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髦杀来时,司马昭只要困住曹髦,请来太后就行了,为何非要弑君

曹髦杀来时,司马昭只要困住曹髦,请来太后就行了,为何非要弑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4700 更新时间:2023/12/12 8:21:23

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对曹操来言,显然他有两大恨!

第一个就是为啥活着时,没杀掉司马懿?明明已有“三马同槽之梦”,还发现了司马懿“鹰视狼顾之相”,却愣把这件事交给了儿子曹丕,还语重心长提醒:司马懿日后必对咱老曹家图谋不轨,孩儿啊,你千万要注意。

由此,不成器的曹丕,就成了曹操的“第二大恨”。他把曹操的提醒当成耳边风,养肥了司马家,饿瘦了曹魏。他是一撒手就走了,可司马懿也就为大不掉,继续膨胀下去了。

直至司马懿夺走了曹魏大权,而他儿子司马昭,竟还杀掉了曹操的亲孙子曹髦——这就是发生在三国末期,著名的司马昭弑君事件。但事情却先要从曹芳司马师和郭太后说起……

一、从曹芳到曹髦

曹芳是“黄须儿”曹彰的后代。由于曹叡无子,便把他收养后宫,临死前指定为接班人。等于曹丕当年折腾得一地鸡毛,皇位最终还是归了兄弟。

曹芳的第一任皇后姓甄,是三国美女甄宓的侄女。可惜她跟甄宓一样的命运,不受宠爱,当了8年皇后就病逝了。曹芳就要立最宠爱的王贵人为皇后,遭到了郭太后的阻击。为此,曹芳跟郭太后就产生了矛盾。

一则郭太后不是曹芳的生母,自然两人的感情就比较淡。

二则郭太后跟司马家沾亲,他的堂弟叫郭德(没有感),先后娶了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女儿。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为何能请来太后懿旨搞掉曹爽?人家也是一家子!

但无论怎样,曹芳和郭太后之间,就产生了裂痕,埋下了曹芳最终被废的导火索。后来,曹芳想要搞掉司马师,重夺大权,结果事情败露。司马师便要废掉曹芳,他最初拥立的人选却不是曹髦,而是曹叡的叔父曹据——他是曹冲的亲弟弟。

哪料郭太后却急眼了:这哪成?曹据若真当了皇上,我堂堂太后就成了他的侄媳妇了,还有我啥地位?

于是郭太后提出:想废掉曹芳,重立新君不是不行,但必须拥立曹丕的后代才成,因为是曹丕开基了咱大魏。

曹芳是曹彰的亲孙子,所谓先例已开。如今郭太后却又要求立曹丕后代。故而,废曹芳,显然也是郭太后能接受的。否则她若不同意,硬跟司马师顶牛,司马师还真没啥太好的办法。

因为,郭太后的这个理由,得到了绝大多数文武的鼎力支持。也就是说,这些文武大臣,纷纷站在郭太后的背后,也许是因为年幼新君曹髦好控制。但别管啥心思,显然文武大臣们,都不愿意看到“司马家一家独大”,这点是可以肯定的。

故而,从这个记载中就能分析出,司马家的权势在当时根本没有达到,一言九鼎的程度。曹魏依然拥有号召力和翻盘基础。就这样,在郭太后的力挺下,曹丕的亲孙子曹髦,被选中为曹魏新君,坐在了“火山口”上。

二、曹髦为何非要杀司马昭

公允来言,立曹髦为新君,对曹魏来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别看曹髦岁数小但很快就展现出了自己非凡的才能。

钟会就曾当面对司马师说过:这位新皇帝可不得了,文采似曹植,武略如曹操!当时让司马师就心头一紧,都开始后悔了!同时,曹髦也向司马家族的人发起攻心术。如司马孚的儿子司马望,就被曹髦感动得一塌糊涂。

因此当司马昭上台后,对曹髦也是很忌惮的。如几次推却曹髦加封他为“晋公”,为何?若接受了,就等于走上了,当年曹操加封魏王的老路,变相承认了司马家要夺曹魏大权。

司马昭不傻,如今实力未到,岂能当这个“靶子”?故而,他开始对曹髦进行全面控制,加紧篡权准备。司马昭这一手,逼得曹髦退无可退了。若再这么发展下去,自己就会变成第二个汉献帝。啥权力没有,只能当一个“橡皮图章”。

于是曹髦终于下定决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殊死一搏,也许还能扭转局面。如今能利用的,就只有自己“皇上”的身份了。故而在公元260年,曹髦这才不顾一切,召集起宫内的一些仆从等,高喊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杀向司马昭府。

所以不是曹髦鲁莽无脑,而是他若不想成为第二个汉献帝,就只能如此奋力一搏了。历史虽以成败论英雄,但如曹髦这样的失败者,理应赢得应有尊重!

