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苍鹰郅都,汉景帝手中的利剑,最后却因为太后护短丢了性命!

苍鹰郅都,汉景帝手中的利剑,最后却因为太后护短丢了性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演员你是呀 访问量:1890 更新时间:2023/12/17 18:32:13

在古代时的封建朝,皇帝的命令谁敢不从,抗旨不遵可是要掉脑袋的大罪,但是在汉景帝时期,就有这样一位侍卫,面对皇帝要求救人的命令,不但不遵从,而且还不让皇帝自己去救。犯下这样的大罪,这个侍卫不仅没有被杀头,反而得到了太后的赏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侍卫为什么宁愿抗旨,也不去救人呢?据《史记酷吏列传》中记载,汉景帝和爱妃在一次去上林苑游玩时,遇到了一点意外,这位爱妃在游玩途中突然想去厕所,大家也都知道,古代都是旱厕,而且上林苑中野生动物比较多,这位爱妃前脚刚进厕所,后脚一只野猪就跟着她进了厕所。

汉景帝害怕爱妃受伤,就立刻命令侍卫去救,但是这个侍卫却是无动于衷,只守在汉景帝身边,汉景帝看他不动,就要自己拔剑去救人,但侍卫却拦着他,不让他去救。并且对他说:“陛下您失去了一个妃子,可以再找一个,难道这天下缺少女人吗?即使您不珍惜自己的身体,那么您要如何向整个国家,向太后交代呢?”在侍卫的劝阻之下,汉景帝不再轻举妄动,但幸运的是,那只野猪自行离去了,宠妃也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一行人回宫之后,窦太后知道了这件事,认为侍卫做得非常好,还对他大加赞赏。

这个侍卫是谁呢?有什么特殊之处?他名叫郅都,是河东郡杨县人,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是朝廷命官,担任郎官,是汉文帝的侍从,他为人勇猛正直,从不徇私枉法,也不收受贿赂。别人送礼求他办事,他也都一概回绝。后来汉景帝继位,郅都担任了中郎将的官职,护卫皇帝的安全,在上林苑野猪事件发生之后,汉景帝对于郅都也是逐渐重用。在当时,西汉王朝刚刚经历了战乱,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因而采用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这的确使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凡事皆有两面性,这种方式也导致了很大的祸患。

有些地方豪强借此机会积攒实力,在地方上横行霸道、作威作福,视朝廷官府如无物。在济南郡有一个瞷(jian)氏家族,他们仗着自家实力庞大,在济南一带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济南的太守竟然对他无可奈何。汉景帝知道后,就派郅都去济南郡担任太守这一职位。郅都到了济南郡之后,对于胡作非为的瞷氏一族毫不手软,直接将作恶的首要分子都给杀了,其余的人见到瞷氏一族的下场,引以为戒,都不敢再做些什么坏事。在郅都的管理下,济南郡的风气逐渐改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郅都执法如山,而且善用酷刑,对待皇亲贵胄也是毫不手软,无论犯法者是何人,是何等身份,一律酷刑严惩。时间久了,那些王侯贵族们都不敢直视郅都,人们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苍鹰”,意思是郅都像苍鹰一样锐利。由此可见,在《史记》中,将郅都的故事收录在酷吏列传中,也是有原因的,毕竟一般人也做不到这种程度啊!

这个侍卫结局如何呢?郅都执法公正,对皇族也是毫不手软。但是古代的皇族地位高人一等,行事肆无忌惮,汉景帝的长子叫刘荣,他因为侵占宗庙之地修建宫室而犯罪。郅都在审讯时态度冰冷严厉,刘荣也听过郅都苍鹰的名号,心中恐惧不安,他请求郅都给他笔墨,要写信向汉景帝请罪,郅都不允许。窦太后心疼自己的孙子,派人给他送去笔墨,刘荣写完请罪信后,便自杀身亡了。窦太后将这一切都怪在了郅都身上,认为就是因为郅都过于严苛,刘荣才会自杀。想要将郅都严刑处置,却被汉景帝给阻止了。汉景帝表面上将其罢官,实际则派郅都去了边关,抵抗匈奴。郅都在边关镇守,匈奴人惧其威名,不敢靠近。

据记载,匈奴人曾经用木头雕刻出郅都的样子,作为靶子,让士兵们来射,但匈奴士兵对于郅都十分畏惧,没有一个人能够射中木头靶子。可见郅都果真是让匈奴人闻风丧胆啊!在郅都镇守边关的时期,匈奴无人敢来进犯。后人评价他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也是十分贴切了。但好景不长,窦太后知道郅都居然还在朝中任职,勃然大怒,下令逮捕郅都。汉景帝苦苦相劝,也没能改变窦太后的决定,在窦太后的干预下,郅都惨遭杀害。郅都死后不久,匈奴便听到了消息,又开始侵犯边关了。郅都对内为官公正严明,对外抵御匈奴贼寇,对于朝廷也是忠心耿耿,司马迁说他是:“伉直,引是非,争天下大体。”但是这样一个被人迫害致死的下场,也是非常可惜了,而导致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窦太后,可见“后宫不得参政”这一规矩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汉书》,《资治通鉴》,《汉武帝》等

标签: 刘启郅都太后刘恒刘荣匈奴

更多文章

  • 晁错与郅都难道不值得被称赞么?太史公为何要给他们差评呢?

