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延和赵云究竟谁在刘备心中的地位高?诸葛亮要杀魏延的?

魏延和赵云究竟谁在刘备心中的地位高?诸葛亮要杀魏延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4615 更新时间:2024/1/17 7:29:25

《三国演义》很多都是参照历史来写的,但是由于《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也存在着很多调整的地方,比如根本就没有三英战吕布,汉末第一大将应该是孙坚,诸葛亮根本就不会妖法借东风,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是周瑜和黄盖等等。

但是有那么一个人,原本历史上应该是地位很崇高的,尤其是蜀汉中后期算得上头号武将的人物,却成了“脑后有反骨”的不忠之臣,而且诸葛亮死前还遗计将其铲除,此人就是千古奇冤的魏延。

魏延在正史中其实地位很高,可以说仅次于关羽和张飞、马超,不亚于黄忠,可能比赵云高一点;魏延在跟随刘备之前,应该至少是个土豪或者有官职之类的,因为在史书记载,在刘备准备进川的时候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

后来在刘备夺蜀的时候,魏延以平定广汉郡之功被封为牙门将军;后来魏延又随刘备攻克重镇雒城,并与诸葛亮、张飞等人一起包围成都。

219年,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当时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全军上下听闻此事一片震惊。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道:“今天委任你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刘备听后感到十分满意,群臣也为魏延这番话而称赞其雄豪。

刘备称帝后,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古代将军官职由高至低,依次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前左后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再往下,偏将军,裨将军。(马超为骠骑将军、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据说大将军是刘备留给关羽的,不知真假)

赵云当牙门将军的时间比魏延早得多,在长坂坡之战的时候,就以救阿斗之功被封为牙门将军;但是在平定巴蜀后,赵云才被升为翊军将军,荣誉归荣誉,但是终究还是个杂牌将军;而此时魏延已经是镇远将军了。

在刘备死后,赵云地位权势陡然提升,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在平定南中并和东吴结盟之后,诸葛亮率领诸将进驻汉中准备北伐,赵云随诸葛亮转驻汉中。

很明显,刘备并不是不知道赵云的能力,但是为何要一直压制赵云呢?很显然,刘备是想把赵云留给刘禅,赵云对刘禅有两次救命之恩,而且在刘备在位时期,长期担任中护军,在军中也颇有威望。

在刘备看来,刘禅个人资质不差,虽可能不是雄主,但守成之君还是没问题,文有诸葛亮,武有赵云辅佐。

而魏延在刘备登基后,被封为都亭侯;在公元227年,在诸葛亮预备北伐的时候,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地位再次居赵云之上;230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蜀汉汉中地区,而魏延也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

魏延率领军队行至阳溪一带,遇到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两军会战,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获得大胜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此时的魏延,可以说是蜀汉武将第一人。而赵云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后就死了;而魏延却极为能活,诸葛亮每次北伐魏延都参加了,魏延每次随军北伐,都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前汉将领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所以魏延经常说诸葛亮胆怯,恨自己之才不能尽用。

依《三国志》补注《魏略》的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在军议上提出建议,因长安守将夏侯楙怯而无谋,故愿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并认为夏侯楙一定会弃城逃走,而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而不用。

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极恶,人人都避其锋。唯独杨仪不屑魏延,与他势成水火,甚至有数次魏延拿刀作势要杀杨仪的举动;诸葛亮爱惜二人,费祎也常为二人调解。

其实诸葛亮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要除掉魏延,更没有说过魏延“脑后有反骨”的话,魏延之死,纯属与杨仪的个人矛盾;关于魏延究竟为何死,众说纷纭,但是魏延被马岱斩首,而且还被诛杀三族。

标签: 魏延赵子龙刘备诸葛亮

更多文章

  • “魏延”必须死,不是因为他有“反骨”,而是诸葛亮看出了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魏延,蜀汉,刘备,曹魏,张飞,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乱世三国,群雄并起,正是天下英雄崭露头角的好时代,因此诸如蜀汉刘备、曹魏曹操、东吴孙氏迅速崛起;这三位诸侯几乎将天下一分为三,各霸一方。尤其是蜀汉政权的刘备,从一个市井“织席贩履”的小人物,靠着以关、张为代表的“五虎上将”,以及诸葛亮为代表的领兵统帅,硬是拼到最后,坐上了“汉中王”的宝座。但刘备自立

