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颛顼传说里隐含的历史影像(1)

颛顼传说里隐含的历史影像(1)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琳之说史 访问量:3593 更新时间:2024/1/21 2:25:37

颛顼,号高阳,是一个远古部族的名称,也是这个部族数代领袖的统称。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颛顼列入五帝之一,位居黄帝之后。

颛顼是少昊时代东夷族群的一个旁系分支,这从高阳这个名号就可以看出来。所谓高阳就是高高升起的太阳,显然和太昊、少昊的“昊”字一脉相承。

《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少昊“国”处于东海之外的一个大壑中,少昊就是在此把颛顼抚养成人的。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颛顼诞生在若水,后在空桑长大,并在此继承了少昊的大统。若水和空桑都是神话中的地名。

前已述及,《山海经》中所谓“东海之外大壑”的东海,极有可能是指今天鲁东南的沂沭河盆地,在公元前 4300 ~前 3000 年时,这里大部分地区由于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形成了众多大小不一的湖泊大泽,空桑正是指湖泊大泽之外种有桑林的成片陆地。而东海之外“大壑”可能蕴含有这里曾经是一座活火山的历史真相——因为火山喷发时热量巨大,所以才会有太阳神在此沐浴这一神话的形成。

《山海经》记载 ,太阳神们喜欢在太阳照耀下的活火山里沐浴——那种火红背景下神人戏水的场景显然是古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写照。

颛顼是少昊的继承人,是初生的旭日娃娃,少昊把他带到活火山里“孺”养,亦即让颛顼接受阳光和活火山的“沐浴”——这可看作是少昊对少年颛顼继位前的政事历练和培养。颛顼可能是玩得高兴,把用来演奏圣乐的“琴瑟”都扔到了一边。然而这“琴瑟”是用长在“空桑”之地的太阳神木“若木”做成的。

夏天在水域环绕的“方丘之上”,用“琴瑟”伴奏“咸池之舞”来歌颂赋予万物生命的太阳之神 ,在古人看来是一件神圣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事情。

“若水”是同“若木”联系在一起的。“若木”既是太阳树又是生命树,“若水”意即洗过太阳的“若木之水”,为太阳诞生时的洗婴汤。颛顼诞生于若水,所以世代都司掌着对太阳的祭祀权。

今日沂沭河盆地

显然,真实生活中“若水”应该就在“空桑”之地生长的“若木”附近,从这个意义上讲,“若水”很可能就是今天山东境内的沂河和沭河,或者是已经消失了的位居沂沭河盆地的某条河流。

“若水”也被认为是今河南境内的汝河 ,可能是颛顼部族的发祥之地。后来颛顼部族迁徙至鲁东南沂沭河盆地,“若水”一名也随之东移嫁接至沂河、沭河头上。这或许就是《山海经·大荒东经》所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 的历史背景。

汝河发源于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部五峰山,流经泌阳、遂平、上蔡、汝南、平舆、新蔡六县,至新蔡县班台与洪河汇合,长 222. 5 公里,流域面积7376 平方公里,属豫东地区,从考古学角度观察,基本在东夷族大汶口文化势力范围以内。

《帝王世纪》说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十二年而冠,二十而登帝位” ,实际意思是说,颛顼部族成长壮大起来后成了少昊所凭依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并继少昊成为东夷族群联盟集团的盟主。

颛顼势力发展起来后,向西北扩张,其政治中心随之转移到了今鲁中北和鲁中南泰安大汶河流域一带,大汶口遗址可能就是其迁移后的新的都邑。

按照古人迁徙一般要把原来地名一起带过去的习惯,这个地方也就成了新的空桑之地。空桑又叫穷桑,根据《周礼正义》等记载,新的空桑或穷桑在今山东曲阜附近。大汶口遗址北距曲阜市中心不足 50 公里,恰在这个范围内。

大汶口遗址紧傍大汶河

《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意思是说颛顼的后代建立了“食黍”的“伯服国”。“有国曰颛顼”应是指颛顼早期部落。黍是耐旱作物,在远古时代广泛种植于黄河流域。

