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先秦到汉初各种文化流派总称“诸子百家”,班固认为小说家不入流

先秦到汉初各种文化流派总称“诸子百家”,班固认为小说家不入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酒苼清栀 访问量:1161 更新时间:2023/12/7 15:58:01

关于“诸子百家”——第一,并非仅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说”“学派”。而是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文化流派”的统称。第二,最早记录这个说法的是司马迁。《史记·贾谊传》:“廷尉乃言贾生年少,普通诸子百家之书。”在此之前,尚未见有此称谓载于史籍。第三,“百家”只是古人形容数量之多的约略用语,并非实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都是现代的说法。

具体来说,司马迁在《史记》中,重点介绍了先秦著名学说的人物和思想,如儒、道、法、墨、兵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管子商鞅、墨子、孙子等等,但没有全面总结所有流派的主张和著作。真正完成这一恢弘工程的,是西汉末的刘歆和东汉初的班固。

刘歆(前53年——23年)在汉成帝时,曾诏令光禄大夫刘向等“校经传诸子诗赋”等古籍。《汉书》载:“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汉哀帝令刘歆完成其父刘向未竟之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七略》。”

《七略》,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书籍分类总录。

及至东汉明帝年间,班固(32年——92年)修《汉书》,在刘歆《七略》基础上,专门在书中设《艺文志》,全面总结了先秦至汉的“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艺文志》云:“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插上一句,《汉书·艺文志》此句后有《注》曰:“出蹴鞠一家,二十五篇。”唐颜师古说,这样的《注》皆不具名,搞不清是何人所注了,但仍然保留。但可知,“蹴鞠”也就是最早的“踢球运动”,也是“一家”。

班固详细举列了一百八十九家的四千三百二十四篇著作篇名。但他认为,真正“成气候”的,唯“十家”而已。这“十家”中,“入流”的仅“九家”——另外一家“小说家”不入流。

班固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理由是,这九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锋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他说的大意是,这“九家’,都兴起于王道衰微、诸侯争霸之时,虽然道理看似相左,争论激烈,其实不过是对时政的理解和解决的方案不同,所以“相灭相生”“相反相成”,“殊途同归”而已。

“九家”分别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班固

班固认为,这“九家”都是从王室不同官员那里衍生出来的。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次君人南面之术也。……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此其所长也。”“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此其所长也。”“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尚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此其所长也。”

刘歆在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尽管尊崇儒学,能对其他学派有此评价,已属大不易。

《汉书》记载了武帝“罢黜百家”之事,且用了“百家”一词。

关于“小说家”不入流。班固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这是不是班固怀有偏见呢?

对于班固上述说法,民国六年(1917年),胡适曾著《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一文,但反响似乎并不热烈,因为缺乏足够的证据。

现在看起来,班固所说似有其道理,至少,不同学派有其发生渊源和所代表的社会集团利益,以及由此决定的独特立场和看问题角度。

更多文章

  •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何不受儒家待见?班固只赞其文治不提其武功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刘彻,班固,匈奴,高祖,武帝

    如果说汉武帝是“千古一帝”,基本没有人反对。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人们提起汉武帝首先想起的就是他的“武功”:反击匈奴,夺取河西走廊,设立敦煌等四郡;开通西域;沟通西南夷;设郡于朝鲜半岛等。汉武帝塑像汉武帝时期不断开疆拓土,对中国版图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今天的人提到汉武帝尊称一声“汉武

  • 他骂皇帝断子绝孙,历史对他不公允,班固欠他一声“对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皇帝,班固,孝成皇帝,王凤,汉书,外戚,历史学家,科学家,汉朝,东汉

    海瑞因一封痛斥朱厚熜的《治安疏》而名垂千古,而在西汉有一位大臣,骂皇帝比海瑞狠一万倍,却一直默默无闻,甚至历史对他的评价还很不公平。他就是汉成帝时期的大臣谷永。谷永是烈士后代,他父亲谷吉出使匈奴的时候,被郅支单于杀害。年轻的时候,作为朝廷低阶官员,谷永就以敢言直谏而著称,因为他学识渊博,通晓经术,汉

