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延作乱大喊“谁敢杀我”,姜维为何不敢挺身而出?他在怕什么?

魏延作乱大喊“谁敢杀我”,姜维为何不敢挺身而出?他在怕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2076 更新时间:2024/2/17 22:34:37

魏延说“谁敢杀我”时,姜维之所以不挺身而出,其实并非他不敢,而是没必要!因为诸葛亮留下了后手!

姜维当年好歹也是敢和赵云硬刚之人,并且武艺得到了赵云的称赞,可见姜维这人,武功还是不错的,就算是打不赢魏延,那也完全没必要怯场,因为魏延也无法轻易斩杀姜维!姜维面对魏延的挑衅,之所以不主动挺身而出,乃是因为他知道,诸葛亮留下了后手对付魏延!

诸葛亮与魏延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其实算不上是非常的融洽,两人虽然表面上笑嘻嘻,但内心深处都对对方颇为不满,只不过矛盾还没有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真正让诸葛亮决定诛杀魏延,乃是在诸葛亮四出祁山时!

魏延这个人,其实是颇有才能的,无论是个人武力还是军事才能,魏延在蜀汉都是排得上号的,所以刘备非常看重魏延,当把汉中打下来后,大家都以为刘备会让张飞去镇守,结果刘备直接让魏延前去了,震惊了众人。不过魏延这人虽然才能,但一直并不怎么受诸葛亮欢迎,其原因,就是因为魏延脑后有反骨。

当年魏延出手相助,打开长沙城门,帮助关羽攻下长沙郡,算是立下了大功,但是诸葛亮却在这个时候建议刘备杀掉魏延,而原因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将来必反!刘备在汉末这个江湖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哪里会信反骨这种事情?他知道诸葛亮是借此敲打魏延,所以出手拦住了诸葛亮,救下了魏延一命,借此让魏延真正的臣服于他。

实际上,站在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反骨这玩意看不见摸不着,完全就是任由自己瞎说,根本是毫无依据的。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干,估计是看到魏延先背弃刘琮,后背弃韩玄,怕魏延以后背弃刘备,所以先敲打魏延一番,让魏延不要居功自傲。可以说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干,乃是为了刘备的大局着想,并没有什么大错,只不过他没想到,魏延乃是那种骜不驯之人,不喜欢弯弯绕绕,他并不懂诸葛亮这一行为的背后深意,只是单纯以为诸葛亮对他不满,于是开始对诸葛亮不满起来。

刚开始刘备主政,魏延在汉中,诸葛亮在成都,两人没在一起共事,即便魏延对诸葛亮不满,两人的矛盾也没有激化。但是等到诸葛亮开始北伐后,魏延成为了诸葛亮手下大将,两人的矛盾便开始越闹越大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献出了子午谷奇谋,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心中已经开始不爽了,尤其是当守卫街亭时,魏延主动请战,但是诸葛亮压住了他,让马谡前去,最终导致大败,这让魏延对诸葛亮的行为愈发不满。等到诸葛亮三出祁山时,魏延已经开始给诸葛亮甩脸色了,开始不配合诸葛亮的行动了。

当时诸葛亮想要用诈败计吸引司马懿追击,然后出兵截断司马懿的追兵,这样就可以歼灭一大部分追兵。而截断魏军追兵,必须要一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当时五虎上将已经去世,蜀汉阵营就数魏延战斗力最强了,诸葛亮想要魏延主动请缨,但是魏延直接无视了诸葛亮,让诸葛亮非常尴尬。

原文:孔明唤众将商议口:“今魏兵来追,必然死战;汝等可一当十,吾以伏兵截其后:非智勇之将,不可当也。魏兵必分为两枝,司马懿必随后而来,防吾伏兵。若懿至,伏兵正在当中,须要大战。此两枝兵,若非大将,不可当也。”孔明言罢,以目视魏延,延低头不语。

由于对诸葛亮越发不满,魏延直接无视了诸葛亮的暗示,拒绝出兵,令诸葛亮大为头痛。不过诸葛亮作为主帅,自然是不好和魏延翻脸的,既然魏延不愿意,那就让其他人上吧。于是在之后的整场作战中,其他猛将都轮番上场,但魏延没上。时间发展到诸葛亮四出祁山,这一次魏延和诸葛亮的矛盾完全激化了,诸葛亮也破天荒地表示,要考虑除掉魏延了!

