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诩其实早已识破草船借箭,大喊4字,可惜曹操没重视

贾诩其实早已识破草船借箭,大喊4字,可惜曹操没重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酸奶别加热 访问量:4144 更新时间:2024/2/2 0:03:47

导语:三国时期谋士众多,但要说可以明哲保身的人就只有贾诩一人而已。他年轻的时候返乡路上被山贼掳走,这群山贼搜刮完财宝之后本想全部处死他们,但贾诩却淡定的说我外公是段公,你们让我写一封信给他,他一定会拿千金来赎我。段公因为镇守西北十数年,匈奴和羌族人都很害怕他,山贼也知道他的威名,恐惧之余不仅把贾诩的东西物归原主,而还放他回去,剩下的人全部被杀。贾诩在做张绣军师的时候被曹操攻击,贾诩设计当场斩杀曹操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曹操本人也差点命丧战场,贾诩也因此被称为“毒士”,曹操残杀大臣时也没敢动他。曾经诸葛亮草船借箭时贾诩已经洞察了他的意图并喊出4个字,可惜曹操没听白白让诸葛亮得手。到底怎么回事?我们继续往下看。

原来曹操统一河北之后想凭借着兵强马壮和高昂的士气统一天下,于是亲率八十万大军南征,荆州牧刘表因此被吓死,刘表的儿子刘综也率领荆州各部投降曹操。当时诸葛亮凭借雄辩的口才和清晰的战略规划成功促使刘备孙权两家人联盟,然后再制定详细的战术反击曹操。

因为诸葛亮表现得过于活跃,风头已经盖过了身为东吴大都督的周瑜,这让周瑜很不爽,他想除掉诸葛亮。因为长期军备不足,现在联军缺少很多弓箭,于是周瑜刁难诸葛亮让他十天之内造出十万之箭,这件明显不可能办到的事诸葛亮却接下了,而且还承诺只要三天时间,时间结点一到就到江边去拿箭。

原来诸葛亮从未想过武器要自己造,在他理念里面这些东西完全可以从敌军那边获取。于是第二天晚上趁着江上大雾弥漫的时候带着十几条船,船上扎上很多稻草人并带上鼓手就往曹营方向出发。临近曹营的时候他让鼓手击鼓,目的就是要惊醒曹营士兵,因为他算准雾这么大,曹军将士肯定不会派船只攻击,而是只会拿弓箭反击。

当时贾诩就站在曹操旁边,他通过震天的鼓声却没有士兵的攻击和呐喊声就断定这只是一场阴谋,于是他大喊:“快放火箭!”但曹操这时候却一摆手不让放火,只要放普通弓箭,这下正中诸葛亮的圈套。于是诸葛亮等所有船只两边都插满箭的情况下命人停止击鼓,然后朝着曹营大喊“多谢丞相赐箭”直接回去复命,此时周瑜也刚好带着士兵到江边,看见船只上插着满满的弓箭就傻眼了,目测这里不会少于十万支箭。

结语:贾诩通过一些细节就可以分析出那么多的信息而且很快就能制定出战术,难怪能得善终。只可惜曹操没有听他的话执行,不然后来也不会有赤壁之战,他也可以完成统一天下的壮举。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等

标签: 贾诩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孙权

更多文章

  • 董昭:比贾诩、荀彧还可怕的谋士,帮着曹操闷声发大财,高寿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董昭,贾诩,曹操,荀彧,袁绍,比贾诩

    一、脱离袁绍公元196年,也就是建安元年,汉献帝终于摆脱了李傕和郭汜的魔掌,一路逃亡一路向天下诸侯发出呼救。袁绍收到消息后,心情很复杂。他是依靠反董卓,成为天下诸侯之首的。而汉献帝却是董卓拥立的。若救援了汉献帝,是不是就等于推翻了自己之前的“人设”?虽然他手下谋士看出汉献帝的价值,奈何最终被袁绍否决

  • 为什么评价贾诩为''毒士'',来看看他一言乱天下的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贾诩,董卓,曹操,王允,汉献帝,张绣

    贾诩是三国时期一个比较有名的人物,被评价为''曹魏五谋士'',还有一个更加有牌面的评价——''毒士''。''毒士''这个绰号是什么时候出现,谁给起的,小编不知道,但是至少可以看出它非常受认可。那么贾诩为什么被视为''毒士''呢?下面小编就来说一说这件事。贾诩的生平经历首先我们来说一说贾诩的生平经历。

