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肖说三国 96 | 荀攸点破江东计,曹操否认有原因

肖说三国 96 | 荀攸点破江东计,曹操否认有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丝绸之路 访问量:2880 更新时间:2024/3/11 5:35:24

形势发展到了这般田地,荀攸再也不忍心只作为旁观者不说话了。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劝谏曹操,说:“石碑和丹书这些吉祥的物品,据推算是江东的奸计。”

曹操疑惑不解,问:“孙权周瑜如此劳顿,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呢?”

荀攸解释道:“第一,可以使丞相与一批反对晋帝晋爵的大汉朝臣矛盾激化;第二,可以使丞相与拥立曹丕的势力矛盾公开;第三,可以使曹丕的势力与曹植的羽翼矛盾尖锐化;第四,可以使参与公推的人与不参与而观望的人形成矛盾,而且使后者被扣上不忠的帽子而遭受一定的无辜迫害。”

看着曹操似乎听进去了,开始沉思,荀攸继续说:“这个事件荼毒深远、危害广泛,是我大军建立以来受害最广、最深、最大的奸计。恳请丞相尽早终止,否则,我担心我大军将在不远的未来自行毁灭啊!”

曹操一向敬佩荀攸的深谋远虑和沉稳睿智,听了他的分析,也在心中对事件的前后进行了一番仔细盘诘,也已明白这件事情肯定是江东周瑜、诸葛亮的奸计。

但他生怕认错的后果,想:“这个时候如果当着荀攸的面让我承认中了他人的诡计,那么,各地已经斩杀、拘禁、驱逐了无数的官员、幕僚和将校,他们的积怨该怎么排解,责任谁来承担?”

进一步他想:“就算是个阴谋,对他曹孟德,难道没一点益处吗?今天,如果点破石碑、丹书等是一个阴谋,那么,以后该怎么利用这种千百年来帝王君侯们屡试不爽的手段,去操纵群臣、蛊惑百姓?没有君权神授的假托,如何才能君临万人之上晋王称帝?我今天没有利用成功,以后就不使用了吗?这是绝对不可以点破的,永远不能!”

曹操深舒口气,整理下慌乱的神情,对荀攸说:“江东的阴谋可以在一个地方得逞,怎么能够使我们北方各地的丹书、石碑、石刻频频出现?江东周瑜、诸葛亮纵使再诡计多端,怎么能够操纵天意,使许昌突然出现黄龙?更使用什么手段,竟然能够操纵苍天,使兖州出现白虹贯日、徐州出现月食?不要再根据自己的一管之见在这里臆测乱说了。下去吧!”

荀攸突然醒悟曹操忌讳点破君权神授的隐密,肯定是他心中仍然念念不忘晋帝称王的梦想。只要是为了晋帝称王,为了他永远独揽大权,他才不在乎死了多少人,还要死多少人呢;哪怕这些人是曾经跟随他浴血奋战的亲族、朋友和部下,哪怕这些人都死光了,哪怕舍生忘死建立的半壁江山推倒重来呢。

他不仅想起叔父荀彧临别的告诫,心如掉进了冰窟窿一般,不敢再说话,只是担心,曹操的心态已经不理智了,再这样继续下去,不知道还要杀多少人才会止住手。

——自肖永革《三国绝对很邪乎》,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更多文章

  • 曹魏肱骨-军师荀攸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荀攸,曹操,荀彧,郭嘉,吕布,董卓

    荀彧坐镇后方,给曹操打造了一个安稳的大本营,郭嘉常常能跟随的上曹操的思路而让曹操非常开心,不过这并非就说曹营没有其他的参谋,郭嘉是军师祭酒,就代表还有一个军师,同样出身荀家而声名赫赫,可惜后来荀彧选择了天子,导致他也被冷落,不过谁也不能否认他是曹魏的肱骨之臣,曾辅助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而且能

  • 征战三国时,荀攸为曹操出谋划策,为什么今人看郭嘉更胜荀攸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曹操,郭嘉,荀攸,荀彧,董卓,吕布

    三分真来七分假,《三国演义》塑造出了许多鲜活的三国人物形象,诸如诸葛亮,关羽,周瑜等等,然其中不乏虚构、夸大之言。不过《三国演义》中关于郭嘉生平的描述却与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基本相同。相信许多朋友对于郭嘉的认识也正是来自《三国演义》,虽然演义中对郭嘉并没有虚构、夸大之言,但不得不说郭嘉之所以一举成

  • 曹操擒获吕布时,郭嘉荀攸等谋士都在身边,为何只听刘备的意见?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曹操,吕布,刘备,董卓,袁绍

