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昭本想处死刘禅,看到刘禅门前三个字,杀心全退

司马昭本想处死刘禅,看到刘禅门前三个字,杀心全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妈耶冯宝宝 访问量:234 更新时间:2024/2/15 22:29:00

导语:刘禅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懦弱无能,贪杯好色的昏君形象。刘备死后他接管蜀汉,尽管有诸葛亮这样逆天的人物辅佐下依旧成绩全无,还把诸葛亮活生生的累死了。当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居然选择投降,从此蜀国灭亡,而他也和所有蜀汉高官一起被迁到洛阳。但他在洛阳初期还是收到了一定的生命危险,直到他在门前写三个字以后,司马昭对他全无杀意,他也得以安稳的渡过剩下的时光。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一看究竟。

事情还得从邓艾兵临城下时说起,司马昭给攻蜀大军的命令是,假如刘禅拒不投降,待攻破成都以后给士兵放假十日,所劫掠的财物士兵占有五成,其余作为战利品送回魏国。但假若刘禅投降的话,大军不能动城中百姓的财物,而且还要把蜀汉所有高官全都迁移到洛阳加以控制。邓艾把这条消息传给刘禅后,所有大臣都劝刘禅投降,于是刘禅命人绑着自己,带着一口灵车出城请降,蜀汉就此灭亡。

当邓艾归拢好蜀汉高官后,连忙组织人马送刘禅一行人到洛阳。因为国家刚被灭,而且前途未卜,刘禅一行人前往洛阳的途中有不少人丢了性命,刘禅也感觉到此行简直是羊入虎口,但他别无他法。一行人刚到洛阳,还未能休整,魏国实际统治者司马昭便设宴款待众人,说是接风洗尘,但其实所有人都知道是鸿门宴,只能兢兢战战的前去赴宴。

宴席上司马昭先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表示大魏如何宽宏大量,如何国富民强。接下来突然命人弹奏蜀地的歌曲并让舞姬跳蜀地的舞蹈,在场的蜀国大臣看到此景无不落泪,但刘禅却盯着舞姬两眼放光。司马昭看到此景问道,安乐公思蜀吗?此时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笑了笑继续饮酒,没过多久又再次问道安乐公思蜀吗?此时刘禅再次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于是乐不思蜀的故事就这样被传开了,刘禅也悠然自得。

过后一段时间,尽管司马昭隔三差五请他们赴宴,但刘禅能明显的感觉到司马昭对他的杀心日渐强盛。宴会回到家中,他当即在门口写了三个字。有人报给司马昭之后,司马昭顿时消掉了对蜀汉官员的杀心,命令终止所有刺杀刺杀计划。他的臣下贾逵不解问其原因,司马昭回答,反过来看。原来刘禅在门口写了“中山寨”三个字,反过来念就是在山中,表示他与世无争,对司马昭没有威胁的意思。

结语:其实通过这些事情可以看出刘禅并没有那么不堪,尽管诸葛亮死后刘禅拿回军政大权,但蜀国在他的统治下依旧可以存活29年。而且在他的任期内都没有发生过滥杀大臣或者地方叛变,但反观魏国吴国均多次发生这种情况。而且历史上所有亡国之君都没有好下场,但他却能善终,能做到这样,可见他还是有能耐的。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

标签: 司马昭刘禅蜀汉魏国邓艾

更多文章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免死,百官不解,司马昭:倒过来读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刘禅,司马昭,刘备,诸葛亮,蒋琬

    一说到刘禅,人们熟知的谚语、歇后语、成语等一个接着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阿斗的江山——白送”。不仅仅是在《三国演义》的小说中把刘禅描写成一个昏庸无能的形象,就连《三国志》、《邓艾传》等具有历史公正性的史书都记载着刘禅愚蠢的所作所为。有人说,读史书,千万不要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理解,而是

  • 刘禅投降后写下三字,司马昭放弃杀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禅,司马昭,刘备,诸葛亮,孙权

    三国演义中,各路英雄豪杰尽显风骚,留下了他们的青史。重情重义,讲究以德治国的刘备,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唯才是举的曹操以及善用能人、英武果断的孙权等,他们各有特点,性格分明,被后人所称颂。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被后人称颂,例如阴险狡诈的袁氏兄弟,搬弄是非的郭图,以及后来被人们唾弃的“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相