  • 五分钟了解《班昭》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又号曹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骑着蜗牛追飞机标签:班彪,班昭,班超,班固,汉书,东征赋

    概述班昭(约49年—约120年),一名姬 ,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又号“曹大家”。班昭博学高才,十四岁嫁给曹世叔为妻。她爱好历史,完成班固未竟的《汉书》。汉和帝即位后,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

  • 浅谈班固对灾异的神秘主义阐释

    历史解密编辑:泽钟谈科技标签:班固,司马迁,五行志,史记,汉书

    对于灾异的认识,班固和司马迁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与司马迁充满自然主义的理解不同,班固《汉书》对灾异的阐释体现出浓郁的神秘主义色彩,这集中体现在《五行志》中。翻检《汉书·五行志》,自然灾异预示国家治乱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对于史籍中记载的“史记秦二世元年,天无云而雷”,班固赞同刘向的说法,认为

  • 班固班超班昭三兄妹为何这么成功,看一下班家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班超,班昭,班固,班婕妤,孝成皇帝,汉书,光武帝,王莽,班昭三兄妹

    班氏三兄妹名气很大,不仅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汉书》就是他们家写的,这三兄妹个个人中龙凤,到底得益于什么,他们生长于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从小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从班家的祖先说起,根据班固的记载,他们祖先是楚国王族,姓芈,就是跟芈月一个姓。楚国第一位政治军事的最高长官(令尹)叫斗伯比,斗

  • 班固《燕然山铭》|| 进入东汉史的书法

    历史解密编辑:黔艺空间标签:班固,燕然山铭,窦宪,匈奴,东方朔,霍去病

    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于2017年8月15日宣布,在蒙古国中戈壁省发现的一处摩崖石刻,被中蒙两国联合考察队确认为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东方朔称‘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前几年在蒙古发现的《燕然山铭》摩崖碑刻,在《后汉书-窦宪传》中全文刊载,于是又重读此铭。《燕然山铭》为《汉书》作者班固所书。其铭文讲

  • 班固称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表现出其严重的正统思维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司马迁,班固,史记,汉书,董仲舒,孔子

    班固《汉书》称司马迁:“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至孔氏撰之,上断唐尧,下迄秦缪。唐虞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黄帝、颛顼之事未可明也。及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又撰异同为《国语》。又有《世本》,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春秋之后,七国并争,秦

  • 班固其人其事,以及是何时定稿《汉书》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班固,汉书,史记,汉明帝,司马迁,窦宪

    班彪于54年东汉建武三十年去世时,班固(32年-92年)年仅22岁。史书载:班固“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后汉书·班固传》)即,班固在扶风乡里独立治《汉书》约8年之后,大约是在东汉明帝刘庄

  • 班固以德论"文" 彰显文士道义与文学的社会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社华舆标签:班固,汉书,孔子,文士,诗人,东汉,汉朝,司马迁,董仲舒,司马相如,历史学家,儒家思想

    班固论“文”的文字,既见于《汉书》等专书,又见于《离骚赞序》《两都赋序》等文章。在《汉书》中,班固虽然还没有专门列“文苑传”,但从其《叙传》可见,他为一些人物立传,目的就在于文学的贡献。同样是为司马相如作传,而且班书之传基本照抄迁史,甚至赞语亦近似,但其作意却似同而有异。《史记·太史公自序》称:“子

  • 生性仁厚的汉文帝刘恒,为何要杀死母亲薄姬唯一的弟弟薄昭?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刘恒,薄昭,薄姬,周勃,皇帝,汉朝,汉文帝,中国古文献

    薄昭会死,是刘恒纵容的结果,也是自己作死的结果。薄昭,文帝之母薄姬唯一的弟弟。前196年,刘恒前往代地时,薄昭随其入代地。对于文帝而言,薄昭最大的功绩,无疑就是从龙之功。前180年,诸吕之乱爆发,由吕雉扶持上位的汉少帝刘弘被忠于汉室的大臣所废,周勃、陈平等人欲立远在代地,素有贤名的刘恒为帝。而被推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