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卧龙和凤雏齐名,可为何诸葛亮辅佐刘备八年后,庞统才来?

三国:卧龙和凤雏齐名,可为何诸葛亮辅佐刘备八年后,庞统才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的肥羊 访问量:1678 更新时间:2024/2/8 19:52:40

庞统,字士元,荆州人士,是三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个智谋型人物,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较短暂,但大家都知道有一句名言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庞统就是其中之一可安天下的凤雏。

根据历史记载,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最后都是到了刘备的麾下,但年纪比诸葛亮还大两岁的庞统却是在赤壁之战后才投奔刘备,比诸葛亮足足晚了八年。

从诸葛亮和庞统的出身来看,庞统在荆州世家中的地位是远远大于诸葛亮的,因为他是真正的荆州土著,如果庞统也在刘备刚到荆州后不久就和诸葛亮一样选择刘备为主公,刘备在赤壁大战前后的路要好走的多。

可为何庞统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没有选择辅助刘备?甚至在赤壁大战中孙刘联盟获胜后,庞统也是选择的东吴周瑜来辅佐(在周瑜军中任职功曹),他和他背后的荆州世家到底怎么想的?本文对此略作分析。

赤壁大战前,荆州世家不看好刘备,庞统也不看好刘备

诸葛亮和庞统都是荆州世家中的新生代才俊,是对外代表荆州世家的核心人物,“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个名声也是荆州世家在后面运作的,也是为了方便两人能得到有实力争夺天下的诸侯的重视。

但诸葛亮和庞统两人在荆州世家中的地位又有不同,诸葛亮是外迁来荆州的,只能算是入赘的女婿,和土生土长的庞统没得比,因此,“凤雏”在荆州的影响力大于“卧龙”。

在曹操统一北方后,积极准备南下统一全国是很明显的事,荆州世家逃不过这个风口,而当时管理荆州的刘表却没有能力对抗曹操,荆州世家要么举双手投降,但在曹操的阵营中可能不会有多大作为。

一直支持曹操的北方世家集团也不会分给荆州世家多大的蛋糕,那么只剩下一个选择,找出能和曹操抗衡的南方势力,帮助他击败曹操,这样,荆州世家就可以因功得到更多。

实际上,在刘表被认定不能抵抗曹操后,南方可供选择的抗曹势力也不多,一共就二家半势力,东吴孙权、益州刘璋是两家,从北方逃到荆州的刘备只能算是半家,因为刘备的体量实在是太小。

但刘备又是最坚定的抗曹派,所以,荆州世家让女婿诸葛亮(包括颍川人徐庶)出面辅佐刘备,算是布下一颗棋子,而最主要的荆州世家则分为两派,老一代对曹妥协,新生代积极寻求其他势力,最终选择的其实是实力更强大的江东孙权。

荆州世家等于在曹操、刘备、孙权三方都下了注,谁最终获胜都不会让荆州世家有灭顶之灾,诸葛亮是没办法,除了视曹操为汉贼的理念,诸葛家在孙权和曹操那边都已经有了代表人,他只能选择刘备。

赤壁之战时,说是孙刘联盟,可刘备阵营能起到的作用实在太小,荆州世家的核心人物庞统选择孙权也是很正常的事,击败曹操后,在荆州世家眼里,江东孙权拿下荆州和益州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刘备。

东吴大都督周瑜的病故导致孙权变更战略,荆州世家集体傻眼

在荆州世家把主要投注对象放在东吴身上后,东吴是接纳了荆州世家的,赤壁大战时,庞统就在东吴大都督周瑜麾下做功曹,官不大,但庞统是要在赤壁大战后,周瑜试图染指荆州时才会重用的。

周瑜是典型的对刘主战派,以东吴的实力和周瑜的能力,如果周瑜不死,刘备估计是守不住赤壁大战后所获得的荆州地盘的,刘备最终能拿下荆州,其实是外交的胜利,关键人物是周瑜的副手鲁肃

荆州世家计算得很好,但没想到的是周瑜突然病故,接任周瑜大都督职位的是主张孙刘联盟的鲁肃,在鲁肃的影响和劝说下,孙权对刘备妥协,整个东吴的对刘战略大幅度变更。

虽然孙权在鲁肃死后曾对借荆州一事表示不满:“(鲁肃)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但在当时,刘备是真正获得了喘息之机,并从此开始崛起,看好孙权的荆州世家却集体傻眼了。

江东孙权不谋夺荆州了,北方曹操还在舔伤口,益州刘璋基本可以忽视,在南方,刘备成为荆州世家唯一的选择,荆州世家只能赶紧的补救,凤雏庞统在完成和周瑜的主从之情后:“瑜卒, 统送丧至吴”,赶紧的去投奔刘备。

