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王刘濞苦心钻研出韩信声东击西之计,却为何被周亚夫轻松破解?

吴王刘濞苦心钻研出韩信声东击西之计,却为何被周亚夫轻松破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1274 更新时间:2023/12/27 22:55:42

军令如山安天下——名将周勃周亚夫父子(17)

主笔:江湖闲乐生

汉景帝三年(前154)正月,著名的“七国之乱”爆发,吴王刘濞率吴楚等七国诸侯王起兵造反,汉景帝刘大惊,乃立刻提拔车骑将军周亚夫为太尉,任平叛总指挥,将三十六将,率汉军主力前往平叛。周亚夫率大军一路开至下邑,绕到吴楚联军之后,然后坚守不出,并派轻骑部队断了他们的粮道。吴王刘濞闻讯不由大急,自双方开战以来,他就感觉很不爽,打起仗来处处被动,处处落人一步,怎么办呢?

好在,刘濞的手下也不是完全没有明白人,终于,在大将军田禄伯的极力劝说下,刘濞决定也要主动一次了。不能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他也想牵别人一次啊……兵法所谓致敌而不致于敌,刘濞小时候就学过,而且背的滚瓜烂熟。

所以,刘濞与田禄伯商量出的计策就是,声东击西!

看这名字就很拉风,像个超级名将使出来的。想当年韩信也就是靠着这梦幻一招,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成为大汉名将拉风第一人。如今韩信虽已成为传说,但刘濞依然很迷恋他。

恰好此时,汉营因连日压力竟爆发了一场骚乱,好在周亚夫冷静处理,未将事态激化,汉军不待吴军反应过来就已整肃如常了。吴王刘濞闻讯,在惋惜之余也觉得这仍是一个机会。

于是,刘濞决定立刻实施他们的计策:一支部队,大张旗鼓向汉军阵地东南方向集结,此为“声东”。同时另一支部队,绕到周亚夫大营的西北方向发动进攻,此为“击西”。如此一来,周亚夫一定确定以及肯定会将主要防守兵力布置在东南方位,这时吴楚西北大军就可趁虚而入,杀进汉营,一定确定以及肯定的导致汉军大乱,然后吴楚东南大军再趁乱两面夹击……哈哈这可真是个完美的计划。

刘濞完全为自己的神机妙算所倾倒了,他得意洋洋的对田禄伯说:“汉昨夜军惊,敌志正当乱萃。我军正可趁其不虞而行奇谋,忽东忽西,即打即离,不攻而示之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周亚夫必晕哉!是我大事将成,在此一举。哇哈哈,寡人咋这么天才呢?我太迷恋我自己了!”

所谓上天欲使之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如今胜败未可知,吴王就先得意疯了,旁边的田禄伯还能怎样呢?只能无语。

另外一边,正随同周亚夫巡营的将军灌何(灌婴之子)、直不疑只觉昨夜做了一场大梦,这支大军还是原来的那支铁军,不仅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比从前更加刚健凝重了。

但周亚夫还是召来了军法官,宣布此后军中严禁议论将令、传播谣言,以及夜间高声喧哗,违者一律处斩。这条军令后被历朝历代传承,引为治军要则。接着将帅三人又四处巡视了一圈,嘱咐将士们沉心静气,继续坚守,不管吴楚叛军有何异动,都不可轻易出战。

直觉告诉周亚夫,困兽犹斗,刘濞应该很快就会发动他最后一搏了。成功失败,在此一搏,这是刘濞最后的希望。周亚夫要做的,就是破灭刘濞这最后的希望,将他推入绝望,绝望至死。

果然,周亚夫方巡视至汉军西营,驻防在汉军东营的将吏灌夫急急忙忙奔了过来,报告说东南方向发现有大量叛军集结,似乎有要倾其兵进攻汉营东南角的迹象,形势危急,请太尉速速派兵支援。

事情是很危急,但周亚夫这个人,每逢大事而有静气,从来是越紧张反而越冷静,往往别人都急翻天了,他却是神态最从容的那一个。

果然,周亚夫在静静听完灌夫的报告后,只一声冷笑道:“不出我所料,吴王果然急欲有所为也!”

灌夫年少气盛,当下高声道:“属下请兵马千人去往东营,愿出壁陷阵,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原来,灌夫的父亲灌孟本是灌婴的家臣,因作战勇猛深受灌婴宠信,因而被举荐做了将军。灌婴死后,他儿子灌何依然很器重灌孟,便让他做校尉,自带家人,跟随自己一起来平吴楚之乱。后灌孟在一场战斗中战死,灌夫心念父仇,竟不肯按常例送丧回去,灌何无奈也只得由他。

周亚夫很欣赏灌夫的勇猛纯孝,但现在可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时候,于是摇头道:“公孝勇可嘉,然吴楚意在西北,非东南壁也。公欲复仇,应当留在西营才是。”

此言一出,大家全体莫名其妙:“吴楚军大举集结东南,太尉却言其意在西北,何故?”

