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王平、魏延都是降将,为何诸葛亮只认为魏延是天生反骨?

姜维、王平、魏延都是降将,为何诸葛亮只认为魏延是天生反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天下有警官方 访问量:3241 更新时间:2024/2/17 22:34:47

古代战争年间,士兵或将领投降敌方的事情并不少见。尤其在三国时期,吕布“三姓家奴”的称号,更是广为人知。

此外,姜维魏延王平等人,也都是从其他势力投降到蜀国阵营之中。可让人疑惑的是,为何诸葛亮偏偏认定只有魏延才会造反?

蜀国三降将

作为第一位投降蜀国的将领,魏延早在刘备分得部分荆州的时候,就选择了刘备阵营。

此后,刘备入川,魏延多次立下战功,从牙门偏将一直升任镇远将军、汉中太守等等,成为蜀国独当一方的大将。

只是和刘备不同,诸葛亮一直不太看好魏延。原文中就曾提到,刘备疑惑诸葛亮怎么老是想着杀掉魏延,诸葛亮回答:

  • 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

给出了文绉绉的解释后,又加一点迷信说法:

  • “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

对于今人而言,前面的解释更令人信服。可像刘备这样的古人,在时代社会背景的束缚下,其实后一句更有杀伤力。

好在刘备最终没有选择同意,一直让魏延跟随蜀国军队四方征战。

至于后来投降的王平和姜维两人,前者是在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期间,因为战局失利而降。彼时还是一个小将的王平,根本无法引起曹操的注意。

后者则是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时候,识破诸葛亮计谋而被关注。尽管此次北伐,诸葛亮大败而归,好在顺利将姜维带回蜀国,也算是挽回了一点损失。

可这两个人和魏延相比,其一是没有出色的功绩,其二又都来自曹魏这个死对头阵营。为何诸葛亮偏偏怀疑魏延,却对王平、姜维熟视无睹呢?

偏疑魏延的原因

或许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一,如前文所言,魏延食其禄而杀其主、居其土而献其地。在信奉忠义的诸葛亮眼中,这样的行为未来难免会发生在蜀国身上。

倘若魏国来犯,身为汉中太守的魏延将汉中拱手送出,蜀国北面的屏障岂不是岌岌可危。到了那个时候,本就势弱的蜀国,更没有与魏国抗衡的资本。

诸葛亮即便怀疑,也是不放心将如此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交给“外人”。

甚至以他对刘备的了解,其言论或许并不在于将魏延真的杀掉,只是在刘备心里埋下一颗种子,方便未来替换掉防守大将。

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的怀疑,主要还是为了蜀国。因此,无论刘备做出怎样的选择,诸葛亮的目的都已经达到。

其二,则是王平、姜维这两个人,都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刘备,反观魏延,彼时并不存在多大的生存压力。

如果说前面两个人的选择还能让人理解的话,那么魏延就有些令人看不懂了。

还没开始“行刑”,“犯人”就把情报全部泄露了,怎么想都让人怀疑。面对如此情况,诸葛亮自然会留一个心眼。

只不过就具体表现来看,的确有些小题大做。毕竟魏延个人的选择,以及魏延后续在蜀国阵营中的表现,也足以让大家信任。

人们不愿意相信,有功于蜀国的魏延,最终竟然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事实上,这也是后来诸葛亮怀疑并留下锦囊,除掉魏延的第三个原因:魏延势大,蜀国已经无人能够压制他。

魏延以降将身份在蜀国内部的表现,实在太好。除去当年在入川、夺汉中时身先士卒的战斗外,北伐魏国时也是蜀军中的主要战斗力。

年迈的将领接连战死、老死,年轻的将领又一直没能成长起来。

尽管姜维未来或许有机会成为魏延的掣肘,可现在的他,还是太过年轻。尤其是和魏延相比,姜维的军功根本不值一提。

为了防止魏延一家独大,诸葛亮才会专门安排马岱作为后手。

要知道历史上的诸葛亮,还有政治家这层身份。只不过后人通过《三国演义》的描述,侧重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关注,大都已经忽略。

而政治家在确保战争胜利的同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确定国家的稳定。当魏延这样不稳定的因素存在,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抹除。

诸葛亮知道,自己在世时,可以轻松压制魏延。可等到自己去世以后,谁也不能将蜀国朝堂变成自己的一言堂。

至于其行为是对是错,一心为蜀国的诸葛亮,其实并不在意。

标签: 姜维王平魏延诸葛亮

更多文章

  • 魏延死后的蜀国九大猛将,他们分别是谁?武力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趣史研究社标签:魏延,姜维,夏侯霸,廖化,张郃,马岱

    三国时代,猛将如云,从关羽败亡开始,赵云病逝,张郃中箭,魏延斩首,标志三国一流英雄的时代已经结束。滚滚长江东逝水,随着时间的推移,英雄不断谢幕,等到魏延死后,大家熟悉的战将已经不多了。可是对于蜀汉政权来说新人辈出,还有以姜维为首的九大猛将,他们是张嶷、诸葛尚、张翼、廖化、傅佥、夏侯霸、马岱、王平。为

