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比徐庶厉害,为何关羽听徐庶的,却不听诸葛亮?

诸葛亮比徐庶厉害,为何关羽听徐庶的,却不听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3216 更新时间:2024/2/12 7:44:33

人际关系,一直都是一件挺复杂的事情,有的时候,并不是有能力的人就能够让所有人信服。恰恰相反,如果一个人只有出色的能力,却性格骜的话,反倒可能会影响团结。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团体每个人都很厉害,到一起反而不怎么样,化学反应是件挺神秘的事情。

三国时期的关羽和诸葛亮就产生了比较糟糕的化学反应,两人之间谁也不服谁,导致蜀汉阵营内耗严重。奇怪的是,关羽不买诸葛亮的账,却对徐庶非常尊敬。

徐庶的生平

人们对徐庶的了解最多的是来自那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当时徐庶原本在刘备帐下,可曹操听说了徐庶的名声,就下命令抓走了徐庶的母亲,徐庶和刘备说“本欲与将军同营此方寸之地,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成语方寸大乱便出于此。

后来,徐庶进了曹操的营帐,一言不发。这件事也让徐庶名声大噪。

尽管三国时期对于改换门庭的人并没有什么歧视,可能够忠诚的人自然是更加受到诸侯们的青睐。

后来,曹操也没敢对徐庶怎么样,因为徐庶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更何况自己后来还成功地说服徐庶在自己的麾下效力,这对于曹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徐庶在一生当中是有很多的朋友,最著名的朋友,就是诸葛亮。

当初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一开始刘备要求诸葛亮和徐庶一起来,可是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曲至矣,将军宜枉驾顾之。

刘备听从了徐庶的话,才有了后面的三顾茅庐,成交了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所以关羽对于徐庶还是很佩服的,他觉得这个人没有架子,而且在忠孝出现冲突的时候,也能做出自己的选择。

虽然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最终徐庶还是没有能够回到刘备这里,可关羽很敬佩徐庶这个人处理事情的方式。

关羽为什么不喜欢诸葛亮

诸葛亮就不一样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就证明诸葛亮虽然名声很大,可出身却很低,只是一介草民而已。

关羽其实倒也并不是看重出身,他认为诸葛亮这个人名不副实,因为不管是谁都说诸葛亮有非常出众的才华,甚至有所谓的卧凤雏得一可得天下的说法。

关羽那也是名满天下的人,可他自认自己的弄伤是靠着自己手里的刀一点一点地拼搏出来的。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得到如此大的名声呢,一个人真的会对天下大势有如此大的影响吗?甚至说如果失去了他就没有办法一统天下。

关羽对于这一点是非常怀疑的。他认为这只不过是诸葛亮让人注意到自己的手段而已,而那些所谓的名士也不过是诸葛亮闲暇之时结交的几位朋友。虽然徐庶也是诸葛亮的朋友之一,可徐庶的一些表现让关羽觉得他是一个比较实在的人,和诸葛亮就不一样。

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关羽其实也是跟随的。

由于前两次的时候诸葛亮都故意没有让刘备见到自己,关羽感到非常恼火,因为关羽比诸葛亮的年纪要大许多。

关羽认为刘备从来都没有这样给过一个大臣面子,大老远地跑来请人,诸葛亮居然还避而不见,这简直就是没礼貌。而且如果诸葛亮要效忠于蜀国的话,刘备是君,诸葛亮是臣,一个臣子怎么能对君王如此没有礼貌。

所以三顾茅庐在刘备看来是自己为了取得天下而不得不做出的牺牲,可是在关羽看来,这就是一个名不副实的文人故意拿架子。所以徐庶和诸葛亮给关羽的观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关羽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他只敬佩能力比自己强大的人。

可是关羽和诸葛亮的能力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技能点上,关羽强大的是他的武艺,而诸葛亮强大的是他的谋略,所以他们两人之间经常鸡同鸭讲,完全没有共同语言。

关羽觉得诸葛亮是酸腐文人摆架子,而诸葛亮还觉得关羽粗鄙武夫完全没有脑子。这样一来关羽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好不起来。

