将,所以想要攻打下来也是很难,后来孙权就派了吕蒙和陆逊一起去。陆逊是一个特别有智谋的人,他知道关羽的性格,所以就写了很多信,

  • 东吴将领为何瞧不起陆逊,除陆逊缺乏经验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陆逊,东吴,刘备,蜀汉,孙权,夷陵之战

    纵观历史,三国时代虽然战乱频繁,却也是名臣猛将辈出的年代。能臣谋士各投明主,导致魏蜀吴三方势力割据半个多世纪,一时间谁也无法征服谁。不过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就会发现,三国之间主要以魏蜀之间交战较多,大多数时候,东吴其实是偏安一隅的。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明知“益州疲敝”也要多次北伐,为此不惜耗尽心血,最终命

  • 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东吴陆逊深谙此道

    历史解密编辑:良家说说标签:陆逊,诸葛瑾,孙权,东吴,赵子龙,曹魏

    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其实古人在虚实之道上,早已玩得纯熟无比,而空城计作为最险的缓兵之计,深蕴虚实之道,很早以前就有人用过,并非三国时期才出现的。最早且有史可查的,应该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公子元,想要攻打郑国,好一博美人一笑,而郑国兵少力弱,公子元没几天便打到郑国都城,而郑国援兵未至,又无力

  • 孙权逼死了陆逊,曹操逼死了荀彧,刘备逼死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和他去远方标签:孙权,陆逊,曹操,刘备,荀彧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很多功臣逃不掉的宿命,因为人是自私的,当别人威胁到自己的利益时,既得利益者会想办法除掉威胁者。在古代社会,皇帝占据着优势地位,所以当功臣威胁到皇帝的利益时,倒霉者也多为功臣。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和刘备这三个枭雄,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也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一人逼死

  • 为什么孙权要除掉陆逊?由于陆逊的这四种身份,只能快点把他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孙权,陆逊,孙策,吕蒙,袁术,汉朝,三国,军事制度

    孙权此人的确特别有本事,不过,他也是个多疑的人,而且杀死了不少人,特别是在他晚年之时,这种情况就比从前更厉害了。(陈寿:性多疑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陈寿觉得,孙权此人和历史上的越王勾践十分相似。当然,孙权虽然在杀伐方面非常果断,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个残暴的君主,其实孙权杀了这么多人都是有原

  • 三国谜案:张飞之死是否与孙权、陆逊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张飞,孙权,陆逊,刘备,关羽,吕蒙

    张飞被部曲所杀关于张飞之死,小说《三国演义》与史书《三国志》给出了两个基本一致的答案。小说《三国演义》中对于张飞的死因描述较为详细,说他性格暴躁,平时行军打仗,一旦遇不顺心之事或醉酒就动辄打骂责罚士卒 。最终还是酒醉误事,被不堪忍受的部将张达、范疆(史书中为范强)砍了脑袋。勇冠三军、头顶无数光环的一

  • 陆逊取得夷陵大捷,刘备做到这三点, 或许能大败陆逊, 伐吴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陆逊,刘备,孙权,蜀汉,夷陵,三国,汉朝,赵子龙,曹操手下

    夷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21年七月到222年八月之间,历经时长1年1个月。这场战争的主要挑起人便是蜀主刘备。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主要目的为荡平江东,次要目的则是为两个结义兄弟关羽、张飞报仇雪恨。作为老大,刘备他也不是想打就能打的,他必须征求蜀国各方势力的意见!益州派系、荆州派系、东州派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