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仲景的一方传千年,专治腰肌劳损,帮你摆脱腰椎病

张仲景的一方传千年,专治腰肌劳损,帮你摆脱腰椎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琪琪小叔子 访问量:1818 更新时间:2024/2/28 14:56:44

大家好,我是中医骨科阎医生。

现代人由于工作生活的方式改变,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长此以往,腰部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酸、麻、胀、痛,无力感,检查一看十有八九都是腰肌劳损。

现代医学上,腰肌劳损又称为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这种病本来多发于老年人,但近年来因为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壮年发病的占比越来越高,逐渐影响大家正常的工作生活。

腰肌劳损在中医上被称为“痹症”“腰痛”。外部风寒湿邪入体,导致经络瘀堵、气血不通而发生腰痛。同时,中医还认为,腰为肾之府,腰痛的发生基础是肾虚。正是因为内里不足,正气空虚,才给了外部湿邪以可乘之机。

因此,中医在治疗腰痛强调标本兼治,既祛风寒,又补肝肾。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医圣仲景的方子,对于治疗腰肌劳损效果比较好,散寒止痛,堪称一绝!它就是甘草附子

组成:甘草、附子、白术、桂枝

方中附子大热,入心、肾、脾经,气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温经通络,逐经络中的风寒湿邪,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

白术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之功效。

桂枝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甘草性平,可调和诸药。

诸药配伍,共奏温阳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

除了对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之外,甘草附子汤还更广泛的作用。

《伤寒论》有言: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疼不得屈伸,近之则疼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对于风湿、寒痹所引发的肢体疼痛、屈伸不利,以及脾肾阳虚、心肾阳虚等引发的畏寒怕、手足冰凉、四肢浮肿、小腹冷痛、腰膝酸软、心悸等症状甘草附子汤的效果都比较好。

当然,对于不同的病症,在原方的基础上也可以进行加减:

1.治疗风湿关节炎

组方:炙甘草、 白术、 桂枝、 制附子、怀牛膝

功效:舒经活络、祛寒除湿,能够有效缓解关节疼痛肿胀,标本兼治,进而彻底消除关节隐患。

2.手脚麻木

组方:炙甘草、桂枝、制附子、白术、当归、黄芪

功效:温经散寒,活络止痛,对于因为风、寒、湿三邪入侵导致气血不通而引起的手脚麻木的人群有很好的改善。

以上所有方子仅供学习参考。甘草附子汤作为一个祛风散湿、温阳止痛的名方,也是大多数中医师的常用药方。然而,越是常用方咱们越要谨慎,自己切勿私自用药,一定要以医嘱为准。

我是中医骨科阎医生,关于骨病的相关问题都可以找我咨询。

更多文章

  • 张仲景的“三黄片”和“金匮肾气丸”这样用,让您受益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张仲景,三黄片,黄连,小便,原方,金匮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今天给大家介绍两个耳熟能详的中成药,三黄片和金匮肾气丸,基本每个人都知道这两个药,一个清热,一个补肾,但却不清楚,它们的原方其实出自张仲景之手,并且两药这样用,能受益一生。我们先来说一下三黄片,原方为张仲景的泻心汤,此方主要由三味药组成,分别是,黄芩,黄连以及大黄,其中黄芩入肺经

  • 身体好坏,脾胃说了算!张仲景大补脾胃的方子,脾胃好,身体才好

    历史解密编辑:肉蛋哥新号标签:肠胃,阳气,气虚,张仲景,脾胃虚,医学家,中医角度,中国古文献

    经常便秘、口臭难闻、吃饭不香、晚上睡不好?这些是不是你的日常?其实出现这些症状都是脾胃问题惹的祸。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不卫生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脾胃都出了毛病。脾胃不好,身体遭殃《黄帝内经》中说,“脾胃者,仓廉之官,五味出焉”。如果将人体比喻成一个国家,那么主管粮食仓库的官吏就是脾胃,它为