蜀汉政权的内耗

关羽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不好也造成了蜀汉政权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

因为关羽、张飞、刘备三个人是拜了异姓兄弟的,关羽是刘备名义上三弟,诸葛亮则是刘备最为器重的臣子,刘备期盼诸葛亮帮助他夺取天下。

这两个人一旦吵起来,最后要帮谁,刘备也是很为难。

最后关羽因为自己的大意和骄傲,被吕蒙背刺,丢失荆州,败走麦城。自己死在了战场上,而诸葛亮也死在了北伐的途中。

两个人都死在了自己最为骄傲的领域。关羽的武力没能抵挡住吕蒙的进攻;诸葛亮的计谋也没能够骗过曹魏的大臣司马懿

这两人互相看不惯,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毕竟蜀汉政权本来就是三国政权当中最为弱小的一个,如果大臣之间还搞内讧的话,那真的是非常糟糕。

其实他们之所以会互相看不惯,还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使然。

诸葛亮为了让自己得到充分的重视,故意在很长一段时间了都不出山,并且在出山之前进行了一定的造势活动。

其实一直有一件事情是人们想不明白的,那就是如果三国当中的一个政权得到了庞统,而另外一个政权得到了诸葛亮,那么这个天下究竟是谁的。

所以“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只是评语而已,很有可能是个伪命题,也难怪关羽看到这个评语之后对诸葛亮意见更大了。

关羽是不需要造势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早就把关羽的名声推到了极致,所有人都对关羽敬佩有加。他认为自己是个实在人,而诸葛亮尽搞些虚的,自己都跑了三趟了,居然连人都没有见到。

关羽对诸葛亮的愤怒也在于,他认为自己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件事情弄来弄去,就成了一件无解的事情,毕竟不能指望关羽突然懂得谋士的那一套,也不能指望诸葛亮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武力超绝。

在两人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点的情况下,两个人是很难感同身受的。

关羽看得上的人大部分都是武将,对于文人,他有一种天生的厌恶感。他觉得那些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对于争夺天下没有什么太多的用处,反倒总是在朝堂上说三道四,指责那些在前线流血的将士。

可徐庶不同,徐庶来投奔刘备是诚心诚意地过来投奔的。后来曹操把他的母亲抓走,他在辞别之前也找到刘备说明了自己要离开的理由,而且在见到曹操的时候,他用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抗议。

在关羽看来徐庶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也很聪明,和诸葛亮不一样,关羽把徐庶看作朋友。

标签: 诸葛亮徐庶关羽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曹操不杀徐庶而杀了杨修?他们都没给曹操献过一计吗?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曹操,徐庶,杨修,刘备

    徐庶和杨修,在正史和《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差异较大。按民间形象,俩人都不大讨喜,心不在曹操身上。他们的结局却完全不一样,一个白长一张嘴,理直气壮地吃“霸王餐”,另一个则吃饭的家伙事被没收,让人搞不懂曹孟德为啥厚此薄彼。其实回到正史,就很容易有答案。徐庶的两个形象徐庶的民间形象,用三个字可以概括——才、

  • 曹操千方百计拉拢过来的徐庶,为何没有贡献过一计一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长河标签:徐庶,刘备,曹魏,三国,东汉,计一策,诸葛亮,曹操手下

    徐庶在曹营中没有贡献过一计一策,为何曹操还会把他留在身边。徐庶,原名徐福,又名元直,是颍川郡长社县人。说到徐庶,我们都会想到一句话,叫做“身在曹营,心在汉”,谁都知道,徐庶虽然名义上是曹操的人,但实际上,他的心思还是在刘备那里,所以,他从来没有为曹操出谋划策。徐庶原本是刘备在东汉末期的谋士,不过后来

  • 徐庶进曹营后,真是一言不发?专家:我们都被《三国演义》欺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徐庶,曹营,三国演义,曹操,刘备,诸葛亮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这段历史中有很多典故,“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就是其中之一。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就是受到徐庶的指点,而徐庶也是诸葛亮的一个好朋友。因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绝大多数人认为徐庶离开刘备,是为了诸葛亮出山做铺垫,这是最大的误解。事实上,徐庶离开刘备,可是刘备一生中最危难的时刻之一。小