    历史解密编辑:爱读书的陕北大叔标签:晁错,郅都,刘启,酷吏,汉朝,太史公,窦太后,司马迁,历史学家

    汉景帝时期,有两位大臣是大叔颇为喜欢的,一是晁错,二是郅都,但是这两位大臣却是太史公都不大喜欢的人,评价也都不大好。在大叔看来,太史公的评价其实不够客观的,是存在偏见的,给予差评是不合适的。先来说说晁错吧!晁错是汉景帝一朝最具有政治眼光的政治家,虽然七国之乱起源于他,但是七国叛乱也是迟早都会发生的事

  • 《史记》把郅都列为酷吏,有以偏概全之嫌?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郅都,刘启,刘荣,太后,皇上,窦太后

    作者:赵心放郅都生卒年不详,西汉河东郡杨县人,在历史上不算一个著名人物,但也不是完全黙黙无闻,在司马迁的巨作《史记》中就专门有他的一篇,是放在《酷史列传》里的。读罢这篇名为《“苍鹰”郅都》的文章,笔者不敢苟同司马迁对酷史的定论,笔者管见把郅都列为酷史,有以偏概全之嫌。(一)酷史的定义何谓酷史?就是中

  • 汉景帝宠妃如厕遇野猪,郅都违令不救,太后却赏百金,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醉风文史标签:刘启,郅都,皇帝,野猪,窦太后,汉景帝

    酷吏,无论是从字面意思还是背后逻辑来看,都不是一群好相与的普通角色,这类人往往能摒弃宽仁、善心之类的道德包袱,一切都以统治者的意志行事,因此酷吏深受统治者的喜爱。话说回来,历史上但凡有点雄心的皇帝,谁又没用过酷吏呢?比如汉武帝任用主父偃逐步削减诸侯的实力,武则天使用来俊臣排除异己等等,酷吏就是皇帝手

  • 中行说投降匈奴, 14万铁骑入塞, 汉朝“和亲”的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大北北大宝贝标签:匈奴,冒顿,刘恒,汉军,辽东,铁骑,汉朝,汉高祖刘邦

    汉朝“和亲”的悲哀,对匈奴妥协的辛酸。前174年,中行说大怒:“让我去陪嫁,我就带匈奴杀入长城”。8年后,老上单于、中行说率14万骑兵抵达甘泉宫,长安震动,汉文帝下令戒严,狼狈不堪。前200年,冒顿单于围困刘邦在白登山,32万汉军惨败,被迫“和亲”,每年还得给匈奴送去“礼物”,汉朝负担很大,也很耻辱

  • 被视为汉奸老祖宗的中行说,从太监变为匈奴的谋士,背后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匈奴,李陵,刘恒,刘邦,武帝,汉王朝,谋士,中行说

    中行说:汉家贱如草,出塞成良谋国人对汉奸的痛恨有时比痛恨侵略者更甚,如汪精卫、洪承畴等等,但对于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汉奸中行说,相对来说人们的看法就有些不太一致。因为,他走上汉奸之路,有很大程度上是被逼无奈,可以说并不是他的本心,所以,同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汉奸相比,他有着一些令人同情之处。观点不一致的

  • 中行说历史上是第一个汉奸吗?他都做了哪些危害本民族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匈奴人,匈奴,刘恒,汉奸,宦官,中行

    电视剧《汉武大帝》展现了一个汉奸中行说的嘴脸,因为汉民族从汉朝算起,所以,有人称中行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汉奸。中行说,姓“中行”,名“说”(音“月”)。中行是个古老的姓氏,起源于西周的姬姓。晋文公时期改三军为“三军三行”(所谓的六军),其中“三行”之一的中行,主将叫荀林父。荀林父姬姓荀氏,因为官居

  • 汉初风云:中行说送亲降胡,薄将军擅权自裁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匈奴,贾谊,刘恒,刘武,稽粥,文帝

    汉初风云:中行说送亲降胡,薄将军擅权自裁某日,匈奴派人报丧,是因冒顿单于病死,其子稽粥嗣立,号为老上单于。汉文帝意在羁縻,复欲与匈奴和亲,因此再派遣宗室女翁主(汉时称帝女为公主,诸王女为翁主)往嫁稽粥,作为阏氏。特派宦官中行说护送翁主,同往匈奴。中行说不欲远行,托故推辞,文帝以中行说为燕人,生长朔方

  • 汉奸鼻祖中行说:投靠匈奴报复汉朝,祸害中原极深,最终结局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匈奴,匈奴人,中原,刘恒,刘彻,漠北

    汉奸,原指汉族的败类,后引申为背叛中国、罪无可赦之人,虽然这个词汇最早在宋朝末年才出现,但至迟于汉朝初年便已经出现这类人物。据现有史料考证, “汉奸”的鼻祖,正是汉文帝时期投降匈奴的宦官中行说(音同中航月)。那么,中行说为何要背叛汉朝?变节后都做过哪些危害祖国的坏事?最终结局如何?一 含恨叛国由于史

  • 【名家名作】周昌谷:现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艺术人才库标签:苦铁,书法,名家,画家,周昌谷,人物画,花鸟画,黄朴存,雕塑家

    周昌谷(1929—1985),号老谷。浙江乐清人。1948年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之一。历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尝潜心学习八大、石涛、徐青藤、方方壶、吴昌硕、黄宾虹等人作品,并赴敦煌临摹壁画。又对西方印象派、野兽派色彩

  • 赵忠尧:默默无闻贡献堪比钱学森,中国原子弹事业的奠基人

    历史解密编辑:妙笔历史标签:中国,赵忠尧,钱学森,核物理,科学家,数学家,两弹一星,原子弹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面临着诸多困难。内有台湾方面的咄咄相逼,外有美帝国主义等其他国家的进一步的压迫。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国急需加强自己的国防实力,来充分捍卫我们的主权。而加强国家的国防实力,原子弹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威慑力量。中国原子弹的创造离不开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们,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原子弹的成功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