  • 夏侯玄的魔力:司马懿欣赏有加,司马师执意要杀,司马昭流泪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汉朝,夏侯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史说三国

    夏侯玄是魏晋禅代之际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和曹家、司马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懿对他青睐有加,司马师却执意要杀死他,司马昭流着泪为他求情。但司马师还是心狠手辣的诛杀了夏侯玄并夷三族。名重天下的大名士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尝进见,与皇后弟毛曾并坐,玄耻之,不悦形之於色。夏侯玄

  • 他是曹操的重孙,却没有曹操的本事,为什么要跟司马昭拼命

    历史解密编辑:老土历史标签:曹操,司马昭,司马师,曹叡,刘邦

    公元254年,年仅13岁的少年曹髦正在邺城闲居。虽然才13岁,他却成天忧愁满面。对于普通人来说,他是天潢贵胄,一出生就有爵位等着他,一辈子荣华富贵而无需劳作。然而,作为曹操的重孙,他这些年所承受的压力也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因为他从出生至今,没有任何自由。从他堂哥曹芳继位做皇帝开始,曹家人的命运就急转

  • 刘禅投降后写下三字,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疑惑,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刘禅,司马昭,诸葛亮,刘备,蜀汉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登楼》这首诗乃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做,意思大概是叹息刘后主如此昏庸还要立祠堂,太阳落下山时我也要学习孔明聊作《梁父吟》。这里的刘后主指的就是刘禅了,对于刘禅大家又称他为扶不起的阿斗,大概意思就是他身边有父亲留下来的大国,有无数的军队,还有诸葛亮这样的谋臣教导

  • 曹操杀荀彧后果有多严重?其后代辅佐司马师司马昭,一举推翻曹魏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曹操,司马昭,荀彧,司马师,曹魏,司马懿

    近年来热度高涨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其中的权谋相争让观众大过眼瘾。演员出色的表演,又深刻地诠释了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让这部以曹魏视角出发的剧大放异彩。其中高风亮节的荀彧最后死于一个空食盒令人扼腕不已。历史上的荀彧“领便当”后,杀荀彧的曹操在不久后也病死了,曹操死后,他杀荀彧所造成的后果才开始

  • 司马昭一代奸雄,为何竟被儿子司马炎毒杀?只因为他做错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司马昭,司马炎,司马师,司马懿,曹爽,贾充

    身为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的第二个儿子,智勇双全的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自带主角光环。又因曹魏的第四代接班人曹髦,愤恨地说了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跋扈、奸诈的司马昭,在牢牢掌握曹魏政权十四年之后,竟然突然暴毙,而死之时,手指一直指向儿子司马炎,可是口却不能言。这一切反

  • 司马昭的“忠犬”贾充,为何屡屡被司马炎“教做人”?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贾充,曹髦,晋朝,司马昭,司马炎,司马师,史说三国

    失落的司空西晋武帝泰始八年,朝中出了一场大闹剧。闹剧的两位主角,一位是当世大儒、清流派的中坚庾纯,另一位则是西晋开国元老、晋武帝的亲家、刚刚升任司空的贾充。94版《三国演义》中的贾充这一天,贾充在家中请客,其他宾客都是早早到场,惟有庾纯搞特殊,待到宴会即将开席时,才慢悠悠地走进来。贾充很不高兴:这老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大笑:免死,群臣不解,昭:倒过来念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刘禅,司马昭,魏国,诸葛亮,刘备,曹操

    明代杨慎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写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借以此诗句来表达世事无常,英雄代代更迭,可青山绿水常在的慷慨情怀。的确是这样的,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不知道曾经涌现出多少惊才艳艳的英雄豪杰,可最后还是敌不过时代的洗涤,消失在历史长河

  • 司马昭主导曹魏灭蜀汉成功后,为何会引发钟会、邓艾自相残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学堂标签:司马昭,邓艾,钟会,蜀汉,司马师,曹魏

    发生于三国末期、由司马昭主导的曹魏灭蜀汉之役,在成功后却引发了钟会、邓艾两大功臣的自相残杀,最后演变为“二士争功”的悲剧。这一故事在后世经《三国演义》的妙笔演绎,在今日可谓家喻户晓。无独有偶,由司马昭的儿子、晋武帝司马炎所主导的西晋灭吴之役,在成功后再度引发了两大功臣王浑、王濬的反目成仇,差一点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