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起:一个和兵圣孙武齐名的战神级人物

吴起:一个和兵圣孙武齐名的战神级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失忆的蝴蝶PLUS 访问量:3901 更新时间:2024/2/9 2:20:24

吴起是战国初期卫国人,他生于公元前440年,死于公元前381年。(公元前一个人的寿命,用出生年减去死亡时的年代)。是战国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的代表人物。

吴起曾跟孔子门人曾子学习,一生曾在鲁、魏、楚三国为仕,他的著作有《吴子兵法》,与兵圣孙武并称为“孙吴”,唐肃宗时吴起位列武成王庙,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吴子·图国》这样记载: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这段记载,说明吴起真的是战神级的人物。

01

吴起在鲁国时,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国国君任命吴起为将军,吴起不负鲁君期望,率领鲁军打败了齐国。

打了胜仗以后,吴起深受鲁君的器重,但也引起一些大臣的妒忌,他们担心吴起地位高于他们,便在鲁君面前说吴起坏话。他们说,吴起这人很残忍,小时候他们家很有钱,是当地的富户,长大以后,他不务正业,为了得个一官半职,常年在外面奔波,不理家事。混了多年,不仅没混上官,连家业也给败光了。就因这事,他的乡邻都对他嘲笑讽刺。吴起恼怒,一连杀了嘲笑他的三十多个乡邻。

为了躲避法律惩罚,吴起逃离了卫国。临走时,他对母亲说,当不上卿相决不回家。吴起逃离卫国后拜在曾子门下,不久,他的母亲去世,吴起没有回卫国奔丧。一个人连母亲的丧礼都不参加,人品可想而知,曾子对吴起很反感,将他逐出师门,吴起因此才来到了鲁国。

吴起的妻子是齐国贵族的女儿,鲁君准备任用吴起攻打齐国,吴起担心鲁君因为此事猜忌,便果断将妻子杀了。一个杀邻居、母亲死了不奔丧、为了做官杀害妻子的人,绝对是个卑鄙小人。再者,鲁国跟卫国是兄弟国,而吴起是卫国杀人在逃犯。君王任用吴起,会不会使卫国君猜忌,觉得这是鲁国要抛弃与自己盟好的节奏?

鲁君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从此以后便疏远了吴起。(此段描写,杀邻居三十多人,有点夸大,何等英雄好汉一气能杀掉三十多人?人家说好汉敌不过人多,这三十多人一拥而上,吴起即便不被打死,也早被打残了。)

02

不被鲁国重用,吴起很苦恼,后来听说魏文侯很贤明,便投奔了魏国。魏文侯在任用吴起前,曾问李悝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李悝(李克)给了吴起这样一个评价: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吴起这人虽然既贪功名,又好色,但是打起仗来司马穰苴都比不过他。)

魏文侯听了李悝的话便重用了吴起,拜他为大将,让他率兵攻打秦国。吴起果然不负魏文侯期望,夺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带兵时,非常关心手下,他跟兵士同甘共苦,吃穿都一样。据说,有一位兵士生了毒疮,吴起亲自替他吸吮脓液。大家都说吴起爱护兵士,但是这位当兵的母亲知道后却痛哭流涕。原来这位兵士的父亲就曾在吴起手下当兵,当年兵士的父亲也曾生过毒疮,吴起也曾为兵士的父亲吸吮毒疮,为了报答吴起的恩情,这位兵士的父亲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最终死在战场上。兵士的母亲担心,自己儿子也会像他父亲那样,战死在战场上。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吴起很善于带兵,也很善于抓住兵士的心。魏文侯也正是看中了吴起这一点,任命他担任了西河的最高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的威胁。

魏文侯死后,他的儿子魏武侯继任。后来国相田文去世,公叔出任国相,并娶了魏国公主为妻。公叔对吴起非常的畏忌,总找机会排挤吴起。吴起担心会招致杀身之祸,便离开魏国,投奔了楚国。

03

楚悼王听说吴起带兵打仗厉害,便任命他为国相。吴起确实没让楚悼王失望,他平定了百越,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了韩赵魏三国的攻击,还讨伐了虎视眈眈的秦国,楚国在诸侯各国中强大起来。