  • 从这些事上告诉你,贾诩为什么被人称为“毒士”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贾诩,曹操,袁绍,董卓,马超,孙权

    导读东汉末年朝纲败坏,战火纷飞,诸侯争霸,这是一个充满了魅力的时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这个群雄争霸的年代涌现出了很多非凡的英雄人物,英雄豪杰,山中隐士,借着这个乱世大展拳脚,谋得一方天地。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历史帷幕,形成了魏蜀吴平分天下的局面,进入了新的历史篇章。也说起三国可能大多人的

  • 三国演义里,贾诩降曹后献四大计谋,奈何未被全采纳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贾诩,袁绍,马超,张绣,曹丕,大军,魏文帝,历史片,古装片,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袁绍于199年派出特使,向张绣投降。张绣正要答应,贾诩在张绣面前拒绝了袁绍派来的使臣。贾诩还提出了三条向曹操投诚的原因:第一,曹操以皇帝为尊,以天下为借口;二是因为曹操的军力比较薄弱,所以更倾向于招揽其他的势力;三是曹操的野心很大,他相信自己可以既往不咎。张绣遵照贾诩的劝告,率领大军向曹操投降。曹操

  • 王允施美人计,吕布诛董卓,董卓四将乱京师,名士贾诩初露锋芒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董卓,贾诩,吕布,曹操,李傕,三国,王允施

    十八镇诸侯共诛权臣董卓,表面和睦,实则勾心斗角,心怀鬼胎,以自身利益为主。董卓兵败虎牢关,迁都长安。各镇诸侯先后散去,为争地盘,相互攻伐。董卓迁都长安后,自号"尚父"出入僭天子之仪仗,大封亲族为高官列侯,建宫殿,积钱粮,选美女来享乐。董卓残杀降卒取乐,威压满朝文武。司徒王允见外镇诸侯伐董失败后,巧施

  • 曹操临死前,贾诩3年不出家门,女儿只嫁寒门,3年后发现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雪清爽雪千寻标签:曹操,贾诩,曹丕,袁绍,董卓,马超

    贾诩,凉州第一智者,同时也是三国最长寿的顶级谋士。他与郭嘉、荀彧不同,并非曹操的心腹知己。而且细说起来,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典韦的死,贾诩也有一份责任。但就是这样险恶的关系,聪明过人的贾诩,还是在生性多疑的曹操手下安稳度过了晚年。这种匪夷所思的结果,和贾诩自私自利、善于自保的性格脱不开关系。氐

  • 皇帝的妃子守寡有多难?若不是贾诩出面,被权臣看上的她还真难说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贾诩,皇帝,董卓,刘辩,汉献帝,刘协

    初平元年,面对山东各地刺史、州牧声势浩大的联盟讨伐,长安城内跟脚未稳的董卓狠了狠心,决定杀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年前才被自己废掉的小皇帝——刘辩,也就是如今的弘农王。 虽然这个废帝在长安貌似已兴不起任何波浪,然而外面的那些“叛军”却将这个小皇帝当成了正统,成为了一个针对自己的活招牌,顶着压力养着这么

  • 赤壁之战前贾诩劝曹操不要打,裴松之认为应该打,你认为呢?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曹操,裴松之,贾诩,刘备,孙权,袁绍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征荆州。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九月,曹操大军进至新野,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屯驻在樊城的刘备得知消息后想进占江陵,被曹操率骑兵在当阳击溃,刘备逃至夏口。曹操在江陵休整军队,大赏荆州投降的文臣武将,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封为列

  • 贾诩的一句话,让曹操下定决心,最终传位给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贾诩,曹操,曹丕,袁绍,曹植

    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汉末三国时期,夺嫡之争同样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了。比如孙权有7个儿子,在长子孙登去世后,余下的几个儿子就围绕着东吴太子的宝座,从而展开了激烈的较量。而就曹操来说,也是因为长子曹昂的去世,从而导致其在继承人的选择上犹豫不决。值得注意的是,在曹丕和曹植争夺魏国太子的时候,贾诩的一句话,让曹

  • 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史学家:确实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诸葛亮,贾诩,曹操,袁绍,张绣,官渡之战,三国,三国(电视剧),古装剧,曹操麾下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各方诸侯连年混战,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大大小小无数场战争中,军阀门下聚集的门客和谋士,在背后为他们出谋划策,对战争的胜负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一部精彩绝伦的《三国演义》,我们熟知了智慧与潇洒并存的诸葛亮,认为他是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但史学家却认为,三国史上最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