  • 魏延死的到底冤不冤?诸葛亮并没有想杀魏延,反而一直在保护他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魏延,诸葛亮,刘备,张飞,关羽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为此丧命的人可谓数不胜数,其中也不乏枉死之徒。要论最出名的可能就是魏延了,演义中,魏延天生反骨,还害得诸葛亮过早归西,后来因不听调令被杨仪、马岱等人斩杀。但在正史中,关于魏延的死,甚至连史书的作者都在为其打抱不平。在关羽、张飞的时代结束之后,蜀中最有实力的大将就是魏延了,在诸葛亮

  • 让魏延镇守汉中,其实是刘备一石5鸟之计!魏延临死才发现跟错人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魏延,刘备,汉中,曹操,马超

    刘备这个人,一生都在耍阴谋诡计,仗着大汉皇叔的身份,四处宣传口号、四处拉人。直到在刘备大业初成之时,很多人都被刘备坑过。徐州坑陶谦、官渡坑袁绍、下邳坑吕布,益州坑刘璋。总之,刘备事业上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坑”字。除了陶谦、吕布、袁绍、刘璋之外,刘备还坑过谁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是跟随过刘备超过

  • 假如魏延不死,魏延对战司马懿,蜀汉有多少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魏延,司马懿,蜀汉,刘备,诸葛亮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将,魏延肯定是其中一位。建安十六年,魏延开始在三国崭露头角。当时的刘备帮助刘璋抵御张鲁。此时的刘备正式入川,也就是说,刘璋“引狼入室”。最终的结局就是刘备占领了益州,从此开始,刘备建功立业。话说回来,在当时刘备帮助刘璋的时候,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也就是在抵抗张鲁的时候,魏延

  • 中国“计算机天才”魏延政:入职华为年薪百万,抗癌五年不幸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魏延政,华为,北大,出国留学,计算机

    大多数人都很平凡,为了衣食住行以及照顾老人、培育子女努力工作,终生默默无闻。其中有些人想做出一番事业,但可能由于天赋和个人能力的原因没有成功。成功的人是少数,他们拥有别人羡慕的目光,但天有不测风云,有些事不是人能掌握的,比如天灾或者人祸。当人经历了成功,再因外因走向低谷甚至到了生命的尽头时,往往怀念

  • 魏延作为汉中都督,原本握有兵权,为何连5000兵马都无法调动?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魏延,诸葛亮,汉中,曹魏,蜀汉,李严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可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却被诸葛亮给否决了。众所周知,蜀汉丞相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

  • 比魏延死得还惨的名将,先后被刘备、孔明、张飞、赵云、黄忠围攻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魏延,刘备,诸葛亮,张飞,赵子龙,黄忠,孔明,赵云

    你知道吗?在三国时期有位名将死得比魏延还惨,他不是关羽,亦非张郃,不过此人的能力却是不俗的,就连能掐会算的凤雏先生庞统,也被此人算计,身死于落凤坡。这个人到底是谁?他真有本事,让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联手对付?答案其实是肯定的,只不过此人的命运没有魏延这么好!在赤壁之战过后,关羽奉命攻取长沙郡。长沙

  • 以当代人眼光论三国:关羽该不该死,魏延该不该杀

    历史解密编辑:公子无用标签:关羽,魏延,刘备,刘禅,诸葛亮,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过着苦日子,没见过大世面的时候,关羽不嚣张,成天就只低着个头,涨红着脸,卑微地卖着大枣。直到开了些眼界,有了点地位之后,武圣关羽就开始作妖了,脑袋也就作没了……屯土山兵败降曹,关羽此后跟着曹操的时间并不算短。天天锦衣玉食,美女环伺,曹操还上表天子给他敕封了个汉寿亭侯。此时的关羽,金银珠宝不缺,绫罗绸

  • 若镇守街亭的是姜维,此地还会失守吗?其实魏延已经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姜维,魏延,诸葛亮,蜀汉,刘备,赵子龙

    东汉末年,因汉室势微致中原之地四分五裂,为了在这乱世中建功立业,群雄逐鹿之战拉开了序幕,数年后暂时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蜀国君主刘备为了中兴汉室,付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可也未能成功,身为蜀汉的军师,诸葛亮继承着刘备的遗志,发动了北伐战争来讨伐曹贼。可诸葛亮没有算到的是,自己看重的徒弟马谡丢了街亭

  • 汉中出土魏延墓,墓前跪着诸葛亮?专家:蠢货才会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魏延,刘备,蜀汉,蒋琬,汉中,诸葛亮,三国志,三国演义,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罗贯中根据东汉末年的历史,进行艺术加工所著,因其影响力巨大,从而导致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不管《三国演义》的影响力有多大,但它毕竟只是小说,千万不要拿它当作历史来看。很多人看了多遍《三国演义》后,便自认为掌握了三国历史,这其实是大错特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