三、司马昭杀曹髦是最优选项

从《资治通鉴》等记载中可以看到,曹髦当时所率领的仅仅是些“宿卫、苍头、官僮”,这些人都没啥战斗力,人数也就三百人左右。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成济一人一矛,就轻松杀掉了曹髦。

显然此刻就出现了一个疑问,司马昭只要围困住曹髦,然后请来郭太后,便能轻松化解这次危机。可为何却选择了弑君,杀死了曹髦?

其一:司马昭懵了。曹髦能玩出这一手来,任何人都想不到!所以司马昭被搞懵了,失去了方寸。但这却经不起推敲,在曹髦行动之前,王沈、王业这两人就曾苦劝,眼见劝不住,便跑来通知司马昭。

也就是说,司马昭已经提前知道,曹髦要来跟自己决斗的消息了。故而,排除司马昭被搞懵的可能。

其二:手下人擅自作为。这主要是针对贾充和成济。当曹髦杀来时,成济问怎么处理?贾充说:平时司马公那么厚待你们,不就是为了今天吗?还有啥可问的。故而成济这才过去杀掉曹髦。

但结合第一条分析,显然也有问题。贾充是司马昭的心腹,司马昭都得知消息了,岂能不告诉他,让他赶紧来想办法?且从事后司马昭的处理上,也能得出这个结论。曹髦死后,陈泰逼着司马昭杀贾充。可司马昭就死保贾充,只杀了成济兄弟。

故而弑君杀曹髦,应该是司马昭的一个方案。

其三:必须杀曹髦!可以做个假设,司马昭围困住曹髦,请来郭太后处理,虽事情能解决,但影响如何?皇上大哥如此英勇,必然会激发起那些曹魏忠臣的斗志,让骑墙派,不得不重新考虑站队。

也就是说,司马昭的权威,被曹髦严重削弱了。也许有人说,司马昭就不会跟郭太后合作,再废掉曹髦吗?

笔者只能说,太难!一是,皇上杀臣子,天经地义。二是,曹髦在行动前,也通知了郭太后。这证明了郭太后这一次,明显是采取了中立态度,谁胜了跟谁合作。其三,如上面所言,曹魏忠臣们必会抱团,骑墙派保持中立,如果太后一样都选择观望。

这三个条件一加,司马昭能轻松废掉曹髦,太难吧?所以对于司马昭来言,最优的方案,就是杀之

标签: 曹髦司马昭司马师曹芳司马懿

更多文章

  • ​浅析曹魏的刚烈之君曹髦——兼辨司马昭弑君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曹髦,司马昭,曹魏,司马师,司马懿,曹丕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不会受到任何一个历史学家的称赞,甚至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都对其鲜有提及,它就是晋朝。它也被称作是得国不正的朝代典范。自晋朝之前,虽有改朝换代的情况,但追起原因,不过是前道不公触怒天下百姓,民不聊生之际,百姓最终揭竿而起。然而晋朝是谋朝篡位窃国的天下第一,为华夏历史开了一

  • 悲惨的司马昭,终于有称帝的实力却因命短而错失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司马昭,司马懿,曹操,司马师,蜀汉,曹魏

    皇帝看上去是个光鲜的职业,无数人为他而疯狂,但其实他的背后充满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两晋时期就有这样一位皇帝,终于熬到可以称帝时却因命太短而错失皇位。晋朝是一个挺混乱的朝代,晋朝的统治者才能有限,所以晋朝不是“八王之乱”就是“五胡乱华”,晋朝的老百姓没过几天安生日子。晋朝的统治者能力不行,但是晋朝的

