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精气

精气

  • 王充简介:“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1 10:37:41阅读:166

    王充简介:“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哲学在希腊文里的意思是“爱慕智慧”,中国人则说“知人则哲”(《书·皋陶谟》)。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母亲和源头,因为它是关于世界观,关于万事万物本质的学说。哲学的聪明是大聪明,即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我们平

  • 孙思邈养生百字铭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6:37:50阅读:2220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寝鸣云鼓,晨兴漱玉津。妖神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常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论本,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 汉代王充的无神论,了解一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9 2:26:13阅读:2579

    复习一下课本知识。王充是东汉著名思想家。字仲任,出生于会稽上虞(今属浙江绍兴)。他的思想体系核心“元气自然论”有机会再说。今天主要复习一下他的“无神论”。作为一位古人,能想出、敢提出无神论,思想实在是太超前了。下面简述一二。1.夫人所以生者,阴、阳气也。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2.人之精神藏于形

  • 敬葛堂:黄帝内经之“五脏藏神”说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12:32:55阅读:3884

    敬葛堂:黄帝内经之“五脏藏神”说什么是“五脏藏神”说? 五脏藏神是说人的五种情志活动即神、魂、意、魄、志各藏于其所属之脏,以发挥其情志作用。《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因此人的情志活动正常与否与五脏盛衰有密切关系。中医关于“五脏藏神”的解读

  • 黄帝内经通义解读生气通天论第二节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9 7:38:08阅读:769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全篇写满了诗仙的豪情,我们生活里时常会有不如意,有的人也常常效仿李白,用喝酒来排解内心的忧闷和压抑,醉眼朦胧中纵声放歌,恢复本真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但是,如此长此以往纵情饮食,对身体的损害可不可

  • 黄帝内经:脏腑功能与人体生理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9 1:25:16阅读:2128

    五脏功能与人体生理导读语:人体的五脏对应的多种多样事物。《上卷素问篇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原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五氣所病:心為噫,肺為欬,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膽為怒,是謂五病

  •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04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6:31:59阅读:4223

    第四章脏腑系统天人合一的十二脏腑功能导读语:人体五脏(含心包则为六脏)六腑,就象一朝的君臣团队一样,功能分明。《黄帝内经》这一理论同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有灵”(万物都是生命)的观念。《上卷素问篇灵兰秘典论篇第八》原文:黃帝問曰:願聞十二臟之相使,貴賤何如?岐伯曰:悉乎哉問也,請

  • 黄帝内经关于情志致病的论述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2:10:40阅读:4034

    黄帝内经关于情志致病的论述黄帝内经:九气为病:怒则气上……《举痛论篇第三十九》原文:帝曰:善。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

  • 黄帝内经通义解读五脏别论

    历史解密时间:2024/2/4 3:36:19阅读:4750

    心如明镜台,肝似青松立。脾藏万卷书,肺卧彩云间。肾藏天地气,五藏共一体。千古风流事,尽在诗词里。在古老的华夏文明中,五脏别论被誉为医学的瑰宝。五藏,即心、肝、脾、肺、肾,共同组成了生命之根。我们将从这神秘的五藏世界,探寻生命的奥秘与无穷智慧。五藏之首,心,是生命的动力之源,负责输送气血,维持生命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