吴起向楚悼王献计策,改革国家政策。针对楚国国情,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废除没有什么大用处,可有可无的官职,将公贵族中较远的分支从公族中除名。他这些改革确实对国家非常有利,除掉了国家臃肿的白拿薪水的官位,减少了一大部分累赘的供养,省下了一大笔资金。吴起建议这笔资金都用在军队的扩充上,这个措施让楚国的军队更加强大起来。但是,这个改革同时激怒了王室贵族,因为这些改革动了他们盘子里的奶酪。这些人都想将他置于死地,只是碍于楚悼王对吴起的信任和宠爱,不敢轻举妄动。

楚悼王死后,吴起没了保护伞,那些王贵大臣便向他下了黑手。他们兴兵作乱,带人追杀吴起。在被人追杀时,吴起逃到了宫中楚悼王停尸的地方,吴起心中非常清楚自己很难逃过这一劫,但他不甘心就这么丢掉性命,拼力做了最后一次努力。

吴起爬到楚悼王的尸身上,他以为那些王公贵族畏惧楚悼王的身份,会放自己一条生路。可哪知道那些人对他已经恨之入骨,完全忽略了王的至尊身份。这些人用箭射,用剑刺,在刺中吴起的同时,也击中了楚悼王的尸身。吴起,最终被杀死了,但楚悼王的尸身也伤痕累累。

看到父亲尸身被伤,楚肃王恼怒之下命人将吴起尸身车裂,追查伤了楚悼王尸身的王室贵族,把这些人统统抓起来斩首,并将他们灭了族。据说楚国旧贵族中,被灭了七十多家。

吴起在历史上备受后人唾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杀妻求将。那么,吴起有没有杀妻求将?

04

《史记·吴起列传》中是有这样一段描述,说,吴起投鲁国,鲁君想拜他为将攻打齐国,但是又对吴起充满了怀疑,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的贵族,那么吴起又是怎么做的?“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为了不引起鲁君的猜忌,吴起把老婆杀了,得到了这个领兵为将的机会。

《晋书·段灼传》中也说:“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娶妻齐女,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这段描述,也指明吴起杀妻求将的过程。

如果这些记述属实,那么吴起确实有杀妻的嫌疑。因为当时鲁君因为吴起妻子是齐国人所以有所猜忌,后来把将军之职给了吴起,有可能就是因为吴起杀了妻子。所以,在大臣向他说吴起坏话时引用他杀妻求将,他没有反驳,并且疏远了吴起。

吕氏春秋中《吴起立信》说了这样一件事: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方与之食。起云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吴起遇到故人,邀请故人吃饭,故人答应了,但是直到天黑也没到,吴起没有吃饭,只静静等着故人。

第二天一早,吴起便让人去请故人,故人来了,吴起才同故人一起吃。朋友不来,吴起便不吃,生怕答应朋友却又失信朋友。

一个对朋友如此守信,对士兵关怀有佳的人,我们根本无法将其跟杀妻求将联系起来。

韩非子》一书中,有一个吴起休妻的故事。说吴起让妻子给他织一条带子,但他妻子没把这当回事,没按吴起的要求织带子。吴起固执的要求妻子按自己说的去做,因此两人起了争执,吴起一怒就要休妻。任凭大舅哥百般求情,最终还是把妻子休了。

一个丈夫因为妻子没按自己要求织带子,就把妻子休了。这也说明吴起是个性格很极端,事事遵循自己意愿,不达目誓不罢休的人。

再回头看看他的经历,就会发现,吴起这个人不论做什么,都很执着,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他想要的无人能阻,残酷而又执著。鉴于当时是封建社会,本来女子就没什么地位,因为妻子做的令自己不满意就休妻,因为妻子的存在挡了自己的仕途升迁便杀妻,也是很有可能的。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更多文章

  • 一代战神吴起:为国鞠躬尽瘁,却被“自己人”用乱箭射死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吴起,魏国,秦国,齐国,魏文侯,魏武侯

    东周末年,华夏大地迎来了分裂对抗最持久的时期,周朝的中央集权势力弱化,诸侯国的势力逐渐扩大,富国强兵成为每个诸侯国的生存之道。一代战神三易其主早年的吴起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富家子弟,为了给他谋个一官半职,本是富户的吴家散尽家财,但仍然没能为吴起谋个一官半职,吴家倾家荡产为儿子买官无果的事情一时之间成为

  • 在魏国大展拳脚的吴起,最终却投奔楚国,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吴起,魏国,楚国,齐国,秦国,魏文侯