周亚夫道:“此依形势便可知也。今吴楚乏粮,意在最后一搏,而必有详细谋划,焉有直接硬攻之理?且我营昨夜军惊,号呼传百里,吴楚岂有不闻?今吴王必以为我军志乱、不虞,故行此声东击西之计也!兵法曰:‘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诸公当多使精兵,慎备西北,以静制动,加紧小心,切切不可懈怠。如有擅自调兵东南者,军法从事。”

灌夫报仇心切,还想伸着脖子再争取一下,却被灌何一把拉了出去。

经过昨夜之事,灌何已对周亚夫心服口服,他说吴楚声东击西,那必定就是声东击西的,我等服从命令便是。

就这样,汉军加强了西北角的防御,严阵以待吴楚主力。而灌夫更是心急如焚,在城头上一个劲的张望、焦躁的踱步,心内疯了般的想念刘濞,盼望着,盼望着,盼望着周太尉神机妙算,吴王刘濞真的前来踹营。

果然,远远地,吴军来了,黑压压一片,乌云盖顶般,怕有数万之众。刘濞很聪明,他在东南方向布置的军队虽有二十万余万,但都是发难前夕临时募集的乌合之众,装装样子罢了,并不真拿他们当主力。而西北方向来的这数万精兵,这才是刘濞的子弟兵、杀手锏,真正的王牌秘密武器。

但是很可惜,周亚夫并没有中计,汉军的王牌主力,也都集中在了西北方向。现在是王牌对王牌,守的一方当然更为有利。

当刘濞发现这些,已经晚了。原本一定确定以及肯定空虚的汉营西北角,而今竟然变成了插满利刺的铜墙铁壁。刘濞引以为傲的吴军王牌主力,迎着漫天飞舞的箭雨猛攻数次,在壁下死伤近半后,汉壁仍然固若金汤。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放肆的嘲笑刘濞,笑他机关算尽太聪明,可比起周亚夫,却原来只是个棒槌。

刘濞懊丧无比,但又无计可施,无奈中的无奈,只好下令退兵。

壁上的灌夫一看报仇的机会来了,赶紧大叫:“吴军退矣,此天赐良机。谁愿与我出壁陷阵,搴旗斩将,可得无上奇功也!”

当下有近百名与灌军部下勇士立功心切,便哄然答应,随灌夫冲出壁垒,杀向吴军。灌何阻挡不及,连呼危险,灌夫不听,仍一往无前。然而这帮壮士方出军门,看着前方黑压压一片数万敌军,又都害怕的不敢上前了,最后只有两人以及灌夫手下家奴共十余骑兵飞奔冲入吴军中,一路所向披靡,猛不可挡,有如天神下凡一般。吴军正在退却,又兼措不及防,所以虽然人多势众,却被区区十几人了杀个落花流水。

灌何在壁上看的目瞪口呆,直呼:“灌夫之勇,可比项羽哉!”

周亚夫一时也呆了,正要派人出壁接应,灌夫等人已一路杀至田禄伯将旗之下,田禄伯大惊失色,赶紧命令亲兵上前阻挡,灌夫奋戟狂舞,杀伤数十人,终不得前,无奈只得调头驰回汉壁,吴军心胆俱裂,竟然不敢追赶,眼睁睁的看着灌夫就这么又杀了回去。

待得进入军门,灌夫这才发现自己手下的家奴全战死了,生还的只有他和另外一个勇士,他自己身上也重伤十余处,血满战袍,未几便摔下马来,奄奄一息,眼见着活不成了。周亚夫赶紧拿出家传治伤灵药,命人施救,灌夫这才得以不死。

刘濞田禄伯等人已成惊弓之鸟,见机赶紧撤离此危险之地。而东南角上的吴兵,本就是虚张声势,不待吴王命令,更早已退向营中去了。亚夫也不追赶,入营闭垒,检点军士,死伤不过千人。

事后,周亚夫责灌夫冒险出战,不奉军令,虽有杀敌大功,但攻过相抵,不特封赏。但是灌夫由此已名闻天下,后景帝欣赏他陷吴阵之勇与报父仇之孝,封他做了中郎将,从此仕途一路飞奔,官至太仆,最后却仍因这匹夫之勇卷入外戚权力争斗之中,惨遭清洗。这是题外话了,略过。

更多文章

  • 汉景帝削藩,其他诸侯均乖乖就范,为何到了吴王刘濞这里就反了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刘濞,刘启,吴王,刘邦,吴国,刘恒

    公元前154年4月,汉景帝决定听从恩师晁错的建议,开始“削藩”,随即吴王刘濞举兵谋反;最终,此事演变成影响了两汉历史发展的“七国之乱”。廷臣方议削吴。吴王恐削地无已,因发谋举事。提起这一段历史,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且如数家珍。青史君相信:对于在此期间所发生的种种是非对错,每位朋友都有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比

