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昭弑杀曹髦后,只有两位大臣前去痛哭,他们分别是谁?

司马昭弑杀曹髦后,只有两位大臣前去痛哭,他们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计划儿 访问量:2771 更新时间:2024/1/1 21:01:05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曹魏皇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后率人讨伐司马昭,被其党羽刺死。就司马昭弑君来说,是三国时曹魏甘露五年五月(260年6月)发生于魏都洛阳的事件。

彼时,曹魏皇帝曹髦欲讨伐司马昭,却因王沈、王业的背叛而泄密,其本人被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指使武士成济弑杀于南阙。在曹髦被杀后,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曹髦被追贬为庶人,忠于曹髦的大臣王经及亲属被杀。值得额注意的是,司马昭弑杀曹髦后,两位大臣前去痛哭,要求司马昭处死凶手,这两位大臣分别是谁呢?

首先,《魏氏春秋》中记载:“帝之崩也,太傅司马孚、尚书右仆射陈泰枕帝尸於股,号哭尽哀。” 甘露五年(260年),曹魏皇帝曹髦亲自讨伐司马昭,为太子舍人成济所弑,年仅二十岁,以王礼葬于洛阳西北。在曹髦被司马昭的手下弑杀后,太傅司马孚、尚书右仆射陈泰倒在地上,枕着曹髦尸体号哭尽哀。也即在司马昭弑杀曹髦后,只有这两位大臣敢于冒着风险前去痛哭。

一方面,就尚书右仆射陈泰来说,是曹魏大臣陈群的儿子。一开始,陈泰担任员外散骑侍郎,袭封颍阴侯。之后,陈泰出任并州刺史,颇有成绩。等到司马昭发动高平陵之变时,陈泰劝大将军曹爽投降,成为司马懿可以笑到最后的原因之一。因此,陈泰得到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等人的信任和重用。

不过,为了回避朝廷内部的斗争,陈泰出任雍州刺史,成功防御蜀汉大将姜维的进攻。甘露元年(256年),陈泰被拜为尚书右仆射,跟随大将军司马昭抵御孙吴进攻。魏晋以后,仆射已处于副相地位,号称端副(尚书令称端右)。基于此,陈泰可以说是曹魏的重臣了。在司马昭弑杀曹髦后,立即找到陈泰商量善后事宜。

对此,陈泰表示说:“只有斩杀贾充,才能以谢天下。”也即陈泰虽然受到司马氏的提拔和重用,但是,他依然不能容忍弑君行为的发生,所以要求司马昭处死凶手。并且,因为曹髦被杀这一事件,陈泰伤心过度,在不久之后就病逝了。陈泰死后,被追赠为司空,谥号穆侯,并被厚葬。另一方面,就另一位前去痛哭的大臣司马孚,也主张严惩弑杀曹髦的凶手。

在曹髦被弑杀后,太傅司马孚前往,首枕其股(将曹髦的头部枕于自己大腿上),失声痛哭说:“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不能做违背家族利益的事情,但是,因为受到曹魏的恩惠,所以,司马孚和陈泰一样,也非常不满曹髦被弑杀的事件发生。所以,司马孚上奏请求捉拿主谋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曹髦是被成济弑杀于南阙,但是,主谋的人却是贾充。当然,不管是贾充还是成济,都是司马昭的手下,因此,弑君的名声,自然要由司马昭承担。不过,尽管陈泰和司马孚都将矛头指向了贾充,但是,司马昭并没有严惩贾充。在此基础上,为平息众怒,司马昭将成倅、成济兄弟二人杀死。

最后,据《魏氏春秋》记载,弑杀曹髦后,成济兄弟不服罪,也即不甘于做替罪羊,于是光着身子跑到屋顶,大骂司马昭,结果被司马昭的军士射杀。至于主谋的贾充,在曹奂被立为皇帝后,贾充进封安阳乡侯,统领城外诸军,加散骑常侍。晋朝建立后,贾充转任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后升任司空、太尉等要职,可谓平步青云,成为西晋重臣。

而就主张捉拿贾充的司马孚,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太宰,封安平王。晋武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他并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曹魏臣子自称。对于司马孚来说,和陈泰一样,虽然立场是偏向于司马氏的,但是,这并不意味他们对曹魏没有感情,在矛盾和忧愤的情绪下,陈泰在曹髦被弑杀的同一年就去世了。而就司马孚来说,早在司马懿篡权后就逐渐隐退,也即不参与司马师、司马昭等人废立皇帝的行动。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司马昭曹髦贾充弑杀司马懿司马师

更多文章

  • 曹髦杀来时,司马昭只要困住曹髦,请来太后就行了,为何非要弑君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曹髦,司马昭,司马师,曹芳,司马懿

    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对曹操来言,显然他有两大恨!第一个就是为啥活着时,没杀掉司马懿?明明已有“三马同槽之梦”,还发现了司马懿“鹰视狼顾之相”,却愣把这件事交给了儿子曹丕,还语重心长提醒:司马懿日后必对咱老曹家图谋不轨,孩儿啊,你千万要注意。由此,不成器的曹丕,就成了曹操的“第二大恨”。他把曹操的提