《山海经·大荒南经》在后面又给出了“颛顼国”的具体位置:此“国”在“焦侥国”与“张弘(长肱)国”之间。

“焦侥国”是一个由身材特别矮小的人组成的部落,“国”中之人都姓几,以优质的谷物即黍为食物。“焦侥国”处在“东海之外,大荒之中”。“张弘国”则处在大海即东海深处的一个岛上。这里的人长着鸟嘴,生有翅膀,善于捕鱼。他们还驯化了四种野兽,可以任意驱使。

联系到今天山东东南一带的沂沭河盆地在公元前 4300 ~前 3000 年,很可能就是《山海经》所说的东海,那么“颛顼国”地处沂沭河流域极有可能就是真实的历史状况。

颛顼号高阳,高阳又是地名。文献记载,高阳在古代雍丘县西南“二十九里”处,还有一个说法是古代圉县有高阳亭,经考证,这两个地方都在今豫东杞县境内。

《博物志·史补》记载,黄帝成仙后,有个名叫左彻的臣子,砍削木头雕了一具黄帝像,带领诸侯们朝拜。过了 7 年,黄帝还没有回来,左彻就立了颛顼为首领,后来左彻也追随黄帝成仙而去。

这个故事反映的实际情况应该是,最后一代黄帝死后,黄帝所在的华夏族群没落,失去了作为部落联盟集团盟主的资本,曾经是这个集团重要成员的东夷族群,因颛顼的强势崛起而成为新的东夷华夏两个部落联盟集团的盟主。

不过,尽管是“新官上任”,颛顼还是举着黄帝的旗号行事,沿袭了黄帝以来的治国策略,从而保证了整个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

今日濮阳

颛顼定都之处,还有一个地方叫帝丘。帝丘又称商丘或濮,古代文献多称之为“颛顼之虚”,在今河南濮阳县境。 这应该是颛顼族群在不断发展壮大时,其中一支从穷桑即曲阜向西迁徙,抵达河南濮阳、内黄一带,定都于此,这里也就成为新的穷桑或空桑。

按《吕氏春秋》《史记·殷本纪》等文献记载,颛顼之后可能又把帝丘迁至今淮阳西南一带,穷桑或空桑之名也随之再次变迁地域,降临该地。从颛顼都帝丘到春秋时卫国迁都帝丘,前后绵亘两千多年,帝丘因此声名赫赫。

——摘编自李琳之:《前中国时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大地场景》,有增删,因阅读流畅需要,删去了注释部分。

作者简介

李琳之,历史学者,出版有《中华祖脉》《家国往事》《祖先,祖先》等十余部著作。其中,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前中国时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大地场景》《元中国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华夏大地场景》和由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晚夏殷商八百年:大历史视野下的早中国时代》三部著作,构成了其从公元前4000至前1046年一个完整的上古史体系,是国内外第一套用考古学结合文献学揭示出黄帝至周初历史发展脉络的系列图书。

《前中国时代》入选商务印书馆官方发布的“2021 历史好书 60 种”榜单。

《元中国时代》入选“2020 百道原创好书榜年榜·人文类 ”,同时在 2020 年 “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好书读者投票评选”活动中获得第二名,在“历史的回响”类别中高居榜首。

《晚夏殷商八百年》自2022年6月出版后,先后入选了长安街读书会2022年6月第5期好书、百道网2022年7月好书、中国出版集团2022年第4期好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网“社科好书”、今日头条好书、长安街读书会推荐干部书单(经典篇)“2022长安街十部好书”等推荐榜单。

更多文章

  • 不周山为通天带来能量的核反应堆,颛顼真的与超级文明有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鹏哥爆笑视频标签:颛顼,山海经,蚩尤,共工,大禹,大洪水

    今天我们继续谈《山海经》里边的那些诡事,在上古神话传说当中,不周山是被反复提到过的存在,就连奇书《山海经》都是多次提起,就如《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这里便就提到过不周山,说是山,但是却与山不同,而在不少的学者及有关记载当中,上古大战当中,那些战斗场景若

  • 颛顼传说里的中国史:颛顼改革是咋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琳之说史标签:颛顼,少昊,祝融,共工,五帝,黄帝,中国史,神话传说

    颛顼继任东夷族群联盟盟主之位后,对内立即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动。第一是治理洪水。《史记》载,颛顼以先进的疏导方法,向共工挑战,最后打败共工,平定了水害。后世按五行说给五帝排序,颛顼被配作玄冥“水帝”,应该反映了一定的史实。第二是修订历法。颛顼在历法上的贡献是对以前的历法进行改革,制定了《颛顼历》。《晋

