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荀彧死后,侄子荀攸为何继续为曹操效力?他怎么想的?

荀彧死后,侄子荀攸为何继续为曹操效力?他怎么想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1330 更新时间:2024/1/23 23:11:51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荀彧认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因此“心不能平”。

同年,曹操征孙权,让荀彧到谯郡劳军。荀彧到达以后,曹操乘机把他留在军中。封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参丞相军事。曹操林来到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不久忧虑而亡(关于荀彧的死,《魏氏春秋》还有这样的说法:当时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尽),时年五十岁。谥号敬侯。其子荀恽袭爵,后官至虎贲中郎将。次年(213年),曹操进封魏公。

由此,荀彧之死,曹操可谓是难辞其咎。那么,问题来了,荀彧死后,侄子荀攸为什么还要为曹操效力?他怎么想的?

首先,在笔者看来,荀攸之所以默不作声,并继续为曹操效力,很可能是因为他和荀彧的关系并不亲近。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荀攸从小失去父母,祖父荀昙是广陵太守。而荀彧的父亲荀绲曾担任济南相。因此,非常明显的是,荀彧不是荀攸的亲叔叔,也即荀攸应该是荀彧的堂侄。

在跟随曹操之前,荀彧和荀攸之间,更是没有多少交集。永汉元年(189年),荀彧被举孝廉,任守宫令。在董卓篡夺朝廷后,荀彧荀彧弃官归乡,并来到冀州投靠袁绍。初平二年(191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

而就荀攸来说,中平六年(189年),大将军何进执掌大权,征海内名士荀攸等二十余人。荀攸抵达洛阳后,拜黄门侍郎。在董卓来到洛阳后,荀攸参加刺杀他的行动。失败后,荀攸一度停留在荆州。直到公元196年,荀攸才来到曹操麾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为曹操效力后,相关史料中也鲜有荀彧、荀攸关系亲密的记载。在此基础上,等到荀彧郁郁而终时,荀攸确实没有发声的强烈动机。

进一步来说,在汉末三国时期,别说叔侄,就是父子之间,也有立场不同的。比如贾逵这位曹魏大臣,初为并州郡吏,迁渑池县令,拜弘农太守,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终其一生为魏国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嘉平三年(251年),王凌在起兵失败,被押解回京时,路过贾逵庙前大呼:“贾梁道!只有你才知道王凌是大魏忠臣啊!”

但是,和贾逵截然相反的是,他的儿子贾充却辅佐司马懿父子,甚至帮助司马昭弑杀曹魏皇帝曹髦。所以,甘露元年(256年),当诸葛诞听到贾充支持曹魏皇室禅让他人,厉声呵斥:“你不是贾逵的儿子!”

由此,对于荀彧、荀攸这一对叔侄,前者忠于汉室,反对曹操进位魏公,后者忠于曹魏,希望早日结束战乱,并不是一件让人惊讶的事情。正是因为立场上的反对,荀攸没有必要为荀彧讨一个说法。

最后,在笔者看来,荀攸不和曹操决裂,应该也有保全颍川荀氏的考虑。在汉末三国时期,不少世家大族都有两面下注甚至三面下注的举动。比如庞德归降曹操的时候,他的兄长庞柔就在蜀汉为官。再比如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这三兄弟,就遍布魏蜀吴三家。至于荀彧、荀攸所在的家族,荀彧一开始为袁绍效力,在他转投曹操后,荀谌作为荀彧的兄长,仍然留在冀州。

在此基础上,荀攸、荀彧都跟随曹操后,二者的立场差异,也能够降低颍川荀氏整个覆灭的风险。假设汉献帝或者其他皇帝夺回大权,恢复汉室,那么荀彧这一支必然会得到重用。当然,如果曹操顺利取代汉室,荀攸及其后人也不会被亏待。

此外,尽管荀彧之死,与曹操脱不了干系。但是,荀彧的儿子没有受到牵连,甚至荀彧的长子还迎娶了曹操之女安阳公主,也即成了曹操的女婿。基于这一情况,荀攸更不可能和曹操翻脸了。

标签: 曹操荀彧荀攸袁绍曹魏董卓

更多文章

  • 荀攸:低调,是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才华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荀攸,曹操,荀彧,董卓,吕布,颜良,三国,汉朝,汉献帝

    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功劳很大,脾气很小,虽奇谋妙计百出,却从不自言有功;他智冠天下,洞悉形势,却独独以“愚”立身,以“拙”处世;他就是曹操的“谋主”——荀攸。史书中,荀攸在曹营谋臣中的地位与作用,仅次于荀彧。如果说荀彧是坐镇后方的萧何,那荀攸便是运筹帷幄的张良。在曹操统一北方

  • 肖说三国 96 | 荀攸点破江东计,曹操否认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丝绸之路标签:曹操,荀攸,周瑜,丞相,曹丕,江东,诗人,汉朝,东汉,诸葛亮,肖说三国,史说三国

