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诩让张绣归降曹操,张绣:我杀了他儿子,他不会放过我的!

贾诩让张绣归降曹操,张绣:我杀了他儿子,他不会放过我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3123 更新时间:2024/2/4 9:53:02

公元199年,贾诩让张绣归降曹操,张绣大叫:“我杀了他儿子,他不会放过我的!”贾诩说出三点理由,张绣服了。

话说因曹操因一己私欲,把张绣的婶婶邹氏纳为妾,导致张绣愤而起兵袭击,曹操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将典韦为保护他而战死。

但彼时,张绣经过三次与曹操正面硬刚,折兵损将。带着4000多兵士困守安阳穰县,面对曹操大兵压境,袁绍伸来的橄榄枝,很是心动。

巧又巧在,郭嘉自动请缨代表曹操一方前来招附,而李孚也代表袁绍一方出面招募,张绣让两个人当庭唇枪舌剑,看看到底谁实力强,他就跟谁。

这两人的嘴一通叭叭叭,说得是天花乱坠,吵得是天昏地暗,让中间的张绣头都嗡嗡响。他一时拿不定主意该听谁的。但他心里可记得曹操不是个善茬,可害怕他日后算账,报杀子之仇。

正在这时,贾诩进来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局面就定下来了。

他说:“袁绍与袁术本是两兄弟,却同室操戈,没有宽恕谦让之心,又怎么能收天下豪杰?”

这句话等于告诉李孚,你可以回去跟袁绍复命了, 张绣不想去你那里。

张绣虽说平时素来敬重贾诩,但对于他越狙代庖答应归降曹操一事,还是颇有些不自在的。于是他阴沉着脸不说话。贾诩看了一眼,知道他的想法,就问:“将军难道有什么疑虑?”

张绣赌气地说:“这么潦草归降,也没让曹操给咱立个保证书,万一,他以后要找我算杀子之仇,我不就把脖子洗干净了伸给人家呀?”

贾诩哈哈大笑:“将军您这就犯糊涂了!我劝您归于曹操,有三点理由!”张绣洗耳恭听。

“其一,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道义上占了上风,即便日后战败也有回旋余地;袁绍勾结袁术妄图称帝,违背道义,以后若败了,您也获罪于天下。

其二,以咱们4000兵马归于袁绍十万大军,您得不到重用;而曹操兵马少,自然会更珍惜您的兵将,必会重用您。

其三,将军与曹操有杀子之仇,曹操此时更要借接纳您,展示自己的心胸宽广。即便是血海深仇也可一笔勾销,天下豪杰还能不归心?”

张绣还是有些疑虑,但是后来他才知道,贾诩此言不假。

曹操对他的归降,大肆渲染和欢迎。不仅准备了盛大的宴会,吹锣打鼓,还把他请到主宾位置。还要和他做亲家,给小儿子曹均和张绣的女儿订下了娃娃亲。

到了这里,曹操可以说对贾诩劝降之功十分感激,他说:“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意思就是贾诩成全了他向天下人表现自己如海胸怀的机会。对于这么一个低调谋士,素来爱才的曹操也是不会放过的。

他给贾诩加封一个“执金吾”的官职,相当于是现在的中 南海保卫队队长。这可不是一个虚职,而是荣耀啊。为什么?

因为他可以每月绕宫巡察三次,身着锦绣之衣,手执祥瑞的金乌鸟,率属下200个光彩华丽的随从,浩浩荡荡走过。这么个风光美差,可不就是刘秀所说的“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吗?

按说,后来贾诩得到了曹操、曹丕等人的重用,甚至位列三公,权势不小,靠的就是他过人的才智,不过,他咋就没被爱猜疑的曹操嫉恨呢?

这得从他的家世和经历说起。贾诩出身并非显赫,完全靠自己的聪明谋略不断上位,他虽然有过辅佐李傕郭汜破长安杀王允的一段黑历史,但他也是本职保命而已。依附了张绣之后,用他的计策两败曹操,却并不骄傲自满。

在官渡之战前夕,他看到张绣并不具备与曹操抗衡的野心和实力,马上劝降,又攀上了曹操这棵大树,为自己铺平了职业道路。

接下来他发挥自己的长处,竭力为曹操建言献策,但赤壁之战时,曹操没有听从他的“不要攻打东吴”的建议,结果惨败。失去荆州,壮大刘备,形成三国鼎立。

幸好后来,他又献了离间计瓦解了马超和韩遂,帮助曹操一举平定了关中。而在曹操立继承人问题上,他悄悄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这样,他就选择了站队更有政 治手段的曹丕,成为曹丕信赖的心腹。

一路走来,贾诩的谋略心计尽显无疑。但是,与杨修恃才傲物,爱耍小聪明相比,他则会收敛锋芒,低调沉稳了很多。他不仅平时显示对功名利禄毫不在意,而且从不与其他人结党营私,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是个十分合格的职业打工人。

于乱世之中,能保全性命,安安稳稳坐上高位,平平安安活到77岁善终,贾诩可以说是为三国的谋士、将领们,都立了一个榜样。

怪不得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他:“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不过,后世有人将“毒士”这个帽子安在他的头上,用以评价他以言令三辅之乱。把汉朝灭亡这笔账算在他身上,也有点过了吧。

这“毒”与其说是心思毒,不如说是眼光毒,深谋远虑,步步为营,明哲保身,低调做人。这才是职场生存硬道理啊!

