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明追远 围棋女子国手赛落子千年仓颉庙 中华文明传承不竭

清明追远 围棋女子国手赛落子千年仓颉庙 中华文明传承不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狐围棋 访问量:1709 更新时间:2024/2/29 2:47:52

清明时节,慎终追远。4月3日,第3届白水苹果杯中国女子围棋国手赛在纪念“文字始祖”的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史官镇仓颉庙中闭幕。作为传说中五帝时期的造字之神,仓颉与“造围棋”同属上古谱系,是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基。在古老的仓颉庙中,也有与围棋的星星点点联系。

围棋赛事首次进入古柏环绕的仓颉古庙。

仓颉庙位置偏远,女子国手赛一行人落地西安咸阳机场后,驱车160公里抵达白水县城,从县中心再往东北方向30公里,才是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仓颉庙与墓。据记载,汉代时即在此地修筑庙宇,祭拜仓颉,此后香火绵延,几经翻建,已历两千余年。

女子国手决赛对局室设于仓颉庙山门二楼内。

在仓颉庙报厅的木雕上,有围棋的痕迹出现,作为“琴棋书画”一组雕饰,相当精致地刻画了一块九路棋盘,古意森森。此外,仓颉庙前殿的外侧石雕上,也有“三老对弈”图,只是年深日久,棋盘样貌受损,很难辨认具体棋种了。

围棋作为中华文化标识之一,出现在仓颉庙中并非偶然。

女子国手赛决赛前四手弈于仓颉庙前殿,殿檐匾额为于右任书写的“文化之祖”,原匾“文革”中不存。殿内匾额“中华文祖”为功手书。於之莹与周泓余落子的前方,是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白水县知县梁善长摹写的“仓圣鸟迹书碑”,碑上刻有传说中仓颉创造的二十八个象形文字,也就是《淮南子》所述的中国经典神话:仓颉造字,“天雨粟,夜鬼哭”的由来,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谷雨”即源于此。

“仓颉书”二十八字录入北宋《淳化阁帖》,被释读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乂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从上至下、从左至右)。

四手棋罢,决赛移进山门阁楼。三个半小时过后,於之莹在“双鱼决战”中胜出,成为中国围棋第三位“女子国手”,留下了千年仓颉庙里的首张职业棋谱。上古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两大创造,千载之下在这里完成了一次交汇。

决赛当天寒流来袭,全国气温普降,仓颉庙中冷雨霏霏,又因文物古建对电力的限制,两位棋手盖着毯子完成了这盘别有意义的决胜局。

如果说仓颉其人、仓颉造字、仓颉之墓在学术研究中尚有存疑之处,但白水仓颉庙四周郁郁葱葱几十株千年树龄的柏树,足可证明此地历史悠久,并非“认亲”臆造。在仓颉墓后,有一株经全国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认定为5000年以上树龄的柏树,宣传为“仓颉手植柏”,与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的“黄帝手植柏”交相呼应。据相关报道,中国5000年以上的古树仅有五棵。

五千年树龄的古柏至今枝叶繁茂,活力不减。在其周围,两千年、三千年寿命的柏树俯拾即是。浮世沧桑,人事代谢,中华大地多少朝代兴衰过眼,被古柏簇拥着的仓颉庙也随时代更迭变换样貌,遗迹几希。然而看似脆弱的木本植物却在一代代敬仰先贤者的保护下,至今生命力磅礴。人力无穷犹有尽时,自然造化贯穿千古,在这个意义上,以木制棋盘为载体的围棋跨越千载岁月,落子之人百代不竭,也有着相似的传承力量。

中国围棋元老王汝南在仓颉庙古柏下留影。

仓颉庙是1949年中国共产党西北野战军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地址,贺龙、彭德怀、习仲勋等代表在此召开会议,并将仓颉庙作为西北野战军指挥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贺龙元帅出任国家体委主任,与陈毅元帅一道关怀发展新中国围棋事业。

彭德怀元帅在庙中留下指示:“仓颉庙是国家文物,凡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全体指战员,均须切实保护文物古迹,严格禁止攀折树木,不得随意破坏,切切此令。”

第3届女子国手赛开幕式上,白水县棋童朗诵围棋古诗。围棋与世界的深邃连接,略一窥寻即是万千花叶。

更多文章

  • 仓颉:人文初始诞字圣

    历史解密编辑:020艺术观察标签:仓颉,蚩尤,颛顼,黄帝,伏羲氏,神话传说

    张廷济题明代仓颉画像太古之初,鸿蒙化混沌,盘古开天地,无极生太极。对中国早期历史研究表明,最初人们使用简单符号或结绳以记其事,据说后来伏羲氏诞生后,据天、地、人三才之象画出了《先天太极八卦图》,用来表示各种自然事物,由此,中国古老的文明如新雏出壳一样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造字三圣人在远古时代,黄帝轩