    形势发展到了这般田地,荀攸再也不忍心只作为旁观者不说话了。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劝谏曹操,说:“石碑和丹书这些吉祥的物品,据推算是江东的奸计。”曹操疑惑不解,问:“孙权周瑜如此劳顿,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呢?”荀攸解释道:“第一,可以使丞相与一批反对晋帝晋爵的大汉朝臣矛盾激化;第二,可以使丞相与拥立曹丕的势力

  • 曹魏肱骨-军师荀攸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荀攸,曹操,荀彧,郭嘉,吕布,董卓

    荀彧坐镇后方,给曹操打造了一个安稳的大本营,郭嘉常常能跟随的上曹操的思路而让曹操非常开心,不过这并非就说曹营没有其他的参谋,郭嘉是军师祭酒,就代表还有一个军师,同样出身荀家而声名赫赫,可惜后来荀彧选择了天子,导致他也被冷落,不过谁也不能否认他是曹魏的肱骨之臣,曾辅助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而且能

  • 征战三国时,荀攸为曹操出谋划策,为什么今人看郭嘉更胜荀攸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曹操,郭嘉,荀攸,荀彧,董卓,吕布

    三分真来七分假,《三国演义》塑造出了许多鲜活的三国人物形象,诸如诸葛亮,关羽,周瑜等等,然其中不乏虚构、夸大之言。不过《三国演义》中关于郭嘉生平的描述却与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基本相同。相信许多朋友对于郭嘉的认识也正是来自《三国演义》,虽然演义中对郭嘉并没有虚构、夸大之言,但不得不说郭嘉之所以一举成

  • 曹操擒获吕布时,郭嘉荀攸等谋士都在身边,为何只听刘备的意见?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曹操,吕布,刘备,董卓,袁绍

    曹操表面上是在征求刘备意见,但实际上却是给刘备挖了一个坑。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二月,在曹操围困了下邳三个月之后,吕布军中上下离心,最终,吕布无奈之下,只得下城投降。而在被五花大绑至曹操面前时,吕布试图说服曹操,让他放了自己,而对此,曹操也表示出了迟疑,犹豫究竟要不要杀掉吕布。关键时刻,一旁的刘

  • 曹魏五谋臣之“谋主”荀攸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曹魏,荀攸,曹操,荀彧,董卓,贾诩,汉朝,三国,曹操麾下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谋士团体中有五位顶尖谋士被后世称为“曹魏五谋臣”,他们在曹操征战的岁月里为曹操以自身的谋略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有早夭的郭奉孝,有被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有“勇冠贲育”的程昱,也有号称“毒士”的贾诩,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最后一位号称“谋主”的荀攸。荀攸字‘公达’,是荀彧的侄子,同时

  • 【三国说-30】三国曹操阵营顶级军师之“谋主”荀攸

    历史解密编辑:粤卫平台标签:曹操,荀攸,荀彧,袁绍,贾诩,诸葛亮,三国说,三国(电视剧),古装剧

    【三国说】栏目精彩回顾:《三国演义》以及三国戏曲、评弹等文学艺术的广为流传和深远影响,三国成了国人心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以至于不谈三国,不足以语历史,对一衣带水的日本影响尤深,对诸葛亮、郭嘉等智谋之士顶礼膜拜,三国游戏层出不穷,让国内外又产生了无数三国爱好者。三国时代,战争是主线,军事谋略成为关注的焦

  • 曹操有谋主荀攸,刘备有谋主法正,两人谁更胜一筹呢?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刘备,荀攸,法正,袁绍,东汉,夏侯渊,曹操手下

    导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谋士的作用。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谋士不胜枚举,如秦末范增、张良,隋末唐初的房玄龄、杜如晦,元末明初的刘伯温,李善长等等。其中三国时代更是一个巅峰,魏蜀阵营都有着这样的人物,被比作谋主的比如曹营里的荀攸,刘备营中的法正。那么这两人谁更胜一筹呢?综观历史上的潮流变迁,

  • 贾诩让张绣归降曹操,张绣:我杀了他儿子,他不会放过我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贾诩,张绣,曹操,袁绍

    公元199年,贾诩让张绣归降曹操,张绣大叫:“我杀了他儿子,他不会放过我的!”贾诩说出三点理由,张绣服了。话说因曹操因一己私欲,把张绣的婶婶邹氏纳为妾,导致张绣愤而起兵袭击,曹操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将典韦为保护他而战死。但彼时,张绣经过三次与曹操正面硬刚,折兵损将。带着4000多兵士困守安阳穰

  • 贾诩和郭嘉均属曹魏阵营,谁的才智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小辣椒影视标签:贾诩,郭嘉,曹魏,司马懿,曹操,曹丕,三国,汉朝

    贾诩和郭嘉均属曹魏阵营,谁的才智更胜一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先来说第一点,就是很多人所要说的智慧以及能力。估计很多人都要说郭嘉很是出名,所以他的智慧就要比贾诩高很多,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比较的方面,可以这样说,贾诩的智慧要比郭嘉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