  • ​浅析曹魏的刚烈之君曹髦——兼辨司马昭弑君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曹髦,司马昭,曹魏,司马师,司马懿,曹丕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不会受到任何一个历史学家的称赞,甚至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都对其鲜有提及,它就是晋朝。它也被称作是得国不正的朝代典范。自晋朝之前,虽有改朝换代的情况,但追起原因,不过是前道不公触怒天下百姓,民不聊生之际,百姓最终揭竿而起。然而晋朝是谋朝篡位窃国的天下第一,为华夏历史开了一

  • 悲惨的司马昭,终于有称帝的实力却因命短而错失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司马昭,司马懿,曹操,司马师,蜀汉,曹魏

    皇帝看上去是个光鲜的职业,无数人为他而疯狂,但其实他的背后充满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两晋时期就有这样一位皇帝,终于熬到可以称帝时却因命太短而错失皇位。晋朝是一个挺混乱的朝代,晋朝的统治者才能有限,所以晋朝不是“八王之乱”就是“五胡乱华”,晋朝的老百姓没过几天安生日子。晋朝的统治者能力不行,但是晋朝的

  • 民主党的司马昭之心——联邦最高法院

    历史解密编辑:浩思者标签:民主党,司马昭,共和党,参议院,自由派,总统特朗普,联邦最高法院

    联邦最高法院近日已经表态计划推翻“Chevron deference”案,该案的重要性在于,当法律对某些议题没有明确解释的情况下,给予联邦政府自由裁量权。如果该案被推翻,那么无疑对Biden拥有的行政权又是一次削弱,民主党企图在气候方面有所作为恐成泡影。当两党就某些议题争论不休时,司法系统一般情况下

  • 刘禅投降后写了3字,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困惑,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刘禅,司马昭,刘备,诸葛亮,魏国

    提到刘禅,我们大家都不熟悉。可是有一个关于刘禅的典故,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扶不起的阿斗。有多少次在我们考试成绩不合格时,父母总会拿手指着我们说:“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历史上的阿斗刘禅在蜀国灭亡后,只写了3个字,这3个字让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对此很是困惑,司马昭却说:“你们倒着读。”刘禅到底了写了哪3个

  • 当年司马昭杀死曹髦后,被万人唾弃,他是如何善后平息众怒的?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司马昭,曹髦,司马师,曹操,钟会,贾充

    曹髦有可能是曹操后代当中最优秀的,当初曹叡无子,如果将皇位传给曹髦,恐怕就不会有司马懿篡权的事情了。曹髦也是曹操后代当中最有种的,尽管自己被司马昭架空,仍然义无反顾的率领随从在夜里偷袭司马昭,最后被人当场杀死。那么司马昭杀死皇帝曹髦后是怎么妥善处理这件事情呢?曹髦为什么会出此下策,做出以卵击石的举动

  • 司马懿的老朋友满宠的孙子为什么成了司马昭的“眼中钉”?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满宠,曹髦,贾充,汉朝,三国,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

    对于熟悉三国史的朋友们来说,满宠一定不是陌生的名字。自初平三年(192年)被曹操辟为从事以来,满宠为曹魏屡建奇功,比如辅佐曹仁守樊城而间接导致关羽“走麦城”,多次击败孙权而得名“满数十”等等。另外,满宠与司马懿的关系不错,满家一直是司马家的盟友。然而到了司马懿的二儿子司马昭掌权期间,满宠的孙子满长武

  • 司马昭消灭蜀汉后,为何不趁势进攻东吴,从而一统天下呢?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司马昭,蜀汉,钟会,曹魏,邓艾,东吴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公元263年8月,魏国权臣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

  • 曹髦唯一一次翻身的机会,本来准备动手,但被司马昭识破了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曹髦,司马昭,司马师,魏国,毌丘俭,贾充

    嘉平六年(254年),魏国皇帝曹芳,被司马师废掉,司马师本来准备立曹操的儿子彭城王曹据为皇帝,郭太后以辈分问题为由,坚持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皇帝,曹髦是曹丕的孙子,是东海王曹霖的儿子。就这样,年纪轻轻的曹髦被推上了前台,成为了魏国第四位皇帝。曹髦是历代帝王中,最不幸的帝王之一,因为,他被臣子所弑杀。司

  • 大招民兵,蔡英文暴露“司马昭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枢密院十号标签:军事,民防,三国,二战,蔡英文,司马昭,民进党,法学家,台湾地区领导人,解放军“环岛”军演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本是台湾警察部门此前为运用民力防窃及防抢而喊出的口号,最近又在岛内街头大量出现,只不过变成用来招募民兵的噱头。距离2024年选举还有半年多时间,蔡英文当局为骗取选票,又开始配合美国煽动“全民皆兵”。招募民兵口号根据台湾《联合报》5月5日的报道,为落实蔡英文所谓“全民防卫”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