参考资料:《三国志》、《卑鄙的圣人曹操》

标签: 贾诩张绣曹操袁绍

更多文章

  • 贾诩和郭嘉均属曹魏阵营,谁的才智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小辣椒影视标签:贾诩,郭嘉,曹魏,司马懿,曹操,曹丕,三国,汉朝

    贾诩和郭嘉均属曹魏阵营,谁的才智更胜一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先来说第一点,就是很多人所要说的智慧以及能力。估计很多人都要说郭嘉很是出名,所以他的智慧就要比贾诩高很多,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比较的方面,可以这样说,贾诩的智慧要比郭嘉好很

  • 张绣杀曹操长子,为何还要投奔曹操,贾诩列出三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张绣,贾诩,袁绍,刘表,诗人,汉朝,曹魏,曹操手下

    官渡之战前夕,几方势力剑拔弩张,袁绍刚刚平定了公孙瓒,实力大增,成为当时最强的诸侯,没有之一。而曹操在公元198年收复徐州,干掉了吕布,其地盘和实力进一步扩张,曹操和袁绍都清楚,一山不容二虎,双方必定会有一次决战。此时此刻,曹操、袁绍都将目光移到了西南,因为这里还有张绣和刘表,张绣、刘表的态度将决定

  • 贾诩其实早已识破草船借箭,大喊4字,可惜曹操没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酸奶别加热标签:贾诩,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孙权

    导语:三国时期谋士众多,但要说可以明哲保身的人就只有贾诩一人而已。他年轻的时候返乡路上被山贼掳走,这群山贼搜刮完财宝之后本想全部处死他们,但贾诩却淡定的说我外公是段公,你们让我写一封信给他,他一定会拿千金来赎我。段公因为镇守西北十数年,匈奴和羌族人都很害怕他,山贼也知道他的威名,恐惧之余不仅把贾诩的

  • 董昭:比贾诩、荀彧还可怕的谋士,帮着曹操闷声发大财,高寿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董昭,贾诩,曹操,荀彧,袁绍,比贾诩

    一、脱离袁绍公元196年,也就是建安元年,汉献帝终于摆脱了李傕和郭汜的魔掌,一路逃亡一路向天下诸侯发出呼救。袁绍收到消息后,心情很复杂。他是依靠反董卓,成为天下诸侯之首的。而汉献帝却是董卓拥立的。若救援了汉献帝,是不是就等于推翻了自己之前的“人设”?虽然他手下谋士看出汉献帝的价值,奈何最终被袁绍否决

  • 为什么评价贾诩为''毒士'',来看看他一言乱天下的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贾诩,董卓,曹操,王允,汉献帝,张绣

    贾诩是三国时期一个比较有名的人物,被评价为''曹魏五谋士'',还有一个更加有牌面的评价——''毒士''。''毒士''这个绰号是什么时候出现,谁给起的,小编不知道,但是至少可以看出它非常受认可。那么贾诩为什么被视为''毒士''呢?下面小编就来说一说这件事。贾诩的生平经历首先我们来说一说贾诩的生平经历。

  • 从这些事上告诉你,贾诩为什么被人称为“毒士”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贾诩,曹操,袁绍,董卓,马超,孙权

    导读东汉末年朝纲败坏,战火纷飞,诸侯争霸,这是一个充满了魅力的时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这个群雄争霸的年代涌现出了很多非凡的英雄人物,英雄豪杰,山中隐士,借着这个乱世大展拳脚,谋得一方天地。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历史帷幕,形成了魏蜀吴平分天下的局面,进入了新的历史篇章。也说起三国可能大多人的

  • 三国演义里,贾诩降曹后献四大计谋,奈何未被全采纳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贾诩,袁绍,马超,张绣,曹丕,大军,魏文帝,历史片,古装片,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袁绍于199年派出特使,向张绣投降。张绣正要答应,贾诩在张绣面前拒绝了袁绍派来的使臣。贾诩还提出了三条向曹操投诚的原因:第一,曹操以皇帝为尊,以天下为借口;二是因为曹操的军力比较薄弱,所以更倾向于招揽其他的势力;三是曹操的野心很大,他相信自己可以既往不咎。张绣遵照贾诩的劝告,率领大军向曹操投降。曹操

  • 王允施美人计,吕布诛董卓,董卓四将乱京师,名士贾诩初露锋芒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董卓,贾诩,吕布,曹操,李傕,三国,王允施

    十八镇诸侯共诛权臣董卓,表面和睦,实则勾心斗角,心怀鬼胎,以自身利益为主。董卓兵败虎牢关,迁都长安。各镇诸侯先后散去,为争地盘,相互攻伐。董卓迁都长安后,自号"尚父"出入僭天子之仪仗,大封亲族为高官列侯,建宫殿,积钱粮,选美女来享乐。董卓残杀降卒取乐,威压满朝文武。司徒王允见外镇诸侯伐董失败后,巧施

  • 曹操临死前,贾诩3年不出家门,女儿只嫁寒门,3年后发现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雪清爽雪千寻标签:曹操,贾诩,曹丕,袁绍,董卓,马超

    贾诩,凉州第一智者,同时也是三国最长寿的顶级谋士。他与郭嘉、荀彧不同,并非曹操的心腹知己。而且细说起来,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典韦的死,贾诩也有一份责任。但就是这样险恶的关系,聪明过人的贾诩,还是在生性多疑的曹操手下安稳度过了晚年。这种匪夷所思的结果,和贾诩自私自利、善于自保的性格脱不开关系。氐

  • 皇帝的妃子守寡有多难?若不是贾诩出面,被权臣看上的她还真难说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贾诩,皇帝,董卓,刘辩,汉献帝,刘协

    初平元年,面对山东各地刺史、州牧声势浩大的联盟讨伐,长安城内跟脚未稳的董卓狠了狠心,决定杀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年前才被自己废掉的小皇帝——刘辩,也就是如今的弘农王。 虽然这个废帝在长安貌似已兴不起任何波浪,然而外面的那些“叛军”却将这个小皇帝当成了正统,成为了一个针对自己的活招牌,顶着压力养着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