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帝内经通义解读生气通天论第二节

黄帝内经通义解读生气通天论第二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何苦登楼觅闲愁 访问量:769 更新时间:2024/1/29 7:38:08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全篇写满了诗仙的豪情,我们生活里时会有不如意,有的人也常常效仿白,用喝酒来排解内心的忧闷压抑,醉眼朦胧中纵声放歌,恢复本真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但是,如此长此以往纵情饮食,对身体的损害可不可小觑,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认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的。

先看原

岐伯曰: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因而大饮,则气逆。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解读:

岐伯说:阴是藏精于内不断地扶持阳气的,阳是卫护于外使体表固密的。如果阴不胜阳,阳气亢盛,就使血脉流动迫促,若再受热邪,阳气更盛就会发为狂症。如果阳不胜阴,阴气亢盛,就会使五脏之气不调,以致九窍不通。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无所偏胜,从而达到筋脉调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顺。这样,则会内外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目聪明,气机正常运行。

  风邪侵犯人体,伤及阳气,并逐步侵入内脏,阴精也就日渐消亡,这是由于邪气伤肝所致。若饮食过饱,阻碍升降之机,会发生筋脉弛纵、肠游及痔疮等病症。若饮酒过量,会造成气机上逆。若过度用力,会损伤肾气,腰部脊骨也会受到损伤。

  大凡阴阳的关键,以阳气的致密最为重要。阳气致密,阴气就能固守于内。阴阳二者不协调,就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因此,阴阳的协调配合,相互作用,是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最高标准。所以阳气亢盛,不能固密,阴气就会竭绝。阴气和平,阳气固密,人的精神才会正常。如果阴阳分离决绝,人的精气就会随之而竭绝。

  由于雾露风寒之邪的侵犯,就会发生寒热。春天伤于风邪,留而不去,会发生急骤的泄泻。夏天伤于暑邪,到秋天会发生疟疾病。秋天伤于湿邪,邪气上逆,会发生咳嗽,并且可能发展为痿厥病。冬天伤于寒气,到来年的春天,就要发生温病。四时的邪气,交替伤害人的五脏。

  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储藏阴精的五脏,也会因五味而受伤,过食酸味,会使肝气淫溢而亢盛,从而导致脾气的衰竭;过食咸味,会使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过食甜味,会使心气满闷,气逆作喘,颜面发黑,肾气失于平衡;过食苦味,会使脾气过燥而不濡润,从而使胃气壅滞;过食辛味,会使筋脉败坏,发生弛纵,精神受损。因此谨慎地调和五味,会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这样,骨气就精强有力。所以重视养生之道,并且依照正确的方法加以实行,就会长期保有天赋的生命力。

天地的阴阳变化是有规律的,虚邪贼风要适时躲避,内在精神要内固安定,物欲饮食要合理节制,内外稳固无外邪内伤,人体就不会出现疾病,自然就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

道德经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我们的人生也是在做减法,年轻的时候什么都想要,不顾一切的去追求,等到年纪大了身体机能损伤,再有欲望也是力不从心,又有什么是真正属于你的呢?

只有有了一个好的身体素质才能给你足够的自由,去追求内心得升华。

更多文章

  • 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赞歌

    历史解密编辑:刘兴邦标签:始祖,悠悠,人文,道统,华夏人,轩辕黄帝

    麟龙鹏凤 齐鸣和悦乾坤通同 应物映圣道统不空 承传亘古宝藏德化 中州帝主辉极晦及 御龙争雄绝地通天 统摄九洲万年一帝 人文始祖黄天后土 悠悠百世日月丽天 光耀华夏

  • 上古时期人们为何对黄帝的女儿女魃避而不及?女魃身上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荣一尘讲谈标签:女魃,蚩尤,应龙,上古,雨师,黄帝,神农氏,女儿女

    黄帝的女儿魃本来是一名绝色美女,但她最终却变成了一个人见人怕的灾星,在后世她不仅代表着灾难,还是百鬼之王,是僵尸之祖,所以想想这样的女魃如何能不让人避之不及。其实黄帝的女儿女魃被大家所害怕和躲避,其中有这一段绝色美女凄惨的故事。相传黄帝的女儿名魃,后世称之为女魃,她本来生的是国色天香,是一位天姿国色

