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读三国7:又见离间计,太尉杨彪妙计安天下,令李傕、郭汜自相攻杀

读三国7:又见离间计,太尉杨彪妙计安天下,令李傕、郭汜自相攻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田先生读史 访问量:2718 更新时间:2023/12/9 6:19:43

作者:田先生读史

每天只读1页《三国演义》,轻松养成读书好习惯!

这回说到李傕郭汜在洛阳挟汉献帝以令诸侯,横行无忌,太尉杨彪便欲设计除去。

读到这里就要问了,什么计策能除去掌握虎狼之师的李傕、郭汜呢?如果只是一个人还棘手一点,但是两个人就好办了,正如董卓吕布,后来的马超韩遂

对,正是祖传的反间计,杨彪早已探听清楚,郭汜的老婆是个妒妇,可从此处下手,令李、郭二人反目成仇。

请看杨彪教科书般的离间计:杨彪暗中令人告汜妻曰:“闻郭将军与李司马夫人有染,其情甚密。”于是挑起了郭汜妻子的嫉妒心,接下来大家请看这位河东狮的表演。

过了数日,汜又将往李傕府中饮宴,妻曰:“傕性不测,况今两雄不并立,倘彼酒后置毒,妾将奈何?”汜不肯听,妻再三劝住。至晚间,傕使人送酒筵至,汜妻乃暗置毒于中,方始献入。汜便欲食,妻曰:“食自外来,岂可便食!”乃先与犬试之,犬立死。自此汜心怀疑。一日朝罢,李傕力邀郭汜赴家饮宴。至夜席散,汜醉而归,偶然腹痛。妻曰:“必中其毒矣!”急令将粪汁灌之,一吐方定。汜大怒曰:“吾与李傕共图大事,今无端欲谋害我,我不先发,必遭毒手!”遂密整本部甲兵,欲攻李傕。

杨彪对症下药,只在郭汜妻子那里拱了一把火,然后李傕、郭汜反目成仇竟在一步步猜疑中,终成真,何其可怕。

标签: 杨彪李傕郭汜董卓吕布汉朝读三国

更多文章

  • 读三国8: 李傕、郭汜堪称低配版项羽,不重视人才气走贾诩致败亡

    历史解密编辑:田先生读史标签:李傕,郭汜,项羽,贾诩,三国,秦朝,春秋战国

    作者:田先生读史每天只读1页《三国演义》,轻松养成读书好习惯!人才何其重要,身为领导者一定要善用人才,虚心纳谏,方能趋吉避凶、诸事顺利。然则历史上多少反面教材,前有魏惠王弃商鞅不用,致其奔走秦国而强秦,又有霸王项羽气走范增,落得个乌江自刎.......如今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也是如此。这回说到李傕、郭

  • 李傕、郭汜的内讧,居然是因为一个女人的嫉妒心?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郭汜,李傕,董卓,王允,贾诩,吕布

    公元192年,王允、吕布成功诛杀董卓,终于除掉了这个大魔头。结果王允得意忘形之下,没有很好处理董卓麾下西凉兵。在贾诩劝说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纠集部队反攻长安,王允被杀,吕布逃走,自此东汉朝廷落入李、郭二人之手。一开始李傕、郭汜他们还是比较和谐的,各自都给自己封了高官,并且打退了马腾、韩遂的

  • 正史中三国武将单挑记录:吕布vs郭汜、孙策vs太史慈、马超vs阎行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吕布,郭汜,孙策,马超,单挑,阎行,汉朝,太史慈,历史片,古装片,三国武将,三国(电视剧)

    我们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或者看电视剧,最喜欢的自然是武将阵前单挑,什么“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许褚裸衣斗马超”。然而真实的历史中,两军主将单挑的机会其实很少,因为这本来就不是常规操作。但正史中也有几次记录:吕布vs郭汜据《英雄记》记载:“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