  • 吴王刘濞为什么要发动七国之乱,汉景帝刘启是如何平叛的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刘濞,刘启,吴王,刘恒,吴国,文帝,汉景帝,七国之乱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了,被打压的刘家皇族人向吕氏家族发起攻击 ,代王刘恒收到了长安使者带来的书信,代王刘恒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想这帮诡诈多谋的大臣太厉害了,他们刚刚诛杀了吕后的族人,难道这是又要拿我开刀了,说什么也不能去,否则就成了自投罗网!郎中令张武对刘恒说道:“那帮人曾经追随高祖平定天下,各

  • 吴王刘濞之子与太子刘启下棋,发生争吵后,刘启直接用棋盘砸他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濞,刘启,吴王,刘肥,吕雉

    汉景帝在位期间,创造了后人津津乐道的文景之治,可以说汉景帝这个皇帝还是很有能力的,按理来说,这样的皇帝应该也是一个比较明智的人,甚至说他的这些能力应该是从小就已经培养出来的了。可惜真实情况似乎有些差距,汉景帝在年少时期,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在当时影响很不好,这件事情就是汉景帝在当太子期间,和吴

  • 考古重大发现!如皋找到隋炀帝时期开挖的古运河“掘沟”,2200多年前吴王刘濞开凿的运盐河有望“重见天日”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刘濞,吴王,盐河,隋炀帝,大运河,古运河,如皋市,汉高祖刘邦

    1100多年前,日本高僧圆仁在著名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了一条隋炀帝时期开挖的古运河“掘沟”。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支流,“掘沟”连接海洋和运河,在漫长历史里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沧海桑田,“掘沟”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过往尘烟中。上周末,大运河考古新发现学术研讨会暨徐家桥遗址考古成果发布会在江苏如皋市

  • 为什么吴王刘濞要发起“七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刘濞,吴王,刘启,刘邦,刘恒,分封,七王之乱

    西汉汉景帝在位时期,吴王刘濞发起“七王之乱”。汉景帝的朝廷和吴王刘濞等七个诸侯王经过一番恶战,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按照传统史官的观念,吴王刘濞等七个诸侯王,骨子里就是乱臣贼子,所以才会造反。但是实际上,汉景帝和诸侯王们的矛盾,本质上就是利益问题导致的冲突。1、酌情分封制刘邦建立西汉帝国以后,根据秦朝

  • 汉初风云:晁错力主削藩,刘濞联络诸王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濞,晁错,刘武,太后,景帝

    汉初风云:晁错力主削藩,刘濞联络诸王晁错接连升任气焰愈张,尝与景帝计议,请减削诸侯王土地,第一着应从吴国开手。所上议案,大略说是: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齐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半有天下。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不忍,因赐几杖,德至厚也,当改

  • 景帝诛杀晁错换取和平,刘濞自称东帝分庭抗礼,简析七国之乱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刘濞,晁错,景帝,吴国,周亚夫

    七国之乱又称七王之乱,是在西汉汉景帝期间的一次诸侯国叛乱。这次的诸侯国叛乱是从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到汉景帝时期的第一次叛乱,仅三个月就被镇压。这次变乱是一次诸侯地方势力与中央集权专制的一次总的爆发,其因在于御史大夫晁错向汉景帝呈上《削藩策》,请求削减诸侯封地。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将楚王、赵王、胶西

  • 坐拥铜盐之利,大肆收买人心,刘濞如何掀起七国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大雄聊天下标签:刘濞,刘邦,刘恒,刘启,吕雉,吴国,七国之乱,历史故事

    #历史开讲#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濞很可能就亡于秦末的动荡中,不仅没有机会以宗室的身份前往吴地,更不可能凭铜盐之利与帝国中枢争权,甚至有机会成为天子。从农民之后,到一方诸侯,再到教唆同宗掀起七国之乱,人生“开挂”的刘濞为什么倒在了天子宝座的跟前?一、郡国并行,帝王妥协刘邦取得天下后,

  • 周亚夫得到赵、邓之助;刘濞拒绝田、桓之谏,于是胜败之局定格了

    历史解密编辑:附允历史观标签:刘濞,吴王,梁王,刘启,刘武,汉朝,周亚夫,邓之助

    当吴王刘濞得知汉景帝开始“削籓”之后,决定起兵造反。但刘濞自知孤掌难鸣,就联络了楚王刘戊等诸侯王一起兴兵。于是,“七国之乱”开始了,其中的主力是吴、楚两国。一、危难之际,汉景帝起用周亚夫。要想进入关中,扳倒长安的汉景帝,就必须攻占进关的门户洛阳。但是,汉景帝的胞弟梁王刘武的梁国阻挡了前进的道路。如果

  •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刘伯鸣 大国重器的“锻造者”

    历史解密编辑:黑龙江新闻网标签:刘伯鸣,大国重器,二十大,水压机,锻件

    □路久宽 本报记者 孙昊他操控着1.5万吨水压机,把几百吨重的大钢锭,巧妙地变形为轴、辊、筒、环等各类大锻件。这位大国重器的“操控者”,就是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刘伯鸣。刘伯鸣见证了中国超大锻件国产化、产业化的历程。他说:“我热爱中国一重,热爱与我朝夕相伴的1.5万吨水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