  • 谷雨节,拜仓颉!关于举办2023年白水谷雨仓颉文化系列活动的公告

    历史解密编辑:大秦微大荔全媒体标签:仓颉,黄帝,白水,谷雨节,神农氏

    公 告 2023(癸卯年)白水谷雨仓颉文化系列活动4月20日至5月3日,在陕西省白水县仓颉庙景区举行! 今年的谷雨仓颉文化系列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打造中华汉字文明精神标识地为宗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

  • 方建文博士对文字初祖仓颉园进行考察

    历史解密编辑:资讯圈精选标签:仓颉,初祖,方建文,博士,蚩尤,黄帝

    国家爱国工程研究院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出版第一人方建文博士一行13人6月3日,从西安驱车200多公里对陕西文字初祖---白水仓颉园项目进行了考察。仓颉墓与庙是仓颉的墓寝与祀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镇境内,是为了纪念文字始祖仓颉而建,是全国唯一的“庙

  • 仓颉造字世人皆知,但仓颉造完字后,为何鬼怪都哭泣,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宋岚说生活标签:仓颉,黄帝,神农氏,汉字,结绳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经历了上万年的改革才形成现在的简化文字。汉字之美,美在结构,美在形态,美在内涵。仓颉作书,后稷作稼。仓颉造字是我们从小就学到的知识,我们只知道皮毛,并没有了解过里面的故事。仓颉造字经历了哪些坎坷呢?文字没有出现之前我们是如何记录事情的?仓颉造字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闻而生畏呢?01

  • 据说全国有几十处仓颉庙,但白水县的这座名气最大,故事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云水终南标签:天帝,谷雨,白水县,黄帝陵,仓颉庙

    接着上篇,转一圈看完古柏,就开始参观建筑,祭拜仓颉。据说全国有四十多处仓颉庙,但是渭南白水县的仓颉庙,是名气最大的,这里有原因,第一原因是仓颉就是白水县阳武村人。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传为轩辕黄帝左史官。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一时间,“神鬼泣,天谷雨”。被人们尊为“文字

  • 造字的仓颉,为啥叫“仓颉”?甲骨文揭开了颠覆性的一幕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仓颉,甲骨文,黄帝,淮南子,史官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了解千百年前的古代历史,就是因为有文字的记载。文字,既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又承载着教育职能和各种社会职能,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我们今天的社会,虽然科技十分发达,传递信息十分方便,但前提是有传递信息的载体,即文字。没有文字,一切都是妄谈。但是我们学习古书典籍的时候,会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濮阳市南乐县仓颉文化博物馆:字圣故里讲好汉字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南阳网标签:字圣,南乐县,濮阳市,汉字起源,仓颉文化博物馆

    字圣牌坊 摄影 张雨晴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张雨晴):2月19日下午,“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濮阳南乐县仓颉文化博物馆,探访字圣故里,寻觅汉字起源。据了解,仓颉文化博物馆占地3.6万平方米,地上有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的仓颉陵及仓颉庙,地下是仰韶、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仰圣

  • 何谓仓颉造字,考古揭开端倪,难怪仓颉造字会流传了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仓颉,黄帝,考古,甲骨文,刻符

    相传,在“结绳”、“八卦”、“图画”等之后,黄帝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开启了中国的文字时代,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阶段。汉朝《淮南子》等记载,仓颉造字之后,“天雨粟,鬼夜哭”,显示出中国人对文化极为崇敬,认为有了文字、文化,人才更有能力,更能得到上天的眷顾,这一点与西方崇神大不相同。不过,现代学者普遍认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探访南乐仓颉庙 找寻中华汉字源

    历史解密编辑:央广网标签:黄帝,南乐县,仓颉庙,写意中国,汉字起源,中华汉字源

    央广网濮阳2月20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中华的文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人数最多的文字,文字的创造和应用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传说中最早的汉字是由黄帝时期的仓颉造出来的。2月19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前往汉字创造者仓颉的老家——濮阳市南乐县仓颉文化博物馆,在仓颉故里,

  • 仓颉造字之谜,江苏教师称发现新证据,“黄帝”二字暗藏造字信息

    历史解密编辑:丫丫女神穿搭标签:仓颉,五帝,上古,蚩尤,黄帝,甲骨文,神农氏,江苏省,神话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在我国上古时期流传甚为广泛,但是其中的五帝原本指的是“五方上帝”,后人又根据上古流传的故事将黄帝等五位帝王补录了上去。不过《礼记》、《史记》、《尚书序》等古籍中所记载的五帝都不相同,经过漫长的历史洗礼,黄帝才逐渐被确认起“五帝之首”的地位,但是有关于他的谜团仍然扑朔迷离。相较于其他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