  • 阳气入腰,百病全消张仲景治腰经典方,温肾助阳健脾祛湿,暖腰膝

    历史解密编辑:爱宠物爱生活标签:健脾,祛湿,配伍,茯苓,甘草,补肾,温肾,张仲景,暖腰膝,医学家,中国古文献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个千古流传下的治腰经典方,不仅可以温肾助阳,还可以健脾祛湿,温暖腰膝关节,快来看看吧!你是不是经常感到腰疼,后腰发冷,沉重难受,平时稍微扭扭腰都感觉不舒服,时间长了,情况还越来越严重,最后弯腰转身活动都受限制了同时每次一到阴天或者下雨天,后腰就开始发冷,想裹

  • 胃痛胃炎胃溃疡,吃药就好一停就犯?张仲景名方,专治老胃病

    历史解密编辑:山里人小朱哥标签:张仲景,胃病,老胃病,胃痛,慢性胃炎,胃溃疡

    “老胃病一吃药就好,一停就犯,是患上癌症了吗?”在门诊,我经常听到老胃病患者这么问我。很多慢性胃炎或者胃溃疡的患者,已经持续了5年、10年。这类患者,往往一吃药物,胃痛就缓解了,但是一停药胃痛又开始反反复复。那么,这种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就给大家好好来聊一聊。一、老胃病,为何吃药就好,一停就犯

  • 一张治“更年期易怒”的方子!张仲景所传,理气+通便,可谓精妙

    历史解密编辑:精诚名医汇标签:张仲景,更年期,柴胡,通便,便秘,配伍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今天,我想和你聊聊,更年期神志异常,烦躁易怒的问题。你别以为,这似乎只涉及女性。其实,更年期能否顺利度过,联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

  • 一首当归四逆汤,张仲景留下的千年经方,治寒湿痹阻痛风,疗效好

    历史解密编辑:中医科院药学博士标签:当归,张仲景,痛风,土茯苓,通草,丹参

    开门见山,今天科普,聊聊痛风如何中医辨治,尤其是对于寒湿痹阻的痛风。由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组成的四妙散,发端于朱丹溪用于痛风走注的二妙散,可以清热利湿、舒筋壮骨,是现在人们治疗痛风的最基本的方子,但实际使用时,为了强化抗炎镇痛、利湿泄浊降尿酸的效果,通常还会加味土茯苓、萆薢、虎杖、忍冬藤、伸筋草

  • 医圣张仲景发明五石散,救活很多人,为何药王孙思邈坚决要抵制?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张仲景,孙十常,五石散,千金方,伤寒杂病论

    在汉代有个人写了一本书,名叫《伤寒杂病论》,这本著作的出现让一种疾病在中国近乎销声匿迹。写出这本《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被世人尊称为——医圣,他让伤寒病在中国不再令人恐惧。就是这样一个医圣级别的人物,在他去世后几百年中,却迎来了第一位“挑战者”——药王孙思邈。唐朝的孙思邈在医学上的造诣也是极高,虽然不

  • 《张仲景》邮票上线15日开售

    历史解密编辑:邮票暗记标签:中国邮政,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邮票

    中国邮政将在10月22日,发行《张仲景》特种邮票一套两枚,小型张一枚。随着这套邮票发行时间临近,其【自提】销售页面正式上线,并将在10月15日开始售卖。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

  • 古代中国三次大规模瘟疫,第一次有张仲景,后两次靠谁拯救?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曹操,张仲景,瘟疫论,司马炎,医学家,古代中国,伤寒杂病论,中国古文献

    古代中国的传染病,在文言文中叫做“疫”,烈度最大的传染病,又叫做瘟疫。瘟疫,几乎是与中国的文明相始终的。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殷商,便出现了关于传染病的甲骨文版本:殷人向天询问,商王所染之疾病,是否传染病?如果是的话,这种传染病是否会大规模蔓延开来?这也就是说,面对瘟疫,殷商基本没啥办法,只能靠天(当然那

  • 脉通一寸,寿延一年,张仲景独创“通脉方”,通脉,通络,通全身

    历史解密编辑:静静的空间标签:张仲景,寿延,当归,通脉,桂枝,寒气

    脉通一寸,寿延一年!大家好,我是沈医生,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张仲景独创的“通脉方”,通脉,通络,通全身,从上到下疏通全身血脉,经络,使气血流畅,人体健康,远离各种疼痛!有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等病症,经常感觉手脚发凉,出现腰腿疼,小腿抽筋,严重时半夜都会疼醒,同时肩膀后背发冷隐痛,膝盖麻木肿痛,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