诸葛亮四出祁山,最开始还是很看重魏延的,毕竟魏延的战斗力、军事能力确实不错,但魏延的表现却让诸葛亮非常失望。当时诸葛亮让魏延、张嶷、杜琼、陈式四将,率两万军队取箕谷而进,之后又派邓芝前来传令,让大家小心魏军的埋伏,不要轻兵冒进。结果手下的陈式认为诸葛亮用兵太谨慎了,出言反驳,魏延一看有人挑头,有好戏看了,于是准备加一把火,说了下面这段话!

原文:魏延想起孔明向日退军之时,教他守武都、阴平全无功次,亦笑曰:“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今执定要出祁山。有何益也?既已令进兵,今又教休进。”

魏延的这番话无异于火上浇油,成功地挑起了陈式的怒火,于是陈式根本不管诸葛亮的军令,根本没有停下脚步查探敌情,反而轻兵冒进,最终中了魏军的埋伏,被打的大败,损兵折将。魏延的这一系列行为,让诸葛亮非常愤怒,三出祁山时魏延避战,这一次他又挑拨同僚轻兵冒进,做事情太没有分寸了,于是诸葛亮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原文: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烈而重之。吾昔与先帝言,久后必生患害。今已显露,可以除之。”

这是整个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显露出自己对魏延的杀意,可以说,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魏延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诸葛亮杀魏延

刚开始诸葛亮还想着重用魏延,毕竟蜀汉缺人才,但随着魏延各种缺点的暴露,诸葛亮对魏延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最终决定下手诛杀魏延!

在演义中,诸葛亮曾有两次想要杀掉魏延。第一次是火烧上方谷时,当时诸葛亮命魏延去吸引司马懿进入上方谷,与此同时,诸葛亮也让马岱把上方谷的出口给堵死了,目的就是想把司马懿和魏延一起烧死,结果天降大雨,计划没有成功。第一次计划没有成功,诸葛亮随即就展开第二次计划,让马岱潜伏到魏延身边去,获得魏延的信任,最终在必要时刻出手斩杀魏延。

诸葛亮临死前,把蜀军大权交给了杨仪,命杨仪率军回成都,这让魏延非常不满。在魏延看来,他是蜀汉军中的二号人物,能力仅次于诸葛亮,诸葛亮死后,蜀军大权应该交给他,而不是给杨仪,所以他决定出兵进攻杨仪,夺取军队大权。为了让计划万无一失,他还专门去找马岱商量,殊不知马岱就是诸葛亮安插在他身边的棋子。马岱得知魏延的计划,自然是不敢反驳的,只能顺从魏延,寻找时机。最终,在和马岱协商一番后,魏延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进攻杨仪!

当时姜维正在城头,见魏延引兵前来,知道大事不妙,立马拉起吊桥,做出防御姿态,并请杨仪前来商议。姜维说魏延虽然兵不多,但是为人勇猛,善于用兵,不好对付。而杨仪的表现则是胸有成竹的,因为他有诸葛亮留下了的锦囊。

原文:维令从人请杨仪商议曰:“魏延勇猛,又有马岱相助,虽然军少,难以退也。”仪曰:“丞相临终,遗与一锦囊,嘱之曰:‘若魏延反时,临城扣敌,对阵之时方可开拆,便有斩延之计也。’今果如此,当可视之。”

