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假如魏延不死,魏延对战司马懿,蜀汉有多少胜算?

假如魏延不死,魏延对战司马懿,蜀汉有多少胜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4423 更新时间:2024/2/17 11:17:33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将,魏延肯定是其中一位。建安十六年,魏延开始在三国崭露头角。当时的刘备帮助刘璋抵御张鲁。此时的刘备正式入川,也就是说,刘璋“引狼入室”。最终的结局就是刘备占领了益州,从此开始,刘备建功立业。

话说回来,在当时刘备帮助刘璋的时候,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也就是在抵抗张鲁的时候,魏延的战斗力得以显现。后来刘备与刘璋决裂,在这时候,魏延仍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魏延分统军队平定广汉郡,此后刘璋大败。

这时候的刘备正式进驻成都。此时的刘备占据一方。从此之后,魏延受到了刘备的重用,他的官职不断上升。到了之后,魏延成为了镇守汉中的人。刘备称帝,建立蜀汉,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到了刘备驾崩后,魏延仍然得到了刘禅的重用。

刘禅即位之后,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的遗志,开始发动北伐战争。由此说来,诸葛亮的心一直是为蜀汉尽心尽力的。这就有了后人熟悉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了之后五虎上将去世之后,魏延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此时的蜀汉大将已经不多了。

诸葛亮北伐时,魏延统领万兵,不仅如此,魏延还多次献计,这样看来,魏延就是文武全才。不仅仅是在三国时期很难得,即使是在历史上,魏延的才能都是难得的。那么诸葛亮进行北伐之后,什么事情都是亲力亲为,这让仅仅54岁的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诸葛亮病逝之后,蜀汉的问题就接连不断的出现。首先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蜀汉大军竟然出现了内讧。长史杨仪和大将魏延火并,结果为杨仪胜出,魏延被夷三族。当时的魏延手握兵权,其次杨仪可能有篡权之心。只不过这都是后人的猜测。

那么上千年之后的今天,人们可以试想一下。假如魏延不死,蜀汉将会是什么局面呢?也就是说,魏延对战司马懿的话,蜀汉的结局会不会不同呢?诸葛亮北伐期间,发明了木牛流马,这个发明轻松的解决了蜀汉的粮草问题。诸葛亮用诱敌之计,将司马懿父子困住。

要不是天空不作美,司马懿父子就命丧黄泉了。这时候的蜀汉大军全面压制曹魏。只不过在关键时刻,诸葛亮竟然病逝了。那么在这时候,即使是魏延不死,恐怕也不是曹魏大军的对手。要知道,司马懿的计谋完全不在诸葛亮之下。单单一个魏延,是斗不过司马懿的。

司马懿可是与诸葛亮相媲美的。当然这只是在谋略上。魏延掌权之后,一意孤行的话,对战司马懿的结局只有一个,就是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魏延的一意孤行肯定是会付出代价的,本身蜀汉的军力就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延一意孤行。

那么蜀汉的军力就会更加稀少。假如魏延手握兵权,肯定会与司马懿进行对战,两人的谋略绝不是一个级别的。所以魏延会败的很惨,甚至是会全军覆没。魏延喜欢出奇制胜,比如说子午谷奇谋,可是司马懿偏偏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

司马懿无论是什么事都是谨小慎微的,因此魏延想要靠奇谋取胜,这个几率是微乎其微的。值得一提的是,魏延倒是一个防守的好武将。首先当时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魏延负责镇守的汉中丝毫未动。魏延制定了守卫汉中的“重门之策”。

因此汉中是分毫未动,这一点是很难得的。汉中防线岿然不动,在诸葛亮七擒孟获时,汉中防线固若金汤。史上记载了“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最后一点,即使是魏延能够与司马懿的战争中活下来。

以魏延的性格来看,魏延也没有能力能够震慑大军,也就是说魏延会威望尽失。魏延如果伐魏失败,也会步曹爽诸葛恪的后尘。也就是说,魏延即使是在与司马懿的对战中活下来,也不会逃过蜀汉朝廷的”讨伐“,最终还是一死。

标签: 魏延司马懿蜀汉刘备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中国“计算机天才”魏延政:入职华为年薪百万,抗癌五年不幸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魏延政,华为,北大,出国留学,计算机

    大多数人都很平凡,为了衣食住行以及照顾老人、培育子女努力工作,终生默默无闻。其中有些人想做出一番事业,但可能由于天赋和个人能力的原因没有成功。成功的人是少数,他们拥有别人羡慕的目光,但天有不测风云,有些事不是人能掌握的,比如天灾或者人祸。当人经历了成功,再因外因走向低谷甚至到了生命的尽头时,往往怀念