  • 新版上古人物猜想——黄帝轩辕之二附宝

    历史解密编辑:差点送光标签:古史,黄帝,帝王世纪,轩辕之二,上古人物猜想

    新版上古人物猜想——黄帝轩辕之二附宝宋亚光20230419§9、六问:黄帝的母亲附宝是谁?百度:《帝王世纪》“少典娶有蟜女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燿郊野,附宝孕二十月生黄帝”。《路史-黄帝纪》“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荼,一曰轩。母吴枢,曰符葆(罗萍注即附宝。),闪电绕斗轩而震二十有四月,而生帝于

  • 【亮点抢先看】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明天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郑州新闻广播标签:拜祖,明天,癸卯年,黄帝故里,轩辕黄帝

    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将于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午在新郑黄帝故里景区举行。郑州广播电视台将联合海内外华语广播媒体于明天7:30至12:00推出《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国际大联播》。▲昨天上午,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进行了带机彩排。记者昨天在新郑黄帝故里景区拜祖广场看到,金旗挥舞、钟磬齐鸣,所有

  • 黄帝内经收集:关于脏腑功能的精华论述

    历史解密编辑:炎黄国医吴越标签:三焦,六腑,五藏,通于,水谷,脾脉,脏腑,黄帝内经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内,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与肾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溢,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

  • 上古神话中的7大神龙,雷龙上榜,应龙排第4,第5助黄帝飞升天界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黄帝,应龙,蚩尤,天界,雷龙,恐龙,上古神话,迷惑龙属,水生动物

    龙是上古神话中的一种神兽,也是咱们的图腾。龙在古代神话中的地位是不断变化的,有过高峰,也有过低谷。在先秦时期的神话中,龙的形象并不完整,龙的外形只有蛇身、牛角等特征,但此时龙在神话中的地位仅次于玄鸟。在汉晋时期的神话中,龙的形象开始逐渐完善,《山海经》也广泛流传,此时龙的地位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站在了

  • 黄帝的治国方略和中原进化模式:祀祖、有序、朴实、执中

    历史解密编辑:琳之说史标签:黄帝,蚩尤,墓葬,聚落,考古学,凌家滩

    西阴先人生活场景复原图6000~5300年前的西阴文化时期存在着相对发达的农业、渔猎业、家畜驯养业和各种手工业,同时在各个聚落和各聚落群,乃至各聚落联盟中,还存在着明显的层级分化现象,且井然有序。这意味着,当时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上层社会管理团队,他们职责明确,以分工协作的方式,维持了整个社会

  • 黄帝内经:脏腑功能与人体生理

    历史解密编辑:炎黄国医吴越标签:精气,阳明,少阳,五液,邪入,脏腑,肝主筋,黄帝内经

    五脏功能与人体生理导读语:人体的五脏对应的多种多样事物。《上卷素问篇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原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五氣所病:心為噫,肺為欬,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膽為怒,是謂五病

  • 【拜祖回眸】戊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黄帝文化表情包刷爆网络

    历史解密编辑:郑州新闻广播标签:拜祖,大典,戊戌年,黄帝故里,轩辕黄帝,炎黄子孙

    戊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于2018年4月18日在新郑市黄帝故里举行。大典主题仍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资料图)相比以往,本届大典的广泛性、互动性、群众性更强,涵盖了五大洲的主要国家的华侨代表,现场90%以上的嘉宾为群众代表。为满足各地华侨华人献礼敬拜的愿望,本届大典还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

  • 黄帝内经学习day7

    历史解密编辑:陌生的他呀标签:上古,道家,天师,伏羲,黄帝内经

    经文: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是黄帝在问他的老师上古之人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的原因。这个“上古”就是三黄五帝时期的开始——伏羲、女娲的时代,是我们道家理想的最自然纯朴的生活状态时间段。这句里的“天师”是指岐伯。《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