  • 民主党的司马昭之心——联邦最高法院

    历史解密编辑:浩思者标签:民主党,司马昭,共和党,参议院,自由派,总统特朗普,联邦最高法院

    联邦最高法院近日已经表态计划推翻“Chevron deference”案,该案的重要性在于,当法律对某些议题没有明确解释的情况下,给予联邦政府自由裁量权。如果该案被推翻,那么无疑对Biden拥有的行政权又是一次削弱,民主党企图在气候方面有所作为恐成泡影。当两党就某些议题争论不休时,司法系统一般情况下

  • 刘禅投降后写了3字,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困惑,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刘禅,司马昭,刘备,诸葛亮,魏国

    提到刘禅,我们大家都不熟悉。可是有一个关于刘禅的典故,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扶不起的阿斗。有多少次在我们考试成绩不合格时,父母总会拿手指着我们说:“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历史上的阿斗刘禅在蜀国灭亡后,只写了3个字,这3个字让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对此很是困惑,司马昭却说:“你们倒着读。”刘禅到底了写了哪3个

  • 当年司马昭杀死曹髦后,被万人唾弃,他是如何善后平息众怒的?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司马昭,曹髦,司马师,曹操,钟会,贾充

    曹髦有可能是曹操后代当中最优秀的,当初曹叡无子,如果将皇位传给曹髦,恐怕就不会有司马懿篡权的事情了。曹髦也是曹操后代当中最有种的,尽管自己被司马昭架空,仍然义无反顾的率领随从在夜里偷袭司马昭,最后被人当场杀死。那么司马昭杀死皇帝曹髦后是怎么妥善处理这件事情呢?曹髦为什么会出此下策,做出以卵击石的举动

  • 司马懿的老朋友满宠的孙子为什么成了司马昭的“眼中钉”?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满宠,曹髦,贾充,汉朝,三国,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

    对于熟悉三国史的朋友们来说,满宠一定不是陌生的名字。自初平三年(192年)被曹操辟为从事以来,满宠为曹魏屡建奇功,比如辅佐曹仁守樊城而间接导致关羽“走麦城”,多次击败孙权而得名“满数十”等等。另外,满宠与司马懿的关系不错,满家一直是司马家的盟友。然而到了司马懿的二儿子司马昭掌权期间,满宠的孙子满长武

  • 司马昭消灭蜀汉后,为何不趁势进攻东吴,从而一统天下呢?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司马昭,蜀汉,钟会,曹魏,邓艾,东吴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公元263年8月,魏国权臣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

  • 曹髦唯一一次翻身的机会,本来准备动手,但被司马昭识破了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曹髦,司马昭,司马师,魏国,毌丘俭,贾充

    嘉平六年(254年),魏国皇帝曹芳,被司马师废掉,司马师本来准备立曹操的儿子彭城王曹据为皇帝,郭太后以辈分问题为由,坚持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皇帝,曹髦是曹丕的孙子,是东海王曹霖的儿子。就这样,年纪轻轻的曹髦被推上了前台,成为了魏国第四位皇帝。曹髦是历代帝王中,最不幸的帝王之一,因为,他被臣子所弑杀。司

  • 大招民兵,蔡英文暴露“司马昭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枢密院十号标签:军事,民防,三国,二战,蔡英文,司马昭,民进党,法学家,台湾地区领导人,解放军“环岛”军演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本是台湾警察部门此前为运用民力防窃及防抢而喊出的口号,最近又在岛内街头大量出现,只不过变成用来招募民兵的噱头。距离2024年选举还有半年多时间,蔡英文当局为骗取选票,又开始配合美国煽动“全民皆兵”。招募民兵口号根据台湾《联合报》5月5日的报道,为落实蔡英文所谓“全民防卫”的观

  • 为什么曹操、曹丕不敢杀汉献帝,而司马家的司马昭却敢弑君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曹操,曹丕,司马昭,汉献帝,曹魏,三国,曹操麾下

    司马昭弑君,是三国时曹魏甘露五年五月(260年6月)发生于曹魏都城洛阳的重要历史事件。公元260年,曹魏皇帝曹髦欲讨伐司马昭,却因王沈、王业的背叛而泄密,其本人被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指使武士成济弑杀于南阙。曹魏皇帝曹髦被弑杀后,权臣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忠于曹髦的大臣王经及亲属被杀,成济则被夷灭三族。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