  • 没有底线、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河西饿狼——郭汜

    历史解密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郭汜,李傕,吕布,董卓,马腾,五虎上将,献帝起居注,河西省(中华民国)

    很多人对郭汜的印象,是他和李傕组成一对CP,后来闹翻内讧。实际上郭汜比李傕作战更勇猛,性格更是要彪悍凉薄得多,有着与李傕同样的狡黠和霸道,并且不像李傕还受到一些礼教的约束,郭汜做事是彻底的放飞自我无底线,像饿狼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河西盗马贼李傕的堂弟李应在他发迹前就是三公府中的官员(《三国志·董卓传

  • 昭君入宫那年陈汤已斩杀北匈奴郅支单于,但为何还要出塞和亲呢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陈汤,王昭君,匈奴,郅支单于,匈奴人,出塞

    汉朝在立国之初就和匈奴打的难解难分,有汉一朝,匈奴就如恶魔般的存在,常常令汉朝蒙羞。如汉高祖刘邦半生征战,率数十万大军出征仍有白登之围。因汉初内患未平,百废待兴,所以不得不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遴选宗室女,携带厚礼出塞,以期与匈奴人和睦相处,争取发展缓冲时间。但是匈奴人也实在豺狼本性,即使汉朝如此低声

  •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之对民众的教化,地方官学和民间私学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教化,儒生,董仲舒,地方官,民间私学,儒家思想

    古代社会是行政权力支配下的社会,政府是教化实践的主角,官学的兴起、教化主导思想的规划、施教人员的选拔、教化典型的塑造等,主要都是由政府经办或认可的,甚至皇帝本人也要亲身行教,以促教化之顺利开展。但对普通民众的教化绝非政府之专利,民间私学、乡里舆论礼俗等也都是教化的重要环节。为了施行对社会民众的教化,

  • 董仲舒推行孝廉制度, 倡导敬老爱亲

    历史解密编辑:章娱姐姐标签:孝道,操守,董仲舒,价值观,孝廉制度,敬老爱亲

    在古代中国,孝廉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这种制度最早由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所提出,并在他的倡导下成为了汉代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董仲舒认为,孝是人类道德的核心,而将孝廉制度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能够确保官员们既有才能,又有道德操守,能够公正、高效地为国家服务。孝廉制度的实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需要形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李知微,天宝彍骑,建康人,董仲舒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董仲舒,李知微,五经,建康

    李知微李知微,性格旷达,自视清高,通览史书,家境贫寒。一次月夜,过文成宫下,看到几十个小人儿站在古槐下,都几寸高,带着车马仆从,好像是有地位的人。李知微悄声屏气,想看看他们要干嘛。不一会,从东面破墙下的洞穴里,走出一个紫衣人。戴着高大的帽子,神态威严,所带的随从稍微高一点。古槐下的小人上前参拜,讨要

  • 衡水市博物馆“大汉儒宗”董仲舒儒学文化专题展开展

    历史解密编辑:圈衡水标签:董仲舒,衡水市,博物馆

    9月20日,由衡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衡水市博物馆承办的“大汉儒宗”董仲舒儒学文化专题展在衡水市博物馆临展厅开展。展览分为“汉承秦制·儒学式微”“汉武更化·独尊儒术”“阐道醇儒·高山景行”“遗迹犹存·遗风泽世”“董子故里·大儒之乡”五个部分,通过图片、文字、书籍、文物等形式,集中展示了一代儒学大

  • 孔融、徐干、董仲舒会聚:两汉山东的“北海文化圈”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孔融,徐干,曹操,诗人,董仲舒,山东省,北海文化圈

    文|冬华渤海古称“北海”,在渤海南岸的潍坊一带,历史上曾设有北海郡、北海国、北海县等。两汉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昌盛,统治者重视人才,为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到了东汉,开始出现“文章”的概念,不少文士以文章显名。这段时间里,内外交融的“北海文化圈”,会聚了一批文学名家,成就了独特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