荆州世家已经没得选了,再拿大估计啥都没了,好在他们很早就让诸葛亮去投奔刘备,有了自己人就好说话得多,同年,即公元209年,除庞统外,荆州世家中的大部分代表人物都陆续投奔至刘备麾下,包括著名的“马氏五常”。

庞统做县令是和刘备互演的双簧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遣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以上是《三国志·庞统传》中记载的庞统投奔刘备时的故事,大名鼎鼎的凤雏刚开始到刘备麾下时只能做个小小的县令?而且还给免职了,按照常理来说,庞统可以直接去刘备那嚷嚷,表明凤雏的身份以直接获得重用。

但实际上不能这么干,凤雏弃东吴、投刘备是一士侍二主,世家的体面还要不要?同样,刘备好歹是一方诸侯,庞统名声再大,也是因为在孙权那没前途了,才来投奔自己,荆州之主刘备要不要体面?

所以,庞统跑去做县令是在给双方一个妥协的台阶,押注押错了,在刘备这从底层干起,给刘皇叔兼荆州牧一个面子,再让中间人来说和,刘备也需要荆州世家的全力支持,当然会借台阶下台。

但本来在荆州世家中地位高于诸葛亮的凤雏却只能在刘备阵营中屈居于卧龙之下,谁让人家卧龙是在刘备最困难时期投靠的?从这个时候起,卧龙诸葛亮才真正成为刘备阵营中荆州世家的最强代言人。

刘备谋夺益州,为何带庞统征战?让诸葛亮守荆州?

以庞统的实力很容易就得到刘备的重用,荆州全境落入到刘备手中后,刘备开始进行三分天下的另一大重要战略,即夺取益州。公元211年,刘备率部以援助刘璋的名头去益州时,带在身边的谋士是庞统,而将诸葛亮放在大后方。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因为诸葛亮是内政型人才,而庞统是智谋型人才,庞统在行军作战时的作用比诸葛亮更强,但还有一个隐藏目的,荆州刚收归旗下,刘备这个外来人是不放心的,庞统在荆州的影响力太大。

庞统是荆州土著,让庞统留在荆州,极有可能架空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暂时没了曹操和孙权的压力,难保刚归附的荆州世家不起别样的心思,让刘备当时唯一拥有的大后方出现驱逐刘备的迹象。

诸葛亮就不同,相对于庞统而言,诸葛亮是荆州世家中的异类,他也是外来人,荆州女婿终究不是荆州人,由诸葛亮守荆州,刘备更放心。而且,庞统毕竟有过投奔东吴的历史污点,诸葛亮是从始至终的清白。

综上所述,和卧龙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为何在刘备入荆州初期不去投奔的缘由就大致清楚了,因为当时刘备的实力太弱,庞统和站在他身后的荆州世家选择孙权其实是无可厚非的,也不算是完全不看好刘备,毕竟还送去了徐庶和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像荆州世家这样多方投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自己无能力成为一方诸侯时,选择多个诸侯押注,谁赢得天下,荆州总归不会吃亏,算是当时主流世家和诸侯都认可的一种生存哲学。

至于庞统死后,刘备的感性反应:“先主痛惜,言则流涕”也是很正常的,谁都知道刘备的眼泪是起什么作用的,再说,痛哭流涕怎么也比不上《三国演义》中虚构的在赵云面前摔孩子吧?

庞统在雒城战死的时候,还没有拿下益州的刘备阵营中,荆州世家还是刘备最依仗的势力团体,为了拉拢荆州世家继续为自己效命,丢几滴眼泪出来给庞统能算什么?刘备真正更信任的还是诸葛亮,在刘备心中,庞统多少还是有那么点投机分子的感官。

参考文献:《三国志》

更多文章

  • 刘备得卧龙凤雏为何不能一统天下?你看看庞统临死之前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刘备,庞统,法正,诸葛亮,水镜先生,曹操

    水镜先生曾经说过,得卧龙凤雏可以一统天下。水镜先生的话,在三国时期来说他的智谋、天文、测算之术已是顶尖水平。但为何水镜先生的预言:得卧龙凤雏者,可安天下,但最终却成为泡影?到底什么原因?公元207年,刘备在水镜先生的指引之下,他先是拜请了诸葛亮。然后又通过诸葛亮成功引出了庞统,后来在赤壁之战中又让庞