可以看到,最开始的姜维其实还有点担心的,毕竟魏延确实很强,但听闻诸葛亮有后招后,姜维便一点也不担心了,亲自披挂上阵,要和魏延作战了。之后的剧情便大家非常熟悉的了,杨仪对魏延说,要是魏延敢喊三声“谁敢杀我?”,他就弃城投降,把蜀军大权交给魏延。而魏延一听,这个要求竟然这么简单,当即做出回应,直接大喊“谁敢杀我”,哪知话音刚落,马岱就直接从后面偷袭,一刀结果了魏延。

原文:“汝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便是大丈夫,吾就献汉中城池与汝。”延大笑曰:“杨仪匹夫听着!若孔明在日,吾却惧他三分;他今已死,天下谁敢敌吾也?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有何伤哉!”遂提刀按辔,于马上大叫曰:“谁敢杀我?”言未毕,脑后忽一人厉声而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

可以看到,整场作战的主角其实是魏延和杨仪,姜维只是个配角!他见魏延前来时,立刻收起吊桥,担心挡不住魏延,结果在得知诸葛亮有后招后,立刻大开城门,主动出城和魏延对阵,而他之所以这么干,其实就是为了给杨仪撑腰,助阵!当杨仪出来后,对阵魏延的任务自然就交给杨仪了,接下来姜维只需要等着看诸葛亮的后招是什么就行了,完全没必要去和魏延作战。而且杨仪既然专挑“谁敢杀我”这四个字让魏延说,其后必定大有玄机,姜维只需要坐等结果即可,没必要亲自上!

说白了,此时的姜维就是个配角,又不是主角,他只需要好好吃瓜看戏即可!

结语

三国演义中,从诸葛亮四出祁山时,他对魏延就已经透露出了杀机。之后的上方谷之战,他也曾安排了计划诛杀魏延,只不过没有成功而已。而让魏延说“谁敢杀我”四个字,其实也是诸葛亮提早安排的计划,这就是诸葛亮给马岱的行动口号,只要魏延说出这几个字,马岱就可以出手诛杀魏延!诸葛亮在临死前把这个计划写在了锦囊中,姜维也知道诸葛亮留下了后手,所以当魏延喊出“谁敢杀我”时,他完全没必要出手,只需要吃瓜看戏即可,看看诸葛亮到底留下了什么后手就行了。不到万不得已,姜维完全没必要出手!

标签: 魏延姜维诸葛亮马岱刘备司马懿

更多文章

  • 真是历史中,魏延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谋反被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帝王霸朱标签:魏延,刘备,马岱,杨仪,诸葛亮,三国志,司马懿,曹操手下

    三国历史波澜壮阔,在这一部历史舞台剧中,涌现了众多旷世奇才。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战乱时期,文武双全的魏延,虽然名声不如刘备、关羽、张飞、孙权等人显赫。但也是三国时期一颗不可忽视的将星。只可惜,在《三国演义》这部历史长篇小说中,曾经为了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魏延,最后以反叛之名被诸葛亮的亲信马岱所杀,结局令人

  • 魏延和赵云究竟谁在刘备心中的地位高?诸葛亮要杀魏延的?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魏延,赵子龙,刘备,诸葛亮

    《三国演义》很多都是参照历史来写的,但是由于《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也存在着很多调整的地方,比如根本就没有三英战吕布,汉末第一大将应该是孙坚,诸葛亮根本就不会妖法借东风,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是周瑜和黄盖等等。但是有那么一个人,原本历史上应该是地位很崇高的,尤其是蜀汉中后期算得上头号武将的人物,却成了“

  • “魏延”必须死,不是因为他有“反骨”,而是诸葛亮看出了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魏延,蜀汉,刘备,曹魏,张飞,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乱世三国,群雄并起,正是天下英雄崭露头角的好时代,因此诸如蜀汉刘备、曹魏曹操、东吴孙氏迅速崛起;这三位诸侯几乎将天下一分为三,各霸一方。尤其是蜀汉政权的刘备,从一个市井“织席贩履”的小人物,靠着以关、张为代表的“五虎上将”,以及诸葛亮为代表的领兵统帅,硬是拼到最后,坐上了“汉中王”的宝座。但刘备自立