    战国时期,吴起原本是卫国人。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吴起的家庭本来十分富裕,但是,吴起为了仕途上的成就,曾到处奔走寻找门路,花了不少钱,弄得倾家荡产,也没得到一官半职,遭到乡人的讥笑、诽谤。吴起为此气愤不过,杀了诽谤他的三十多个人。在临逃走时,他对母亲发誓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公元前412年

  • 做人没底线的吴起,杀妻求将、母丧不奔,为何还被后世誉为亚圣?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吴起,亚圣,齐国,兵家,吕不韦,曹操,春秋战国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重视礼仪、道德的时代,那时的人们普遍具有较高的道德标准。比如著名的先哲老子、孔子等人,就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主张,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后来孟子和荀子等人又从不同角度加以发展使之系

  • 诸葛亮为啥指定蒋琬、费祎接班,而不是姜维?可以参考吴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诸葛亮,蒋琬,姜维,费祎,吴起

    在公元前387年,战国初期第一雄主魏文侯去世。魏武侯即位后,设置了国相一职,首个担任这一岗位的是田文(跟后来的孟尝君同名)。对此,功劳赫赫的西河郡郡守吴起很不服气,他气鼓鼓地找到田文,郑重发起了一个提议:“我和你比较功劳如何?”一看这副架势,田文就知道他想干啥,于是爽快答应。吴起首先问道:“统率三军

  • 常胜将军吴起,一生从无败绩但遭人唾弃,结局下场竟如此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吴起,魏国,卫国,齐国,秦军,魏文侯,秦国,鲁国,常胜将军,春秋战国

    战国名将吴起,一生战功赫赫,从未有过败绩,被人们称为常胜将军,但晚年被人乱箭射杀,结局凄惨悲凉。由于他优秀的军事才能,引人羡慕也遭人妒忌。吴起先后在鲁、魏、楚等国都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是功成之后,均会遭到妒忌与猜疑。吴起都立下过哪些战功?晚年的结局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这件事。一、不当卿相,誓

  • 吴起:出将入相第一人,为何又是“不仁不义不孝”的代表?

    历史解密编辑:史家之韵标签:吴起,魏国,齐国,魏文侯,孙武,鲁国

    吴起(?-前381年),战国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西)人。战国初期著名的“四大家”,即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兵家的代表人物。吴起和比他早100年的“兵圣”孙武齐名,后世将两人并称为“孙吴”,吴起著有《吴子》,与孙武所著的《孙子》合称为《孙吴兵法》。吴起是我国历史上“出将入相”的第一人,何谓“出

  • 为什么吴起会离开自己功成名就的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吴起,魏国,秦国,齐国,魏武侯,商鞅,春秋战国

    吴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在战国时期,吴起是一位可以和白起、廉颇、李牧、王翦相提并论的名将。吴起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在魏国

  • 古代名人智慧:公叔巧布陷阱逐吴起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吴起,魏国,李悝,齐国,公叔,魏文侯,魏武侯,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出生在卫国,后在鲁国学习兵法,渐有名气。某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君欲任命吴起为将,领兵抗齐,但却遭大臣反对,认为吴起的妻子是齐人,所以吴起不会真心实意地为鲁国卖命,说不定还会半路降齐,削弱我国兵力。鲁君犹豫不定。吴起听到这个消息后,为了向鲁国表忠心

  • 儒法关系:为何子夏会教出吴起,荀子会教出李斯?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李斯,子夏,荀子,吴起,孔子,韩非

    儒家与法家,犹如一对生死仇敌,思想主张上儒家崇德、法家重刑,儒家崇古、法家崇今,两者天然对立,但鲜为人知的是,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多数都是师从大儒。子夏堪称孔子关门弟子,名列“孔门七十二贤”或“孔门十哲”,却教出了二个法家弟子,即李悝、吴起。战国中期的商鞅,郭沫若考证是李悝弟子,子夏的徒孙。将子夏视

  • 同一变法改革,为何商鞅促成秦国统一,吴起的楚国却没落消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月之后有彩虹标签:商鞅,吴起,楚国,秦国,魏国,变法

    前言春秋初期,中国的奴隶制度根基开始动摇,经过五百年沧海桑田,到了战国初期,奴隶制度经济基础井田制基本被私有土地制度取代。土地私有化导致一个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地主,随着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旧有的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位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两大阶级矛盾斗争的加剧不可避免地影响国家的走向,各诸侯国在新兴地