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权臣废立皇帝,都称“行伊霍之事”,伊尹霍光的权力为何这么大

权臣废立皇帝,都称“行伊霍之事”,伊尹霍光的权力为何这么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张聊史 访问量:4621 更新时间:2024/1/11 2:53:01

老有人把伊尹霍光并排。其实,霍光的权力没有伊尹大。上古社会,最重要的权利就是祭祀。这是从母系社会传承下来的,后来部落越来越多,都不服管需要打仗。这时候男人崛起掌握了征战的权利,这时候祭祀与征战权利并重。直到颛顼帝绝地天通,意思是就是以后各部落都没有资格祭祀上天了,这是祭祀与征战的权利归于一人,称号帝,帝天生具有神性,但是帝是各部落选出来的。

直到夏建立家天下,导致社会资源一直集中在夏的部落,商一看这不行,于是拉了一票部落干掉了夏,但是权利怎么分呢?大家都不想过夏朝那样祭祀与征战权利归于一人的生活。于是汤说了,咱们把帝的权利分了。把祭祀与征战权利分成相与王。王由我商人世代传承,但是相大家推选。商的第一代相就是伊尹,是个奴隶,因为他公正,大家才选的他。

商初两权分立,祭祀权其实是大过征战权的,因为他要管全天下的部落,所以他有权利废除太甲的王位,就这商朝的后人,还要感谢他没有废除商人王位的世袭权呢。所以,商朝的王都很好战,他只有这个权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商王通过征战逐步蚕食了相的权利。所以商朝的王,死后特别希望自己能加帝号。商初是祭祀与征战分立,后来又变成了归于一家,许多部落又受不了了。于是周又拉着一群部落干挺了商朝,大家又拍坐坐分权利。

于是周说了,帝的权利太大,分。分成相与王,大家都做王,我来做大家的相。实际周天子代表的是相权,也就是祭祀权。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相权又逐步屈居于王权下。直到合二为一成了皇帝。霍光对于汉室的功绩是有的,但是别看霍光厉害,他始终是臣子,他废立皇帝就是以下犯上,以臣逆君,以人逆天。

实际上两汉朝廷也没有把霍光打成奸臣,反而是捧成和萧何一样的大忠臣。从汉宣帝开始定的调子,西汉名臣里萧何霍光两个人排第一等,其他臣子通通往后。不过,后来魏晋南北朝那帮祖宗,明明搞的是王莽曹操的事情,偏偏个个要打着伊尹霍光的旗号,这个典故的含义自然就变得越来越离谱了。

霍家本来可以保全的,刘洵够仁慈,霍光本来也滴水不漏,但是他老婆太蠢,为了让霍成君做皇后,把刘洵的皇后许平君给毒死了,这才是导致霍家死无葬身之地的核心原因,霍光的儿子和亲属都太膨胀,各种作死,把朝廷其他大佬都惹了个遍。霍光活着的时候还能管得住这帮手下和亲信,霍光死了这帮人更嚣张跋扈,后来刘洵自己的势力培养起来了,朝中大部分人也都希望霍家完蛋,然后直接把霍家灭了。

霍光本人其实对立许平君为皇后刚开始虽然有点不满,但是也没有过于放在心上,一年后就释怀了。主要是霍光老婆,不过他老婆敢这么大胆也离不开霍光平时的放纵。霍光最好就应该在汉宣帝继位不久及时把权力交出来,毕竟汉宣帝有能力管好一切不用他操心了,安心退休养老就行了,然后再约束告诫家人,让家族慢慢远离朝堂是非。如果霍光真是这样他的评价会比诸葛亮更好,这才是真正的完美君臣。可惜霍光本人权力欲望太强,再加上家人太放纵,最终除了他本人,其他人都落了个凄惨下场。霍光后人灭门之祸,导致后世的权臣与君主之间形成激烈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只要放权归政,就难免成为被诛族的下场。所以,有点让人寒心。

更多文章

  • 重磅:《辅行诀》伊尹“汤液经法”被完整破解并首次公开

    历史解密编辑:炎黄国医吴越标签:伊尹,汤液,经方,组方,辅行诀,陶弘景

    ◎陶弘景《辅行诀》中记载的伊尹“汤液经法图”第一次被完美破解,近期已公开发布!◎《辅行诀》中记载的“25味药精”有几味药怎么摆放都不符合伊尹“五脏虚实补泻方”的组方规律,笔者经过破解,把它们的位置调正了,发现伊尹五脏虚实补泻方的组方规律整齐俨然,就像数学公式一样准确、一致、完全没有例外,也不需要任何

  • 四大诸侯朝歌齐会,纣王本想斩草除根,为何却独不杀北伯侯崇侯虎

    历史解密编辑:墨小墨说故事标签:崇侯虎,纣王,北伯侯,侯虎,姬昌,朝歌

    四皇子齐聚朝歌。纣王要杀野草,为什么不杀北伯侯崇侯虎商朝末年,纣王宠爱美人苏妲己,为了将她推上皇后的正位,不惜得罪三朝。长老、国相、文武大臣,做过许多伤害忠良的愚昧无德之事。在此期间,纣王冤诛妻,冤杀子,冤杀大臣,奸佞不识小人,贪酒淫色不义,败坏三纲,肆无忌惮地违背五常,强加于人。酷刑,激怒怨恨,君

