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是个酷吏辈出的时代,历史上有记载的就多达十几名。其中有个叫郅都的,也被列入了“酷吏”之列。
他是西汉时期的河东郡杨县(山西省洪洞县)人,是西汉早期的以严刑峻法打压不法豪强、皇亲国戚的所谓“酷吏”。
但是,他和其他的酷吏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他执法的出发点和别的酷吏是不一样的。
他敢于向朝廷直言进谏,并常常能让人们认可、接受他的意见、建议。他刚直不阿,公正廉洁,从不接受私人的请托,更不收受别人的贿赂。
但是他做事,有时可能做得过了些。下面,就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一下郅都这个人。
一、刘启的老婆遇到危险时,直言谏阻。
一天,郅都跟随汉景帝刘启在上林苑。当刘启的嫔妃贾姬到厕所去时,一头野猪突然闯了进去。
情况紧急,刘启随即示意郅都,想让他去救贾姬。但是,他装作没看见,不肯前去。刘启急了,想亲自去救贾姬。
刘启的妃子贾姬(剧照)
他一见,立即跪在刘启面前说:失掉一个姬妾,还可以再招选一个,天下难道会缺少贾姬这样的人吗?陛下可以自己看轻自己,如果出了事,让祖先和皇太后如何面对呢?
刘启听到他如此说,稍加思索,就没有行动。这时,那头野猪也离开了,虚惊一场!
野猪(像)
这件事传到了太后的耳朵里,窦太后就赏赐了他黄金一百斤,从此也很看重他。
但是,郅都想过没有,在皇帝眼中,贾姬与他孰近孰远?再说,那是一条人命啊!竟然自己不救,也不让皇帝去救!
二、地方的宗族横行不法时,铁面怒杀。
汉景帝刘启时,济南的宗族有300多家,势力强大,蛮横奸滑,济南太守管理不了他们。于是,刘启就任命郅都去当济南太守。
刘启命郅都任职济南(剧照)
他到了济南,不仅惩处了一些宗族的头头脑脑,还杀了这些强横家族的所有成员。
这样一来,其余的都吓得筛了糠,再也不敢行凶作恶了。过了一年多,济南就显现出了路不拾遗的景象。
同时,因为他的手段的“狠辣”,导致周围十多个郡的郡守,也都畏惧郅都,深怕自己哪天犯在他的手里,也会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人犯了罪,量刑而处。但不能肆意妄为,更不能草菅人命。
三、国家的边塞遭到袭扰时,驻守威震。
为了边塞的安宁,汉景帝刘启任命郅都为雁门太守,并命令他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所有事务。
雁门关(图景)
匈奴人早就听说了郅都的厉害,一见他镇守边关,就远离了汉朝边境,直到郅都离去,匈奴人一直都不敢靠近雁门关。
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恨,匈奴人按照郅都的模样,做了些木偶人当箭靶,让士兵们练习射击。据说,没有人能射中。由此可见,郅都在匈奴人中的威慑力有多大。
练习射箭的匈奴骑兵(图景)
人的名,树的影。没有两把刷子,是很难让人畏服的。
四、皇帝的儿子接受审讯时,漠然置之。
郅都因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工作业绩突出,被朝廷升任中尉之职。
他执法从不避权贵。为此,达官贵人们,乃至皇族成员见到他,也不敢正视,暗地里都称他为“苍鹰”。
号称“苍鹰”的郅都(剧照)
当时的丞相是周亚夫,周亚夫位高权重,根本没有把郅都放在眼里。而郅都见到他也只是作揖,并不跪拜。
汉朝在初建国的时候,分封了很多诸侯王,这些诸侯王逐渐做大。
到了汉景帝时,已严重威胁到了皇权,并成尾大不掉之势,很多朝臣都畏惧他们,刘启也深感不安。于是,朝廷就加大了对他们的监管力度。
因朝廷怀疑临江王刘荣有不轨行为,就把他召到中尉府接受审问。
临江王刘荣(剧照)
当临江王索要纸笔,给皇上写信表示谢罪时,郅都却不让官吏给他书写工具。
魏其侯窦婴得知后,暗中派人给临江王送去了书写工具。临江王刘荣不知是畏罪,还是害怕刑讯,给刘启写完了谢罪信后就自杀了。
当窦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后,异常愤怒、震惊,责令刘启严惩郅都。刘启认为郅都是忠臣,不想处置他,但拗不过窦太后,只好把郅都杀了。
帝王们之所以重用酷吏,为的是维护他们的统治,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但到了该舍弃的时候,也就舍弃了。就像郅都劝汉景帝不去救贾姬,是一个道理!
严格意义上来说,郅都不能完全算是一个酷吏,只能说他是一个做官非常“严肃”、处事非常“苛刻”的人。或者说,他处理事情过于偏激一些。
生前,他常常告诫自己:远离父母为朝廷当差,就应当在职位上奉公守法,尽职尽责,保持节操,绝对不能顾念私情。
也许就是因为他用刑残酷,行事偏激,才被归入了“酷吏”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