  • 三国中,庞统死前对刘备说:你被诸葛亮骗了,蜀汉败亡便开始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典以珊说美食标签:庞统,刘备,蜀汉,关羽,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三国演义》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之中,刘备手握名将关羽、张飞,又有诸葛孔明、庞统等大才,可谓是群英荟萃。可是,这样的优势却依然没能让刘备一统三国。更甚至,在建立蜀汉之后,短短六七年的时间,蜀汉这颗闪闪夺目的新星便开始黯淡了下来。对于此事,很多人将蜀汉落寞的原因归结于

  • 刘备为什么不三顾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刘备,刘表,曹操,徐庶,蜀汉,汉朝,三国,诸葛亮,三顾庞统

    刘备在襄阳西南的南漳县水镜庄遇见司马徽,司马徽向他推荐了“卧龙凤雏”两位青年才俊。(裴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引《襄阳记》)于是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了山。那为什么刘备宁愿跑三趟去请诸葛亮,却连试都不试一趟去请庞统呢?因为他很清楚,此时的庞统是他请不到,也不大敢请的男人!刘备有能力全面了解卧龙凤雏在

  • “凤雏”庞统为何轻易殒命落凤坡?看看他投奔刘备后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备,庞统,凤雏,诸葛亮,周瑜,孙权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中国的四大名著在文坛上的地位一直举足轻重,受千万读者追捧。读三国者皆知“卧龙”和“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这句话,可多数人只知“卧龙”是诸葛亮,不知“凤雏”是庞统。皆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知其草船借箭、空城计、围魏救赵的才华谋略,东吴的大都督周瑜也发

  • 法正、庞统和诸葛亮有本质区别:他们若在,能否帮刘备一统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庞统,诸葛亮,刘备,法正,曹操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宋朝诗人陆游《书愤五首》中的名句,但是在汉末三国时期,刘备显然不这么看,他进取西川和争夺汉中,带的参谋长分别是庞统庞士元和法正法孝直。曹操在汉中失利后,对法正的军事才能给予了高度评价:“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法正帮刘备以益州为根据地夺取了汉中,而益州

  • 刘备入川带庞统,而不是诸葛亮的四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刘备,庞统,周瑜,孙权,汉朝,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五虎上将

    刘备待诸葛亮比庞统更亲近,但入蜀时刘备带上的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一、庞统表现出更强烈的取蜀意愿益州别驾张松劝刘璋,请刘备入蜀抵抗张鲁。于是刘璋派军议校尉法正,带四千人马来荆州请刘备,法正悄悄告诉刘备这是吞并益州的机会。(《三国志·法正传》)刘备尚在犹豫,担心因此而失信义于天

  • 庞统临终前劝说刘备:“主公被孔明所惑矣”,这话背后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网综娱乐标签:庞统,刘备,曹操,蜀汉,三国,诸葛亮,五虎上将,孔明(艺人)

    简介《出师表》是诸葛亮为他的继任者刘禅写的一篇文章。整篇文章都提到了“兴汉还都”的忠告。同时,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也表达了忠心报国的决心。想必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出师表》。本文既不诉诸华丽挑衅的辞藻,也不引用陈旧典故。真挚而感人。这篇课文后来被选入了九年级的语文课本。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读懂这段文

  • 落凤坡中箭的如果是诸葛亮,庞统能不能打败司马懿,一统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绿野萍踪标签:庞统,蜀汉,汉朝,诸葛亮,司马懿,落凤坡,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陈寿说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诸葛亮是治世良才,仅次于管仲、萧何,但统兵打仗却不是诸葛亮所擅长的。说到庞统,仅军事才能而言,似乎要高于诸葛亮,陈寿认为,庞统“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庞统的军事才干,与曹操第

  • 庞统原来是东吴的卧底,刘备和诸葛亮,只是看破没说破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庞统,刘备,诸葛亮,孙权,周瑜

    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争霸可谓是群雄逐鹿,英雄辈出,除了赵云黄忠等武艺高强的大将军之外,效力于君主的谋士也在三国时期大放异彩,诸葛亮作为第一谋士在刘备身死之后力挽狂澜更是令人钦佩。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的知名度虽然不如他,但是庞统的存在也决定了三国时一段时间的走势,他被孔明称之为“百里之才”,他也帮助

  • 从刘备免庞统的官,看庞统的性格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刘备,庞统,孙权,周瑜,三国,蜀汉,汉朝,诸葛亮

    庞统才不在诸葛亮之下,然而他的性格弱点,注定了他无法与诸葛亮比肩,他的死正是这种性格的必然。摆烂被免先主领荆州(借到南郡),(庞)统以从事守(代理)耒阳令,在县不治,(被)免官。--《三国志·庞统传》周瑜死后,庞统继续在新任南郡太守程普手下做功曹。刘备借到南郡后,因庞统与江东本地集团结交,孙权不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