  • 为何说改变华夏史的是颛顼帝的“绝地天通”?其间隐藏巨大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颛顼,黄帝,天通,蚩尤,神农氏,华夏

    今日话题:为何说改变华夏史的是颛顼帝的“绝地天通”?其间隐藏巨大秘密。文化搭台,军事唱戏。所有军事的内核,一定是文化。完全可以这样说,黄帝统一天下后,如果不进行文化的重新编程,面临的还是再次分裂。武统天下的黄帝,来不及更换文件软件,就匆匆走了。是颛顼帝这个总设计师,改革了华夏文化旧生态。先民的文化中

  • 颛顼、共工之战:怒撞不周山的真相,是炎黄阪泉大战的较量延续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颛顼,共工,黄帝,少昊,神农氏,蚩尤,华夏集团,共工之战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涿鹿之战以后,华夏、东夷两大集团加速了融合,在一些地区,分属两大部族集团的先民居地犬牙交错,文化互相影响,日益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公元前4000多年时,分别代表华夏、东夷两集团的“仰韶人”、“大

  • 颛顼共工之战:“你到底会不会治水?知道我们下游多苦吗?”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颛顼,共工,少昊,史记·五帝本纪,工氏,黄帝

    自黄帝击败蚩尤后,华夏族、东夷族的关系逐步缓和。在一些地区,甚至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颛顼,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登上了历史舞台。颛顼,据说是黄帝的后裔,华夏族的主要的两个部落,有虞氏和夏后氏,都将其视为近祖。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对颛顼的功绩进行了总结,称他“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

  • 太震惊了,颛顼与耶稣居然是同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耶稣,颛顼,少昊,共工,上古,神农氏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不,有一个叫宫玉海的教授提出一个堪称“石破天惊”的观点:耶稣就是中国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他死而“复活”后,回到了中国,并最终葬在吉林省扶余县。他的论据主要有颛顼出生地点和耶稣一致,语言学上颛顼即耶稣、犹太人根在中国西北、颛顼死而复活与耶稣复活故事一致、扶余是颛顼的领地和

  • 帝舜杀了禹的父亲鲧,为何还要禅位于禹?禹: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帝舜,大禹,大禹治水,三苗,之野

    上古帝王禅位让贤之事,多为后世之人所推崇。在封建历史上,前前后后也导演过几次禅位让贤的“剧本”。汉献帝和曹丕演了一次,后来的杨坚、朱温……反正那些想要篡位的“乱臣贼子”,不少人都喜欢演一出“禅让”的好戏。于是,后人纷纷醒悟过来,“禅让”原来是这么玩的。单纯就人类的本性来看,为何受教育程度低,处理问题

  • 鲧治水被杀实为冤案,禹隐忍13年练精兵20万,在涂山称霸世袭罔替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涂山,大禹,曹丕,汉献帝,康熙,鳌拜

    远古的水灾其实有两种,一种主要是山洪,专业一点是堰塞湖,大雨来临,水位上涨,当水压超过山石承受力,积累的大水立刻汹涌而下吞没沿途村庄、房屋、家禽、百姓,二是黄河沿岸,一旦雨季洪水泛滥,一片泽国,民不聊生。当时的情况没有防洪大坝,更没有专业的天气预报,大水来一次,家园毁一次,百姓苦不堪言,除了苦练游泳

  • 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鲧是大禹的父亲,有崇部落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华图标签:禹治水,大禹,洪水,祝融,息壤

    【导读】华图上海公务员考试网发布: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鲧是大禹的父亲,有崇部落,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尧时洪水泛滥,(鲧)受四岳推荐治水,用筑堤堵水之法,九年不成,被舜殛死于羽山。问

  • 鲧和禹治水各用到一种宝物,鲧是偷出来的,禹是伏羲所赠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伏羲,大禹,大禹治水

    大家大概都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本来尧是让鲧来治水,鲧治水不成功被杀;于是舜又让鲧的儿子大禹来治水,终于解决了洪水。而在一些神话传说当中,鲧和禹在治水的时候各自用到一种宝物,只不过鲧是偷出来的,禹是伏羲赠予的。那么这两件宝物都是什么呢?在治水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鲧的宝物——息壤在《山海经》中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