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延死的到底冤不冤?诸葛亮并没有想杀魏延,反而一直在保护他

魏延死的到底冤不冤?诸葛亮并没有想杀魏延,反而一直在保护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毛迪说教育 访问量:3162 更新时间:2024/2/13 16:11:42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为此丧命的人可谓数不胜数,其中也不乏枉死之徒。要论最出名的可能就是魏延了,演义中,魏延天生反骨,还害得诸葛亮过早归西,后来因不听调令被杨仪马岱等人斩杀。但在正史中,关于魏延的死,甚至连史书的作者都在为其打抱不平。

在关羽、张飞的时代结束之后,蜀中最有实力的大将就是魏延了,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他的出场率还是很高的,因为生动的性格描写,所以不管魏延到底是忠臣还是反将,人们对他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魏延这个人,看看魏延那的结局究竟是天意还是人为。

魏延和刘备集团

魏延在史书中出场并不是很早,首次出现,已经到了刘备入川的时候。所以演义中给魏延加了不少的戏份,像什么魏延救黄忠,诸葛亮看出魏延有反骨之类的,其实全是演义作者的杜撰。但魏延来自荆州这一点应该可以确认,而且加入刘备的时间应该也是在刘备统领荆州的期间。

《三国志》——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而魏延早期的战绩,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不过魏延在西川的表现,还是可以从侧面反应出来的。公元211年,刘备接受了刘璋的邀请,进川协同刘璋抵御张鲁,在这之前,刘备就已经被庞统等人说服,下定了拿下西川的决心。

为了让刘璋和西川诸将安心,刘备并没有带着他的老班底,另外,相比于拿下益州,在当时还是守住荆州的意义要更大一些,而魏延就在这次随刘备出征的人员当中。起初刘备在西川还算混得不错,仗不用怎么打,还可以领着刘璋给的粮饷物资,同时进行吞并益州的计划。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刘备打的小算盘还是被刘璋给知道了。

当时留给刘备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撤回荆州,这样虽然活命的机会大一点,但要想再染指西川可就费事了。而另一条就是破罐子破摔,反正事情已经败露,干脆就来个鱼死网破。权衡之下,刘备选择了后者,于是双方的正面交战开始了。

《三国志》——璋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复关通先主。先主大怒,召璋白水军督杨怀,责以无礼,斩之。

刘璋虽然懦弱,但西川的将士们还是颇有战斗力的,在与诸葛亮张飞等人汇合前,刘备还是比较危险的。魏延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没有被详细的记载过,但从后来刘备对魏延的态度来看,魏延在夺西川之战中表现还是不错的,同理,与曹魏爆发的汉中之战,魏延理应还是有战功的,不然在挑选留守汉中的将领时,刘备怎么会选出了魏延。

为何镇守汉中的是魏延?

汉中之战的胜利,对刘备来说精神意义完全大于实际意义,从黄巾起义开始,刘备因为实力太弱,所以不停的进行战略转移,这也多拜曹操所赐。但是汉中一战,刘备终于战胜了曹操,洗刷了之前的耻辱。而起根据《隆中对》提出的战略方针,汉中也是成就霸业的重要一环,尽管此时汉中已经是一个空壳。

众所周知,刘备集团地位最高的就是关羽和张飞了,当时关羽已经负责镇守了荆州战线,合情合理,汉中都应该是张飞来镇守。但这个时候,刘备做出了让众人吃惊的决定,他选择了让魏延来作为留守汉中的大将。细想这其中的原因也不是没有道理。

《三国志》——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就拿张飞和魏延相比,当然还是张飞的实力要更强一些,虽然张飞没有担任汉中都督,但他担任了另一个重要职位。在汉中以南,成都以北,有一个地方叫阆中(巴西),张飞就去了这里。虽然阆中不是前线,但重要性却不输于汉中和荆州。当时刘备基业初成,而且进度还快了一些,各方面都不稳定,而张飞所在的位置,正好就是刘备势力范围的正中心,不管向哪个方向增援,张飞都可以做到。所以说,张飞没有领汉中,并不是刘备为了打压他。

另外,张飞在历史上并不是像李逵那样的人,但脾气暴躁确实一个事实,史料中有记载,张飞对待手下很不友好。这一点想必刘备也是清楚的,要是把张飞派的太远,可能就会再上演一出徐州之乱。除了张飞自身的原因,魏延当时也确实是镇守汉中的最佳人选。刘备当时的手下并不太多,关羽张飞都派出去了,诸葛亮还要治理成都,黄忠又有点老了,这样一看,只有魏延最合适,事实证明刘备的选择是正确的。

关于魏延的死亡

北伐的时候,魏延多次提出子午谷奇袭的计谋,但都被诸葛亮给否定了。至于到底谁对谁错,完全没有必要去考虑,可很多人因为这件事,就觉得魏延和诸葛亮关系并不好,史料中魏延确实因为这件事抱怨了许多,但他还是一直在配合诸葛亮。反过来再看诸葛亮的遗命,也根本没有要杀魏延的意思。真正要了魏延命的,是他和张仪的矛盾,而且蜀国高层选择了站在魏延这一边。

《三国志》——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魏延的性格其实和关羽、张飞差不多,属于那种极不合群的。蜀国的高层们也许就是看中了这点,才放弃了魏延,倒不是怕魏延叛变,而是怕魏延和自己争权。换一种角度来看,诸葛亮其实一直在护着魏延,也只有他容下了魏延的高傲。可惜诸葛亮一死,魏延直接就成了众人的靶子。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杨仪的下场也不是很好,也许刘禅就是想为魏延报仇,才处理了杨仪。