  • 魏延作为汉中都督,原本握有兵权,为何连5000兵马都无法调动?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魏延,诸葛亮,汉中,曹魏,蜀汉,李严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可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却被诸葛亮给否决了。众所周知,蜀汉丞相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

  • 比魏延死得还惨的名将,先后被刘备、孔明、张飞、赵云、黄忠围攻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魏延,刘备,诸葛亮,张飞,赵子龙,黄忠,孔明,赵云

    你知道吗?在三国时期有位名将死得比魏延还惨,他不是关羽,亦非张郃,不过此人的能力却是不俗的,就连能掐会算的凤雏先生庞统,也被此人算计,身死于落凤坡。这个人到底是谁?他真有本事,让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联手对付?答案其实是肯定的,只不过此人的命运没有魏延这么好!在赤壁之战过后,关羽奉命攻取长沙郡。长沙

  • 以当代人眼光论三国:关羽该不该死,魏延该不该杀

    历史解密编辑:公子无用标签:关羽,魏延,刘备,刘禅,诸葛亮,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过着苦日子,没见过大世面的时候,关羽不嚣张,成天就只低着个头,涨红着脸,卑微地卖着大枣。直到开了些眼界,有了点地位之后,武圣关羽就开始作妖了,脑袋也就作没了……屯土山兵败降曹,关羽此后跟着曹操的时间并不算短。天天锦衣玉食,美女环伺,曹操还上表天子给他敕封了个汉寿亭侯。此时的关羽,金银珠宝不缺,绫罗绸

  • 若镇守街亭的是姜维,此地还会失守吗?其实魏延已经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姜维,魏延,诸葛亮,蜀汉,刘备,赵子龙

    东汉末年,因汉室势微致中原之地四分五裂,为了在这乱世中建功立业,群雄逐鹿之战拉开了序幕,数年后暂时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蜀国君主刘备为了中兴汉室,付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可也未能成功,身为蜀汉的军师,诸葛亮继承着刘备的遗志,发动了北伐战争来讨伐曹贼。可诸葛亮没有算到的是,自己看重的徒弟马谡丢了街亭

  • 汉中出土魏延墓,墓前跪着诸葛亮?专家:蠢货才会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魏延,刘备,蜀汉,蒋琬,汉中,诸葛亮,三国志,三国演义,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罗贯中根据东汉末年的历史,进行艺术加工所著,因其影响力巨大,从而导致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不管《三国演义》的影响力有多大,但它毕竟只是小说,千万不要拿它当作历史来看。很多人看了多遍《三国演义》后,便自认为掌握了三国历史,这其实是大错特错。《三

  • 展现魏延军事能力的阳溪之战,诸葛亮战后给他连升四级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诸葛亮,魏延,阳溪,司马懿,张郃,刘备

    提起魏延,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魏延脑后有反骨,最终被诸葛亮遗计命马岱斩杀。然而真实的历史上,魏延是继五虎将之后,蜀国武将之首,他也没有反叛,只是和杨仪产生矛盾,最终被杀。魏延没有关张马黄赵的赫赫威名,但他却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将领,当年刘备进位汉中王,舍弃张飞而用魏延镇守汉中,足以看

  • 诸葛亮下令杀魏延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演义“骗”了我们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诸葛亮,魏延,马岱,刘备,姜维,关羽

    三国演义中第104回,诸葛亮大限将到,于是一一向姜维、杨仪、费祎等人交代后事。他还交给长史杨仪一个锦囊,郑重其事嘱咐杨仪道:“我死之后,魏延必反,在魏延造反的时候,你只需要在两军阵前拿出锦囊,那时候斩魏延的人就出现了。”当时杨仪听了诸葛亮的话之后,半信半疑,但是基于对诸葛亮的盲目信任,当时没说什么。

  • 诸葛亮临死前给了魏延三条路,为什么魏延都不走?

    历史解密编辑:徐德福讲营销标签:魏延,刘备,姜维,费祎,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那么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怎么样?《三国志》杨仪传中一句话可以看出:“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蜀国中后期,诸葛亮的两个得力助手,一个是杨仪,一个是魏延。杨仪帮助诸葛亮筹办粮草等军中事务,相当于公司的行政副总,魏延却是诸葛亮的先锋大将,相当于营销副总,这两人都很重要

  •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诸葛亮,魏延,刘备,蜀汉,关羽

    三国演义中,一说到蜀汉大将魏延,很多人都会为其鸣不平。这么一位为蜀汉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功臣,却被诸葛亮认为其脑后有反骨的滑稽罪名,在诸葛亮的计划下,把魏延处死了。那么诸葛亮真的能看得见魏延所谓的反骨吗?其实这只是掩饰之词了,谁脑后有什么反骨?完全是骗人的把戏。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拿着“脑后有反骨”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