    曹操表面上是在征求刘备意见,但实际上却是给刘备挖了一个坑。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二月,在曹操围困了下邳三个月之后,吕布军中上下离心,最终,吕布无奈之下,只得下城投降。而在被五花大绑至曹操面前时,吕布试图说服曹操,让他放了自己,而对此,曹操也表示出了迟疑,犹豫究竟要不要杀掉吕布。关键时刻,一旁的刘

  • 曹魏五谋臣之“谋主”荀攸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曹魏,荀攸,曹操,荀彧,董卓,贾诩,汉朝,三国,曹操麾下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谋士团体中有五位顶尖谋士被后世称为“曹魏五谋臣”,他们在曹操征战的岁月里为曹操以自身的谋略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有早夭的郭奉孝,有被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有“勇冠贲育”的程昱,也有号称“毒士”的贾诩,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最后一位号称“谋主”的荀攸。荀攸字‘公达’,是荀彧的侄子,同时

  • 【三国说-30】三国曹操阵营顶级军师之“谋主”荀攸

    历史解密编辑:粤卫平台标签:曹操,荀攸,荀彧,袁绍,贾诩,诸葛亮,三国说,三国(电视剧),古装剧

    【三国说】栏目精彩回顾:《三国演义》以及三国戏曲、评弹等文学艺术的广为流传和深远影响,三国成了国人心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以至于不谈三国,不足以语历史,对一衣带水的日本影响尤深,对诸葛亮、郭嘉等智谋之士顶礼膜拜,三国游戏层出不穷,让国内外又产生了无数三国爱好者。三国时代,战争是主线,军事谋略成为关注的焦

  • 曹操有谋主荀攸,刘备有谋主法正,两人谁更胜一筹呢?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刘备,荀攸,法正,袁绍,东汉,夏侯渊,曹操手下

    导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谋士的作用。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谋士不胜枚举,如秦末范增、张良,隋末唐初的房玄龄、杜如晦,元末明初的刘伯温,李善长等等。其中三国时代更是一个巅峰,魏蜀阵营都有着这样的人物,被比作谋主的比如曹营里的荀攸,刘备营中的法正。那么这两人谁更胜一筹呢?综观历史上的潮流变迁,

  • 贾诩让张绣归降曹操,张绣:我杀了他儿子,他不会放过我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贾诩,张绣,曹操,袁绍

    公元199年,贾诩让张绣归降曹操,张绣大叫:“我杀了他儿子,他不会放过我的!”贾诩说出三点理由,张绣服了。话说因曹操因一己私欲,把张绣的婶婶邹氏纳为妾,导致张绣愤而起兵袭击,曹操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将典韦为保护他而战死。但彼时,张绣经过三次与曹操正面硬刚,折兵损将。带着4000多兵士困守安阳穰

  • 贾诩和郭嘉均属曹魏阵营,谁的才智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小辣椒影视标签:贾诩,郭嘉,曹魏,司马懿,曹操,曹丕,三国,汉朝

    贾诩和郭嘉均属曹魏阵营,谁的才智更胜一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先来说第一点,就是很多人所要说的智慧以及能力。估计很多人都要说郭嘉很是出名,所以他的智慧就要比贾诩高很多,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比较的方面,可以这样说,贾诩的智慧要比郭嘉好很

  • 张绣杀曹操长子,为何还要投奔曹操,贾诩列出三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张绣,贾诩,袁绍,刘表,诗人,汉朝,曹魏,曹操手下

    官渡之战前夕,几方势力剑拔弩张,袁绍刚刚平定了公孙瓒,实力大增,成为当时最强的诸侯,没有之一。而曹操在公元198年收复徐州,干掉了吕布,其地盘和实力进一步扩张,曹操和袁绍都清楚,一山不容二虎,双方必定会有一次决战。此时此刻,曹操、袁绍都将目光移到了西南,因为这里还有张绣和刘表,张绣、刘表的态度将决定

  • 贾诩其实早已识破草船借箭,大喊4字,可惜曹操没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酸奶别加热标签:贾诩,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孙权

    导语:三国时期谋士众多,但要说可以明哲保身的人就只有贾诩一人而已。他年轻的时候返乡路上被山贼掳走,这群山贼搜刮完财宝之后本想全部处死他们,但贾诩却淡定的说我外公是段公,你们让我写一封信给他,他一定会拿千金来赎我。段公因为镇守西北十数年,匈奴和羌族人都很害怕他,山贼也知道他的威名,恐惧之余不仅把贾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