  • 虾讲封神(十四)姜子牙拉开岐周伐商的序幕,讨伐崇侯虎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姬昌,姜子牙,崇侯虎,周伐商,商纣王,虾讲封神,烽火戏诸侯

    姜子牙被聘为西岐的丞相后大多数时间是作为文臣的位置存在,主要工作是辅助西伯侯姬昌管理西岐的大小民生事务。由于姜子牙在这方面的成绩卓越,迅速的得到了西伯侯姬昌的认可和信重。在这个时候,姜子牙就需要为封神大战做点准备工作了。封神大战的核心其实是武王伐纣,或者是说岐周伐商。这个战争路线的思路其实西岐的将军

  • 诬陷周文王的崇侯虎,甲骨文洗其冤屈,史记又一记载被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周国,商朝,姬昌,武丁,史记,唐朝,先秦,周朝,周文王,商纣王,崇侯虎,甲骨文,烽火戏诸侯

    关于崇侯虎,《史记》中说得非常清楚,周文王实行仁政之后,吸引了很多贤者投奔,这时崇侯虎嫉妒周文王,就向商纣王打小报告诬陷周文王:《周本纪》:“崇侯虎谮(诬陷)西伯于殷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帝纣乃囚西伯羑里。”通过这段记载可见,商纣王囚禁周文王的原因在于崇侯虎的诬陷。既然是崇侯

  • 诬陷周文王的崇侯虎,被甲骨文洗去冤屈,史记又一记载被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周文王,周国,商纣王,商朝,姬昌,武丁

    关于崇侯虎,《史记》中说得非常清楚,周文王实行仁政之后,吸引了很多贤者投奔,这时崇侯虎嫉妒周文王,就向商纣王打小报告诬陷周文王:《周本纪》:“崇侯虎谮(诬陷)西伯于殷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帝纣乃囚西伯羑里。”通过这段记载可见,商纣王囚禁周文王的原因在于崇侯虎的诬陷。既然是崇侯

  • 雨水二候:鸿雁北归,《易经》:“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鸿雁,易经,周易,姬昌,五行,归妹

    第二季雨:鸿雁北归,《周易》:“义帝归妹,以利元济”,意味深长“变者与形象相同!”。人在天地之间,与天地互动,直立而立。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为所欲为。在传统文化《易经》中,古人认为阴阳相和,万物生长,形成天上的风、云、雷、电等自然现象,对应于耳、目、口腔、舌头和人体其他部位;山川树木等物理形象对应

  • 大傻子系列(六):帝乙归妹,天作之合。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历史解密编辑:文子国学标签:姬昌,周国,帝乙,大禹,帝王,诸侯国,大傻子,烽火戏诸侯

    华夏文明的进程,就是一个道的流失过程。越往后面去,道流失得越多。唐代以前是吃道的红利,宋代以后,大道尽失,所以走向衰落。重建文明,就要探寻上古文明之道。《诗经》,是我们不得不重读的一部经典,华夏文明之根。——作者的话上回说到:季历因为功劳卓著,周国太过强盛,被商王文丁无罪而杀。姬昌继承王位,要为父报

  • 商周联姻之谜:诗经破解谜团,难怪周易说“帝乙归妹”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姬昌,商朝,姬发,诗经,文王,商周,伯邑考,帝乙归妹,国防部门,周易(嘉靖癸未进士)

    古公亶父迁徙之后,小儿子季历娶了挚任氏的“太任”,而挚任氏是商朝贵族,或是武丁之子祖己后代,或是商朝大臣后裔,反正这肯定是一次商周联姻,让周人势力得到了一次飞跃,但在此后,商周似乎再也没有联姻过。根据史记记载,姬昌共有十子,都是同母兄弟,母亲都是夏族后裔太姒——“文王正妃也”;姬发的正妃是姜子牙之女

  • 帝乙儿子那么多,可他为什么非要选纣王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纣王,帝乙,闻仲,微子,皇上,君王,帝乙儿子,帝辛,先秦,商朝

    《歪歪侃封神》第1206期帝乙既然是商朝的老大,那虽然没有汉武之后的三宫六院,但七八个老婆估计是有的,既然有那么多老婆,自然会生好多好多个孩子。这些孩子能有多少,封神上并没有明说,然而比较有名的,就有三个,分别是长子微子启,次子微子衍,三子寿王,也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的纣王。哥仨都是一个妈生的,既然是一

  • 将王位传给帝辛,帝乙这么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帝辛,帝乙,商朝,姬发,姬昌,商纣王

    帝乙,商朝第二十九位国君,商王文丁 之子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帝乙一生,一共有4个儿子,除了第三子子期是侍妾所生,另外3个儿子,都是嫡妻所生,他们分别是:长子子启、次子子衍和少子受德(后来的商纣王)。当时“嫡长子制”已经在王公贵族中深入人心。而且嫡长子子启内有才干,外有贤名,次子子衍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