  • 三国志11风起云涌:蜀汉武将数据,魏延获特技斗神

    历史解密编辑:晨晨手游标签:魏延,三国志11,赵子龙,蜀汉,刘备,姜维

    关于三国志11风起云涌这个版本,汉末的将领们都重新回归了一线之列。并且因为特技的改变,让一些武将直接获得了质的提升,而魏延和赵云就在此列。今天主要介绍的是一些蜀汉的武将,其实在风起云涌2.0这个版本,英雄集结剧本里。蜀汉被拆分成了三个势力,并且赵云也被归于了公孙瓒势力,这里就直接混到一起介绍了,直接

  • 魏延作乱大喊“谁敢杀我”,姜维为何不敢挺身而出?他在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魏延,姜维,诸葛亮,马岱,刘备,司马懿

    当魏延说“谁敢杀我”时,姜维之所以不挺身而出,其实并非他不敢,而是没必要!因为诸葛亮留下了后手!姜维当年好歹也是敢和赵云硬刚之人,并且武艺得到了赵云的称赞,可见姜维这人,武功还是不错的,就算是打不赢魏延,那也完全没必要怯场,因为魏延也无法轻易斩杀姜维!姜维面对魏延的挑衅,之所以不主动挺身而出,乃是因

  • 真是历史中,魏延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谋反被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帝王霸朱标签:魏延,刘备,马岱,杨仪,诸葛亮,三国志,司马懿,曹操手下

    三国历史波澜壮阔,在这一部历史舞台剧中,涌现了众多旷世奇才。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战乱时期,文武双全的魏延,虽然名声不如刘备、关羽、张飞、孙权等人显赫。但也是三国时期一颗不可忽视的将星。只可惜,在《三国演义》这部历史长篇小说中,曾经为了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魏延,最后以反叛之名被诸葛亮的亲信马岱所杀,结局令人

  • 魏延和赵云究竟谁在刘备心中的地位高?诸葛亮要杀魏延的?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魏延,赵子龙,刘备,诸葛亮

    《三国演义》很多都是参照历史来写的,但是由于《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也存在着很多调整的地方,比如根本就没有三英战吕布,汉末第一大将应该是孙坚,诸葛亮根本就不会妖法借东风,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是周瑜和黄盖等等。但是有那么一个人,原本历史上应该是地位很崇高的,尤其是蜀汉中后期算得上头号武将的人物,却成了“

  • “魏延”必须死,不是因为他有“反骨”,而是诸葛亮看出了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魏延,蜀汉,刘备,曹魏,张飞,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乱世三国,群雄并起,正是天下英雄崭露头角的好时代,因此诸如蜀汉刘备、曹魏曹操、东吴孙氏迅速崛起;这三位诸侯几乎将天下一分为三,各霸一方。尤其是蜀汉政权的刘备,从一个市井“织席贩履”的小人物,靠着以关、张为代表的“五虎上将”,以及诸葛亮为代表的领兵统帅,硬是拼到最后,坐上了“汉中王”的宝座。但刘备自立

  • 魏延死的到底冤不冤?诸葛亮并没有想杀魏延,反而一直在保护他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魏延,诸葛亮,刘备,张飞,关羽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为此丧命的人可谓数不胜数,其中也不乏枉死之徒。要论最出名的可能就是魏延了,演义中,魏延天生反骨,还害得诸葛亮过早归西,后来因不听调令被杨仪、马岱等人斩杀。但在正史中,关于魏延的死,甚至连史书的作者都在为其打抱不平。在关羽、张飞的时代结束之后,蜀中最有实力的大将就是魏延了,在诸葛亮

  • 让魏延镇守汉中,其实是刘备一石5鸟之计!魏延临死才发现跟错人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魏延,刘备,汉中,曹操,马超

    刘备这个人,一生都在耍阴谋诡计,仗着大汉皇叔的身份,四处宣传口号、四处拉人。直到在刘备大业初成之时,很多人都被刘备坑过。徐州坑陶谦、官渡坑袁绍、下邳坑吕布,益州坑刘璋。总之,刘备事业上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坑”字。除了陶谦、吕布、袁绍、刘璋之外,刘备还坑过谁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是跟随过刘备超过

  • 假如魏延不死,魏延对战司马懿,蜀汉有多少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魏延,司马懿,蜀汉,刘备,诸葛亮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将,魏延肯定是其中一位。建安十六年,魏延开始在三国崭露头角。当时的刘备帮助刘璋抵御张鲁。此时的刘备正式入川,也就是说,刘璋“引狼入室”。最终的结局就是刘备占领了益州,从此开始,刘备建功立业。话说回来,在当时刘备帮助刘璋的时候,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也就是在抵抗张鲁的时候,魏延

  • 中国“计算机天才”魏延政:入职华为年薪百万,抗癌五年不幸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魏延政,华为,北大,出国留学,计算机

    大多数人都很平凡,为了衣食住行以及照顾老人、培育子女努力工作,终生默默无闻。其中有些人想做出一番事业,但可能由于天赋和个人能力的原因没有成功。成功的人是少数,他们拥有别人羡慕的目光,但天有不测风云,有些事不是人能掌握的,比如天灾或者人祸。当人经历了成功,再因外因走向低谷甚至到了生命的尽头时,往往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