  • 魏延死的到底冤不冤?诸葛亮并没有想杀魏延,反而一直在保护他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魏延,诸葛亮,刘备,张飞,关羽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为此丧命的人可谓数不胜数,其中也不乏枉死之徒。要论最出名的可能就是魏延了,演义中,魏延天生反骨,还害得诸葛亮过早归西,后来因不听调令被杨仪、马岱等人斩杀。但在正史中,关于魏延的死,甚至连史书的作者都在为其打抱不平。在关羽、张飞的时代结束之后,蜀中最有实力的大将就是魏延了,在诸葛亮

  • 让魏延镇守汉中,其实是刘备一石5鸟之计!魏延临死才发现跟错人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魏延,刘备,汉中,曹操,马超

    刘备这个人,一生都在耍阴谋诡计,仗着大汉皇叔的身份,四处宣传口号、四处拉人。直到在刘备大业初成之时,很多人都被刘备坑过。徐州坑陶谦、官渡坑袁绍、下邳坑吕布,益州坑刘璋。总之,刘备事业上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坑”字。除了陶谦、吕布、袁绍、刘璋之外,刘备还坑过谁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是跟随过刘备超过

  • 假如魏延不死,魏延对战司马懿,蜀汉有多少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魏延,司马懿,蜀汉,刘备,诸葛亮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将,魏延肯定是其中一位。建安十六年,魏延开始在三国崭露头角。当时的刘备帮助刘璋抵御张鲁。此时的刘备正式入川,也就是说,刘璋“引狼入室”。最终的结局就是刘备占领了益州,从此开始,刘备建功立业。话说回来,在当时刘备帮助刘璋的时候,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也就是在抵抗张鲁的时候,魏延

  • 中国“计算机天才”魏延政:入职华为年薪百万,抗癌五年不幸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魏延政,华为,北大,出国留学,计算机

    大多数人都很平凡,为了衣食住行以及照顾老人、培育子女努力工作,终生默默无闻。其中有些人想做出一番事业,但可能由于天赋和个人能力的原因没有成功。成功的人是少数,他们拥有别人羡慕的目光,但天有不测风云,有些事不是人能掌握的,比如天灾或者人祸。当人经历了成功,再因外因走向低谷甚至到了生命的尽头时,往往怀念

  • 魏延作为汉中都督,原本握有兵权,为何连5000兵马都无法调动?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魏延,诸葛亮,汉中,曹魏,蜀汉,李严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可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却被诸葛亮给否决了。众所周知,蜀汉丞相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

  • 比魏延死得还惨的名将,先后被刘备、孔明、张飞、赵云、黄忠围攻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魏延,刘备,诸葛亮,张飞,赵子龙,黄忠,孔明,赵云

    你知道吗?在三国时期有位名将死得比魏延还惨,他不是关羽,亦非张郃,不过此人的能力却是不俗的,就连能掐会算的凤雏先生庞统,也被此人算计,身死于落凤坡。这个人到底是谁?他真有本事,让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联手对付?答案其实是肯定的,只不过此人的命运没有魏延这么好!在赤壁之战过后,关羽奉命攻取长沙郡。长沙

  • 以当代人眼光论三国:关羽该不该死,魏延该不该杀

    历史解密编辑:公子无用标签:关羽,魏延,刘备,刘禅,诸葛亮,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过着苦日子,没见过大世面的时候,关羽不嚣张,成天就只低着个头,涨红着脸,卑微地卖着大枣。直到开了些眼界,有了点地位之后,武圣关羽就开始作妖了,脑袋也就作没了……屯土山兵败降曹,关羽此后跟着曹操的时间并不算短。天天锦衣玉食,美女环伺,曹操还上表天子给他敕封了个汉寿亭侯。此时的关羽,金银珠宝不缺,绫罗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