参考文献《三国志》、《魏略》、《资治通鉴》

标签: 魏延诸葛亮刘备张飞关羽

更多文章

  • 让魏延镇守汉中,其实是刘备一石5鸟之计!魏延临死才发现跟错人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魏延,刘备,汉中,曹操,马超

    刘备这个人,一生都在耍阴谋诡计,仗着大汉皇叔的身份,四处宣传口号、四处拉人。直到在刘备大业初成之时,很多人都被刘备坑过。徐州坑陶谦、官渡坑袁绍、下邳坑吕布,益州坑刘璋。总之,刘备事业上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坑”字。除了陶谦、吕布、袁绍、刘璋之外,刘备还坑过谁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是跟随过刘备超过

  • 假如魏延不死,魏延对战司马懿,蜀汉有多少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魏延,司马懿,蜀汉,刘备,诸葛亮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将,魏延肯定是其中一位。建安十六年,魏延开始在三国崭露头角。当时的刘备帮助刘璋抵御张鲁。此时的刘备正式入川,也就是说,刘璋“引狼入室”。最终的结局就是刘备占领了益州,从此开始,刘备建功立业。话说回来,在当时刘备帮助刘璋的时候,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也就是在抵抗张鲁的时候,魏延

  • 中国“计算机天才”魏延政:入职华为年薪百万,抗癌五年不幸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魏延政,华为,北大,出国留学,计算机

    大多数人都很平凡,为了衣食住行以及照顾老人、培育子女努力工作,终生默默无闻。其中有些人想做出一番事业,但可能由于天赋和个人能力的原因没有成功。成功的人是少数,他们拥有别人羡慕的目光,但天有不测风云,有些事不是人能掌握的,比如天灾或者人祸。当人经历了成功,再因外因走向低谷甚至到了生命的尽头时,往往怀念

  • 魏延作为汉中都督,原本握有兵权,为何连5000兵马都无法调动?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魏延,诸葛亮,汉中,曹魏,蜀汉,李严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可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却被诸葛亮给否决了。众所周知,蜀汉丞相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

  • 比魏延死得还惨的名将,先后被刘备、孔明、张飞、赵云、黄忠围攻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魏延,刘备,诸葛亮,张飞,赵子龙,黄忠,孔明,赵云

    你知道吗?在三国时期有位名将死得比魏延还惨,他不是关羽,亦非张郃,不过此人的能力却是不俗的,就连能掐会算的凤雏先生庞统,也被此人算计,身死于落凤坡。这个人到底是谁?他真有本事,让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联手对付?答案其实是肯定的,只不过此人的命运没有魏延这么好!在赤壁之战过后,关羽奉命攻取长沙郡。长沙

  • 以当代人眼光论三国:关羽该不该死,魏延该不该杀

    历史解密编辑:公子无用标签:关羽,魏延,刘备,刘禅,诸葛亮,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过着苦日子,没见过大世面的时候,关羽不嚣张,成天就只低着个头,涨红着脸,卑微地卖着大枣。直到开了些眼界,有了点地位之后,武圣关羽就开始作妖了,脑袋也就作没了……屯土山兵败降曹,关羽此后跟着曹操的时间并不算短。天天锦衣玉食,美女环伺,曹操还上表天子给他敕封了个汉寿亭侯。此时的关羽,金银珠宝不缺,绫罗绸

  • 若镇守街亭的是姜维,此地还会失守吗?其实魏延已经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姜维,魏延,诸葛亮,蜀汉,刘备,赵子龙

    东汉末年,因汉室势微致中原之地四分五裂,为了在这乱世中建功立业,群雄逐鹿之战拉开了序幕,数年后暂时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蜀国君主刘备为了中兴汉室,付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可也未能成功,身为蜀汉的军师,诸葛亮继承着刘备的遗志,发动了北伐战争来讨伐曹贼。可诸葛亮没有算到的是,自己看重的徒弟马谡丢了街亭

  • 汉中出土魏延墓,墓前跪着诸葛亮?专家:蠢货才会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魏延,刘备,蜀汉,蒋琬,汉中,诸葛亮,三国志,三国演义,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罗贯中根据东汉末年的历史,进行艺术加工所著,因其影响力巨大,从而导致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不管《三国演义》的影响力有多大,但它毕竟只是小说,千万不要拿它当作历史来看。很多人看了多遍《三国演义》后,便自认为掌握了三国历史,这其实是大错特错。《三

  • 展现魏延军事能力的阳溪之战,诸葛亮战后给他连升四级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诸葛亮,魏延,阳溪,司马懿,张郃,刘备

    提起魏延,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魏延脑后有反骨,最终被诸葛亮遗计命马岱斩杀。然而真实的历史上,魏延是继五虎将之后,蜀国武将之首,他也没有反叛,只是和杨仪产生矛盾,最终被杀。魏延没有关张马黄赵的赫赫威名,但他却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将领,当年刘备进位汉中王,舍弃张飞而用魏延镇守汉中,足以看

  • 诸葛亮下令杀魏延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演义“骗”了我们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诸葛亮,魏延,马岱,刘备,姜维,关羽

    三国演义中第104回,诸葛亮大限将到,于是一一向姜维、杨仪、费祎等人交代后事。他还交给长史杨仪一个锦囊,郑重其事嘱咐杨仪道:“我死之后,魏延必反,在魏延造反的时候,你只需要在两军阵前拿出锦囊,那时候斩魏延的人就出现了。”当时杨仪听了诸葛亮的话之后,半信半疑,但是基于对诸葛亮的盲目信任,当时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