  • 徐庶走马荐诸葛,间接帮助刘备成就帝业,他离开刘备是否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豫史档案标签:徐庶,刘备,诸葛亮,曹操,诸葛

    在《三国演义》中,徐庶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我们对于徐庶的印象似乎只有“走马荐诸葛”和“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两个标志性事件。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真实的历史中,对徐庶的记载都很少,但从为数不多的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我们还是可以勾勒出一个有智慧、有才识,又有民间气息的徐庶。徐庶离开刘备投靠曹

  • 刘备的第一位谋士——徐庶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刘备,徐庶,曹操,诸葛亮,关羽,刘表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有着这一句谚语叫做“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多数人都知道是在说关羽当年被曹操所擒并予以厚待,但是关羽依然没有投降的故事,但其实这句谚语还包含了另外一个人的故事,他就是刘备第一位谋士——徐庶。徐庶字‘元直’,本名徐福,后来因为犯法所以改名字避祸。他出生寒门,早年有习武,喜欢行侠仗义,

  •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到了曹营后,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夏夜意风标签:徐庶,曹营,曹操,刘备,荀彧,郭嘉

    导语:刘备仁德,因此招揽了不少能人异士,其中徐庶便是最早跟随他的谋士。徐庶的才能也是曹操所喜欢的,曹操这个人就比较阴险了,他想要徐庶,于是就抓了徐庶的母亲要挟他。刘备知道情况之后,十分理解徐庶,自古忠孝两难全的事情太多了,刘备为了不让徐庶为难,就让他走了。徐庶来到曹营之后,便有了“身在曹营,心在汉”

  • 徐庶为何没有回到刘备身边?不是为了孝顺母亲,而是看透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刘备,徐庶,曹操,诸葛亮,曹仁,刘邦

    《三国演义》之中三分天下的雄主刘备,一生之中得到了很多人才的归顺,但同时也错过和失去了许多人才。作为与刘备遭遇最早,感情最深的徐庶。他从刘备阵营之中的离去可以说是一幕挥之不去的悲剧。书籍和影视之中对这一幕的描写让人看了之后无不潸然泪下。他们两个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自古忠孝两难全”的道理。可实际上的徐

  • 谁说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明明出了个馊主意,最后还成全了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乐观探历史标签:徐庶,曹营,曹操,成全,刘备,赵云,三国,赵子龙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个歇后语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他被迫归入曹操阵营,虽然有堪比诸葛亮的才华和谋略,却不愿与曾经效力的刘备为敌,不愿为曹操进言献策。而曹操也很无奈,但是又欣赏他,不放他走,因此,徐庶在曹营数十年,却没有在军事上有所作为,在后面极少出场。因此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个歇后语。其实事

  • 徐庶在曹营一言不发,曹操为何还要供养着他?徐庶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徐庶,曹操,曹营,司马懿,刘备,艺术家,汉朝,三国,曹操麾下

    徐庶,作为刘备阵营名副其实的第一任军师。可是在曹操南下荆州时,先锋部队接连在徐庶手底下吃了亏之后,曹操手底下的谋士程昱因为知道徐庶是个孝子,就给曹操出了条毒计就抓了徐庶的母亲,逼徐庶离开刘备前往曹营。这也就成就了一个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么,为什么徐庶在曹操的阵营里一言不发,曹

  • 诸葛亮和徐庶都是军师,为何关张对他们态度截然不同,他如何破局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历史标签:徐庶,刘备,关羽,张飞,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第一个军师不是诸葛亮,而是徐庶。在刘备去寻访贤才的路上,听到有人高声唱歌。刘备听出歌词中的豪情壮志,十分欣赏,于是结识了化名单福的徐庶。徐庶也因此成为了刘备的第一个军师,并且为刘备出谋划策,建立了战功。徐庶在帮助刘备打退了曹仁的进攻,尤其是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后,被曹操查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